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寰枢椎骨折、脱位造成的寰枢椎不稳,使得颈髓处于高危状态,多数病例须采取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使寰枢椎恢复稳定。2002年6月-2004年9月,我们采用后路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 探讨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63例创作性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后路融合术。其中齿突骨折46例,横韧带断裂13例,陈旧性椎椎弓骨折4例。45例行枕颈融合术,18例行寰枢椎融合术。结果 术后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58例平均随访8个月(6~96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结论 陈旧性不稳定齿突骨折、伴有不愈合倾向齿突骨折、横韧带断裂、寰枢椎不稳引起神经症状者均适合于后路融合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棒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可操作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寰枢椎不稳的患者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术前均行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术中在直视下行寰枢椎椎弓根置钉,复位固定,椎板后弓植骨;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全组病例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术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6~34个月随访,平均20.4个月,患者均在3~6个月时寰枢椎骨性融合,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和寰枢椎再移位现象。结论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可复性寰枢椎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融合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可复性寰枢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27例齿状突骨折伴可复性寰枢椎骨折脱位的患者经术前颅骨牵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行寰枢椎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结果 患者寰枢椎椎间稳定性得到恢复,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2-48个月(平均24个月),27例患者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可为齿状突骨折伴可复性寰枢椎骨折脱位的患者提供牢固的三维固定,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游离齿状突并寰枢椎脱位的疗效和影像学变化.方法 对15例游离齿状突并寰枢椎脱位患者利用椎弓根螺钉技术行枕颈融合术或寰枢椎固定术,其中2例难复型脱位者先行经口入路寰枢关节松解术、1例行后弓切除加枕颈融合术;2例寰椎畸形及1例幼儿行枕颈融合术;其余患者均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随访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7~47个月,平均26个月.15例患者中,症状明显改善13例,好转2例.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27分增加到术后6个月的15分.根据Hirabayashi方法 计算术后改善率,平均改善率为77%,其中优10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颈髓延髓角由术前平均130.3°增加到术后151.7°;术后X线片及CT提示寰枢椎序列良好,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脱落、断裂等并发症. 结论 利用椎弓根螺钉技术行枕颈融合术或寰枢椎固定术是治疗游离齿状突合并寰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6.
高嵩  宋涛 《人民军医》1999,42(3):131-131
1993年3月~1997年12月,我们采用寰枢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14例,疗效可靠。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1例,女3例;年龄18~56岁,平均31岁。齿状突骨折12例,齿状突发育不良2例。合并寰枢椎脱位10例,横韧带断裂6例。手术时间为伤后3周~2年,平均5个月。1.2 手术方式 在颅骨牵引下行寰枢后路融合术。常用方法为:(1)Gauie法,即经后路将寰椎后弓与枢椎棘突用钢丝扎紧并植骨融合;(2)Brooks法,经寰椎后弓两侧各绕钢丝,并经枢椎椎板下穿越,两侧各植一骨块并扎紧钢丝。1.3 术后处理 术后应用颈胸石膏或头环背心外固定。常规应用地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上颈椎伤病患者进行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板系统复位内固定,置入88枚寰枢椎椎弓根钉,在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间植骨融合,使寰枢椎复合体得到稳定。结果 2例术后出现枕大神经痛,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痊愈;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2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6年,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复位良好。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位置关系良好。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结合钉板系统固定治疗上颈椎伤病,能显著增强寰枢椎间生物力学稳定性,植骨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8.
后路融合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与脱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后路融合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与脱位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3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与脱位的后路手术治疗进行分析。10例寰枢椎不稳及7例可复性寰枢椎脱位,行寰枢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6例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行寰椎后弓切除减压、枕颈融合术。结果1例可复性寰枢椎脱位于术后1周死亡;1例术后脱位复发,症状未改善。其余病例随访5个月~5年,枕颈部症状减轻或消失,神经系统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寰枢椎或枕颈部植骨于3~6个月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后路融合固定术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与脱位的有效方法。术前应仔细分析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经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椎难治性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儿童难治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6月-2007年1月,对7例寰枢椎难治性脱位的患儿采用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同时辅以寰枢椎间植骨.结果 7例患儿寰枢椎脱位得到复位,无并发症发生,随访8~14个月(平均10个月),影像学显示患儿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儿童寰枢椎难治性脱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可导致脊髓受压甚至患者死亡。不稳的原因是寰枢椎和齿状突骨折及寰横韧带撕裂。本组报告52例.其中33例为齿状突骨折,8例寰枢爆炸性骨折,4例枢椎弓骨折,7例韧带损伤及1例寰枕脱位。新鲜损伤采用非手术治疗,陈旧性者则行寰椎后弓切除和枕颈融合术,或单行枕颈融合术,本文就其临床和X线诊断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治疗陈旧性寰枢椎损伤继发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3月采用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术治疗的陈旧性寰枢椎损伤继发寰枢椎脱位患者16例,其中男14例,女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36个月,平均10.5个月.其中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板系统治疗13例,包括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0例,陈旧性创伤性寰椎横韧带断裂合并寰枢椎脱位3例.采用经寰椎后弓椎弓根钉板联合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治疗3例,均为陈旧性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全部患者在复位固定的同时行椎板间自体骨植骨.比较术前、术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变化,术后随访X线片及CT,观察寰枢椎复位及融合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 ~18个月,平均13个月.全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脊髓或椎动脉损伤.复查CT显示2例一侧枢椎椎弓根螺钉部分进入横突孔,但无神经或血管损伤并发症,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后JOA评分13 ~16分,平均14.8分,术前、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为71% ~92%,平均82%.复查X线片、CT显示骨性融合好,未见寰枢椎失稳或复位丢失征象,固定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或断钉发生. 结论 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可有效重建寰枢椎稳定性,并能改善脊髓神经功能,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正常人寰枢椎相对旋转的CT研究与旋转固定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正常人功能位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的变化并与旋转固定的患者比较分析,为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82例正常人组与18例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患者组行中立位CT扫描,然后行左、右旋转25°~45°功能位扫描,测量功能位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同时对比观察寰齿前间隙与齿突与环椎侧块间隙变化情况.结果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在正常人组不同年龄阶段存在差异,40岁以前与40岁以后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固定患者组与正常人组各年龄段间有显著差异(P<0.05),正常人组与旋转固定患者组功能位比较,寰齿前间隙的改变有意义(P<0.05),齿突与环椎侧块间隙的改变无意义(P>0.05).结论测量功能位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分析寰齿前间隙的改变,有助于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寰枢椎脱位分为单纯寰椎前脱位与合并齿状突骨折的脱位,前者因齿状突黄韧带断裂引起,后者因齿状突骨折引起。寰枢椎在整个脊柱中结构最为复杂和特殊,寰枢椎脱位在外科手术治疗中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多。如何提高治疗效果,除手术治疗本身要不断改进外,对专科护理要求也较高。我科于2006年1月~2009年6月对1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行后路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经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枕颈固定技术在上颈椎不稳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各种原因引起的寰枢椎不稳或脱位均需要复位和稳定,复位后多数采用寰枢椎内固定和融合,如后路的Gallie和Bmoks手术及Magerl手术,但是对于某些严重的C1,2:联合性骨折,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或肿瘤、炎症、畸形等伴有脊髓压迫症且难以复位的患者,上述内固定方法往往无法使用。对于此类患者目前国内外均采用枕颈融合术。笔者自2001年10月-2004年6月采用枕颈固定技术治疗上颈椎不稳26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3例,其中3例均为男性,年龄28~56岁,车祸伤2例,砸伤1例,齿状突骨折1例,寰枢关节脱位2例。按D ickm an等根据横韧带及骨性结构的损伤程度及范围分型[1]:ⅠA型2例,ⅡB型1例。观察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力学稳定性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6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植骨均得到骨性愈合,与术前X线相比,侧块椎弓根螺钉及固定钛缆无断裂、松动及脱落征象。结论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即提供了坚强的内固定,减少了钛缆断裂等并发症,又给了植骨块一个很好的固定,更好的促进了植骨融合,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6.
后路寰椎侧块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效果,探讨寰枢椎不稳的固定方法。方法采用寰椎侧块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对15例寰枢椎不稳的患者进行固定。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39.5岁。术前行颅骨牵引。寰椎侧块螺钉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18~20mm,与后弓下缘以上2mm的交点,钉道方向在冠状面垂直,矢状面上螺钉头端向头侧倾斜约5°。枢椎进钉点为枢椎下关节突根部中点,钉道与矢状面夹角约15°,横断面夹角约30°。螺钉直径3.5mm,寰椎侧块螺钉长28~32mm,枢椎椎弓根螺钉长22~26mm。结果本组平均随访14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植骨块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技术稳定性良好,具有三维固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手术指征、技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30例寰枢椎不稳及脱位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平均43.5岁,病程1周~16年。3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22例伴不同程度四肢感觉和运动障碍;4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8例齿状突陈旧性骨折及7例横韧带断裂的患者行后路植骨。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脊髓或椎动脉损伤、无断钉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伤口无感染,X线检查提示寰枢椎的解剖关系得到恢复。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6~18个月,X线及三维CT提示:获得骨性融合;随访中,螺钉未出现松动、断裂,位置满意。结论在对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治疗上,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能有效重建寰枢椎的稳定性,提高融合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寰枢椎骨折与脱位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提高上颈椎骨折与脱位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方法自1987年1月~1997年1月10年间共收治颈椎骨折或骨折脱位162例,上位颈椎损伤36例,占颈椎损伤病例的22.2%。其中枕寰关节脱位1例,寰椎横韧带损伤3例,寰椎骨折3例,齿状突骨折或合并寰枢椎脱位26例,Hangman骨折3例。交通事故伤30例,高处坠落伤6例。临床均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有不同程度神经受压症状与体征者25例。根据损伤类型,分别采用枕颈框架植骨融合术,Brook-Jenkin寰枢椎融合术,齿状突直接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前路椎体双螺钉固定术。所有病例,术前首先行头颈部双向牵引复位。结果36例病人随访6~96个月,平均48个月,X线显示所有病人术后上颈椎稳定性可靠,脊髓受压症状与体征消失。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处理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直接内固定,能保持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经术前颅骨牵引或枕颌带牵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行寰枢椎固定。结果所有螺钉位置良好,骨折与脱位复位固定满意,无神经血管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38个月(平均24个月),12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骨性愈合,椎间稳定性得到恢复,未出现内固定物断裂,无延迟愈合及骨不连,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好,JOA评分优良率82.2%。结论个性化置钉,能保证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安全性与准确性。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可为患者提供牢固、稳定的三维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Magerl和Brooks联合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和评估Magerl和Brooks联合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18例寰枢椎不稳或经牵引已达复位的可复型及经口前路松解后牵引复位的难复型寰枢椎脱位患者,进行Magerl和Brooks联合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1例螺钉疑误打入椎动脉;1例术中导针误穿过C1前弓皮质约3.5cm,进入咽部,未发生脊髓损伤及伤口感染并发症。本组术后脊髓功能改善为优3例,良9例,有效4例,无变化2例,无加重病例。内置物无松动,无断裂。结论 Magerl和Brooks联合固定确实起到了三点固定作用;本术式能在术中完善复位效果;对已复位或接近复位的寰枢椎脱位患者,只要C1.2后部结构完整,有必要行力学稳定性最佳的该联合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