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体动态、深层刺激理论及其在现代针灸器具开发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洪文学 《中国针灸》2000,20(6):369-370
笔者在几年的现代针灸器具研究开发过程中,在不断深化学习传统针灸理论的同时,用现代工程技术方法研制出了具有明显现代工程技术特征的、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经验的针灸器具。与此同时,也加深了对传统针灸要旨的理解,提出了“人体动态、深层刺激”的理论。这种理论是对传统针灸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从工程技术角度理论上的提升。这种理论不仅用来指导现代针灸器具的开发,也可用来指导临床实践。1 针灸刺激条件下的人体模型  建立模型的主要目的,是要正确描述在针灸等传统中医器具刺激条件下的人体反应,找出最佳的、合理的、有效的、可以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针灸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对部分针灸疗效机制科学意义上的肯定,逐渐形成了西方针灸的概念。西方针灸是中医针灸在西方传播过程中,面对西医的基本理论如解剖、生理、病理以及循证医学知识体系的一种适应性改造。基于扳机点理论的西方针刺疗法,其治疗肌筋膜疼痛类疾病的疗效十分明显,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在中医针灸传入西方的过程中,中医针灸的理论如经络、穴位特异性等由于西方临床研究的结果反而受到质疑。本文从西方针灸的起源、理论形成、刺激部位和方式、治疗病种等方面与中医针灸进行比较,并分析这种不同对中医针灸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循证针灸研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也揭示了一些前所未知的针灸的现象。泛穴现象、硬针灸和软针灸、针灸的愈合作用以及解释针灸复合作用的"气球理论"是在回顾分析大量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后,于2011—2015年提出的假说。现分析表明,假说提出后发表的前瞻性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现象的可重复性和临床价值。这些新的循证理念可以解读针灸研究中的困惑,将误读为阴性的试验结果还原为阳性,丰富针灸理论,指导针灸研究,并有助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通过回顾干针的发展和现状,包括西方针灸界的“反干针独立”运动,本文强调干针就是针灸,是一种“去经络化”的针灸。关于干针的临床实践和现代研究在过去二十年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提示中医经络理论不是指导针灸的唯一理论。某些高质量的干针试验甚至可以成为针灸研究的范例,例如细化穴位内的刺激靶点,认识穴位(反映点)的反射特性,或建立标准化的刺激量指标,同时客观评估针刺疗效。与任何其他疗法一样,干针也有其缺点或局限性。在对经典针灸实施创新之际,也须继承经典针灸的宝贵经验与经络理论的合理内核。这对提高包括干针在内的针灸干预措施的疗效及拓宽针灸治疗范围和适应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研究对象,从传统针灸与现代针灸视角分析其取穴配伍原理、针刺手法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既从传统针灸中寻找理论依据,又强调取穴、操作规范化、量化,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实现了传统理论与现代实用技术、科研手段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针刺方法,为传统针灸向现代针灸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407-2409
为了解西方针灸内涵,比较其与中国针灸的差异,文章即从理论基础、刺激部位、干预术式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结果发现西方针灸的理论基础源于现有神经科学知识;刺激部位的选择不注重穴位的特异性;干预术式单一,注重刺激参数量化;临床应用较为局限,痛证应用最多。提示西方针灸在继承中国传统针灸的同时,利用现有的科学知识与技术,进行了顺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方针刺和传统针灸体表位置、作用机制、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文献比较,探索西方针刺和传统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异同,认为西方激痛点针刺治疗慢性疼痛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度,与传统中医针灸穴位治疗疼痛在体表位置,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疗效方面既有差别又有一致性,它建立在现代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基础上是对传统中医的延伸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医针灸在西方传播, 西方世界对针灸的研究不断深入, 逐渐形成了西方式针灸的概念。西方式针灸可分为西方国家持续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中国式针灸、结合西方文明知识体系的西医针灸(如干针疗法、电针疗法), 以及在西方国家重新阐发的基于中国古代传统的古典式针灸(如法国时空针灸、英国五行针灸)。通过考察中医针灸在西方本土化的发展情况, 介绍几种西方式针灸的发展历史及知识体系, 提出西方式针灸通过医院诊所、学术著作、社会组织和教育培训等途径在世界范围传播推广。加强对西方式针灸的关注, 可为国内针灸发展提供世界视野, 促进世界针灸体系的学术繁荣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9.
承淡安先生是近现代针灸学界最主要代表性人物之一,剖析其著作对针灸学术内涵的界定及其逻辑关系,按时序系统呈现不同时期对针灸学科体系构建的过程。以针灸临床疗效为起点,参考西方医学模式,吸收日本近代针灸研究成果,回归传统针灸经典理论,承淡安先生构建了现代针灸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针灸医学以中华文化为根基,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双重任务。临床研究模式从回顾性研究向前瞻性研究转变,实验研究模式从验证性研究向探索性研究转变,是实现针灸医学由经验医学向实证医学转变的必由之路;构建“针灸数据资源学术生态系统”和基于科学实证的现代针灸医学理论体系,既是“针灸大科学计划”的主要内容与目标,也是针灸医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In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many randomized controlled acupuncture trials in the West have shown that while true acupuncture treatment is effective and better than no treatment or drug therapies, it often has no difference when compared with "fake acupuncture" or "placebo control".Because of these results, acupuncture is often criticized as pseudoscience, and not fully accepted by conventional medical community or insurance agency.Some of the critical issues brought by these trials and puzzled the acupuncture community include:(1) What is the implication of acupuncture?(2) Whether acupuncture point has its specificity.(3) Why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Eas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research observations in the West? Three hypotheses, namely, acupuncture healing effect, pan-acupoint phenomenon, and hard acupuncture and soft acupuncture, are proposed here to explain these sensitive issues.Research plans and specific trials aiming at testing these hypothese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Further investigation with scientific approach may prove or reject these hypotheses.These hypotheses, if proved to be true, will provide a logical rational to explain the results of Western acupuncture trials and the explanation may be well accepted by acupuncture community in the West and East.The new theory may further expand the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The resolving of these issues will shed light on the re-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and promote the maturation of modern acupuncture theory.  相似文献   

12.
学术流派与学派的形成都是针灸学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但针灸的学派与学术流派有明显不同,二者所关注的问题在针灸学体系的结构当中处于明显不同的位置,这就决定了学派与流派对于针灸学术发展有不同的影响。针灸学派主要关乎学科的理论与思想,处于学科体系的核心,涉及的问题非常关键、非常集中,数量较为稀少;针灸流派主要关乎技术的特色与优势,处于学科体系边缘的外部,涉及的问题十分发散,数量比较庞大。争鸣中的学派有利于促进主流针灸学体系的发展,繁荣中的流派则是对主流针灸学体系的补充和丰富。各个流派、学派的存在并非永恒,它们的代谢与进化能够更好地推动现代针灸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西方现代医学大量传入中国,中国传统医学面临许多障碍。(1) 针灸穴位特异性证明; (2) 针灸手法特异效果的证明; (3) 安慰剂疗效在中医疗法中的作用; (4) 中医学辨证施治的优越性的临床证明; (5) 中药质量控制和剂型的现代化; (6) 中药临床安全性和毒性的分类和分级; (7) 应用随机双盲试验证明中药复方对治疗和预防疾病或症状的有效性; (8) 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9) 西医学诊断、化验、检验在中医学辨证辨病中的应用; (10) 现代中医学临床行医的最佳模式。对于这些难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无疑将会促进中医学被科学界和西方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14.
巨刺法是选取健侧经穴治疗的针法,是中医整体观的体现.本文对巨刺与"缪刺"进行辨析,总结了巨刺的适应证和应用注意要点.通过对巨刺治疗脑卒中与现代神经康复的有关技术进行对比发现,现代康复技术主要促进患肢运动,其治疗力度与臣刺相差甚远.因此认为,中医的巨刺理念更为超前.  相似文献   

15.
针灸临床研究的现状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力行 《针刺研究》2008,33(1):53-61
循证医学在西方的兴起为针灸研究带来新的评估方法及新的挑战,近年来发表的针灸研究文章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对这些研究的系统评价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当前研究的结果,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在研究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单凭一种设计并不能回答所有问题。目前西方采用多种针灸对照方法进行的不同试验设计已有报道。从循证医学的观点看,许多中国的针灸试验在设计方法方面存在不足,使结果不具说服力。这些不足主要包括随机方法不恰当或无随机、对照组设立不合理、缺少客观的疗效评价方法、研究者未进行适当的隐蔽、随访时间太短以及统计方法不恰当等。为提高中国针灸临床研究质量,推动中国针灸研究发展到领先水平,应根据针灸本身的特点,努力探索和创新,走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之路,而不是盲目照搬西方药物研究的方法。应发展出既能被严格的现代科学研究标准所接受,又不失中医针灸临床实践精髓的研究方法,从而恰当评价针灸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针灸传入尼泊尔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其进一步发展始于近半个世纪前。本文介绍了针灸在尼泊尔的发展历史,并从临床治疗、教育、相关研究及法律等方面介绍了针灸目前在尼泊尔的现状。1972年第一名尼泊尔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针灸,开启了针灸在尼泊尔的现代发展史。目前在尼泊尔针灸治疗已被公众所接受,成为一种既定替代医学方式之一,针灸课程相关项目已经取得批准,针灸教育正逐步进入正轨教育体系,很多学者也同外国学者共同开展了多项针灸的相关研究,尼泊尔政府已着手制定针灸临床应用规范、针灸师注册等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收集整理20部民国时期针灸教材中的毫针刺法内容,分析进针法、补泻法、针刺异常情况处理以及手技、注痛法等毫针操作技术,发现民国时期针灸教材处于传统针术向现代针术的转变时期,将捻入作为进针过程中的主要手法,完成了对于管针进针法的引进及简化;出现新式补泻理论及方法;所载针刺异常情况种类与现在相异,并未形成全国适用的操作规范。《高等针灸学讲义·针治学灸治学》《中国针灸学讲义》《新针灸学》等是当时影响力较大的教材。民国时期的针灸教材受到针灸教育模式转变、汉译日本针灸医籍传入、针灸大家学术思想、针具制作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求针灸与特定电磁波结合治疗跟骨刺炎性疼痛疗效。方法:采用中国传统针灸术结合现代特定电磁波灯针刺和理疗患者足底疼痛区,以通经活络、改善局部循环。结果:症状完全缓解者70%,有效率100%。结论:针刺结合特定电磁波治疗跟骨增生性炎性疼痛是通过通经活络、调节经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局部组织代谢障碍、改善神经功能、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以恢复正常功能,消除疼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在针灸科普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大力开展针灸科普资源数字化建设——完成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针灸馆"的建设,完成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国际交流馆"的建设,完成"历代针灸学成就多媒体展示系统"的建设,承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医针灸"科普资源项目建设;第二、举办大型针灸科普宣传活动——成功举办针灸申遗·法国巴黎科普展,承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约北京·中医针灸展"大型科普活动;第三、编撰出版优秀针灸科普读物——《图说中医针灸》《艾灸保健完全图解》《针灸史话》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针疗法对睡眠障碍为主的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干预作用的疗效研究。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两组的PSQI均下降,两组PSQ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腹针疗法对睡眠障碍为主的亚健康状态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