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OL)、可溶性P选择素(sCD4O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CS患者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2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sCD4OL、sP-selectin水平,分析sCD4OL与sP-selectin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血清sCD4OL(47.93±12.30)、sP-selectin(5340±123)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2.57±1.23)、(1618±117)和对照组(2.11±0.86)、(1582±124),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ACS患者血清sCD4OL与sP-selectin呈显著正相关(r=0.516,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sCD4OL和sP-selectin水平均明显升高,它们共同作用促进AC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38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浆可溶性sCD40L浓度,并在入院后立即给予ACS患者及SAP患者服用普伐他汀(20mg/d),8周后复查其血浆可溶性sCD40L。结果ACS患者血浆sCD40L水平高于SAP组及对照组,SAP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别;血浆sCD40L水平与血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普伐他汀治疗8周后ACS患者血浆sCD40L水平下降,而SAP组血浆sCD40L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ACS患者血浆sCD40L水平升高,可能与其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血浆sCD40L水平可作为ACS诊断及病情判断的重要指标;普伐他汀能降低ACS患者血浆sCD40L水平,对于ACS的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建萍  葛郁芝 《江西医药》2005,40(11):764-766
许多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既往血管并未显示严重阻塞,故Schroeder(1996)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是一迅速和短暂的过程,而不是长期性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所致。近年研究发现.CD40L—CD40的高度表达,会激发免疫及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局部炎症细胞浸润,促发斑块破裂.临床表现为ACS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浆可溶性CD40L(sCD_(40)L)在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的变化,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sCD_(40)L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7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6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以上各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浆sCD_(40)L水平。将ACS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d治疗3周后测定ACS患者血浆sCD_(40)L水平。结果 1 ACS组和SAP组血浆sCD_(40)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CS组血浆sCD_(40)L水平高于SAP组。2阿托伐他汀治疗3周后ACS组血浆sCD_(40)L水平下降,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sCD_(40)L与冠心病的发生及斑块的不稳定有关,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ACS患者sCD_(40)L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变化及替洛非班对CD40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住院的20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替洛非班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并测定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的水平。结果替洛非班组6h、24h及30d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可溶性CD40水平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替洛非班可减少心脏急性事件的发生,可降低血浆可溶性CD 40配体,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0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稳定性心绞痛31例作为对照组,急性冠脉综合征75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冠脉狭窄评分,测定血PAPP-A和sCD40L的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PP-A和sCD40L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Gensini评分平均为(104.6±39.7)分,与PAPP-A呈正相关(r=0.2719,P<0.05);与sCD40L呈正相关(r=0.7328,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PAPP-A和sCD40L的表达与冠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陈志刚  黄陆力  岳兵  张永春 《中国药房》2012,(18):1693-169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浆可溶性OX40L(sOX40L)水平的影响。方法:66例ACS患者设为ACS组,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支架组和替罗非班组,支架组给予常规PCI介入治疗,替罗非班组给予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另选择同期在我院疑似冠心病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认冠脉无狭窄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术前1天、术后即刻及术后24h、48h、10d血浆sOX40L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术前ACS组血浆sOX40L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ACS不同的临床类型中,心肌梗死(MI组)sOX40L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P<0.05);在不同的冠脉病变支数中,sOX40L和hs-CRP含量: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24h、48h、10d替罗非班组sOX40L水平显著低于支架组(P<0.05);替罗非班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ACS患者血浆sOX40L水平显著上升,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替罗非班可降低ACS患者PCI后血浆sOX40L水平。  相似文献   

8.
陈向阳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380-1382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40配体(sCD40L)、白细胞介素-20(IL-20)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和IL-20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并以3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ACS组血清sCD40L、IL-20和hs-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sCD40L、IL-20和hs-CRP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均P<0.05);ACS患者血清sCD40L和IL-20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呈正相关(r=0.584,0.732,均P<0.05);血清sCD40L、IL-20水平与hs-CRP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687,0.765,均P<0.01),血清sCD40L与IL-20表达也呈高度正相关(r=0.654,P<0.01).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IL-20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并成为ACS的预测因子;血清sCD40L和IL-20水平检测可能是评价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CD4 0L(sCD4 0L)水平变化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定量检测 15例正常健康人、10例胃溃疡患者及 4 5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清sCD4 0L水平 ,并比较其中 1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CD4 0L水平变化。结果 胃癌组外周血清sCD4 0L水平 (3 5 7± 1 6 4ng/ml)与正常组 (1 94± 0 86n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术后胃癌患者 (n =10 )血清sCD4 0L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5 )。胃癌患者血清sCD4 0L水平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sCD4 0L水平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检测胃癌患者血清sCD4 0L水平有助于评估胃癌的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TNM分期以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张荷  江平  王立君  韩建妙 《河北医药》2011,33(22):3401-3403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OX40L及血浆可溶性OX40L(sOX40L)水平与再发缺血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336例非ST段抬高性ACS住院患者,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及180d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因ACS再住院情况,对患者入院时血淋巴细胞表达OX40L、血浆SOX40L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检测;分析OX40L在淋巴细胞上的表达、血浆OX40L水平与再发缺血事件的关系并与CRP与预后的关系比较。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OX40L高表达水平者随访30d(P〈0.05)、高hs—CRP水平者30d(P〈0.05)水平者再缺血事件发生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37,95%CI 1.10~4.81,P〈0.05)、血糖水平(OR:2.46,95%CI1.16~4.92,P〈0.05)、淋巴细胞OX40L表达水平(OR:4.20,95%CI 2.41~7.09,P〈0.05)、血清hs—CRP(3.46,95%CI 1.39—7.82,P〈0.05)为随访30d内再缺血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ACS患者急性期淋巴细胞OX40L表达、血清sox40L水平可预测近期再缺血事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纯混合性高脂血症、单纯高血压患者血小板CD40L及sCD40L的表达情况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单纯混合性高脂血症组、单纯高血压组、对照组各按严格入选标准选取15例,同条件下流式法检测血小板CD40L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sCD40L的浓度,观察各组间两指标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结果单纯高脂血症组血小板CD40L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高血压组(P<0.01),sCD40L的血浆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高血压组(P<0.05),而两指标在单纯高血压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CD40L及血浆sCD40L的表达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临床上应用于检测易损斑块的血清学炎性指标均缺乏特异性,有创或无创的影像学检查虽可用于鉴别体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其技术尚在完善之中且价格很昂贵。本文通过对A型及B型两种冠状动脉病变病人介入治疗前后sCD40L及MMP-9变化的研究,初步探讨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病人体内两种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希望为冠心病不稳定斑块识别及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两周前后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的浓度及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对CD40L浓度的变化以及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对照组、实验组A和B组即口服瑞舒伐他汀10mL/qd和20mL/qd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D40L两周前后的浓度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血清CD40L水平显著增高;实验组B组与A组用药前后CD40L水平均显著性下降,用药后B组较A组CD40L水平下降显著。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D40L水平,并呈剂量依赖。  相似文献   

14.
李青  孟祥武 《河北医药》2023,(12):1820-1823
目的 探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基于CD40/CD40L信号通路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4),对照组予基础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D40/CD40L信号通路分子、血清学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估生活能力,中风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OLISP)评估生存质量,对2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40L、sCD40L、MDA、hs-CRP、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血小板黏附率和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明降显低(P<0.05)。治疗后2组SOD、BI评分、QOLISP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波立维,Plavix)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影响.方法 将40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0例和氢氯吡格雷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氢氯吡格雷,首次顿服300 mg,次日起75 mg/d,连服14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全部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sCD40L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sCD40L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 );氢氯吡格雷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sCD40L降低程度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NSTE-AC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氢氯吡格雷能明显降低血清hs-CRP、sCD40L浓度,有效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降低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sCD40L结合BNP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50例患者,分为3组,各50例,其中SCD40L升高者50例(A组),BNP升高者50例(B组),SCD40L和BNP均升高者50例(C组),随访1个月,比较3组发生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再梗、休克等事件的情况。结果24h、7d和1个月内C组发生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及休克的比率高于A组和B组(P<0.05),24h 内A组发生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及休克的比率高于B组(P<0.05),7d和1个月内B组发生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再梗的比率高于A组(P<0.05)。结论 sCD40L升高可预测心急梗死急性期发生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再梗及休克的几率升高,而BNP水平升高则对亚急性其发生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再梗及休克的几率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慢性不同类型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与单核细胞表面CD40、CD40 L及淋巴细胞表面CD8、CD28的表达,评价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慢性乙肝与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表面CD40、CD40 L表达的百分率及淋巴细胞表面CD8-/CD28+、CD8-/CD28-表达的百分率.结果 慢性乙肝组外周血淋巴与单核细胞表面CD40、CD40 L 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CD40-/CD28+的表达低于正常人(P<0.05),CW8-/CD28-的表达高于正常人(P<0.05),慢性乙肝患者与肝硬化患者问CD8-/CD28-、CD8-/CD28-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HBV感染者淋巴、单核细胞表面CD40和CD40L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淋巴细胞CD.40和CD40L表达与CD8-/CD28+表呈正相关(P<0.01).结论 HBV感采者外周血淋巴与单核细胞表达cD4e、CDdoL及淋巴细胞表达CD8-/CD28+低下,而CD8-/CD28-的表达增加.检洲外周血CD40、CD40 L及CD8-/CD28+、CD8-/CD28-的表达可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为临床的抗病毒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AR)可提高人肾存活率。方法 应用抗CD40L和抗CD25单抗通过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动态监测36例肾移植患者外周血中CD40L^ 细胞和CD25^ 细胞的水平变化。结果 AR组中血CD40L^ 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急性肾小管坏死组和移植肾功能稳定组(P<0.05),且受感染、缺血性坏死影响小。AR时,CD40L^ 细胞水平显著升高比临床症状和血肌酐变化早2-5天,特异性83.3%,敏感性90.9%。CD25^ 细胞水平升高也比血肌酐提前1-3天出现。结论 动态监测CD40L^ 细胞可早期诊断AR。FCM动态监测外周血CD40L^ 和CD25^ 细胞水平变化既快速又客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探讨哮喘儿童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21(CD21)及CD40L的表达与血清IgE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儿童哮喘发作期及缓解期外周血CD21 、CD40L 的百分率,同时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E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发作组CD21 、CD40L 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肺炎组和正常组(P均<0.01);哮喘发作组IgE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肺炎组和正常组(P均<0.01);哮喘发作组CD21 、CD40L 与IgE呈正相关。结论CD21 、CD40L 的表达与和血清IgE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表面CD40L及sCD40L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干预前后血浆可溶性共信号分子(CD40L)、血小板膜表面CD40L表达的变化以及与代谢指标、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单纯2型糖尿病(单纯糖尿病组)、26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病变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及28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浆可溶性CD40L (sCD40L)、血小板膜表面CD40L分子,同时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HbA1c)、胰岛素(Ins)及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采用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马来酸罗格列酮)进行药物干预,并对部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尤其是合并大血管病变组,血浆sCD40L、血小板膜表面CD40L分子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与餐后2-h血糖、HbA1c、INS及IMT呈正相关.药物干预后,sCD40L、血小板膜表面CD40L分子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高血糖及高胰岛素可能通过激活CD40L参与介导炎症反应和血小板的异常活化,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具有潜在的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