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992~1996年8月,我们在Shouldice法修复中、老年腹股沟斜疝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部分改进。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4例,男43例,女1例;年龄43~73岁。病史2.5~28年。均为腹股沟斜疝。手术方法:常规腹股沟斜疝切口,找到疝囊,游...  相似文献   

2.
倪连春  徐佳青 《山东医药》2006,46(24):92-92
在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疝囊的高位结扎、内环处理以及加强腹股沟管前后壁的方法是手术的关键,如果处理不当,易致疝复发。2000年7月-2003年7月,本院共实施腹股沟斜疝手术48例,均无复发。现将手术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8年10月-2004年12月,我院对26例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腹股沟疝患者一期行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和腹股沟疝修补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脐部单孔手术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革新及发展,腹腔镜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已逐渐广泛。我院利用带操作孔的手术腹腔镜既能观察又能操作的特点,采用脐部单孔手术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快捷、简单,患儿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我们曾遇到2例误将膀胱作为疝囊切开,1例为滑动性疝,1例为复发性疝。均为术中发现,及时修补膀胱并重新找到疝囊。分析误伤膀胱的原因为:①滑动性疝或复发性疝由于局部粘连及解剖结构上的改变,难于辨认疝囊。②腹股沟管后壁薄弱,木前未排尿,膀胱充盈,容易显露,误认为是疝囊。③切口偏内,未顺精索找寻,即把半充盈状态有一定张力且部分暴露的膀胱当作有内容物的疝囊。④疝囊小,壁薄,未进入阴囊,麻醉后内容物回缩不易找到疝囊。⑤疝囊有时不在精索前面,而在精索侧面或底面,不易寻找。 我们体会,术前准备及手术中防止误伤膀胱的  相似文献   

6.
1998年3月至2003年2月,我们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960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960例中,男940例,女20例;年龄1个月至1岁。右侧疝576例,左侧疝363例,双侧疝21例。患儿平卧位,沿下腹最低位皮肤皱纹作横切口。  相似文献   

7.
[摘要]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已经渐渐被广大患儿家属以及小儿外科医师所接受,该文回顾性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就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肌沟斜疝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患者系男性,4岁,因左侧斜疝于1989年11月20日住院。体检:左侧腹股沟和左阴囊可见约6×5×3cm肿物,质软,无触痛,透光试验(-)。该肿物向上挤压时大部分可纳入腹腔,但腹股沟管内尚有部分遗留。术前诊断:左腹股沟斜疝。入院后第4d行疝修补术,打开疝囊后,发现疝囊后壁距内环约2cm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老年腹股沟斜疝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后,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血糖水平,以及疼痛指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后,血糖水平为(6.23±0.34),对照组血糖水平为(6.47±0.30),观察组比对照组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腹股沟斜疝合并糖尿病治疗后,给予围术期护理后,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治疗效果更佳。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先天性腹股沟是否为遗传病及遗传方式.方法随机选择57例住院行手术患者及其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调查57个家系,根据现症者、同胞及一、二级亲属中腹股沟斜疝患者及非患者的情况,准确绘制出家系图,以明确的表达祖孙三代及具有血缘关系的一个家族患病情况,用一般家系分析方法,分析其遗传方式,同时给予分离数学模型计算机程序分析.结果共收集57个家系,患者135例,其中男124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136:1,有家族的个家系,无家族史的9个家系,其中男性患者核心家庭40个家系.家系分为4类.图1:父母一方为患者,且二级亲属中有患者共15个家系,图2:父母一方为患者,其二级亲属中无患者,共17个家系;图3:父母双方非患者,但其二级亲属中有患者,共26个家系;图4:散发病例共9个家系,家系分析表明男性患者分离比,P=0.4529,外显率0.9058.用分离分析数学模型计算机程序分析,分离比P=0.45,外显率0.90,与家系分析结果一致.我们的结果显示,腹股沟斜疝的垂直传递和高分离比的结果表明为常染色体显性从性遗传,不完全外显,外显率为0.90~0.9058,我们注意到父系传递基因占优势,可以提示病原学的基因印记作用.结论先天性腹股沟斜疝是遗传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从性遗传,不完全外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实施手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斜疝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按入院前后顺序,将自该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所接诊的64例老年腹股沟斜疝合并糖尿病患者均分成A组与B组。A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B组患者入院后的血糖值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护理满意度(90.6%)高于A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7,P0.05)。结论对老年腹股沟斜疝并糖尿病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13.
我院从1980~1987年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90例。其中男271例,女19例;年龄24天~14岁。在290例中以嵌顿疝入院的104例,占36%,其中右侧58例,左侧46例。嵌顿时间为1.5~7.2小时。其中绞窄7例,占  相似文献   

14.
1997年 6月至 2 0 0 3年 3月 ,我们采用不横断疝囊仅内荷包缝合高位结扎疝囊治疗婴幼儿斜疝 112例 ,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12例婴幼儿斜疝中 ,男 10 5例 ,女 7例 ;年龄 1~ 8岁。其中择期手术 94例 ,因嵌顿疝复位失败或嵌顿时间超过 12小时而行急症手术 18例。方法 :自腹股沟中点内上方沿皮纹做 1.5~ 3cm的横切口 ,显露并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至外环附近。从精索的内上方解剖疝囊 ,切开疝囊 ,于颈部轻轻提起 ,用小圆针 4号线行内荷包缝合结扎。须注意 ,缝合宜浅而宽 ,仅仅缝合疝囊即可 ,勿伤及精索血管及输精管 ,远端疝囊不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斜疝简易修补法。方法对23例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用疝囊高位结扎加内环修补。腹外斜肌腱膜重叠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结果全部23例治疗观察1~1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本方法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1970年1月~1977年12月,我们施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292例,并对此手术方法作了一些改进,收效满意。一、临床资料: 本文292例中,单侧271例,双侧21例,巨大疝2例;男279例;女13例;12岁以下73例,13~30岁66例,31~50岁102例,51岁以上者51例;年龄最小为1月(嵌顿疝),最大为74岁。术后随访,5年以上者94例,1年以上者152例,1年以内者13例;时间最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致阴囊血肿后的临床治疗方法与预防。方法2001年5月—2008年5月我院腹股沟斜疝患者10例术后发生阴囊血肿,其中2例行切开引流,3例行穿刺抽血,5例行保守治疗。结果并发阴囊血肿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无感染病例发生。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理想术式,阴囊血肿的并发症可以避免,发生后应及时处理,注意"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巨大腹股沟斜疝的修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借鉴国内外文献报道 ,采用一种腹股沟后壁织网修补的方法 ,治疗老年人巨大腹股沟斜疝 ,自 1 992年临床应用以来 ,取得良好效果。  一、资料和方法  本组共 2 8例巨大腹股沟斜疝患者 (术中探查内环直径均大于 2横指 ,约 3 .5cm) ,均为男性。年龄 61~ 83岁 ,平均65岁。病史 6~ 3 2年 ,平均 1 2 .5年。右侧斜疝 1 7例、左侧7例、双侧 4例。并存症有前列腺增生 9例、习惯性便秘 6例、慢性支气管炎 4例、肥胖者 8例。择期手术 2 3例 ,嵌顿疝急诊手术 5例。腹股沟后壁织网修补法 ,即从耻骨结节起在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肌腱上 ,以爱惜邦聚脂…  相似文献   

20.
我们1994~2003年采用下腹小横切口手术治疗10岁以下小儿斜疝22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