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抑郁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伪rTMS联合心理干预进行治疗,研究组予10 Hz rTMS联合心理干预进行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4周后抑郁程度、自杀意念程度及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周后,2组HAMD、SIOS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MMSE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研究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TMS联合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及自杀意念程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改良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首发抑郁症的起效时间,判断其疗效.方法 选取6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研究组采用重复经颅刺激(rTMS)进行治疗,给对照组采用改良无抽搐电休克(MECT)进行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2、3、4、8周患者抑郁症状的变化和减分率.结果 治疗后1、2、3、4周,研究组症状变化、抑郁减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减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治疗首发抑郁症均能在1周后起效,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能快速起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自杀意念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5例老年抑郁症有自杀意念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CBT,每周2次,每次1 h,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有无配偶、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SIO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主要体现在绝望因子及睡眠因子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8周后差异更明显,主要体现在绝望因子、睡眠因子及乐观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T治疗可以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降低绝望感,增加乐观积极性,从而减轻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降低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6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编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改变和家庭功能变化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8,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HAMD、HA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两组间FAD总分、问题解决、情感介入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2.22、2.16,P<0.05)。结论和单独使用文拉法辛组比较,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状及其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肿瘤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肿瘤伴发抑郁症的患者按人组顺序以单双号分组,单号为研究组(西酞普兰+rTMS),双号为对照组(西酞普兰+伪刺激),共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及其减分率、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均P〈0.01)。治疗第1、2、4周末研究组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第4周末研究组的CG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合并西酞普兰治疗肿瘤伴发的抑郁症疗效确切、起效快、安全性好,优于单用西酞普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10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9例,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每周5次,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SCT)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研究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WS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WCST量表中总测验次数、正确应答数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分类数等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以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对工作记忆、持续注意力及认知加工能力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加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我院住院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60例,符合ICD-10中脑卒中后的器质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药物联合连续4d的加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5次/日,连续治疗4日);对照组为同样药物联合经典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1次/日,每周连续治疗5d,连续4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心电图、脑电图变化。治疗前后分别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3%,对照组100%,两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HAMD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和标准rTMS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33-35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10 Hz,rTMS)对躯体化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74 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rTMS)38 例和对照组(舍曲林)36 例,治疗8 周。研究组给予10 Hz rTMS 治疗,对照组给予抗抑郁剂舍曲林。两组患者在基线时和治疗后每隔2 周各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 项(HAMD-24)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以HAMD 减分率评价疗效、TESS 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 周后,两组HAMD-24 评分和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期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中,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和舍曲林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相当,前者的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朱薇 《当代医学》2021,27(2):163-164
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盐酸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72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选择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HAMD、WHOQOL-100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WHOQOL-1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5周后,研究组患者HAMD、WHOQOL-10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盐酸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无不良反应,能改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我院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治疗的人数为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米氮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方法,对照组仅采用药物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后2周、4周、6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并于治疗前与治疗后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HAMD评分下降,而ADL评分上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在第1周时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增加抗抑郁疗效。  相似文献   

11.
巩秀芹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8):44-45,47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合并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7例TR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4,rTMS合并文拉法辛)和对照组(n=23,单用文拉法辛),研究组给予rTMS治疗每周5次,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有效率为34.7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8,P〈0.05)。治疗2、4、6周研究组HAMD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8,P〉0.05)。结论低频rTMS合并文拉法辛治疗可显著改善TRD患者的抑郁症状,疗效优于单用文拉法辛治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氟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急性期非典型特征抑郁症疗效及负性自动思维和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心理科诊治急性期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12周,观察组采用氟西汀联合CBT治疗12周.比较2组抗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首发抑郁症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组(研究组,n=25例)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对照组,n=25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治疗前和治疗第1、2、4、8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评定疗效;治疗中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和第8周两组患者HAMD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第1、2、4周末,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第4周末时,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首发抑郁症早期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自杀意念(BSSI量表)评分、认识功能(MoCA量表)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HAMD-17评分和B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与对照组的4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可降低抑郁评分和自杀意念评分,提高认识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氟西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心理剧对抑郁症患者情绪自我效能、自杀意念、心理困扰的影响。方法 抑郁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为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及健康教育治疗2个月,观察组另予以心理剧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情绪状态、情绪自我效能感、自杀意念、心理困扰。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治疗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E)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调节生气/易怒情绪效能感评分较对照组高,两组调节沮丧/痛苦情绪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自杀意念中绝望、乐观因子评分及总分、掩饰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心理困扰程度较对照组轻。结论 心理剧治疗抑郁症可有效地减轻抑郁症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情绪自我效能感,减轻自杀意念与心理困扰等,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抑郁症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4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2)和对照组(n =22)。研究组给予舍曲林联合rTMS治疗,治疗总次数为10次。对照组给予单纯舍曲林治疗。在治疗前(基线)、治疗第2、4周以及8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进行评分;第8周末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间HAMD-2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第2、4、8周HAMD-24评分[(20.32±2.46)、(14.41±2.04)、(11.36±3.50)分]与对照组[(22.73±2.83)、(16.36±1.79)、(13.41±3.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治疗第2、4、8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HAMD-24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均P〈0.01)。研究组显效率为86.4%,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显效率为63.6%,总有效率为90.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0,P〉0.05)。第8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2,P〉0.05)。结论高频rTMS对抑郁症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医五行音乐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将91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五行音乐组,n=47)、阳性对照组(西方音乐组,n=23)和阴性对照组(不接受音乐治疗,n=21),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抗抑郁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聆听不同的音乐,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测评患者的抑郁状态,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SDS评分,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SDS降低值,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和睡眠障碍因子评分降低值显著大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五行音乐可以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电针对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起效时间、疗效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55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分为A组(盐酸帕罗西汀对照组)29例;B组(电针+盐酸帕罗西汀组)26例,疗程6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后疗效及HAMD量表、SDS量表总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2周后,HAMD、SD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在1周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HAMD评分总有效率71.4%,B组HAMD评分总有效率88.0%,两组间总有效率经单项有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X2=4.8041,P=0.0284,P<0.05),SDS评分A组总有效率75.0%,B组总有效率84.0%,两组间总有效率经单项有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X2=4.1790,P=0.0408).结论 电针能够缩短帕罗西汀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起效时间且提高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nset time and effectiveness of Paroxetine for mild or moderate depression patients and on the scores of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Methods Fifty-five patients with mild or moderate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group( Paroxetine group,29 patients) and B group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ing with Paroxetine group,26 patients). Therapeutic periods for the two groups were 6 weeks. HAMD and SD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before the research and after treatment on 1 week,2 weeks,4 weeks,6 weeks.Results HAMD scores and SDS scores for A group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2 weeks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e beginning of the research (P< 0.05 ) ;HAMD scores and SDS scores for B group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1 week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e beginning of the research(P<0. 05 ).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HAMD for A group was 71.4%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DS for A group was 75%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HAMD for B group was 88%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DS for B group was 84%.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rdered by the individual chi-square test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X2 = 4. 1790, P= 0. 0408). 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can shorten the onset time and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oxetine for mild or moderate depression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对重复经颅磁刺激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 将59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接受2周的高频(10 Hz)rTMS治疗,对照组接受2周伪刺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Item, 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临床症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BDNF浓度。评估时间点为基线、治疗(2周)末、随访(6周)末。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HAMD-17评分和HAMA评分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P时间<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70.59%)高于对照组有效率(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治疗后,治疗组BDNF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基线BDNF浓度与疗效呈正相关(P<0.05)。治疗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rTM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有效;血清BDNF基线浓度高的抑郁症患者rTMS治疗效果更好,BDNF可以作为rTMS治疗抑郁症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