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TPN支持的合理性.方法 针对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肠外营养(TPN)使用情况、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TPN支持已不再是单纯供给营养的方法,而是治疗疾病的措施之一,它也是重症病人、慢性器官衰竭、消耗性疾病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结论 TPN支持方式在危重病人的营养治疗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时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方法:对25例ICU病房进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治疗组)15例,完全肠外营养(TPN)组(对照组)10例,在摄入同等热量、同等氮量的条件下进行比较,研究期为10天。结果:治疗组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结论:EN支持不但可以明显改善危重病人的营养状况。对于胃肠功能完整或具有部分肠道功能的危重病人,应尽早采用EN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3.
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eeral.nutrition)简称TPN,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胃肠”作用的重要治疗措施。它已成为当前外科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营养支持能改善外科病人的营养状况,保护与支持器官的结构及功能,维持组织与细胞的代谢,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我院自1998年12月开展TPN工作以来,共收治67例病人,取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现结合临床,浅谈其在应用过程中的观察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病人67例,男47例,女29例,年龄23~75岁,平均51.6岁。急性重症胰腺…  相似文献   

4.
王玉荣  柏山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302-3303
ICU病房给病人合理的营养支持非常重要。我院ICU2年来对32例危重病人在治疗原发病和其他生命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以及混合营养,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惠 《江西医药》2005,40(Z1):776-777
目的探讨呼吸支持与气道管理在危重病人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分析危重病人的呼吸支持与气道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护理的好坏直接决定患者危险期的时段。结论通过科学有效的对危重病人进行支持与气道护理,使病人能尽快渡过危险期,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是外科重危病人治疗中的重要问题。自1991年以来,我们对40例手术病人,经中位颈内静脉穿刺行上腔静脉置管术,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全肠外营养支持1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炳香 《医药导报》2007,26(7):780-781
目的 通过分析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支持的实施情况,对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对2001年6月~2006年4月期间实施TPN支持的145例住院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PN能提高危重患者的治愈率及手术成功率,能够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结论 TPN液可有效保护与支持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维护细胞的正常代谢,参与机体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的调控与修复。TPN液配方应以个体化调整为基础,才能起到更安全、更有效的营养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8.
单显民 《黑龙江医药》2009,22(3):401-402
感染是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营养的主要并发症。在TPN临床应用早期并发率为20-33%,今年已降到1-3%。其感染方式主要有两种:1)局部皮肤感染;2)全身感染(败血症)。TPN期间出现发热,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些病人治疗因此而中断,甚至可危机生命。为了使TPN支持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在护理中我们必须做到绝对无菌,防止营养液的污染,加强导管的管理,这是降低TPN感染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完全胃肠外营养在腹部外科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腹部外科病情复杂危重且不宜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实行完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结果观察。方法 应用TPN方法、营养状态的评估以及营养需要量的计算与配制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96例病人中存活183例且均达到或接近正氮平衡,死亡13例均与TPN无关,主要死因为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并存病的急性发作。结论 在全面分析代谢变化后,正确评估营养状态,合理选择营养支持时机并设计个体化TPN方案之基础上,实行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对提高腹部外科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术后病死率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老年病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2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24例老年病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围手术期病人92例,晚期肿瘤病人23例,危重病人9例,完全肠外营养(TPN)111例,肠外营养(PN)合并肠内营养(EN)13例。结果显示:适宜的TPN在老年病人中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老年病人因其特殊的病理生理、代谢特点,故在TPN治疗时应注意个体化。同时还应预防并发症,尤其是导管败血症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危重患者术后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危重患多指严重创伤、感染、脏器功能障碍和大手术后的患,此类患病情重、病程长、分解代谢亢进。危重患营养状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的抗感染能力和术后恢复。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指将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经静脉通道输入人体的一种治疗措施,使患在禁食的情况下保持正氮平衡,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以提高危重患救治成功率,改善手术患的生活质量。本总结了56例危重症患术后应用TPN治疗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医院急诊科是医院就诊窗口,直接体现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反映医院的业务技术水平,是医院的整体形象。急诊科所面对的患者多数为危重病人,对急诊危重病人抢救能否成功,时间是关键因素,临床实践证明,危重病人就诊后1h是决定患者生死的关键时间,称危重病人急救黄金时间。我院急诊科自1999年3月—2003年3月,对140例危重病人  相似文献   

13.
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支持及护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五医院外科孙雅,黄荔红随着医学的发展,胃肠外营养支持日益得到重视,对危重病人实施静脉营养,提供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提高了围手术期、严重创伤、感染等病人的治疗效果,对危重病人的预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拟结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院全静脉营养液(TPN)的配制及使用情况。方法通过查阅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TPN的处方和相关病例,对使用TPN的临床科室、病人及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TPN的使用符合TPN的应用原则,处方基本合理。但TPN在临床使用不够广泛,处方过于简单。结论鉴于TPN在一临床实践中所取得的显著疗效,我院可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加强培训,以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15.
1968年Dudrick 等以氨基酸、葡萄糖等为主要营养成分,配伍适量的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经中心静脉输入人体的“全静脉营养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简称TPN)或称“高能输液”(Intravenous Hyperalimen-tion 简称IVH)对不能经口摄取营养的危重病人,几乎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本文就TPN 内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做好老年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观察匀浆膳食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匀浆膳食对临床19例住院老年危重病人进行鼻饲营养支持。匀浆膳食由谷类、肉类、蛋类、蔬菜及油、盐等组成。用高速组织捣碎机研磨成糊状,根据病情调配成1000kcal~2000kcal不等热量,其中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2%~15%,脂肪占总热量的20%~30%,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5%。每日分6~7次由鼻饲管灌注。结果 19例老年危重患者,经药物治疗、临床护理及配合营养支持后,患者的病情及营养状况明显好转,应用匀浆膳食无不良反应,有效地配合了临床治疗。结论 匀浆膳食是易于消化的平衡膳食,且经济、安全、方便,适合于老年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7.
蔡秋香 《哈尔滨医药》2004,24(6):99-100
目的探讨护士长与夜班护士沟通的有效方法。方法我们从1999年建立护士长与护士联系本,用于记录院部与护理部主要会议精神,对护理质量检查及最近一段时间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危重病人护理要点,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好人好事等。各班护士及时阅读并签字。结果实施4年来,各项中心工作及时落实,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危重病人护理及时有效。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护士长与夜班护士联系本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8.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指将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经静脉通道输入人体的方法。当前TPN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提高危重患者的耐受力及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促进康复有显著疗效。在实施TPN疗法中连续进行、有效的护理可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们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开展TPN疗法的60例进行简要总结,同时谈几点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TPN在外科重症监护病例支持治疗的价值及其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02例外科ICU病人接受TPN支持治疗,52例(17.2%)经周围静脉途径输注,250例(82.8%)经中心静脉途经输注,术后TPN平均时间15.4天。比较术前及术后第3、7、14天多项营养监测指标。结果 87例(28.8%)危重病得到控制或好转;208例(68.9%)接受大手术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除3例手术切口感染和3例周围静脉炎外,无其它并发症发生。7例(2-3%)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在TPN治疗中。血糖、甘油三脂升高(P〈0.05)。结论 TPN治疗对外科ICU病者的顺利康复作用显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老年患者TIN治疗应掌握低糖、低脂和低热量供给,适当增加蛋白质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锁骨下静脉置管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进行长期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长期静脉输液和给药病人建立了一条理想的静脉通道。本院于2004年6月~2006年6月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于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慢性衰竭病人的静脉输液与营养,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病人和家属的认可。现将应用护理及并发症观察的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共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43岁~81岁;病种有急性心肌梗塞12例、脑出血13例、运动神经元病5例、肿瘤17例、Ⅱ型呼吸衰竭6例。置管时间最短5天,最长83天,平均14天。1.2材料选用国产北京天地和协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