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药性理论与功效研究是中药临床应用的前提条件,传统中医学对于中药药性和功效的认识,不能脱离象思维的思维方式。解读象思维的核心意义,基于象思维视角从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角度分析中药的药性理论内涵,从"象-效"关系认识中药的功效特点,掌握中药学药象、药性与功效三者之间的规律,从而指导临床,发挥中药的最大价值,以期能够为中药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模式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  曾南  夏厚林  黄立华 《中医杂志》2013,54(2):99-102
基于古今文献资料,分析了现有药性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广义中药药性即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的认知基于功效与主治病证(应用),而功效术语表达又是药性的综合再现,可见“性—效—用”密切关联;中药的品种、质量是产生“性—效—用”的前提条件.提出按中药功效分类,依循“品—质—性—效—用”为路径的综合研究模式,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脏腑辨证为核心,以寒热辨证为纲要,设定药性整体与效应关联的观测指标,融合多学科知识,采用多种现代技术,开展系统、深入的多维研究,探寻基于功效分类的药性理论现代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部分中药材必须经过炮翩后才能人药,它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用的一项中药加工技术,是我国医药学所特有的制药术语。“依法炮制和复方配伍”是中医用药的两大特色。中药药性是对中药功效作用性质的概括。炮制对药物的影响非常大,包括对性味、升降浮沉、归经和毒性的影响等。在此,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辣木叶是印度传统草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辣木叶可以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肝肾功能异常、肥胖、癌症、癫痫、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是一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且价位低廉的植物药,对其药性研究有利于扩大辣木叶的适用范围,更好地挖掘其药用价值。根据现有的研究,结合中医性味归经理论,推测辣木叶性寒凉,味甘、苦,性沉降,归肝、脾(或/及胃)经,属安全剂量下的无毒类药材,其配伍及禁忌尚不明,功效为健脾化痰除湿、清肝泻火,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的甲亢、肝阳上亢及痰湿中阻的高血压病、脾虚痰湿的肥胖症及糖尿病等。借助实验室手段,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辣木叶的中药药性,以促进海外植物药辣木叶的"中药化",拓展中药新资源。  相似文献   

5.
当前,科学诠释中药药性理论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及其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中医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选择。中药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用药禁忌等,内容十分丰富。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直接经验,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整理、总结、升华,使之上升为一般理论,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不断对其进行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药药性理论体系。本文分析了中药的药性理论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6.
赖昌生 《河南中医》2009,29(11):1133-1135
通过计算机分析,得知入膀胱经药物寒性(占58%)最多,温性(占22%)次之,平性(占19%)位居第三,无热性药及凉性药,五味中以苦味最多,占56%;甘味次之,占41%;辛味位居第三,占37%;淡味位居第四,占17.0%;咸味位居第五,占7%,涩味位居第六,占5%,酸味最少,只占2%。入膀胱经的中药具有升浮性质中药14味,占34.1%,具有沉降性质中药26味,占63.4%,升降浮沉不明显者1味,占2.4%,归膀胱经的中药有1味具有毒性,即川楝子。  相似文献   

7.
对麻杏石甘汤功效,主治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伤寒论》原书用麻杏石甘汤治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由于仲景论述过简,致使后人在把握本方主治与功效方面,看法有异。近年来,笔者通过研读《伤寒论})原著及有关医家的著述,查阅了大量的古今医案,对本方的功效、主治、药物剂量等问题有了新的看法,兹提出异论供同道参考。《伤寒论))63条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端,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2条日:“下后不可更行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场。”从以上两条来看,尚难摆其病证机理,因而历代医家大加阐发,总凡不…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与古代哲学对“气”认识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10位有代表性的古代哲学家对“气”的探讨;中医学的经典《内经》及有关名医对“气”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一枕:中医诊病切脉时所用的脉枕。 二气:中医阴阳学说中的阴阳二气。 三物:中药来源主要是植物、矿物和动物。 四气:中药的药性是寒、热、温、凉,称四气。  相似文献   

10.
浅述药性理论的物质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胡洪民 《国医论坛》2001,16(2):47-47
1 四气1 .1 四气的由来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四气的定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首次将“气”称为“性”的 ,是宋代寇宗 ,他在《本草衍义》中提出“寒热温凉 ,是药之性”。故“四气”又可称“四性”。1 .2 四气的物质基础 温性药物多含有挥发油 ,如细辛、荆芥、防风、白芷等。热性药有的含多量的挥发油 ,如肉桂、胡椒、干姜等 ;有的含强烈刺激性的脂肪油 ,如巴豆、大风子 ;有的含剧毒的生物碱 ,如乌头等。寒性药物含有甙类 ,以皂甙、蒽醌甙和苦味质为多见 ,如地肤子、番泻叶、黄芩等。凉性药物所…  相似文献   

11.
糖皮质激素性味归属问题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的副作用,一些学者提出了激素是纯阳、热毒、湿热之品,另一些学者对纯阳、热毒、湿热之品却可用于治疗热毒证、湿热证表示不理解;故笔者提出把激素的生理作用和药理作用、副作用分开;生理作用可属纯阳之品,药理作用应属苦寒之品,副作用应是苦寒之品导致的结果。是苦寒伤阴导致应用激素后出现阴虚、阴虚火旺、阴虚阳亢。而且应用激素后出现的湿热征象,应该是疾病的病理产物和苦寒损伤脾阳导致水湿内蕴化热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药性形成过程和现代药性认识方式的思考,本课题组提出"以效识性"观点,以此观点为核心,文章从四气、五味、归经3个方面,以"有其效而无其气""有其效而无其味"及"有其效而不归其经"为纲对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所载中药中存在"有其效而无其性"现象的中药的药性进行了再认识,并提出了基于"以效识性"观点的中药药性再认识的研究思路。"以效识性"观点为中药药性的再研究奠定基础,为新发现中药的药性认识提出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性理论的内容 ,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它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药物作用的认识 ,其中四气、五味因来自于自然界的气化 ,故以“司岁备物”(《素问·至真要大论》)之运气理论作指导。中药药性理论有关术语的英译应忠实于此事实 ,现分述如下。1四气的英译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能治热性病的药物多属寒凉性质 ,能治寒性病的药物多属温热性质。寒与凉、热与温仅是程度上的区别。故“四气”译作“fourdrug Qi” ,意为“四种药气”、“四种药性”。后缀“ …  相似文献   

14.
中药五味药性理论疑难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阐述中药传统功效及其作用机制,用以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理论工具[1]。五味理论历史悠久,在中医药学理论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存在诸多问题。针对五味药性理论经常产生的一些相关疑难与困惑加以阐释分析,以图对学习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刍探中药药性炮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方法:系统简练地论述了炮制对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等的影响。结果:寒热各制,可增其功;寒热相制,可纠其性;生凉熟温,各有其用。五味不足,各制增功;五味过胜,相制除弊;生偏味劣,熟正味醇。根升梢降,生升熟降;生散熟敛,生行熟止。升降浮沉各制,增强作用趋向;升降浮沉互制,改变作用趋向;净选分档,归经两样;生熟不同,归经有异;辅料炮制,归经突出。生泻熟补;补药制熟助其功,泻药制熟伐其过。一般是生者性凉,熟者性温;生者主泻,熟者主补;生者主升,熟者主降;生者性猛,熟者性缓;生者有害,熟者有益;生者有毒,熟者无毒;生者味劣,熟者味正;生者味厚,熟者味薄。结论:通过中药炮制可改变药性,对临床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婧 《中医药导报》2010,16(8):129-132
通过查阅古代中医学著作和近年来有关中医学研究衰老的文献,就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包括衰老的概念、表现、原因、机理及抗衰老的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对言语形成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文献和临床,对中医学有关言语形成的生理从脏象、经络、脑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并对某些言语的病理现象作了一定的分析。指出脏象、经络气血等理论在研究具体复杂的语言现象时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由来已久,该文通过对中医病名的延革,病因病机的认识,对肿瘤的治疗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敬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症状产生的根源是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中医学症状有其基本的病机,然而引起这些基本病机的原因则因不同疾病:不同证而别。中医学整体审查的目的是辨证论治,在辨证过程中特别强调一些代表该证主要矛盾的主要症状。中医学症状对疾病的诊断意义比较有限,其广度有待扩展。中医学症状依然欠客观、标准、量化,尚须进行深入的研究,亦须在较高层次上阐明中医学症状的病理本质。  相似文献   

20.
从临床谈对中药双重认识的必要性北京铁路总医院黄晔(100038)户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传统中医主要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四个方面来阐明户药之性能,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这是符合中医辨证施治要求的,作为中医,理所当然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