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总结鼻腔外侧壁切除术治疗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疗效,并复习文献探讨影响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7月6例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全部采用鼻腔外侧壁切除术加术后放疗的方法,放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2年,并定期鼻内镜下清理术腔。结果随访期间术腔未见明显复发。由于随访时间短,失去患者的追踪观察,未能统计患者的复发率与生存率。复习文献中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采用手术加放疗,5年生存率可达到70%左右,10年生存率可达到40%~50%左右,对复发患者仍然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结论手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是治疗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局部复发是导致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华  张玉庚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16(3):285-287,291,I0002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的特点及其随访结果。【结果】早期3例,晚期8例,晚期预后差。5例筛状型,2例管状型,2例混合型,2例实性型。管状型、筛状型预后好,混合型和实性型预后差。【结论】腺样囊性癌具有发病隐匿,嗜神经生长,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主等特点,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对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涎腺腺样囊性癌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通过对89例经手术治疗的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进行了临床病理的回顾性研究,旨在分析影响腺样囊性癌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 全部资料用SPSS 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根据生命表法(life table)估计各时间点的生存率,并将其绘制为生存曲线,用Wilcoxon(Gehan)检验各组间差异。结果 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提示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年龄在50岁以上、临床症状体征出现3个或更多、肿物大于2cm、手术切缘阳性及口底部的腺样囊性癌。临床分期属早期(I,Ⅱ期)、病理分型为腺样型或管状型、神经未受侵犯的患预后优于临床分期属于晚期(Ⅲ,Ⅳ期)、病理分型为实体型、神经受侵。结论 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神经受侵与否是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患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0例的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0例腺样囊性癌(ACC)的组织结构上分为筛孔型、管状型和实性型三种类型,免疫表型:上皮细胞CK,(AE1/AE3)阳性,S-100蛋白阳性,肌上皮细胞SMA阳性。结论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局部侵蚀性强,早期侵犯神经,复发率高,晚期易出现远处转移。诊断时应注意与基底细胞腺癌、多形性腺瘤、涎腺导管癌相鉴别。治疗手术彻底切除加术后放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正鼻腔和鼻窦涎腺型肿瘤为较少见的一类肿瘤,腺样囊性癌合并真菌感染,更为少见。我们报道一例鼻中隔腺样囊性癌合并真菌感染,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特征及预后。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3年前行"鼻息肉切除、鼻中隔矫正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腺样囊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鼻腔、鼻窦及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对12例患者行肿瘤扩大切除术,8例患者术后行放射治疗,治疗后3例患者局部复发,再次行手术扩大切除及放射治疗,随访5个月-36个月,无局部复发。结果提示,鼻腔、鼻窦及外耳道腺样囊性癌局部复发,在治疗上以手术扩大切除为主,必要时行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7.
10例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男5例,女5例,年龄33~65岁.该病具有病程进展缓慢、有侵犯颅神经倾向、局部复发率高、淋巴结转移少见、以血行转移为主、预后差等临床特点.治疗主要靠手术切除.疗效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腺样囊性癌(adeoid cystsc carcinoma,ACC)常见于头颈部的大小唾液腺及上消化道,发生于鼻腔及鼻窦者相对较少.其最早由Rabin等于1853~1854年报告为具有圆柱形特征的肿瘤,并提及肿瘤侵犯和沿神经扩展的倾向,主要靠病理来诊断.我科自1990~1993年收治五例发生于鼻腔的鼻窦腺样囊性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的总结,旨在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相应的临床资料总结与HE组织学观察.结果 36例患者中,大涎腺发病者多于小涎腺.腺样囊性癌占涎腺癌的28.1%,占涎腺上皮性肿瘤的10.9%,其中筛状型28例,管状型4例,实性型4例,Ⅱ级28例,Ⅰ级和Ⅲ级分别4例.结论 涎腺腺样囊性癌是涎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浸润性极强,手术以局部大块切除为主,术后复发、转移率均较高,这与肿瘤的发病部位、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和有无神经侵袭等均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12例临床分析,提出了腺样囊性癌不仅好发于三对大涎腺,而且对12例经手术治疗的腺样囊性癌的生长部位,进行临床分析,病理分型及瘤细胞分化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为防治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70例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中,行放、化疗42例,放疗28例。化疗方案以CHOP为主,少数用B-CHOP方案。局部放疗者,用直线加速器照射40~60 Gy/3~5周。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生化、病理、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70例患者中男51例(72.9%),女19例(27.1%),Ⅰe和Ⅱe期56例(80.0%);单发鼻腔病灶55例(78.6%);病理分类以T细胞型为主;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肿胀和鼻衄等,其次为口腔和眼眶症状,并累及颈部;总体5年无病生存40例,无病生存率(DFR)为57.1%;接受放、化疗者5年生存30例,DFR为71.4%,而接受放疗者5年生存10例,DFR为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e期患者中接受放、化疗者5年生存21例,DFR为87.5%;而接受放疗者5年生存10例,DFR为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Ⅱe和Ⅲe~Ⅳ期患者中接受放、化疗者5年分别生存7例和2例;而接受放疗者均无5年生存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5年DFR的主要因素;CHO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可获得更好的预后,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DFR。  相似文献   

12.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 鼻腔鼻窦癌20例,多为密度不均匀肿块(14/20),直接侵犯腔内(34/20)及腔外结构(20/20)并形成软组织肿块;18例骨质破坏明显,可见骨壁碎裂、缺失,鼻面部软组织肿胀不常见(2/20).T细胞性淋巴瘤16例,多起源于鼻前庭(11/16),以混合表现为主(11/16),多数密度均匀(12/16),主要累及腔内结构(36/18),但鼻面部肿胀常见(8/16);骨质破坏不明显或轻微,5例可见骨质吸收.1例恶性神经鞘瘤和2例B细胞性淋巴瘤表现与癌肿相似.1例骨肉瘤病灶内可见骨样组织影.4例恶性黑色素瘤表现无特异性.结论 CT能有效观察鼻腔鼻窦肿瘤的病变范围并对良、恶性进行鉴别,对NHL等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肿瘤能进行提示性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1995年1月-2003年7月收治的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57例,按照AnnArbor分期标准,ⅠE期30例,ⅡE期21例,Ⅲ期4例,Ⅳ期2例。单纯放疗27例,放化疗30例。结果全组中位生存62个月,5年总生存率单纯放疗组、放化疗联合治疗组分别为64.0%、56.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4个月、6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硬腭和/或鼻中隔穿孔、PS评分、发热等B症状与预后关系密切,AnnArbor分期仍然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早期治疗是关键,放疗联合化疗未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晚期胃癌患者综合治疗疗效,探讨影响中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05例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并根据治疗模式分组,对综合治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病例总的中位生存期为15.663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72.0%,12个月生存率为60.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辅助检查、肿瘤标志物CEA和肿瘤部位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病变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组织学分级、组织学分型及治疗方式与预后相关( P值均<0.05)。 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患者的病变分期、治疗方式及组织学分型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Log-rank检验分析治疗方式中综合治疗组优于单一治疗组,且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胃癌患者预后与病变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组织学分级、组织学分型及治疗方式等因素相关,其中病变分期、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观察中医药干预对晚期NSCLC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74例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Kaplan 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对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并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并对接受靶向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分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①874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为24.0个月,1年生存率为75.0%,2年生存率为49.0%,3年生存率为33.0%,5年生存率为16.0%。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确诊时的体力状态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吸烟史、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中医证型、中医特色外治法、口服中成药时间、中药静脉制剂疗程、干预措施为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③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放射治疗、病理类型、干预措施、口服中成药时间、中药静脉制剂疗程、PS、中医辨证分型是影响晚期NSCL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①中医药干预可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②晚期NSCLC患者中,女性、年轻、临床分期早、肺腺癌、PS低、脾肾两虚的患者生存期优于其他患者。③接受放射治疗、使用口服中成药、长期接受中药静脉制剂治疗且长期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可以延长晚期NSCLC肺癌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熊慧  刘平  邹文  胡春宏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7):2053-2058
目的 探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CCRT)的临床疗效,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3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经病理确诊,并接受放化疗的125例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单纯放疗27例(21.6%)(放疗组),CCRT 98例(78.4%)(CCRT组)。随访截至2016-03-01,记录其总生存时间。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进行检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125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6%、74.4%、71.2%。放疗组与CCRT组患者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与CCRT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直肠反应、泌尿生殖道反应、阴道炎症、盆腔积液、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下肢静脉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检验显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完成放疗总时间、不同治疗方案的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临床分期〔HR=0.329,95%CI(0.106,0.770)〕、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HR=0.937,95%CI(0.925,0.984)〕、完成放疗总时间〔HR=1.081,95%CI(1.022,1.095)〕、治疗方案〔HR=0.203,95%CI(0.072,0.574)〕与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总生存时间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局部中晚期宫颈癌CCRT临床疗效比单纯放疗有明显的优势。FIGO临床分期、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完成放疗总时间、治疗方案是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鼻腔鼻窦真菌感染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鼻腔鼻窦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6 8例鼻真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扫描鼻真菌病主要特点为窦腔软组织内有大小不一的高密度不均匀的斑片状或点状钙化灶 ;病理检查均见真菌菌丝或孢子。结论 :CT扫描和病理检查对鼻真菌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改善通气引流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震  任丽华  陈伟东 《河北医学》2009,15(12):1428-1430
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在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6例,其Ⅱ级25例,均为鼻腔外侧壁侵犯部分上颌窦及前后组筛窦。1例为Ⅳ级病变,有前期手术史,鼻腔后段广泛菜花样肿物,坠至鼻咽部并侵犯腭部骨质穿孔,约有1cm直径菜花样肿物突出至口腔。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3年,其中Ⅱ级25例均无复发,术腔上皮化良好,1例Ⅳ级病变局部有复发,微波热凝后无复发,遗留软硬腭交界处穿孔,直径约2cm,19个月后随访肿瘤无复发,做二期修复腭部穿孔。结论:经鼻内镜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可以较好地保存鼻腔的重要结构,尤其是对于Ⅰ级和Ⅱ级病变,符合微创手术原则,手术历时短,术中出血少、是彻底切除肿瘤的较好方法,对于病变较广泛的可以采用联合进路彻底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9.
邱秀环 《中外医疗》2016,(17):153-15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该院在2015年6—12月收治的126例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患者均实施鼻内镜术治疗,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护理后的康复效果,还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鼻腔鼻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79.37%),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护理后的鼻腔鼻窦情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改善了患者鼻腔鼻窦情况,值得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林岗 《河北医学》2009,15(5):562-564
目的:分析鼻腔及副鼻窦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和特征,探讨两者的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至2007年经病理证实的35例鼻腔及副鼻窦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总结各种肿瘤的影像特点。结果:35例鼻腔及副鼻窦肿瘤中,良性25例,恶性10例。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边缘清楚,少有骨质破坏,不侵犯腔外软组织;而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清,带有骨质破坏及侵犯腔外软组织。CT扫描不但能显示鼻腔及副鼻窦肿瘤的范围,而且能明确其邻近组织结构是否受侵等。结论:CT对鼻腔及副鼻窦肿瘤可正确定性,并确定肿瘤侵犯的确切范围,从而为根治术及放射野的确定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但不能确认其组织学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