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半夏与乌头配伍对小鼠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十八反药物半夏反乌头应用时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方法:连续15 d给予小鼠乌头半夏水煎剂,与末次给药后30 min取血清,测定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等变化。结果:单独用乌头组ALT、AST值升高(P<0.05);单用半夏组AST升高(P<0.05);2药合用组ALT、AST、LDH均升高(P<0.01或P<0.05);其余各组各项指标的变化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脏器系数检查结果表明:单用乌头组肝脏系数增加(P<0.05),2药合用组肝、肾脏器系数均增加(P<0.01或P<0.05)。结论:十八反药物乌头与半夏合用时对小鼠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生栀子长期给药对大鼠肝肾功能及肝肾毒性的影响。方法将40支wistar健康大鼠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高剂量组(8 g/kg/d),中剂量组(4 g/kg/d),低剂量组(2 g/kg/d),及对照组连续灌胃90 d,每周记录大鼠的行为,活动及肝肾功能的生化指标(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BUN(尿素氮)、Cr(肌酐)、尿(NAG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结果灌胃90 d后,与对照组相比各组血清ALT、AST、Cr、BUN和尿液NAG均升高。结论栀子长期大剂量给药对肝肾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钼暴露对雄性小鼠机体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50只35日龄健康雄性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生理盐水)、3.440、6.880、34.400、68.800 mg/kg钼酸钠染毒组,每组10只。以腹腔注射方式进行染毒,每日1次,连续染毒30 d,实验过程中准确观察小鼠日常行为及体重变化情况,染毒结束后,断头取血,测定染毒动物血清中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活性、乳酸脱氢酶( LDH)以及肌酐( Cr)、尿素氮( BUN)、尿酸( UA)含量。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的体重增长缓慢,34.400、68.800 mg/kg染毒组小鼠体重增加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中ALT、 AST、 LDH活性也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68.800 mg/kg染毒组ALT、 AST、 LDH活性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400 mg/kg染毒组ALT活性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Cr、 BUN、 UA的含量均升高,其中34.400、68.800 mg/kg染毒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剂量的钼可抑制雄性小鼠生长,并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ALT、 AST、 LDH、 Cr、 BUN、 UA存在影响,提示雄性小鼠钼中毒后肝脏、心脏、肾脏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腹腔注射氯化镉( CdCl2 )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初步阐明其分子机制. 方法 以4 mg/kg CdCl2腹腔注射小鼠,观察各时间点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的变化,探索CdCl2 引起明显肝损伤的染毒时间;以1、2、4 mg/kg CdCl2 对小鼠腹腔注射染毒,筛选出CdCl2 诱导急性肝损伤的最佳染毒剂量;检测血清丙二醛( MDA)以及肝匀浆MDA、一氧化氮( NO )、谷胱甘肽( GSH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含量,观察氧化应激在CdCl2 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 结果 以4 mg/kg CdCl2 腹腔注射18 h后,肝脏组织出现片状坏死,肝细胞严重气球样变,血清ALT和AST明显升高. 此外,与对照组比较,CdCl2 处理18 h后,血清与肝脏MDA及肝脏NO水平显著升高,肝脏GSH、GSH-PX活性明显降低. 结论 4 mg/kg CdCl2 腹腔注射18 h后可成功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其发生可能与MDA和NO升高,肝组织GSH含量、GSH-PX活性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环肽α-amanitin在动物体内的毒性作用. 方法对小鼠尾静脉和腹腔注射给药,确定环肽α-amanitin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研究α-amanitin对小鼠外周血血象和生化指标的影响,脏器指数、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定性检测中毒小鼠血液及组织中的α-amanitin. 结果腹腔和尾静脉两种给药方式的LD50分别为0.742 mg/kg和0.327 mg/kg.对小鼠尾静脉注射0.327 mg/kg α-amanitin 24 h后,小鼠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明显降低,同时尿素氮(BUN)和肌酐(Crea)明显增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ALT、AST、TBIL和DBIL)值分别增高至空白对照组的24.0、9.6、26.3和37.0倍;作用48 h后,小鼠肝脏和肾脏指数显著增高,细胞核碎裂和组织局灶性坏死,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可检出α-amanitin. 结论小鼠对α-amanitin毒性作用的敏感血液指标是BUN、Crea、ALT、AST、TBIL和DBIL;肝脏、肾脏是主要受损脏器,α-amanitin作用后期,可以蓄积在肝脏和肾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金樱子胶囊对四氯化碳(CC1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金樱子胶囊不同剂量(100 mg/kg、200 mg/kg、400 mg/kg,ig)给药组;给药7d后,以腹腔注射0.4% CCl4花生油溶液(0.1 mL/10 g)的方法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 金樱子胶囊能显著改善肝脏组织损伤,逆转CC14诱导的小鼠肝中SOD、GSH-PX、GSH活力下降,降低MDA含量,并显著降低血清中AST和ALT的含量.结论 金樱子胶囊可显著改善小鼠肝中氧化应激水平,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低剂量内毒素(LPS)预处理对LPS介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LPS通过腹腔注射小鼠;丁基亚磺酰亚胺(BSO)处理耗尽小鼠肝脏谷胱苷肽(GSH)含量;血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基因表达测定采用RT PCR。结果① 低剂量LPS预处理降低高剂量LPS诱导的小鼠肝功能损伤;② 低剂量LPS刺激肝脏GSH含量升高;LPS预处理组GSH水平显著高于高剂量LPS处理组;③ BSO预处理后,LPS预处理组与高剂量LPS组的血浆ALT和AST水平没有差别;④ LPS处理导致转硫途径关键酶——胱硫醚β合酶活性以及GSH合成途径关键酶——γ 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表达升高。结论低剂量LPS通过上调肝组织中GSH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增加GSH的含量,减轻高剂量LPS诱导的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8.
白花蛇舌草粗黄酮对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黄酮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昆明种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白花蛇舌草粗黄酮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灌胃给药14 d.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豆油溶液,阴性对照组、低高剂量白花蛇舌草粗黄酮处理组及阳性对照组使用2%四氯化碳(CCl4)豆油溶液给予腹腔注射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24h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氮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处死小鼠制备肝匀浆,测定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同时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高低剂量白花蛇舌草粗黄酮均可显著降低血清ALT、AST、ALP和GGT水平,显著升高肝脏组织SOD、CAT和GSH活性,降低肝组织MDA水平,白花蛇舌草粗黄酮对肝脏组织结构也显示显著保护作用.结论 白花蛇舌草粗黄酮对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肝组织抗氧化能力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川楝子长期给药对大鼠肝肾的损伤以及炒制对川楝子肝肾毒性的影响。方法 :将63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生川楝子高剂量组(10 g·kg~(-1)·d~(-1))、生川楝子中剂量组(5 g·kg~(-1)·d~(-1))、生川楝子低剂量组(2.5 g·kg~(-1)·d~(-1))、炒川楝子高剂量组(10 g·kg~(-1)·d~(-1))、炒川楝子中剂量组(5 g·kg~(-1)·d~(-1))、炒川楝子低剂量组(2.5 g·kg~(-1)·d~(-1)),各剂量组连续90 d灌胃,每日1次。每周测定大鼠体质量,并根据体质量调整给药量,给药期间每日观察大鼠的活动及行为,记录变化情况。灌胃结束后,检测血清和尿液肝肾功能相关的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及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观察肝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灌胃90 d后,与对照组相比各组血清ALT、AST、Cr、BUN和尿液NAG均升高,病理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肝脏、肾脏病理组织损伤,且生化指标的升高值和病理切片的损伤情况与炒制和给药剂量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川楝子大剂量长期给药具有一定肝肾毒性,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川楝子炒制后可降低肝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D-GalN/LPS)所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探讨黄芩素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给予小鼠D-GalN/LPS,分别于给药1,2,4,6h后采血并剖取肝脏,测定血清ALT,AST,TNF-α值及肝组织GSH水平.另取小鼠适量制作肝损伤模型,分别灌胃给予黄芩素50,100,150mg/kg,1h后测定血清ALT,AST,TNF-α值.[结果]给予D-GalN/LPS6h时小鼠血清ALT,AST水平上升最显著,2h时血清TNF-α水平上升最显著,4h时开始下降,6h时趋于正常,小鼠肝匀浆中GSH水平在6h时损耗最显著.各剂量黄芩素均可降低D-GalN/LPS诱导的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TNF-α水平.[结论]黄芩素对D-GalN/LPS所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典型肝脏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酶系(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钠干预给药对生附子毒性的影响,评价生附子毒性表现过程中的CYP450因素。方法:(1)测定小鼠单独给予生附子水煎液后的LD50;(2)测定苯巴比妥钠干预3天后,小鼠给予生附子水煎液的LD50;(3)Wistar大鼠经苯巴比妥钠(PB)干预给药3天后,十二指肠给予生附子水煎液,以出现频发室性早搏为其心脏毒性指标,观察PB干预及未干预的大鼠给予生附子后频发室性早搏发生率、出现时间及恢复率情况。结果:(1)小鼠给予生附子水煎液的LD50值为7.15g/kg,95%可信限为6.19~8.29g/(kg·d);(2)苯巴比妥钠诱导后,小鼠给予生附子水煎液的LD50〉12.08g/(kg·d);(3)与单用生附子水煎液相比,苯巴比妥钠诱导后可显著减少生附子水煎液致大鼠频发室性早搏的发生率(P〈0.01),延长出现时间(P〈0.01),缩短持续时间(P〈0.01)。结论:肝药酶诱导剂可显著降低生附子的毒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定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和肌酐(Cr)含量变化,观察脑创伤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打击装置制备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2小时和24小时在股静脉取血测定血清ALT、AST、BUN和Cr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损伤组在损伤后12小时、24小时ALT和AST均显著升高;BUN和Cr在脑损伤后24h显著升高。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发生后会出现肝肾功能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芦丁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肝功能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60只,选出12只作为正常组,余下小鼠腹腔注射STZ,连续给药5 d,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成模小鼠随机划分为模型组与芦丁低、高剂量组。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芦丁低、高剂量组分别按小鼠体质量予芦丁50 mg/kg、100 mg/kg灌胃,给药8周,每日1次。测定给药第4周,第8周小鼠餐后随机血糖,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的含量。通过HE、Masson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果 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小鼠血糖上升(P<0.01),血清中ALT、AST、LDH含量增高,TP、ALB含量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芦丁组小鼠给药第4周血糖降低(P<0.05),给药第8周血清ALT、AST、LDH含量下降,TP、ALB含量升高,其中高剂量组作用更明显(P<0.05,P<0.01)。形态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细胞增大变形,肝索排列紊乱,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较高;芦丁低、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形态有所改善,高剂量组作用更明显。结论 芦丁可改善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的肝功能,缓解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4.
刘宅辉 《海南医学》2008,19(2):109-110
目的 探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可能机制以及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e,FDP)对其的防治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肝门阻断肝脏缺血30min再灌注4h组(I/R组)及应用FDP后肝门阻断肝脏缺血30min再灌注4h组(FDP组),测定各组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R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肝脏I/R导致肝肾功能明显损伤,表现为I/R组ALT、AST、BUN、Cr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I/R组MDA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而SOD活力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FDP组ALT、AST、BUN、Cr含量明显降低(与l/R组比较,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与I/R组比较,P<0.05)而SOD活力升高(与I/R组比较,p<0.05).结论 FDP对大鼠肝脏I/R后肝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凯西莱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毒性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凯西莱对四氯化碳 (CCl4 )致小鼠肝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并探讨其剂量学。方法 :采用 CCl4 腹腔注射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以不同剂量凯西莱 (2 5 ,5 0 ,10 0及 2 0 0 mg· kg- 1·d- 1 )腹腔注射治疗 4天。观察动物体重改变及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 ,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 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活性及肝脏蛋白、丙二醛 (MDA)、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结果 :CCl4 注射后小鼠体重不增 ,血清 AL T、AST和肝脏 MDA水平明显升高 ,肝脏 GSH和 SOD水平则降低 ,肝组织超微结构显示有明显损伤。凯西莱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 ,血清 ALT和 AST活性及肝组织 MDA含量均显著降低 ,以 5 0 mg/ kg治疗组肝损伤最轻。凯西莱还可使肝脏 GSH和 SOD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凯西莱通过抗脂质过氧化而有效对抗 CCl4 对小鼠的肝毒性 ,且存在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6.
国内曾报告麝香酮可激活药物代谢酶系,缩短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我们重复了上述工作,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含量及活性的影响,且与已知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钠进行比较。(一)正常小鼠每天灌麝香酮100mg/kg1次,连续3天,可使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缩短59.3%(P<0.001)。(二)正常大鼠每天腹腔注射麝香酮或苯巴比妥钠75mg/kg 1次,连续4天,可使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比含量分别增加89及250%。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天葵提取物(TK)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TK急性毒性实验,测定TK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采用碳粒廓清法观察TK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并计算肝脏、胸腺和脾脏指数;采用半数溶血值HC50法测定血清溶血素的形成,并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采用环磷酰胺(CTX)复制免疫抑制模型,观察TK对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的影响,并计算胸腺和脾脏指数.结果:在TK最大给药浓度和最大给药体积下,给药组小鼠生长良好,未见死亡;免疫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α、HC50、脾脏指数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X诱导的免疫抑制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血清中的AST、ALT、BUN含量明显降低(P<0.05),脾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TK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且对CTX引起的小鼠肝肾功能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型铅解毒剂.方法:观察铅染毒组小鼠和N-对羟甲苯甲基-D-葡糖二硫代氨基甲酸钠(HBGD)、N-苯甲基-D-葡糖二硫代氨基甲酸钠(BGD)、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二巯丙醇(BAL)、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五种螯合剂治疗组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物(LPO)值和肝脏中铅浓度的变化.结果:醋酸铅染毒(40 mg/kg,尾静脉注射)后,小鼠血清LDH,AST,ALT活性及肝脏LPO值和铅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染铅30 min和24 h后注射各螯合剂(400 μmol/kg,腹腔注射),治疗24 h后HBGD和BGD对铅引起的血清LDH,AST,ALT活性及肝脏LPO值和铅浓度的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HBGD和BGD对铅致小鼠肝脏毒性有较好的解毒作用,且自身毒性小,有望成为理想的铅解毒剂.  相似文献   

19.
姚青  张继荣  高岭  张宝旭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117-1119,F0003
目的观察盐酸地尔硫卓对小鼠可卡因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评价盐酸地尔硫卓的保肝降酶作用。方法采用雄性ICR小鼠,以经口灌胃的方法连续4d给盐酸地尔硫卓,末次给药30min后,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可卡因致小鼠肝脏损伤,染毒后24h处死小鼠,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酰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同时检测肝组织中MDA、GSSG和GSH的含量,并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可卡因可引起肝脏明显的损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的MDA、GSSG的含量升高(P〈0.01),GSH的活性下降(P〈0.01),肝组织病理学显示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而与模型组相比,给予盐酸地尔硫卓可显著降低可卡因所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中的ALT、AST和LDH的含量(P〈0.01),同时减低肝组织中MDA、GSSG的含量,增加GSH的活性(P〈0.05),肝脏结构与模型组相比也有明显的修复。结论地尔硫卓对可卡因肝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锰对小鼠肝肾的致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锰对肝脏和肾脏的毒性机理,防治锰中毒。方法:测定锰染毒小鼠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肝脏与肾脏脂质过氧化物值(LPO)和肝、肾组织中锰、锌、铁等浓度。结果:染锰小鼠血清AST,ALT,LDH活性、肝脏与肾脏LPO值和锰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肝、肾中铁、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锰具有明显的肝、肾毒性。结论:脂质过氧化及锌、铁等代谢障碍可能是锰引起肝肾损害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