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脑脊液的癫痫相关蛋白,以便从蛋白质水平揭示癫痫发生发展机制及可能的诊断标志物。方法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分离和鉴定癫痫组(n=8)和对照组(n=8)脑脊液的差异表达蛋白。结果约68个蛋白质点表达水平在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选择18个差异蛋白质点质谱鉴定。除4个假想蛋白和未知功能蛋白及得到7个已知功能蛋白,涉及免疫反应、运输蛋白、能量代谢酶蛋白、细胞骨架蛋白和热休克蛋白。结论大部分被鉴定的蛋白为首次报道,这些蛋白与癫痫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成为癫痫脑脊液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双向凝胶电泳(2D-PAGE)技术分析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中蛋白质的变化。方法用丙酮沉淀法提取脑脊液中的蛋白质,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IPG-IEF)为第一向,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为第二向进行2D-PAGE,蛋白点经银染后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比较帕金森病组和对照组的2D-PAGE图谱显示:9个蛋白点在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中含量减少,8个蛋白点消失,另有8个蛋白点含量上调,初步推测其中部分蛋白点可能为血浆铜蓝蛋白及其前体,结合珠蛋白β链,以及载脂蛋白J片断和前体。结论2D-PAGE技术可用于脑脊液蛋白质分离,反映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蛋白质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清标志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用双向凝胶电泳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析技术从血清中筛选颅内动脉瘤标志蛋白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集6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和健康成人的血清,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血清总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全自动斑点处理工作站处理差异蛋白质斑点,MALDI-TOF MS分析获取肽质量指纹图谱,对鉴定的差异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表达差异2倍以上的蛋白质斑点有81个,质谱鉴定出5个差异蛋白质,在颅内动脉瘤血清中均呈上调表达,即α2-巨球蛋白前体、补体3前体、玻璃黏连蛋白前体、缓激肽和载脂蛋白E3。结论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为大规模水平筛选破裂颅内动脉瘤血清标志物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包括双向凝胶电泳、质谱分析、计算机软件分析等。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通过表达蛋白质组学和相互作用蛋白质组学揭示其发病机制。为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新生儿筛查、肿瘤、感染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脱髓鞘等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早在临床前期尚未出现典型临床症状时,帕金森病患者即已出现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因此,如果能在退行性病变早期及时明确诊断并予以治疗,将会减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虽然目前尚未发现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理想标志物,但是已有许多生物学标志物具有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在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PD患者170例,依据H-Y评分分为早期组(90例)、中期组(60例)和晚期组(20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脑脊液标本,免疫比浊法检测β-内啡肽(β-EP)及亮氨酸-脑啡肽(LEK),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α-突触核蛋白(α-syn),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分析H-Y评分与β-EP、LEK及α-sy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早、中、晚期3组PD患者脑脊液中β-EP水平分别为(42.74±2.37)pg/mL、(39.12±3.92)pg/mL、(36.64±3.86)pg/mL,而LEK水平分别为(91.57±4.25)、(92.26±5.04)、(92.37±5.41)ng/L;PD患者脑脊液中β-E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46.21±1.37)pg/mL],而LEK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86.05±2.58)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脑脊液α-sy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脑脊液中β-EP、α-syn水平与疾病分期具有相关性(r=-0.632,-0.742,P0.05)。结论通过检测脑脊液中β-EP、α-syn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PD并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7.
质子磁共振波谱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 (1 H MRS)对帕金森病 (PD)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 1 5例PD患者和 5名年龄匹配健康对照者双侧基底节区1 H MRS观测 ,分析其基底节区N 乙酰天冬氨酸 /肌酸 (NAA/Cr)和胆碱 (Cho) /Cr比值的变化。结果 PD患者基底节区NAA/Cr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1 H MRS是研究PD患者基底节区神经元是否遭受破坏的一种无创技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脑脊液(CSF)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70例PD患者,并根据改良PD综合评分量表(UPDRS量表)及Hoehn-Yahr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38)、中度组(n=18)和重度组(n=14)。另选择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健康人员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4组研究对象CSF生物标志物蛋白α-突触核蛋白(α-syn)、磷酸化Tau蛋白(P-Tau)及总Tau蛋白(T-Tau),微小RNA133 b(miR-133b)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 各组性别、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PD患者UPDRS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D患者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H-Y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各组α-syn、P-Tau、T-Tau、miR-133b、CRP及IL-8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且随着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加重,α-syn水平显著降低,P-Tau、T-Tau、miR-133b、CRP及IL-8水平显著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α-syn与UPD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Tau、T-Tau、miR-133b、CRP及IL-8与UPDRS呈显著负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α-syn、P-Tau、T-Tau、miR-133b、CRP及IL-8水平诊断P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5、0.785、0.742、0.746、0.779、0.755,联合诊断的AUC为0.905。结论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变化是PD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其对于PD的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及炎症因子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获取47例早期PD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的一般情况和脑脊液生物标志物(α-突触核蛋白、总Tau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及炎症因子(TNF-α、IL-8和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早期P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及炎症因子之间的差异。结果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中α-突触核蛋白水平降低(P0.05),IL-8、C反应蛋白、T-Tau/α-syn、P-Tau/α-syn比值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CRP与P-Tau/α-syn比例组合诊断价值较高(AUC=0.931;敏感性=92.1%;特异性=78.0%)。结论脑脊液中α-突触核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及P-Tau/α-syn比值是PD早期病理改变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临床表现多样化,多呈典型改变,约10%~20%表现不典型,并与其他锥体外系疾病的症状相互重叠.故诊断及鉴别诊断很困难,文献报道,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医疗中心对PD确诊率仅80%,非典型帕金森病很易误诊,现将我院4年来诊断的PD33例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病变,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准确的临床诊断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有效管理和治疗.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对脑结构和功能的深入了解,有助于评价脑血流、代谢、神经递质、转运体和受体的变化,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然而,尚缺乏对帕金森...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临床表现多样化,多呈典型改变,约10%~20%表现不典型,并与其他锥体外系疾病的症状相互重叠,故诊断及鉴别诊断很困难,文献报道,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医疗中心对PD确诊率仅80%〔1〕,非典型帕金森病很易误诊,现将我院4年来诊断的PD33例回顾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我科1999-08~2004-08住院患者,并随访均1年以上,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46~78岁,平均58岁,发病时间2周~6年,平均病程1·3年;表现典型7例,非典型26例。全部均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尿酸血症、无脑炎及…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中抗D2受体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患者脑脊液(CSF)中抗D2受体抗体.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检测30例PD患者CSF,15例正常人CSF中的抗D2受体抗体.结果7例浓缩10倍的PD-CSF存在抗D2受体抗体,18例未浓缩PD-CSF及15例正常人CSF未检测到该抗体.结论部分PD患者CSF中存在抗D2受体抗体.  相似文献   

15.
背景:蛋白质组学技术如双向凝胶电泳(two 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2D-PAG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创伤性脑损伤(TBI)的临床或基础性研究,但大多数这类研究集中于对脑脊液、大脑皮层和血清学等方面,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中某类重要细胞,如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 As),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却较罕见。 目的: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观察体外培养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液压冲击损伤后蛋白质差异表达变化,探寻脑损伤特异性生物标志蛋白。 实验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材料:30只出生24小时内清洁级SD大鼠,雌雄不限,由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CXK(军事)2007-004];DMEM-F12、胎牛血清购自美国Gibco公司;小鼠抗大鼠GFAP单克隆抗体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兔抗大鼠FABP7多克隆抗体购自美国Proteintech Group公司;尿素,硫脲,CHAPS,矿物油和琼脂糖均购自美国Sigma公司;IPG预制干胶条(pH4-7, 17cm)、IPG缓冲液购自美国Bio-Rad公司;DTT、碘乙酰胺、SDS、Tris碱和其它电泳试剂均购自美国Amresco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方法:培养于90个细胞培养皿中的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损伤组(n=60)。损伤组细胞经复制液压冲击损伤模型后,再分为损伤后4小时组(n=30)和损伤后48小时(n=30)组。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提取各组蛋白质样品,经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并银染显色后,用PDQuest软件对比分析各组蛋白质差异表达情况。差异蛋白质点经MALDI-TOF质谱技术分析获得各自的肽质量指纹图谱后,借助matrixscience提供的Mascot软件在NCBI蛋白质数据库中检索,初步确定差异蛋白质的种类。最后,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验证部分差异蛋白质的表达。 结果:①形态学观察显示:对照组细胞连接紧密,呈铺路石样;损伤后4小时组细胞连接疏松,呈网状;损伤后48小时组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细胞无明显差异。② PDQuest软件分析显示:在对照组、损伤后4小时和48小时组,分别有1369±56、1325±94和1176±73个蛋白质点被检测到;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共有114个蛋白质点的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有8个差异蛋白质点的种类经MALDI-TOF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得以确认。分别为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 (cellular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CRBP)、脑脂肪酸结合蛋白7 (brain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7, B-FABP7)、S-100钙结合蛋白A11 (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11, S100-A11)、60S酸性核糖体蛋白P2、钙结合蛋白3、乳腺癌扩增序列2同源体、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1A (eIF-1A)、假设蛋白LOC685814。③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显示:脑脂肪酸结合蛋白7 (B-FABP7)存在于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内,且于细胞液压冲击损伤后,表达增高。 结论:液压冲击损伤后,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和蛋白质组均发生改变;质谱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质与细胞的代谢调节、信号转导、翻译起始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为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脑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理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诊断目前主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抗PD药物的治疗反应。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不超过75%。若能对亚临床期或临床早期帕金森病进行鉴别则对帕金森患者早期神经保护治疗,延缓疾病发展提供了可能。而对其运动功能的检测是其中主要的物理检测方法。对帕金森病早期诊断及药物治疗反应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其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早期诊断困难,给 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现就帕金森病最新的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以期读者更好地了解该 疾病并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18.
<正>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期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近年来,随着PD临床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PD的非运动障碍症状,包括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等备受重视,其中,PD伴随的认知功能障碍得到了更密切的关注。PD相关的认知障碍和痴呆增加了PD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也明显降低了PD患者的社会功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22例PD患者CSF中ρ—EP和AVP的含量,以4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外科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PD患者CSF中β—EP和AV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2)。溴隐亭治疗后,两种肽的含量有升高趋势。提示β—EP与AVP在CSF中含量变化与PD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测定和SWI在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08—2017-12确诊的PD患者,根据H-Y分级分为早期PD组和中晚期PD组,招募同一时期内年龄及性别与PD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所有患者及对照组同时行头颅横断位T_1WI、T_2WI和SWI成像检查。结果 PD组脑脊液中α-突触核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不同分期PD比较,中晚期PD组脑脊液中α-突触核蛋白水平低于早期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颅SWI分析显示,PD组与对照组的脑铁沉积比较,在苍白球、尾状核头和黑质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PD组与中晚期PD组在相同部位铁沉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核和壳核区域,PD组与对照组铁沉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PD组与中晚期PD组铁沉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是PD早期病理改变的重要生物学指标。SWI通过检测脑内异常铁沉积,可用于协同诊断P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