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5 毫秒
1.
董草原 《医疗保健器具》2009,16(10):I0001-I0002
病毒病或流感性病毒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如“非典”、脑膜炎、鼠疫、猪流感、禽流感。现代医学认为,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强的致病因素.致病的原因和过程是外界病毒传染进入人体致病。根据中医阴阳五行原理,不但可以医治控制流感病,还能预知流感病的发作期。当人们真正认识流感病之后.就会知道流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愚昧无知。无知者又自以为是更可怕。  相似文献   

2.
鼠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历史上鼠疫曾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鼠疫发病呈下降趋势,到1953年全世界鼠疫发病仅有156例.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AIDS)医学的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就是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短6个月~1年,通常3~5年,长的可达10年以上)才发病。许多受感染的人在潜伏期没有任何症状,也有一小部分人在感染后  相似文献   

4.
董草原 《临床医学工程》2009,16(10):I0001-I0002
<正>病毒病或流感性病毒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如"非典"、脑膜炎、鼠疫、猪流感、禽流感。现代医学认为,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强的致病因素,致病的原因和过程是外界病毒传染进入人体致病。根据中医阴阳五行原理,不但可以医治控制流感病,还能预知流感病的发作期。当人们真正认识流感病之后,就会知道流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愚味无知,无知者又自以为是更可怕。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为艾滋病病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几年,一种新类型的病毒(HIV)在迅速蔓延。每天,世界上有数千HIV感染的新病例出现,它们发生在每一个国家中。目前,全世界已有一千三百万人感染HIV。 HIV的全称是“人类免疫缺乏病毒”,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长期作用就是对人体免疫系统进行攻击,使之丧失正常的防御功能。免疫系统的通常作用是抵御感染,维持人体健康,所以说,它如果不能正常工作的话,的确是一个严重问题。 染上HIV的人可能许多年内都不会出现发病症状,被感染的人甚至可能都不会意识到自己是HIV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类与SARS病毒的殊死较量 ,似乎已明显占上风 ,但是SARS病毒决不会甘心失败 ,只要人类有所松懈 ,SARS病毒同样将不失时机地进行反扑 ,有文字记载历史上不少瘟疫都是多次肆虐 ,因此对待SARS也不能掉以轻心。1 历史上几次重大疫情流行情况1 1 鼠疫历史上的首次鼠疫爆发于公元 6世纪 ,波及很多国家。疫情持续了约 5 0至 6 0年 ,死亡总数约一亿人。第二次流行发生于公元 14世纪 ,持续了近三百年 ,疫区遍及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直到史称的“伦敦大火灾”后鼠疫流行才随之平息。第三次大流行始于 19世纪末 ,至 2 0世纪 30年代达最高…  相似文献   

8.
问问医生     
乙肝病与乙肝带毒有本质不同在义务献血时,发现我的血液中存在血液病毒。从此,有人对我“刮目相看”或“敬而远之”了,他们说我得了乙肝病,但我没有任何症状;又有人说我是乙肝带毒。乙肝病和乙肝带毒有什么本质不同?读者:宁菁据调查,全国的乙肝带毒者有1亿多,但绝不能说他们都患了乙肝病。乙肝病毒感染后并不一定都要发病,有三种情况:乙肝带毒者,体内有病毒,但不引起病症,检查时肝功能正常,转氨酶也不高,自己可正常地工作、生活,可以理解为人体和病毒“和平共处”;人体感染病毒后被体内的免疫细胞清除。占我国总人口58…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方家鼠鼠疫形势与防治对策建议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鼠疫是由鼠疫菌引起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也是一种古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回顾人类鼠疫历史,除少数因直接接触野生啮齿动物导致外,尤其是腺鼠疫几乎都与家鼠鼠疫相关。家鼠鼠疫也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存在着自然疫源性,同样输入性的家鼠鼠疫也可以形成稳固的自然疫源性〔1〕。追溯腺鼠疫历史,最早记述是公元132 0年圣经中写到的流行病(股腺鼠疫) ,之后是公元前4 31年记载的“雅典鼠疫”,我国早在公元前五至三世纪的《皇帝内经》中就有恶核-腺鼠疫的记载〔2 - 3〕。可以说记录最完全的是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1994年给世界敲响警钟、给…  相似文献   

10.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卫生战略目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为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真正的全球性大协作。它是世界上任何经济体制的国家都应达到的目标。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阶段,借鉴国际上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厂矿基层卫生保健工作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数年后,可使部分感染者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度下降而发病。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发病之前,其外表和健康人是一样的,在医学上,称他们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虽然外表健康,但体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带有艾滋病病毒,会传播给他人。 艾滋病可以医治吗?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经过科学证明可以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方法,也没  相似文献   

12.
人类认识病毒的历史比显微镜的历史还要短暂; 而病毒认识人类的历史却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漫长。或许,在病毒的眼中,人类不过是个不知深浅的顽童。 2003年,SARS病毒史无前例的肆虐,2004年春天,新加坡、台湾、广东相继又出现非典病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禽流感也在我国及周边的国家四  相似文献   

13.
《医药与保健》2003,11(5):61
疾病和人类相伴而生。人类攻克医学顽症的过程,也是探索和掌握自然规律、改造和利用客观世界的过程。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世界范围内都曾发生过大范围的疫病流行,疟疾、霍乱、鼠疫、结核痞、登革热等。尽管人类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但最终取得了胜利。与历史上的传染病相比,非典型肺炎的死亡率不到6%,但已经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国科研人员仅用10多天时间就确定和破译了非典病毒的基因图谱,  相似文献   

14.
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第一次、第二次鼠疫流行分别发生在公元前6世纪及14世纪,当时称之为“黑死病”;第三次发生于1894年。我国解放前鼠疫也曾多次流行,病死率极高,但解放后已基本绝迹。目前亚洲、非洲及美洲都先后发现在野生啮齿类动物中有该病流行,1994年印度新德里等地也发生了鼠疫流行,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5.
程晓光 《健康向导》2013,(5):F0003-F0003
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CD4T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13年。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学可以抑制艾滋病病毒,但却不能治愈它.法新社10月24日援引《细胞》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称,极少量的艾滋病病毒可以潜伏在人体免疫细胞中,这个所谓的“潜伏病毒库”的规模是以往估计的60倍.报道指出,根据3年实验室研究获得的这一结果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通常会迅速卷土重来,而且一旦感染者停止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就可能发展成为真正的艾滋病.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资深研究员罗伯特·西利西亚诺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无疑表明寻找治愈艾滋病的方法将会比我们曾经想象和希望的困难得多.”西利西亚诺在1995年最早证明了在免疫细胞中存在“潜伏的艾滋病病毒库”.  相似文献   

17.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还能活得跟正常人一样长?”在艾滋病防治宣传中,很多人都有这样强烈的质疑,大部分人还不相信得了“这种可怕的病”还能正常活到老。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北京市性病艾滋病诊疗中心主任吴吴教授的回答非常肯定:“如果发现感染后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的预期寿命与非感染者相近。”他特别强调,“早检测、早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不治已病治未病”,出自我国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说明防病重于治病,导出了“养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返朴归真,无污染、纯天然的功能食品倍受欢迎。蜂产品是其中的姣姣者,蜂蜜被人类利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少数优良的食品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世界元素医学》2014,(1):99-100
艾滋病在我国自1985年在北京发生第一例死于AIDS的美籍阿根廷旅游者后,至今艾滋病毒感染者超过100万。现在,全国各省市陆续出现了艾滋病患者,专家称之为“艾滋病发病的第一高峰”。中国有13亿人口,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逐年增加,那时我国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将跃居世界之首位。所以,AIDS对我国的威胁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元素医学》2009,(4):F0002-F0002,F0003
艾滋病在我国自1985年在北京发生第一例死于AIDS的美籍阿根廷旅游者后,至今艾滋病毒感染者超过100万。现在,全国各省市陆续出现了艾滋病患者,专家称之为“艾滋病发病的第一高峰”。中国有13亿人121,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逐年增加,那时我国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将跃居世界之首位。所以,AIDS对我国的威胁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