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脑积水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常见并发症之一[1]。根据发病时间将a SAH脑积水分为急性(0~3 d)、亚急性(4~13 d)和慢性(≥14 d)[2]。aSAH后急性脑积水指动脉瘤破裂后3 d内发生的脑积水,发生率为15%~87%[3],其中约  相似文献   

2.
正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是颅内出血的一个重要类型,占脑血管总发生率的12%~20%。随着血管内介入及外科手术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干预,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脑血管痉挛所导致的迟发性脑缺血,尤其是脑梗死逐渐成为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能够  相似文献   

3.
正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很高的临床急症~([1]),对责任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的早期干预,尤其是发病24 h内进行处理,可以显著降低IA的再破裂风险,并改善患者预后~([2-5])。然而,目前国际上极少有关于aS AH患者急诊救治流程的相关报道。Delphi专家咨询法是  相似文献   

4.
<正>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80%是由其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1]),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脑卒中疾病中最为凶险的一种,死亡率最高可达50%~([2])。防治颅内未破裂动脉瘤面临两难选择。目前所知的未破裂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特点和动脉瘤特点两方面,患者特征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女性、日本血统或芬兰血统、吸烟史、既往SAH史、高血压史等,动脉瘤特征包括大动脉瘤、动脉瘤增大、位于后循环位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动脉瘤破裂急性期开颅手术可显著降低动脉瘤再次破裂的风险。但是,对于重症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早期单纯开颅手术往往效果差,术中脑肿胀而使夹闭术进行困难。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复合手术室条件下,对危急重症18例破裂动脉瘤患者(Hunt-Hess分级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ehnoid hemorrhage,SAH)的主要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但约15%的SAH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甚至重复造影后并未发现出血原因,其中部分病例CT具有特征性表现:出血仅限于中脑周围的脑池,其他脑池没有或仅有少量出血,没有明显的脑沟和脑裂出血。对此荷兰神经病学家Van Gijn和放射学家Van Dongen于1985年提出了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NSH)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7.
正1背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占所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85%左右。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研究显示~([1]),aS AH在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年发病率约为9.1/10万,芬兰和日本aSAH年发病率可分别达22.5/10万与27.0/10万,我国北京地区aSAH的年发病率为2/10万,低于世界范围总体年发病率。由于aSAH发病凶险,院前病死率较高,而我国院前死亡患者尸检率极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系由于蛛网膜下腔血管或脑底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而言,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类型。老年SAH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  相似文献   

9.
分流依赖性脑积水(shunt-dependent hydrocephalus, SDHC)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的常见严重并发症。aSAH后SDHC发生率为9%~36%, 且与患者转归不良相关。文章对aSAH后SDHC的预测因素和预测评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主要由动脉管壁局部缺陷和管腔内压力增高所致。未破裂的小动脉瘤一般无症状,而破裂动脉瘤则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不完全清楚。大量证据表明,颅内动脉瘤是环境因素与多基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文章对弹性蛋白(elastin, ELN)和Ⅰ型胶原α2(colagen type Ⅰα2, COL1A2)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联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方兰香 《内科》2009,4(6):1006-1007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再出血,也是引起患者死亡最危险的因素,因此,再出血的预防是SAH护理的重要环节,对减少致残率、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约占脑卒中10%,其病因80~85%为先天性动脉瘤(以下称动脉瘤)破裂。近年来,由于神经外科学的进展,特别是显微外科的普及,动脉瘤破裂已成为神经外科疾病。但是,一些研究资料表明,中国人 SAH 的病因与西方有些不同,即动脉瘤所占的比例不像英美那样多,相反血管畸形破裂的比例则较大。SAH 的病理生理SAH的病理生理是复杂的,它取决于病因、出血速度、出血次数、出血量、病人年龄以及机体状态等。以动脉瘤破裂为例,往往可先后并发以下几个问题,从而使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化。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外科的危重急症,其中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动脉瘤性SAH(aneurysmal SAH,aSAH)约占SAH病因的75%~80%。而aSAH的发病率约为10/10万,其首次发病的病死率约为15%~20%,  相似文献   

14.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病死率和残疾率均很高的脑血管病,约50%的SAH患者死亡,1/3的存活者遗留长期功能残疾。在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2006年年会上,英国剑桥大学Addenbrooke医院神经外科的Tseng等报道,普伐他汀急性期治疗可降低SAH患者的残  相似文献   

15.
高血糖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中很常见,而且与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具有重要联系,并可导致预后不良.文章对aSAH后血糖升高的机制、引发DCI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血泡样动脉瘤(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 BBA)是一种常见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前壁无分支部位的动脉瘤, 其占颈内动脉动脉瘤的0.9%~6.5%, 女性更常见[1]。BBA瘤壁菲薄, 有时仅有一层纤维组织外膜覆盖, 血管内填塞治疗过程难度较大, 易反复破裂出血。目前外科治疗比较棘手,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是处理复杂动脉瘤的重要手段, 并且已有文献报道了BBA的血流导向治疗[2]。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 NPE)是由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损伤引起的特征性肺间质积液改变, 最常继发于脑干或下丘脑损伤[3]。据我们所知, 目前尚无BBA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合并NPE的报道。我们报道1例BBA破裂出血合并NPE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常见病,常常导致严重后果,约占全部卒中病例的5%,在美国每年有多达3万人罹患该病[1,2].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曾发表过"动脉瘤性SAH处理指南"[3].  相似文献   

18.
编织型腔内桥梁(Woven EndoBridge,WEB)是一种瘤腔内扰流装置,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然而,关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管理的最新主要临床试验均将WEB栓塞定义为一项排除标准。因此,德国汉堡大学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Sauvigny等通过分析一个未经选择的患者队列,对WEB治疗后SAH患者的早期临床病程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或手术夹闭治疗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脑动脉瘤破裂术后以罂粟碱防治脑血管痉挛1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导致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VSP),是脑动脉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症状性VSP,其后果难定。解放军第一○一医院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4月,对12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手术处理后,即在脑底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10d滴入0.12%的罂粟碱稀释液,滴速2ml/h,于术后第3天起行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效果确切,操作简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栓塞治疗所致缺血性脑损害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80%为动脉瘤所致,病死率高达50%[1]。开颅手术钳夹动脉瘤是传统的病因治疗方法,随着栓塞技术和材料的不断改进,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aSAH具有创伤小、脑组织损伤少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aSAH的首选方法。然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如继发性缺血性脑损害、动脉瘤穿孔、破裂、再出血等在某种程度上仍然难以避免,其中继发性缺血性脑损害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的发展为脑梗死,成为与该治疗相关神经功能损害和死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