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青藤碱(SIN)对脓毒血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75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脓毒血症模型组和SIN小、中、大剂量组,建模,术后24 h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转运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及血降钙素原(PC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浓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脓毒血症模型组相比,SIN大、中剂量组NGAL和KIM-1均显著降低;SIN大、中、小剂量组PCT均较脓毒血症组显著降低,而BUN及Scr均显著低于模型组;SIN大剂量组肾脏病理明显改善。结论SIN有效降低血清和尿液NGAL和KIM-1,降低血清PCT、BUN和Scr浓度,对脓毒血症所致的急性肾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肾脏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表达的影响,探讨Nrf2在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SD大鼠30只分三组:假手术C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后处理(IPO)组。于再灌注2h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及胱抑素C(Cys C)的水平,并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定量分析Nrf2,血红素氧合酶1(H0-1),y-谷氨酞半肤氨酸合成酶(-GCS)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IPO组肾组织Cr,BUN,Cys C及MDA水平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SOD活性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Nrf2,H0-1,γ-GCS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多。结论: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提高Nrf2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增多避免加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异丙酚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2、4、8mg/kg后处理组(P2、P4、P8组).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做标本.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I/R后TNF-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IL-10则降低(P<0.05);使用异丙酚后这种变化受到抑制(P<0.05);其中p2组对降低TNF-а含量,提高IL-10水平具有较明显作用(P<0.05).结论异丙酚后处理通过抑制TNF-а的释放,增加IL-10的合成来实施对缺血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丙酚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丙酚2、4、8mg/kg后处理组(P2、P4、P8组)。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做标本,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I/R后TNF-α明显高于假手术组,IL-10则降低(P〈0.05);使用异丙酚后这种变化受到抑制(P〈0.05);其中P2组对降低TNF-α含量,提高IL-10水平具有较明显作用(P〈0.05)。结论异丙酚后处理通过抑制TNF-α的释放,增加IL-10的合成来实施对缺血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沈建明  沈蕾  田少江  王黎萍  李骏峰 《重庆医学》2011,40(16):1619-1621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72只SD(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芪组,每组大鼠24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大鼠脓毒症AKI模型,黄芪组术后予以黄芪注射液干预.各组在术后8、24 h各取12只大鼠,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液动力学影响的量-效关系.方法将50只急性心肌梗死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对照组(Ⅰ)注入生理盐水,其余大鼠分别持续静脉输注40(Ⅱ)、50(Ⅲ)、60(Ⅳ)、70(Ⅴ)mg·kg-1·h-1异丙酚,测定30min后血药浓度,观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血药浓度为2.7~15.5μg/ml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力变化最大速率(±dp/dtmax)、心肌耗氧指数(MOCI)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无明显变化.结论血药浓度在2.7~15.5μg/ml时,异丙酚对血液动力学及心收缩功能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脓毒血症模型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血症模型组和灯盏花素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大鼠脓毒血症模型。灯盏花大、中、小剂量组在造模后立即分别给予灯盏花素5、10、20mg/kg尾静脉注射。术后24h处死大鼠,下腔静脉取血测定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的水平;摘取肾组织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NGAL和KIM-1蛋白含量。结果与脓毒血症组比较,灯盏花素大、中剂量组大鼠血清Scr、BUN、NGAL和KIM-1水平及肾组织NGAL和KI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肾脏病理改变好转。灯盏花素小剂量组肾脏病理改变未见好转(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以显著改善脓毒血症模型大鼠肾组织损伤,降低血清NGAL和KIM-1水平及肾组织NGAL和KIM-1蛋白表达量,对脓毒血症所致急性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肾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致肾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清洁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组)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下腔静脉微量输液泵持续输注0.9%生理盐水10ml/(kg·h)。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阻断SMA1h,下腔静脉微量输液泵持续输注0.9%生理盐水10ml/(kg·h)。异丙酚组(P组)阻断SMA1h,再灌注前5min将持续输注的0.9%生理盐水10ml/(kg·h)更换为等容异丙酚10mg/(kg·h)。于再灌注2h后下腔静脉取血,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Bcr);处死大鼠后取双侧肾,右肾皮质部制作组织均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左肾作病理标本。结果:与S组相比,I/R组SOD活性降低,MDA、BUN及Bcr含量升高(P〈0.05);与I/R组相比,P组MDA、BUN及Bcr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光镜下I/R组肾小球及球后毛细血管明显扩张,细胞水肿,球后毛细血管内堆积大量破裂红细胞:P组肾结构接近S组。结论: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可造成肾损伤,异丙酚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脓毒血症大鼠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和降钙素原进行对比。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脓毒血症组(CLP)、假手术组(S)和常对照组(N),每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的方法制备大鼠脓毒血症模型。分别在模型制备后0、3、6、12、24、48、72h计算体重的减轻量并于心包采集血浆样本,测定白细胞计数、血小板、IL-1β、IL-6、sTREM-1和PCT浓度。结果 CLP组体重在观察期间内逐渐下降,而S组和N组的体重逐渐上升;白细胞计数72h之内持续上升;血小板计数72h之内持续下降;IL-1β从3h开始就明显升高,12h浓度达最大值,48h回落到正常水平;IL-6从3h开始就显著升高,12h浓度达最大值,48h回落到正常水平;sTREM-1从3h开始明显升高,72h内持续升高;PCT从6h开始明显升高,72h内持续升高。结论 在大鼠脓毒血症时,血清PCT和sTREM-1均升高,且均随炎症的加重而逐渐升高,但sTREM-1较PCT升高的较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及EPO后处理组(EPO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Cr)含量;用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HSP70的表达。结果  IRI组血清BUN及Cr含量较Sham组明显升高,EPO后处理组血清BUN及Cr含量介于Sham组和IRI组之间;HE染色检测发现IRI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明显;肾小管管腔扩张,EPO后处理组较IRI组肾小管上皮坏死明显减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HSP70在EPO后处理组表达最强,Sham组表达明显降低,IRI组表达则介于前两者之间。结论  EPO后处理能增强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HSP-70的表达量,因而有助于减轻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麻素2型受体激动剂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 大鼠24 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脓毒症组(Sep 组)、脓毒症+CB2R 激动剂 JWH133组(Sep+JWH133组),每组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Sep+JWH133组于术后 1 h腹腔注射JWH133 1.5 mg/kg,Sham组和Sep组分别于上述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复制24 h后, 心脏采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肌酐(Scr)水平;HE染色法观察小肠组织及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 学法测定肾脏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5的表达水平。结果 光镜下Sham组为正常小肠和肾脏组织,无出血 及炎症浸润,小肠组织损伤程度为0级。Sep组小肠绒毛上皮组织缺失或连续性中断,黏膜血管出血,炎症细胞 大量浸润,组织损伤程度≥3级;肾脏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排列紊乱,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系膜细胞肿胀,间 质有明显出血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Sep+JWH133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小肠绒毛上皮组织较完整,仅有少许 血管出血,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损伤程度≤2 级;肾脏结构较完整,间质仅有少量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 Sep 组和Sep+JWH133 组Scr、肾小管Paller 评分较Sham 组升高(P <0.05),Sep+JWH133 组SCr、肾小管Paller 评分较Sep 组降低(P <0.05)。Sep 组和Sep+JWH133 组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 和Atg5 的表达较Sham 组上调 (P <0.05),Sep+JWH133 组Beclin-1 和Atg5 的表达较Sep 组上调(P <0.05)。结论 大麻素2 型受体激动剂可 以减轻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肾脏自噬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刘晶晶  赵砚丽  程会平  刘晓明  张东 《医学争鸣》2007,28(21):1960-1963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肾组织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肾保护的机制.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每组6只.采用夹闭双侧肾蒂45 min,再灌注6 h制备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IPo组在夹闭双侧肾蒂45 min后,再灌注10 s,缺血10 s,反复3次,再全面恢复血液灌注.再灌注6 h时处死大鼠,酶法测定血清肌酐(Cr)含量;苦味酸不除蛋白法测定尿素氮(BUN)含量;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bcl-2 mRNA和bax mRNA表达,表达水平以与其相应的内参β-actin的光密度比表示;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肾组织中凋亡细胞,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苏木素-伊红(HE) 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I/R组肾组织Cr 和BUN浓度升高(P<0.05),bcl-2 mRNA表达量降低(P<0.05),bax mRNA表达量升高(P<0.05),bcl-2 mRNA/bax mRNA的比值降低(P<0.05),AI增加(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肾小管扩张,间质淤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与I/R组相比,IPo组肾组织Cr和BUN浓度降低(P<0.05),bcl-2 mRNA表达量升高(P<0.05),bax mRNA表达量降低(P<0.05),bcl-2 mRNA/bax mRNA的比值升高(P<0.05),AI减少(P<0.05),肾组织形态学损伤减轻.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肾脏I/R损伤,其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上调bcl-2基因和下调bax基因表达,使bcl-2 mRNA/bax mRNA比值升高,从而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肾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丙泊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丙泊酚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朋。方法:采用Longa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丙泊酚后处理组(P组)。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测定、TUNEL凋亡计数,Western—blotting检测Bcl2与Bax的水平。结果:与I/R组比较,P组恼梗死体积减少,细胞凋丁:降低,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P〈0.05)。结论:丙泊酚后处理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治疗脓毒血症性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脓毒血症性AKI患者3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NGAL、尿液肾损伤因子-1(uKIM-1)和尿素氮(BUN)水平,观察尿量和血白细胞计数,比较传统临床治疗方法和加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5项检测指标呈下降趋势,第3天血NGAL、尿NGAL和尿KIM-1明显下降(P<0.01),第5天SCr、BUN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未见明显下降,甚至还有升高;治疗后第7天实验组尿量明显增加,对照组增加不明显;两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其中实验组更显著.结论 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能在较短时间内明显改善脓毒血症性AKI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ventilation,NIPPV)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早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脓毒症所致ALI/ARDS共27例,观察通气前,通气后2~4 h、24 h及撤机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以及无创心功能所测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体循环血管阻力(SVR)等指数变化。结果经NIPPV治疗后,患者PaO2、SaO2较通气前显著增高(P<0.01),HR下降(P<0.05),MAP、CI、CO、SVR较通气前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NIPPV能提高脓毒症所致ALI/ARDS早期患者的SaO2、PaO2,同时对血流动力学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的浓度,探讨KIM-1是否对脓毒症相关肾损伤具有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76例,另有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KIM-1、血β2-微球蛋白(beta 2-microglobulin,β2-MG)。随访28天,记录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随访28天,51例患者出现AKI,AKI发生率29%。脓毒症患者KIM-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部患者按KIM-1浓度五分位分组,随着KIM-1浓度升高,AKI发病率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KIM-1是预测肌酐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16,95%CI:1.155-1.737)。KIM-1是预测急性肾损伤的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结论 KIM-1在肾损伤早期浓度升高,并与急性肾损伤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KIM-1是脓毒症相关肾损伤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异丙酚预处理及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拟行肝叶切除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Ⅰ组),异丙酚预处理组(Ⅱ组)和异丙酚后处理组(Ⅲ组)。于麻醉前(T<,1>)、肝门阻断前(T<,2>)、肝门阻断15 min(T<,3>)、肝门开放10 min(T<,4>)、30 min(T<,5>)、60 min(T<,6>)和90 min(T<,7>)等时点抽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①3组AST、ALT在T<,3>、T<,4>、T<,5>、T<,6>、T<,7>时点逐渐增高,与T<,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T<,4>、T<,5>、T<,6>、T<,7>时点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Ⅱ组与Ⅲ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②在T<,4>、T<,5>、T<,6>、T<,7>时点,Ⅰ组SOD的活性减弱、MDA的含量增加,而Ⅱ组、Ⅲ组SOD的活性增加、MDA的含量减少;3组SOD、MDA与T<,1>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Ⅱ组与Ⅲ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异丙酚预处理及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两者效能相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后处理加再灌注组(I-postC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模型,即橡皮带环绕大鼠双后肢根部阻断血流4h再恢复血流灌注4h。对照组大鼠仅松弛环绕橡皮带不阻断血流,I-postC组大鼠则在再灌注前附加反复3次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操作,即缺血后处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各组大鼠血浆肌酐(Cr)、尿素氮(BUN)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采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统计其定量结果并计算Bcl-2/Bax比值;TUNEL染色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电镜下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和I-postC组大鼠血浆Cr、BUN和CRP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与IR组比较,I-postC组大鼠血浆Cr、BUN和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IR组和I-postC组大鼠肾组织中Bax和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Bcl-2/Bax比值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postC组大鼠肾组织中Bax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表达水平升高(P<0.01),Bcl-2/Bax比值升高(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与对照组比较,IR组大鼠肾组织中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与IR组比较,I-postC组大鼠肾组织中凋亡细胞明显减少。透射电镜下观察,对照组大鼠肾组织细胞结构清晰完整;IR组大鼠肾组织中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核固缩,溶酶体和致密颗粒沉积增多,线粒体数目减少,部分线粒体嵴断裂或模糊,肾小球足突细胞突起不规则、融合,有空泡现象,粗面内质网扩张;与IR组比较,I-postC组大鼠肾组织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小球损伤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LIR可诱发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缺血后处理可抑制肢体缺血再灌注后的肾细胞凋亡,对改善大鼠肾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