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过程中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131I治疗患者资料,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胃肠道反应[恶心和(或)呕吐]情况,根据患者呕吐次数将呕吐严重程度分为轻微(1~2次)、中度(3~4次)和严重(4次以上),分析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其与患者治疗次数及剂量间关系.结果 共纳入703例次,其中男210例次,女493例次,年龄(40.7±14.6)岁,中位年龄38岁.在这703例次中,共出现胃肠道反应96例次,占13.7%,其中仅表现为恶心者60例次,占8.5%,呕吐者36例次,占5.1%,以轻微呕吐者居多,占3.3%.再次治疗或多次治疗时,随着131I剂量逐渐增大(x2=342.374,P=0.000),胃肠道反应或呕吐的发生率高于初次治疗时(x2=32.780,P=0.000;x2=36.833,P=0.000).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随着131I治疗次数和剂量增加,发生胃肠道反应可能性加大.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术后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采用131-碘治疗并服用甲状腺素治疗,随访2~4年。结果 30例分化型甲状腺经1次"清甲"治疗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26例,不完全清除4例,清除率86.7%。131-碘对分化型甲状腺癌61处转移灶治疗后治愈和好转58处,有效率达95.1%。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常规采用131-碘内照射治疗,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复发及转移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预防复发和延长患者生存期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延边医学院学报》2020,(2):106-109
[目的]分析糖尿病与原发性肝癌生存期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0—2016年间住院接受治疗的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1 337例死亡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期,利用Log-rank检验差异性.[结果] 1 337例原发性肝癌死亡患者中男性970例(72.6%),女性367例(27.4%);朝鲜族958例(71.7%),汉族369例(27.6%),其他民族10例(0.7%);平均年龄(59.97±10.84)岁;中位生存时间为10.8个月,男性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女性(χ~2=5.73,P=0.02,P<0.05);有饮酒史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无饮酒史原发性肝癌患者(χ~2=4.91,P=0.03,P<0.05);单纯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期明显短于单纯糖尿病原发性肝癌合并饮酒、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患者(χ~2=9.56,P=0.00;χ~2=14.39,P=0.00;χ~2=9.2,P=0.00;χ~2=21.16,P=0.00).[结论]糖尿病合并饮酒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期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131碘"清甲"治疗在临床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3例术后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采用131碘"清甲"治疗并服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随访2~10年.结果 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经1次"清甲"治疗,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56例,不完全清除17例.4例"清甲"治疗后发现新的转移灶.131碘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90处转移灶,治疗后治愈或好转87处.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常规采用131碘"清甲"治疗,对于降低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降低转移发生的可能性,早期诊断隐匿性的转移灶,延长患者生存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甲状腺癌复发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手术治疗且经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进行追踪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术后复发率,绘制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曲线;运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复发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甲状腺癌患者376例,男86例,女290例;年龄16~81岁,平均(43.5±8.1)岁。随访1~5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随访期间97例(25.8%)患者复发,无复发生存时间1~58个月,1年、2年、3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6.8%、92.5%、87.9%。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肿瘤最大直径≥4 cm、手术方式为单侧腺叶加峡部切除、病理类型为未分化癌、未作淋巴结清扫是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为:h(t)=h0exp(3.798 x1+2.721 x2+5.972 x3+2.679 x4)。结论:肿瘤体积大、单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病理组织学恶性程度高及未作淋巴结清扫是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以及对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情况,根据Survivin是否表达将103例胃癌患者分成Survivin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评估2组患者的生存率,并采用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胃癌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1.8%,2组患者在胃癌的临床分期(χ2=6.434)、分化程度(χ2=13.026)、淋巴结是否转移(χ2=5.543)等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Survivin阳性表达组中位生存期为22月,而阴性表达组为40月。Log-rank检验提示,两条生存曲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Survivin阳性表达组胃癌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χ2=15.69,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整了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治疗方式等因素后,Survivin阳性表达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HR=2.651,95%CI1.434~4.900,P=0.002)。结论 Survivin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密切相关,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尚毓  于淑芬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58-58,60
目的观察分析131I碘在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例手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接受131I治疗,同时加服甲状腺素。对所有患者严密的随访3-6年。记录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和治疗肿瘤转移灶的疗效。结果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清除率88.9%。滤泡状甲状腺癌患者清除率80.0%。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采用131I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肿瘤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管癌(CCA)根治性切除术(根治术)后患者复发和生存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术后生存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CCA根治术的89例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10和13个月。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对CCA患者DFS和OS的影响;采用R软件进行LASSO回归,评估CCA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患者术后OS,并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糖尿病(χ2=5.204, P=0.023)、糖类抗原19-9 (CA19-9)(χ2=7.694, P=0.006)、糖类抗原125(CA125)(χ2=6.908,P=0.009)、糖类抗原242 (CA242)(χ2=10.712, P=0.001)、肿瘤大小(χ2=4.310,P=0.038)和淋巴结转移(χ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131I清除甲状腺残余组织(清甲)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09年6月在我科接受甲状腺癌切除术以及^131I清甲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31I清甲治疗的效果将患者分为清甲成功组(n=81)与清甲失败组(n=54)。采用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求影响^131I清甲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①经χ^2检验,两组患者的残余甲状腺质量、24h甲状腺吸碘率、^131I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残余甲状腺质量、^131I剂量是影响^131I清甲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根据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131I清甲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4+CD29+T细胞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复发的作用,以及不同因素下的生存期差异。方法对59 例NSCLC进行为期5 年的随访,检测外周血CD4+CD29+T细胞含量,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该细胞预测复发 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与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进行对比;使用Kaplan-Meier 法对不同性别、年龄 段、职业种类及是否放疗的NSCLC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9 例NSCLC患者生存期最短为23 个月,最长随访期> 67 个月;共有19例复发,其中有17例在随访期内均死于肿瘤转移(28.81%)。未接受放疗患者及复发患者的CD4+CD29+T细胞 含量均分别显著高于放疗及无复发患者(均为P=0.000)。ROC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由大及小的顺序为CD4+CD29+T细 胞>Cyfra21-1>CEA(P=0.002、0.006 及0.013),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649~0.981、0.621~0.936 及0.584~0.944;当CD4+ CD29+T细胞百分含量为7.53 %,其预测复发的敏感度为91.42%,特异度为87.59%。以上59 例NSCLC患者的5 年生存率为 71.18%(42/5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女性生存期长于男性(P=0.038),<50岁生存期长于>50岁(P=0.013),非脑力劳动者 生存期长于脑力劳动者(P=0.029),放疗患者生存期长于未放疗患者(P=0.003)。结论CD4+CD29+T细胞预测NSCLC复发的 效能优于Cyfra21-1及CEA;男性、大于55岁、从事脑力劳动、未行放射治疗是NSCLC的复发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切除后单纯T4抑制治疗与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的生存率与复发率,证明DTC术后131I治疗的必要性。方法232例DTC病例分为A组:手术切除后T4抑制治疗(n=108),B组:手术切除后联合131I治疗联合T4抑制治疗(n=124)。根据寿命法分别统计两组无死亡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各组和各生存率间采用F检验作两两比较。结果A组病例在手术后1、5、10年的复发率分别为4.63%、8.33%和12.04%,B组为0.81%、4.03%和7.26%。A组半数病例复发时间为2年,而B组为4年。两组在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比较上,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DTC患者手术切除后即行131I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复发或转移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3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的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31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肿瘤组织标本中MMP-13的表达,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MMP-13强表达组与弱表达组患者术后生存期之间的差异.结果 MMP-13在胶质母细胞瘤中总表达率为77.4%,强表达组术后生存期明显短于弱表达组(P<0.0001,x2=18.275).结论 MMP-13有潜力作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行131I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TNM分期及MACIS评分标准,选择68例中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DTC),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进行131 I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进行131 I治疗。2年随访观察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及甲状腺彩超。结果通过对68例中高危DTC患者2年的随访,发现对照组2年内TG值处于3~12ng/mL之间,且随术后时间推移,TG值由3.51 ng/mL不断升高至11.22ng/mL;而治疗组T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年内均保持在0.1ng/mL以内。同时对照组出现2例患者复发及1例患者出现转移灶,而治疗组2年内均无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灶,低于对照组5.88%的复发率及2.94%的远处转移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采取131 I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在一定程度内降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清甲治疗后131I全身显像(131I-WBS)与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为判定甲状腺癌的复发及转移提供参考指标.方法:596例DTC患者,均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及131I清甲治疗,术后常规服用甲状腺激素进行替代治疗.首先检测血清中Tg水平,然后给予患者诊断剂量131 I...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131 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伴肺转移的疗效、影响因素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接受131 I治疗的DTC伴肺转移患者.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累积剂量、病理学类型、显像时机、摄131 I形态、治疗前Tg水平、颈部淋巴结转移等.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观察131 I治疗和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131 I治疗DTC伴肺转移的有效率为63.3%(31/49),无效率为36.7%(18/4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4.194,P<0.001),治疗前Tg水平(t=3.632,P<0.05),胸片和(或)CT显示(χ2=7.385,P<0.05),伴其他远处转移(χ2=8.586,P<0.05)及显像时机(χ2=8.077,P<0.05)5个因素与131 I疗效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伴其他远处转移及治疗前Tg水平是131 I治疗DTC伴肺转移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131 I治疗对患者造血功能、肝功能等无明显影响,仅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唾液腺功能受损.结论 131 I是治疗DTC伴肺转移的有效手段,不良反应少,其中年龄小、治疗前Tg水平低以及仅肺转移的患者131 I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接受131I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手术+放射性131I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优甲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清甲"成功率为71.3%,甲状腺全切者首次"清甲"成功率显著高于次全切者(P〈0.01)。术后131I治疗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总有效率为95.3%,肺转移患者为82.6%,骨转移患者为64.3%。服用131I后1周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8%(31/80),其中甲状腺全切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次全切者(P〈0.05)。随访至今,观察组复发转移发生率与患者存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131I治疗DTC可在术后有效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及残留的微小癌,同时可对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肺转移灶进行治疗,可降低复发及转移率,远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31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131I-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与甲状腺球蛋白(Tg)、B超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病人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术后D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口服2.96~7.40 GBq剂量131I后7 d,分别行131I全身扫描、SPECT颈部断层与同机CT图像融合,将131I-SPECT/CT结果与Tg、B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0例DTC病人中,22例(70.3%)血清Tg阳性,8例阴性;131I-SPECT/CT检查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26例(86.7%),4例阴性;B超检查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14例(46.7%),16例阴性。共56个颈部淋巴结转移,131I-SPECT/CT颈部融合显像发现淋巴结转移灶50个(89.20%);B超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灶39个(69.6%)。131I-SPECT/CT与Tg检测DTC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χ=1.13,P>0.05)。131I-SPECT/CT与B超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86,P<0.01)。结论 131I-SPECT/CT融合显像和Tg对监测DTC术后病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高,二者相互补充。131I-SPECT/CT融合显像对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高于B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9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同时进行131I-WBS和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100次)与单纯进行131I-WBS(80次)时的病灶诊断的优缺点。所有结果均通过病理、其他影像检查和临床随访予以证实。结果同时进行131I-WBS和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80例次,均得到局部病变的三维图像,可以直观病变形态、体积、摄取程度,准确病变定位,并了解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只行单纯131I-WBS全身显像的100例次能明确判断病变部位的病例只有42例。两种显像方法检出的病例数差异显著(χ2=28.34,P〈0.01)。结论 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弥补了单纯131I-WBS全身显像存在平面显像的局限性,对提高DTC诊断正确率、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将在DTC的诊治上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