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术后放疗诱发放射性肺炎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放疗诱发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放疗设野的临床意义。方法:1997年至1999年122例乳腺癌患者行胸壁切线、锁骨上野照射,部分行内乳野、腋锁野照射。结果:放射性肺炎多发生在行腋锁野的患者。结论: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腋锁野照射和照射的体积有关,放射时应尽量减少肺的照射体积。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术后放疗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26例术后放疗的乳腺癌,观察放疗的照射野、照射剂量,使用化疗药物的时间、种类,内分泌治疗,患者的年龄和肺部基础病变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发生放射性肺炎29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与照射野、照射剂量和使用化疗药物的时间有关(P<0.05),与化疗药物种类和肺部基础病变也有一定关系.结论 照射野和剂量的增加、放疗前化疗及肺部基础病变均会增加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7例术后乳腺癌患者放疗的照射剂量、化疗周期,同时分析行内分泌治疗、年龄、Karnofsky评分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结果 临床有放射性肺炎症状者11例,占9.4%;有影像学改变的放射性肺炎31例,占26.5%.放射性肺炎与放疗剂量、化疗周期和年龄有关.结论 放射性肺炎是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高龄、高照射剂量、化疗周期增多会增加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相关因素,为优化放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对96例术后放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方式,术后放疗的照射野、照射剂量,辅助化疗的种类、年龄、肺部原有基础疾病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96例乳腺癌患者中发生放射性肺损伤19例,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与照射野、照射剂量有关(P<0.05)。结论 术后放疗照射野的设计和放疗剂量的增加是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增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10例放射性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198 7年 1月~ 1988年 12月放射治疗 2 30例肺癌、乳腺癌患者。其中肺癌 135例 ,乳腺癌 95例。发生放射性肺炎分别为 5 .1% (7/ 135 )、3.1% (3/ 95 )。并胸水患者行全胸移动条野照射 16例 ,发生放射性肺炎 31.2 % (5 / 16 )。而常规照射野占 2 .3% (5 / 2 14)。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靶区剂量、照射面积为正比关系 ,化疗后再放疗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设计和应用定位模板改进腋锁野定、摆位精度的效果.方法: 对乳腺癌根治术后腋锁野放疗过程中应用定位模板进行定位、复位、摆位, 同时和传统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定位模板定位、摆位可有效保证患者体位的重复性、减轻患者疲乏程度、提高定位、摆位的精度及速度, 减轻放疗技师的劳动强度.结论: 使用定位模板改进腋锁野定、摆位, 可有效减少人为摆位误差, 提高放射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7.
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诊治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癌患者接受胸部放疗后并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了解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及诊治情况。方法:选取接受胸部放疗的Ⅱ~Ⅳ期肺癌患者968例,研究照射剂量、面积等14个因素对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影响。应用SPSS 13.0进行χ2检验的单因素分析。结果:113例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1.7%(113/968)。单因素分析显示,放疗剂量、射野面积、辐照体积V30及合并胸腔积液、肺部感染、有肺慢性疾病病史是放射性肺炎的主要影响因素;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性别、合并化疗、糖尿病与放射性肺炎无关。放射性肺炎的治疗除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等一般处理外,抗生素加激素治疗是关键。结论:照射野面积大和剂量高的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在肺癌放疗中正确设计放疗靶区,全面了解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可明显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机会。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放疗切线野与腋锁野照射的摆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放疗的切线野与腋锁野衔接所涉及的问题,即避免相邻野的剂量重叠或靶区遗漏,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方法 采用^60Co治疗机乳腺治疗半野挡块装置,将治疗床和机架旋转某一角度分别照射切线蜉和腋锁野。结果 此方法从理论上可解决切线野与腋锁野的衔接问题,并可改善衔接区域剂量分布的不均匀性。结论 半野切线照射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照射野间剂量重叠或遗漏问题。  相似文献   

9.
骆雯  王勇  唐仕敏 《现代肿瘤医学》2019,(16):2879-2882
目的:比较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两种放疗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将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乳腺癌的术后患者共164例分为两组。常规分割放疗组99例:照射剂量为2 Gy/次,每周5次,总剂量50 Gy。大分割放疗组65例:照射剂量为2.656 Gy/次,每周5次,总剂量42.5 Gy。结果:大分割放疗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30.77%,常规分割放疗组为4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肺炎程度比较:1级放射性肺炎大分割放疗组17例,常规放疗组29例;2级放射性肺炎大分割放疗组3例,常规分割组15例;大分割组无3级及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常规放疗组有2例发生3级放射性肺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分割放疗组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15.38%,稍高于常规分割放疗组1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放射性肺纤维化的患者中,两组均未发生3级及以上损伤,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乳腺癌术后大分割放疗未增加远期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而近期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较常规分割放疗组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探测器测量接受高能X射线半束照射的乳腺癌患者的照射剂量。方法 采用MOSFET探测器首先在人体模型上测量,研究在6MV X射线半束照射中相邻半野剂量的分布情况和加速器相关因子的影响,然后实时测量10例乳腺癌患者腋锁野与胸壁切线野6MVX射线半束照射时匹配线上、腋锁...  相似文献   

11.
肺癌放疗与放射性肺炎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分析肺癌放射治疗后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因素,提供今后对策.方法以我院412例肺癌放射治疗患者资料,分析照射剂量、设野面积及发生时间等项目,发生率以X2检验.结果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8.25%,单纯放疗为7.71%,化疗加放疗为10.6%,二者无差异(P>0.05),14~67天内发生,放疗过程中发生4例,一般在两个月内.放疗剂量≥70Gy,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5.38%,50~70Gy为9.32%,<50Gy为1.33%,呈剂量反应(P>0.05).设野面积≥180cm2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1.76%,明显高.结论放射性肺炎是肺癌放疗中严重的并发症,其预防首先应根据患者情况设计治疗方案,设野可实行后缩野、多野、超分割或适形放疗.对有肺部疾患的要积极治疗,发生时要及时处理,剂量控制还是可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所致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临床和物理因素.方法 选取未手术、经缩野增量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6例,收集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及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物理参数.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x2 检验和x2线性趋势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发生放射性食管炎47例,其中1级31例,2级l1例,3级5例,总发生率为44.3% (47/106).KPS评分、放疗增敏和病灶位置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密切相关(x2=11.30、8.45、7.67,均P<0.05).照射野内食管受照长度、照射野内食管受照平均剂量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密切相关(F=20.82、83.08,均P<0.05).随着受照射体积百分数V20、V30、V40和V50的增加,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具有线性趋势(x2=38.36、33.29、38.18、54.62,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放疗增敏、照射野内食管受照长度、照射野内食管受照平均剂量和V50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相关(OR=0.321、2.850、7.307、8.558,均P<0.05).结论 放疗增敏、照射野内食管受照长度、照射野内食管受照平均剂量和V50是影响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独立因素,V50对判断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肺炎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以指导肺癌治疗计划的制定,避免和减少正常肺组织的放射损伤.方法选取101例放射性肺炎患者,研究照射剂量等20个因素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应用SPSS*!8.0进行χ2检验的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肺部感染、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胸水、心血管疾患、慢性支气管炎史、化疗史、照射剂量、照射天数、照射野大小10个因素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关.②多因素研究发现肺部感染、阻塞性肺炎、肺不张、胸水、慢性支气管炎史、心血管疾患、化疗史、照射剂量、照射野大小9个因素为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制定肺癌放射治疗计划时,充分考虑患者的合并症、化疗史、照射剂量、照射野大小等因素,可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机会.  相似文献   

14.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的临床及剂量体积因素,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计划的制定,减少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7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接受累及野照射的三维适形放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15例.在肺窗条件下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1和纵隔窗条件下短径≥10mm的淋巴结GTV2.临床靶体积(CTV)为GTV1外放8mm,及肿大淋巴结累及区.计划靶区(PTV)为CTV外放5~10mm.6MV-X线照射,1.8~2.0Gy/次,5次/周,PTV剂量达50~70Gy,中位剂量60Gy.其中42例单纯放疗,73例放、化疗结合治疗.记录临床因素与剂量体积(DVH)参数及放疗结束3个月内发生的≥2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炎采用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包.结果:33例发生2级及以上RP.发生率为28.7%.中位发生时间为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是否合并基础肺疾病、全肺体积、V5、V10、D50、D75与RP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20、0.024、0.006、0.016、0.014、0.044).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基础肺疾病及V5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2、0.004).结论: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相关,其中V5是预测RP的剂量学指标,在制定治疗计划时还应考虑患者是否合并基础肺疾病以减少RP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照射剂量、照射野面积大小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502例应用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按照射剂量、照射野面积的大小分组,比较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照射剂量DT<6000 cGy6、000~7000 cGy、>7000 cGy,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41%、9.18%、36.4%(P<0.05)。照射野面积>160 cm2、<160 cm2,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4.4%、7%(P<0.05)。结论照射剂量、照射野面积的大小是影响放射性肺炎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乳腺癌、食管癌患者放疗后肺纤维化的发生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得到病理证实的100例接受放疗的乳腺癌和食管癌患者密切随访,以胸片及CT了解有无肺纤维化发生,并以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不同情况下肺的受量.结果12例患者发生肺纤维化,其中2例为乳腺癌,10例为食管中段癌患者,均未发现有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表现.TPS显示上胸段及乳腺癌放疗时肺窗容积剂量较中段食管癌患者要低.结论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与肺容积剂量有关,可不经过急性放射性肺炎阶段.  相似文献   

17.
细胞因子联合DVH参数预测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肺癌胸部放疗前及照射40~50 Gy时血浆中TGF-β、IL-6及ACE含量变化、肺受照射剂量体积因素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67例肺癌患者按治疗常规给予放疗或(和)化疗;男60例,女7例,中位年龄58岁(26~81岁)。放疗前、照射40~50 Gy时采血冻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液中TGF-β、IL-6及ACE含量。放射性肺炎根据CTC AE3.0标准评价,评价终点为≥2级放射性肺炎。结果存活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6个月。2级以上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25.4%。自放疗开始至发生放射性肺炎的中位时间73天。放疗前、放疗40~50 Gy时血浆中TGF-β、IL-6含量以及其在放疗期间的变化与放射性肺炎无明显相关性。发生放射性肺炎组患者的疗前、疗中血浆ACE含量明显低于未发生肺炎者(P=0.033、0.004)。发生放射性肺炎组的全肺接受10 Gy照射体积(V10)为44%,高于未发生肺炎组的39%(P=0.029)。健肺MLD、V10、V15、V20分别高于未发生肺炎组(1931 cGy:990 cGy、52%:35%、48%:23%、37%:10%,P<0.05)。将生物因素ACE含量和DVH参数联合分析发现疗中血浆ACE含量和全肺V10组合是放射性肺炎最强的预测因素。疗中ACE含量ACE>506 ng/ml且全肺V10≤40%时,放射性肺炎的发生风险最低,13例中无一发生;但如果ACE≤506 ng/ml且全肺V10>40%时,放射性肺炎风险达50%(6/12);其他情况疗中ACE>506 ng/ml且V10>40%或疗中ACE≤506 ng/ml且V10≤40%时,放射性肺炎发生率26.7%(P=0.008)。结论(1)放疗前、放疗中血浆ACE含量低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2)血浆ACE联合DVH参数V10有望作为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307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放射性脑病发生规律。方法:收集2006-01-2009-12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放射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放射性脑病发生在鼻咽癌放疗后4~192个月,中位40个月。接受常规面颈联合野放疗及高剂量照射的患者发生放射性脑病的机会更大,发生率分别为6.6%和4.4%。结论:放射性脑病多数发生在放疗结束后3.5年内,与肿瘤分期、放疗方式以及高剂量照射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照射野三维适形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3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均行三维适形放疗,依据照射野的不同,分成3野组与5野组,常规分割进行照射,5次/周,DT60Gy-66Gy/30f-33f.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V30、V20、V15、V10、V5等参数以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近期疗效(CR+PR)、V20、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均无差异(P>0.05);3野组V30、V15、V10高,而5野组V5较高,V30、V10、V5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V15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3野或5野进行照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三黄油联合喜疗妥对乳腺癌患者放疗中急性放射性皮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乳腺癌根治术后接受放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接受放疗的同时用三黄油湿敷照射野皮肤后再用喜疗妥涂抹,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对症处理.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皮炎0度15例、Ⅰ度18例、Ⅱ度13例、Ⅲ度3例、Ⅳ度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