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 目的 遴选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的无创性诊断指标并建立相应诊断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资料,统计学分析人口学及血液常规、生化指标、超声波指标,初步建立诊断模型。结果 患者年龄、肝脏超声评分、脾脏厚度(脾厚)、血清ALT、Alb、血小板/脾脏比值相关性较大,在轻度和显著EV患者中差异有显著性;门脉内径、脾肋下长度、Plt、GGT、AST及WBC也有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肝脏超声、脾厚及年龄预测EV状态,ROC曲线下面积0.799,食管静脉曲张指数(EVI)-0.42适合作为筛选诊断截断值,灵敏度80.2%、特异度73.5%;26.6%患者EVI < -1.31,阴性预告值 87.0%,无重度EV患者;29.1%患者EVI > 0.45,阳性预告值78.0%,无EV患者13.6%。应用脾厚预测EV,超过1/3患者免除内窥镜检查,脾厚<39mm的NPV 90.2%, 仅2.4%患者有重度EV,89.7%脾厚>58mm患者存在不同程度EV。结论 肝脏超声评分、脾厚及年龄联合诊断模型可有效筛选、预测EV状态,脾厚<39mm可基本排除食管静脉曲张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些常规无创指标对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8月~2019年9月住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的肝硬化患者22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分为无/轻EV组(n=83)与中/重EV组(n=138)。收集患者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彩超等检查结果,探讨其对肝硬化患者EV的诊断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PLT、AST、ALB、PT、PTA、APRI评分、腹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门静脉主干内径(OR=2.007,P<0.001)、ALB(OR=0.931,P=0.01)、APRI评分(OR=2.189,P<0.001)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ROC曲线结果显示,门静脉主干内径、APRI评分、ALB的AUC分别为0.789、0.797、0.346,绘制门静脉主干内径+APRI评分的ROC曲线显示AUC为0.874。结论 门静脉主干内径联合APRI评分对肝硬化中/重度EV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所致的中/重度EV诊断价值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91例肝硬化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与血清肝功能、肾功能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随EV程度的加重,血清AST、ALP、BUN、Scr增高、胛延长,而CHE、ALB下降,在无EV、轻度EV、中度EV、重度EV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肝功能、肾功有明显相关性,对临床患者病情的综合分析及预后判定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龙川  文卓夫  徐龙  林颖 《广东医学》2012,33(16):2441-2444
目的研究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1年内再出血情况及其预测指标,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1年随访,分析其再出血、预防再出血治疗措施等情况,先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究再出血具有显著影响的预测指标。结果 192例患者均获随访,再出血前静脉曲张程度:轻度19例(9.9%),中度29例(15.1%),重度144例(75.0%)。全组总再出血率52.6%。轻中度静脉曲张者,各预防治疗组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静脉曲张者,手术组再出血率低于药物组、无预防组及内镜组,联合组再出血率低于药物组、无预防组、内镜组及介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小板、重度静脉曲张及联合预防治疗是再出血的预测指标,其中联合预防治疗是保护性因素。结论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后1年内再出血率较既往明显下降。预防再出血的治疗措施中,单一治疗可能疗效有限,建议首选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辛克锋  张健  李铭  刘海军  吴兆进 《安徽医学》2018,39(9):1116-1118
目的 采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硬度(LSM)、脾硬度(SSM),探讨其对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行LSM、SSM检测的93例肝硬化患,分析LSM、SSM与肝硬化程度、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及EVB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LSM、SSM对EVB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的LSM、SS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越高,LSM和SSM越高;中-重度EV患者LSM、SSM高于无-轻度EV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B患者LSM、SSM高于无EVB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M、SSM判断EVB的最佳界值点为33.05、65.80 KPa,且SSM优于LS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M、SSM对EVB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SSM优于LSM。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临床指标与出血的关系。方法 对7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出血情况和临床指标进行分级评分,然后进行非参数等级相关分析和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的Logt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按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排列为内镜总分(3.051108,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1.090042,P<0.05)、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总分(0.306172,P<0.15)。结论 出血分级的影响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内镜总分、凝血酶原活动度、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总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CT门静脉成像及血清学相关指标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的评估价值,构建无创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肝硬化患者176例.收集血清学、 胃镜及CT门静脉成像资料.根据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筛选预测出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子,构建回归方程并绘制ROC曲线,确定预测临界值,通过"K折交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在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正常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食管静脉内径及血流速度,观察血流流向。结果食管静脉曲张组与无食管静脉曲张组Dpv、Dsv较正常组宽,Vpv、Vsv较正常组慢,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静脉曲张组与无食管静脉曲张组间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组Dpv、Dsv分别为(1.49±0.10)cm、(0.95±0.53)cm较重度窄低,Vpv、Vsv分别为(13.03±1.26)cm/s、(10.71±1.28)cm/s较重度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组血流离肝率为61.29%较对重度组的1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反映脾静脉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在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施伯安  邵凤珍  陶森 《黑龙江医学》2008,32(11):813-815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参数,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方法实验室指标包括肝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上消化道内视镜检查;超声检查。临床指标Child-Pugh分级。结果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血小板计数/脾脏直径为OV危险因素。而血小板计数/脾脏直径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小板计数/脾脏直径比值为无创性检查,能为肝硬化食管癌静脉曲张患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EV)的无创性指标。方法收集肝硬化住院患者274例,记录性别、年龄、发病原因、外周血小板计数(PLT)、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粪便潜血(OB)、脾脏长径(SD)和厚度以及门静脉宽度。首先对150例肝硬化患者各指标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分别用预测模型与单独PLT、PLT/SD值验证另外124例肝硬化患者有无EV发生,比较这些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SD、INR及OB结果共同构建的模型可作为肝硬化患者EV的预测指标(P<0.05);AUCROC的计算结果显示:预测模型AUCROC(95%CI)为0.925(0.881,0.969),模型与PLT/SD(χ2=7.212,P=0.007)和PLT(χ2=9.412,P=0.002)有关,PLT/SD与PLT有关(χ2=0.186,P=0.666),提示预测模型对有无EV发生的预测更具优势。结论 PLT、SD、INR、OB实验结果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肝硬化患者发生EV的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评估肝硬化患者有无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的指标或模式。方法收集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58例,有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34例。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全套项目、凝血因子,同时行B超与胃镜的检查。结果肝硬化患者静脉曲张组与无静脉曲张组比较:血小板,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肝功能指标(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胆碱酯酶),门脉宽度,脾脏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LogitP=12.280×门脉宽度+2.901×脾脏厚度-0.145×PTA-17.746,P为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静脉曲张的概率,预测准确率为68.0%,敏感度为69.2%,特异度为66.6%。Child-PughA级患者静脉曲张组与无静脉曲张组比较:PTA,D-二聚体,凝血因子Ⅱ、Ⅸ,血小板,脾脏厚度,门脉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A、脾脏厚度、门脉宽度可能有助于预测乙肝肝硬化患者有无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12.
[研究背景 ]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和常见死亡原因之一 .  [病例报告 ]将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 16 4例分为硬化组 79例和药物组 85例 ,分别给予内镜下 5 0 g/L鱼肝油酸钠静脉内硬化治疗与一般传统药物治疗 .结果 ,6个月 ,1,3,5年内硬化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药物组 ,而硬化组生存率高于药物组 .[讨论 ]内镜下硬化疗法在降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再出血率和提高生存率方面均优于传统的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196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门静脉内径、血小板计数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红色征、门静脉内径增宽、血小板计数减少是肝硬化EVH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和红色征是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施他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生长抑素旋他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施 治疗组65例,0.25mg静注后,将3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连续静滴,12h1次;神经垂体素治疗组100例,200U静滴,8-12h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72h。对两组患者止血率、再出血率、急诊手术率和死亡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施他宁治疗组24h和72h内止血率分别为73.9%放83.1%,神经垂体素组分别为43.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在肝硬化患者中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入住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肝硬化患者152例,其中有36例出现了消化道出血,同时选取无肝胆系统疾病、无血液系统疾病、无肿瘤病史、未服用抗凝药物史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将肝硬化组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2、3、3 mL分别行常规凝血试验(PT、APTT、INR、FIB)及TEG(R值、K值、α角、MA值、CI值).另通过ROC曲线,比较TEG各参数、常规凝血试验各指标及血小板(PLT)计数评估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的特异性及灵敏度.结果 肝硬化组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加,R值、K值逐渐增大,a角、MA值逐渐变小;与未出血组相比,出血组的α角、MA值、CI值、PLT计数、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发现,α角、MA值、PLT计数、FIB曲线下的面积均大于0.5;其中,α角ROC曲线下的面积最大(>0.7).结论 TEG可用于反映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对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预测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生长抑素治疗)与观察组(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治疗),每组23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近期和远期的出血情况以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1个月再出血率(5.22%)、3个月再出血率(3.48%)、止血率(74.78%)以及死亡率(5.65%)与对照组患者的1个月再出血率(30.00%)、3个月再出血率(35.22%)、止血率(46.65%)以及死亡率(25.2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3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和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出血情况,降低再出血的发生,提高静脉曲张消失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杨天文  何平 《四川医学》2012,33(7):1261-1263
目的探讨血小板变化结合B超预测肝硬化患者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1年12月间96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B超探测肝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分析它们与肝硬化患者出血的关系。结果肝硬化出血组患者PLT、PCT、MPV较非出血组明显降低(P<0.01),门静脉直径和脾静脉直径增宽,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率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变化结合B超可作为临床预测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危险性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MELD评分分析与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2例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进行MELD评分,并随访再出血率和病死率。结果随着MELD评分的增高,再出血率和病死率随之增高。再出血患者MELD评分高于未再出血患者,分别为46.78和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高于未死亡患者,分别为39.14和1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LD评分有助于评判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EVB)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肝硬化合并EV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出血组(n=216)和对照组(n=182),统计分析EVB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和对照组之间门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Child-Pugh分级及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门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Child-Pugh分级与EVB呈正相关,而PLT则与EVB呈负相关。结论门静脉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Child-Pugh分级及PLT均为肝硬化EVB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曾庆贵  彭鹏  潘越 《重庆医学》2011,40(30):3071-3072
目的探索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方法。方法采用国产结扎器对43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实施内镜下密集套扎。结果 43例中,无一例发生术中和术后出血,25例接受2次套扎,18例接受3次套扎,均达到静脉曲张不明显或消失。结论采用内镜下密集结扎的近期效果是止血效果明显,曲张静脉消失快,套扎治疗次数减少,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