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目前,抗抑郁药物起效时间一般非常缓慢,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氯胺酮作为一种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具有快速起效抗抑郁作用,低剂量的氯胺酮抗抑郁起效时间在1h内.本文对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机制及临床抗抑郁治疗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是当前一种常见精神疾病,以情绪异常低落、思维迟滞和意志减退为主要表现,伴有多种精神、躯体症状,其中高达15%的患者具有自杀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关于抑郁症的病机假说众多,目前尚无统一定论.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大多基于抑郁症发病机制"生物胺假说"所研制,在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和不良反应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存在起效慢、复发率高、缓解率低和长期用药等不足.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谷氨酸受体调节剂在抗抑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关于谷氨酸受体在抑郁症发病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免疫炎症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免疫紊乱在抑郁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抑郁症患者表现出特征的免疫表型。免疫炎症可以和多种发病机制相互作用介导抑郁症的产生。因此,免疫调节正成为抗抑郁的辅助疗法。在临床治疗中,不仅抗抑郁剂具有抗炎作用,而且抗炎药物也显示出抗抑郁作用,这些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他汀类药物和细胞因子抑制剂。此外,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主要有电休克疗法、迷走神经刺激、针灸和运动疗法等。但目前免疫调节治疗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免疫调节治疗只对部分抑郁症亚型有效,且其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评估。因此未来需要寻找更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确定免疫炎症相关抑郁症亚型,将有助于探索新的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快感缺失等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认知行为障碍。目前,临床抗抑郁药物起效缓慢,治疗有效率较低。(2R,6R)-去甲基氯胺酮(HNK)作为快速抗抑郁药物氯胺酮的关键代谢产物,既可以发挥快速持久地抗抑郁效应,又没有氯胺酮致幻、成瘾等毒副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发现,(2R,6R)-HNK的抗抑郁效应与谷氨酸受体的调节机制以及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此外,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改变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上调,真核延长因子2(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eEF2)的去磷酸化,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靶蛋白信号通路的激活均在该药物抗抑郁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深入了解这些分子靶点在(2R,6R)-HNK抗抑郁效果中的作用机制,对开发新型、快速、有效的抗抑郁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目前普遍认为5-羟色胺(5-HT)系统活性降低是导致抑郁症的一大原因。通过增加5-HT能神经递质的方式可以达到缓解抑郁症症状的目的,而其受体异常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其中,5-HT_(1A)自受体和异受体在5-HT的传递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对调节5-HT相关的抗抑郁作用至关重要。因此,5-HT_(1A)受体的转录调控可能成为未来的新靶点,不仅可为筛选危险人群、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还能为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快感缺乏、兴趣丧失,伴有焦虑、睡眠障碍等其他不同程度的心理和(或)躯体症状.抑郁症发病原因复杂,症状多样,发病机制至今未明[1].神经肽(neropeptide)又称作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是一类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的小分子活性多肽,扮演着神经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多种角色,广泛参与应激反应、睡眠、情绪、痛觉、学习与记忆、免疫乃至神经分化和发育等生理病理过程[2].以神经肽作为靶点进行抗抑郁治疗有望突破现有抗抑郁药物的局限性,成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和开发新型抗抑郁药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范畴,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抑郁症发病更是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药因其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多机制的作用方式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小柴胡汤为治疗少阳证的经典名方,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和解少阳且长于疏肝理气解郁,现代药理学研究也验证了其抗抑郁作用且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关于小柴胡汤抗抑郁的机制还尚未有定论,因此作者基于临床应用、作用机制和化学成分对近十年来现有小柴胡汤抗抑郁的研究进行综述,探究小柴胡汤抗抑郁的机制,发现小柴胡汤抗抑郁的机制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受体、HPA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且可能是协同作用的结果,为深入研究小柴胡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记忆障碍,是抑郁症即使在缓解期内仍不能恢复社会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以控制抑郁症状为主的传统治疗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更多的临床工作者将把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近年来,诸多学者从神经心理、神经生化、神经影像及药物作用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但相关的生物学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抗抑郁西药已广泛用于抑郁症的治疗,但对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还不尽如人意。中医中药在治疗抑郁症学习记忆障碍上有一定优越性,但仍需要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杨晓玲 《医学综述》2013,19(6):1102-1105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耗费了大量的公共卫生资源。常规单胺类药物抗抑郁治疗时间长且缓解率低,但氯胺酮作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具备快速抗抑郁作用。氯胺酮可以作用于NMDA受体信号的减少和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盐受体(AMPAR)信号的增加,以增强突触可塑性和神经营养信号传递。氯胺酮能快速抗抑郁的关键在于其对大脑回路水平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作为全球第二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多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但因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大、易复发,心理治疗存在对临床医生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和物理治疗设备昂贵、定向障碍等缺陷,致使其治疗面临瓶颈。经颅低水平激光在科研实验及临床抗抑郁治疗中均被证明具有疗效。尽管该治疗方法分子及细胞机制尚未确切,但其以非侵入性方式通过颅骨,不对生物体产生损伤,具有光生物学调节效应,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以作为一种创新的非药物疗法,为抗抑郁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类以心境抑郁、兴趣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疾病。其病因机制不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高自杀率特点。当下主流的单胺类假说不能充分阐明其病理学特征,部分抑郁症患者对现有抗抑郁药治疗应答不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  相似文献   

12.
氯胺酮一直作为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和镇静,其右旋异构体艾司氯胺酮于2019年在我国上市,镇静、镇痛效果优于氯胺酮且不良反应更少。本文将针对艾司氯胺酮在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临床麻醉及急危重症等领域的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反应作一系统综述,以期对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韩延华教授从痰论治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产后抑郁症提供新思路。[方法]以阐述中西医发病机理及治疗为切入点,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用药特点等方面论述韩延华教授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举隅。[结果]韩延华教授认为痰邪是产后抑郁症的关键因素,责于肝脾肾三脏。脾肾亏虚,虚则生痰,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痰火互结,上扰清窍是其最终的结果。临床上多见于痰火上扰型、气郁痰阻型、脾虚痰凝型。治疗上始终以祛痰作为总纲,辨证治疗,气郁者当疏肝解郁以顺之,脾虚者当健脾祛痰以补之,痰火者当涤痰祛热以清之,临证加减,收效甚佳。所举验案为气郁日久,痰火上扰型,辨证准确,用药得当,疗效显著。[结论]韩延华教授从痰论治产后抑郁症理论独到,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应用。  相似文献   

14.
肝气郁结是抑郁症的主要病机,而抑郁症表现的情志抑郁往往并非由肝气郁结所致,多种迟滞症状是由于脾失健运,清阳不升,神机失养导致的。在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过程中,应当注意将情志抑郁作为辨病要点,而非辨证要点,不能简单地将情志抑郁归结为肝气郁滞而忽略脾虚的核心作用。脾虚肝郁是抑郁症的核心病机,且脾虚是病机关键,贯穿抑郁症发病始终,故抑郁症的治疗当更注重从中焦论治,治肝实脾,且健脾重于疏肝。  相似文献   

15.
目的:概述中医药疗法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搜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中医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及广阔的应用前景。结论:中医药治疗本病功效虽佳,但缺少治疗机制深入研究,且辨证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系统不一,亟待从机理向临床研究的推进,规范并优化临床诊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慢性胃痛的临证辨治经验。方法 对近年来辨治的160例慢性胃痛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肝郁脾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120例,其余40例或以胃阴亏虚或湿热内阻或瘀血停滞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但或多或少的都兼有肝郁脾虚的症状。另外,通过辨证分析认为胃痛及其伴随症状均是胃失和降的表现及延续,治则拟疏肝健脾、通降和胃,采用基本方治疗,获较好疗效。结论 肝郁脾虚、胃失和降是慢性胃痛的主要病机,治疗应始终以疏肝健脾、通降和胃为要旨。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胃痛辨治归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慢性胃痛的临证辨治经验。方法 对近年来辨治的160例慢性胃痛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肝郁脾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120例,其余40例或以胃阴亏虚或湿热内阻或瘀血停滞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但或多或少的都兼有肝郁脾虚的症状,另外,通过辨证分析认为胃痛及其伴随症状均是胃失和降的表现及延续,治则拟疏肝健脾,通降和胃,采用基本方治疗,获较好疗效。结论 肝郁脾虚,胃失和降是慢性胃痛的主要病机,治疗应始终以疏肝健脾,通降和胃为要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相关临床因素及路优泰治疗效果。方法:按CCMD-Ⅱ-R的抑郁诊断标准对12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研究,采用路优泰对其干预。结果:PSD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有关,路优泰能明显改善上述指标。结论:临床应重视PSD的发生,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路优泰对PSD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以持久而显著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也是脑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己受到国内外的充分肯定,但其中枢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普遍认为是通过调节边缘系统皮质纹状体丘脑神经通路来实现。近年来有学者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中枢机制进行了研究,笔者拟从抑郁症的相关脑功能网络异常和针灸治疗抑郁症脑功能网络两方面的f 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显示目前针灸治疗抑郁症脑功能网络仅局限于单个或多个独立的脑功能网络,尚未形成科学、规范、完整的脑功能网络机制。笔者建议应着重研究脑功能网络之间的整合作用机制,同时要深入探讨针灸治疗抑郁症脑功能网络的f MRI机制,以期能进一步证实其稳定性及可重复性,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做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对27例FD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者应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FD主要症状评分表评分和脑电生理仪测定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FD组经四周心理介入(小剂量阿米替林和心理疏导)治疗后,应用上述方法再次评测。结果:F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较健康对照者P3潜伏期延长(P<0.05)、P3波幅降低(P<0.05),FD患者抑郁焦虑量表评分和主要临床症状评分较健康对照组均高并有差异(P<0.05),FD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P3潜伏期、临床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0.01)。FD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P3波幅呈负相关(P<0.01)。心理介入治疗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抑郁焦虑量表评分和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结论:伴有焦虑抑郁FD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可能介入FD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