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鼻渊为中医病名,临床以鼻流浊涕不止,伴鼻塞、头痛、嗅觉减退为主要表现.西医学的急、慢性鼻窦炎可参与本病辨证论治.本病多迁延日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一点心得体会,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苍耳子合剂治疗慢性副鼻窦炎95例江西省樟树市人民医院(331200)黄美英主题词慢性副鼻窦炎/中医药疗法慢性副鼻窦炎祖国医学称为“鼻渊”,其病程长,以流脓涕、鼻塞、头痛等为主。本病多因外感风热或风寒侵袭而致,本人用中药“苍耳子合剂”治疗96例慢性副鼻...  相似文献   

3.
鼻渊为中医病名,临床以鼻流浊涕不止,伴鼻塞、头痛、嗅觉减退为主要表现。西医学的急、慢性鼻窦炎可参与本病辨证论治。本病多迁延日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一点心得体会,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慢性鼻窦炎属于祖国医学"鼻渊"、"脑漏"、"鼻鼽"等范畴。其症状为:鼻塞、流脓涕、头痛及嗅觉减退或嗅觉丧失等。临床表现为鼻黏膜充血、水肿、脓涕、鼻息肉等。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病因复杂,病程长,缠绵难愈。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各有特色。现将近年来对本病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诸云龙 《河北中医》1989,11(1):11-12
鼻窦炎是最常见的鼻病之一,其中尤以上颌窦炎为最多,临床上以慢性者居多。本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鼻渊”。早在二千年以前的《素问·气厥篇》中即有“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的记载。《外科大成》中进一步明确地指出:“鼻渊者,鼻流浊涕,黄水腥秽是也,又名脑崩、脑漏”,“鼻渊而脑痛者名控脑砂”。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以往对本病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鼻窦炎属于祖国医学"鼻渊"、"脑漏"、"鼻鼽"等范畴。其症状为:鼻塞、流脓涕、头痛及嗅觉减退或嗅觉丧失等。临床表现为鼻黏膜充血、水肿、脓涕、鼻息肉等。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病因复杂,病程长,缠绵难愈。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各有特色。现将近年来对本病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宋文焕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1):695-696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属祖国医学鼻渊范畴 ,传统的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宣通鼻窍在本病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 ;但急性期若失治误治 ,转为慢性 ,则正虚邪恋 ,缠绵难愈。笔者认为本病慢性期宜从内痈论治 ,临床应用《医学心悟》透脓散加味治疗本病疗效满意 ,现举一例。女 ,2 9岁 ,1 997年 2月 6日诊。患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6年 ,久治不愈 ,遇外感则发。 1周前感冒风寒后又作头痛 ,流黄浊涕 ,发热 ,乏力气短 ,食欲不振 ,二便正常 ,舌淡红有齿痕 ,苔黄腻 ,脉滑数。静滴青霉素、甲硝唑无效。辨为正气亏虚 ,毒热蕴结 ,肉腐为脓 ,法当托里排脓 ,祛腐生肌 ,…  相似文献   

8.
慢性鼻窦炎是以鼻塞、流脓鼻涕、头昏、头痛、嗅觉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病程较长,可数年至数十年,反复发作,经久难愈.笔者1999年1月-2007年12月运用自拟中药鼻渊汤行负压置换治疗本病76例,与用常规置换疗法治疗50例比较,中药鼻渊汤负压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多见而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主要症状有鼻痒、打喷嚏、鼻流清涕、头痛,有时眼角和咽部干、痒等.本病属蒙医学亚玛病范畴.  相似文献   

10.
梅国强运用经方治疗黄褐斑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患者以中年妇女居多,多发于两颧、两颊、鼻周、额头和眼周.西医学认为,本病多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尤其是和女性的雌性激素水平异常有关,因此月经不调、服用避孕药、肝病、慢性肾病或药物性肝肾损害等都会形成黄褐斑,日晒和精神压力会加重病情,并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凡成 《山西中医》1992,8(4):15-17
干燥性鼻炎是以鼻腔干燥少津而无鼻腔粘膜萎缩和嗅觉障碍为特点的常见慢性鼻病,多伴有鼻内灼热、刺痒感,下鼻甲前端少许干痂粘附,或有鼻中隔粘膜糜烂,易鼻衄。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气候干寒、燥热,环境多灰(粉)尘,烟、酒过度等所致,一般以预防和对症处理为主,辅以多种维生素治疗。在祖国医学中本病属鼻燥、鼻干、鼻无涕、鼻衄等范畴。其辨证施治一般可分为四型,个人体会,以肺胃郁热证多见,脾虚  相似文献   

12.
浅谈温补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过敏性鼻炎属祖国医学“鼻鼽”的范畴。以鼻塞、鼻痒、 流涕、喷嚏为临床特征。本病随季节变化时发时止,缠绵难 愈。近几年来,笔者运用温补法为主治疗本病,常获满意疗  相似文献   

13.
鼻鼽相当于西医学的变应性鼻炎,为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脏腑虚损,卫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邪气乘虚侵袭,使肺失通调,津液停聚,壅塞鼻窍,邪正相搏于鼻窍所致.本病虽表现在肺系,其病机变化与脾、肾也有一定关系.笔者根据临床观察发现该病临床从肝论治,疗效亦较显著,现举临床案例3则,希望能起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4.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鼻炎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表现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肿胀,称慢性单纯性鼻炎,若发展为鼻粘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称慢性肥厚性鼻炎.本病是五官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是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及邻近器官的慢性炎症而致.  相似文献   

15.
小儿哮喘属现代医学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范畴,多由上呼吸道感染,鼻、喉、咽发炎所引发.中医学将本病归于"哮"、"喘"两证.笔者幸得中医名家王士福教授教诲,就本病的临床证候与病理特点筛选方药,采用大剂量分服法,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津  李珍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111-112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临床以突然发作性鼻痒、喷嚏、鼻流清涕为主要表现,缠绵不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造成生活和工作的诸多不便,其发病率有全球逐年增加趋势,属于祖国医学"鼻鼽"范畴。《内经.素问》中早有记载,本病是因禀质特异,邪犯鼻窍所致。目前西医治疗效果欠佳,而针灸治疗本病经临床验证疗效是肯定的,方法多样,各具特色,而且没有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慢性鼻-鼻窦炎属于祖国医学中"鼻渊"的范畴,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西药短时间内可缓解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症状,但药物副反应不可避免。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多种外治法如中药熏蒸、冲洗、超声雾化、塞鼻、滴鼻、喷鼻、针刺、灸法等效果明显,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旨在综述慢性鼻-鼻窦炎的多种外治法,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作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小儿慢性鼻渊之本,当责肺脾两虚,营气血难地上布鼻窍,鼻窍失养,加之肺虚难以祛邪外出,邪毒易于滞留,致鼻渊日久绵绵不愈。2、慢性鼻渊之标,常因风热痰湿,痰湿与风迷邪存在着间接的因果关系,湿痰内阻、鼻窦失宣,致风热之易于滞留,因此,风热痰湿之间是互为因果,相互为病。3、慢性鼻渊之治,主以固本0祛邪,本病病理特点本虚标实,固本祛邪是治疗本病大法,作者常用疏风清热法、清热化痰法  相似文献   

19.
疗鼻五法用于治疗慢性鼻炎,可使鼻臭消失,分泌物减少,头痛减轻或消失,鼻塞解除;瓜蒂外用吹鼻能引去湿热,更有利于本病治疗。  相似文献   

20.
慢性泪囊炎是临床常见眼病,好发于中年以上的女性,占75%~80%,可能与女性骨性鼻泪管管径较狭窄,鼻指数较大(鼻指数=鼻宽×100/鼻高)或女性好哭而擤鼻少,泪液滞留有关[1].目前治疗方法有泪囊鼻腔吻合术、鼻内泪囊鼻腔造口术及YAG倍频激光疏通术等.但作者认为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仍为本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现将作者手术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