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络病学论治高血压病浅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风”“肝阳”等病证范畴。临床常见症状有头痛、眩晕、心悸气短、心烦失眠等。病变重在心、肝、脾、肾四脏。常见的病因有情志过极、肝阳上亢、肝郁不疏、气滞血瘀;烦劳过度、损伤肝肾;嗜食肥甘、损伤脾胃、痰湿阻滞。病久入络,风、痰、瘀夹杂搏结于络脉,  相似文献   

2.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眩者言其黑,晕者言其转,冒者言其昏”。眩晕细分有所不同,在临床上总称为眩晕。病人眩晕发作严重时,常被描写为“其状目闭眼眩,身转耳聋,如登车舟之上,起则欲倒”。眩晕发生的原因有肝阳上亢,肝郁化火,肾阴不足,痰浊中阻,气滞血瘀,经络阻塞,水湿不化,血虚气弱等,其中以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较为多见。我们用郭士魁老中医治疗眩晕之清肝汤加减,治疗阴虚肝阳上亢眩晕21例,并以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表现有眩晕,头痛,心悸,胸闷,耳鸣,肢体麻木或下肢浮肿无力等,而眩晕是其主要症状。根据临床主症辨析,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范畴。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多为内伤虚损,正气不足,加之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使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而致病。尤其肝肾二脏的阴阳失调是引起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因。祖国医学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胜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形…  相似文献   

4.
牟海鹰 《四川中医》1998,16(5):28-28
眩晕是中医门诊十分常见的疾病,传统多从“风、火、痰、虚”立论,以“肝阳上亢;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痰浊中阻”辨治。但就临床所见,部分患者其表现颇不典型,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近二年来据其临床特点,改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87例,效果明显提高,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87例中,男28例,女59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3岁,病史短者2个月,长者11年。本组病例均以眩晕为主诉,其特点如下:①眩晕性质多样,轻则似昏非昏,精神不振,重则昏倒跌地或卧床不起.眩晕可呈旋转世,浮动性,或向一侧倾斜;②兼症复杂,其中兼头痛重者41例,颈…  相似文献   

5.
梅尼埃病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国玲 《国医论坛》1998,13(3):45-47
梅尼埃病(美尼尔氏综合征),又称内耳性眩晕,属中医“眩晕”范畴,是一种特发性的内耳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世眩晕、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耳鸣和耳胀满感[1]。发病原因校为复杂,至今尚未找到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对本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综述如下。1是医药治疗1·1辩证论治刘氏[2]整理何炎粟老中医的经验:肝阳上亢型,用石解、橘红、蒺藜、秦树皮、决明子、桑叶、约藤、白芍、羚羊骨、夏枯草等;痰饮型用温胆汤加味;肝血不足、肝阳上亢型用二至丸加味;阴虚型用三甲复脉汤加味;肾阳不足、寒水扶…  相似文献   

6.
小续命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附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续命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附30例临床观察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姚国楞(200080)关键词小续命汤,高血压高血压病是一种多发而常见的疾病。按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等范畴,临床上按此辨证多用清降方法治疗。我们根据中医头痛眩晕证“巅顶之上唯风可到”之说;...  相似文献   

7.
沈燕君 《四川中医》2000,18(1):9-10
眩晕是一个证,在内科范畴内涉及面广,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但又以眩晕为首发症状。前代诸贤对眩晕的病因及治疗论述颇多,如(内经》云:“诸风掉眩告属于肝”,“说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胜酸眩冒”;《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景岳全书·眩运》又强调“无虚不作眩一。现今教科书把眩晕分为气血亏虚、肝阳上亢、肾精不足和疾浊中用四型,其重心在“虚”字上。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将眩晕证按外感眩晕、内伤眩晕、不内外因导致眩晕三大类进行辨治,观介绍如下。!外虔眩晕外感眩晕为六建邪气度及头目,清房失它引起。…  相似文献   

8.
眩晕一证有多种称谓,如因头晕而致眼花的,叫“颠眩”;因眼花而致头晕的,称“目眩”;头昏重而眼黑发花的,谓“眩冒”。《伤寒明理论》云:“眩也,运也,冒也,三者形俱相近,有论之眩运者,有论之眩冒者。运为运转之运,世论之头旋者是矣。冒为蒙客之冒,世论之昏迷者是矣。”可见眩、晕、冒三者,其临床表现大致相同,总属头晕眼花、站立不稳之意,而一般多以眩晕并称。临床上引起眩晕的原因很多,如体虚、肝风、痰气及精神刺激等。《伤寒论》中所出现的眩晕可分为阳虚水泛,热扰清窍,阳气被郁,浊气上攻,阴竭阳脱,清阳不升,虚阳…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中肝阳上亢型眩晕常常伴有下肢水肿的现象,李果烈教授将此类眩晕称为“水漂木浮”型眩晕,即肾阳亏虚,阴液不得气化而致下肢水肿,水肿则阴盛,阴不潜阳,虚阳上浮乃致眩晕。李师认为,本病病因以肾精不足、髓海失养为本,水湿泛滥、肝阳上亢为标,病机为肾虚水泛、肝阳上亢,治以温肾利水、平肝息风,且临证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予真武汤合天麻钩藤饮化裁治之,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0.
略论脑瘤治疗当以健脾补肾为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松林 《国医论坛》1997,12(4):18-19
脑瘤,属祖国医学“真头痛”、“头痛”、“眩晕”、“中风”等范畴,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治法为多,但若能巧妙运用健脾补肾法,自能收到“正盛邪必衰”之效.区农邪必扶正论在脑瘤的治疗中,时时刻刻注意保护正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大积大男,衰其大半而止,过则死.”《医宗必读·积聚》:“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张氏医通》亦云:“善治者,当先补虚,使血气壮积自消也。”…  相似文献   

11.
辨证治疗眩晕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 ,发展于金元时代 ,至明、清两代对眩晕认识日臻完善。综观历代医籍论述 ,其病因病机不外风、火、痰、虚、瘀。凡七情内伤 ,脏腑功能失调而致肝阳上亢 ,肾精不足 ,气血亏虚 ,痰浊中阻 ,瘀血阻络均可使脑失所养而发眩晕。1 辨证施治1.1 肝阳上亢 肝为风木之脏 ,体阴而用阳 ,性喜条达 ,主动主升。赖肾水以涵之 ,血液以养之。营阴不足则木失涵养 ,肝体不足则肝用有余 ,木郁生风 ,为眩为晕。诚《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其忧郁、恼怒太过 ,肝失条达 ,气郁化火伤阴 ,风阳上扰头目而眩晕者 ,脉证可见头…  相似文献   

1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是与心动过缓有关的心、脑等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发作性眩晕、黑蒙、乏力等,严重者可以发生晕厥。本病多属中医“迟脉症”、“脉结代”、“心悸”、“头晕”、“胸痹”等,病情严重者引起的阿一斯综合征,则属于“厥症”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眩晕一证,常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甚则不能站立、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其病机属虚者居多。《景岳全书·眩晕》曰:“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了“无虚不作眩”,在治疗上当以“治虚为主”。 本病的发生,属于虚者居多。如阴虚易肝风内动,气虚则清阳不展,血少则脑失所养,精亏则髓海不足,均易导致眩晕的发生。故治疗应以滋补肝肾、  相似文献   

14.
眩晕一症,与肾、脾、肝关系甚为密切,肾、脾之虚与肝郁是病之本,肾阴虚每兼肝阳上亢,肾阳虚则寒水上泛,脾虚者多兼痰饮,肝郁者多为肝阳上扰且多伤阴.临床宜分标本缓急,按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5.
眩晕验案三则如东县人民医院(226400)邢巨星,陈沛关键词眩晕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之一。《寿世保元》谓“其状目眩,身转耳鸣,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笔者宗前贤之训,治疗眩晕效果较满意,现录验案三则如下,以飨同道。1肝阳上亢眩晕案赵某,男,56岁,...  相似文献   

16.
眩晕是自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的一种症状,轻者发作短暂,平卧闭目片刻即安;重者如乘坐舟车,旋转不定,以致难以站立,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自古就有“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观点,肝阳上亢、  相似文献   

17.
眩晕是常见病,祖国医学对本证论述较多。《素问·六元正纪》云“耳鸣眩转,目不识人”:《东垣十书》云。“眩者,言其黑转旋,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凡此皆言其症状,即眩晕者,多突然发病,天旋地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之中,耳鸣耳聋,眼球震颤,以致不能站主。笔者认为,眩晕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肝、肾、心、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如,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上扰清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清空失养;脾失  相似文献   

18.
颈性眩晕是由颈部病变直接或者间接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综合征,本病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和肝肾气血不足、气虚血瘀、肝阳上亢、风痰上扰等密切相关。运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防治本病具有较好疗效,现将诊疗思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沈伶萍  师会 《光明中医》2016,(13):1868-1869
目的探讨自拟眩晕汤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之间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肝阳上亢证患者50例。结果治愈30例,总有效率达88%。结论自拟眩晕汤治疗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肝阳上亢证有显著疗效。"眩晕者,中风之渐也。"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眩晕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眩晕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眩晕的体会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一一一一︶刘靖涛杨素秋眩晕一病,常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甚则不能站立、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其病机属虚者居多。《景岳全书·眩晕》指出:“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