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常见病,平均发病率为3%~4%,常见于6个月~6岁的小儿,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热病的初期,患儿体温升至38C以上而突然出现。治疗以抗惊厥药物及退热控制惊厥。但高热惊厥复发率较高(约33%),因此预防再次复发极为重要。我们以自制“加味金粟丹”防治高热惊厥的复发,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现将50例患儿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一、一股资料本组50例患儿中,男对倒,女19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5岁。高热惊厥1次38例,2~3次9例,3次以上3例。体温38℃以上惊厥者2例,38.5℃以上惊厥者12例.39℃以上惊厥者25例.395…  相似文献   

2.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颅外感染、高热而致婴幼儿惊厥。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 ,可能由于幼儿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善 ,其分析鉴别和抑制功能较低 ,当受到高热刺激时可发生强烈的兴奋扩散 ,引起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而致惊厥。笔者近年来采用胆制僵蚕治疗小儿高热惊厥 4 4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 4例中男性 2 9例 ,女性 15例 ;年龄 6个月~ 12个月 2 0例 ,1~ 2岁 2 0例 ,3~ 5岁 4例 ;惊厥发作次数 :1次者 30例 ,2次者 10例 ,3次者 4例。治疗方法新鲜牛苦胆 1枚 ,僵蚕 6 g,黄连、蝉蜕各 6 g。将僵蚕装入牛苦胆中 ,悬挂于阴凉处 1个…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拟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症70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住院小儿外感高热症患者70例,其中男38例,女32例;1岁以下16例,2~6岁34例,7~12岁20例;病程均在2d以内;体温在38.5~39.5℃之间。其中伴扁桃体炎20例,惊厥者6例,咳喘者8例。 2 治疗方法 给予自拟中药退热汤治疗,处方:生石膏30~90g(1岁以下30g,2~6岁60g,7~12岁90g),大青叶、板蓝根各15g,金银花、焦麦芽各9g,柴胡、黄芩、羌活各6g,陈皮3g。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至痊愈。伴有扁桃体炎者加射干、玄参;惊厥者加钩藤、珍珠母;咳喘者加麻黄、苏子。 3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治疗预防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6月在10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10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自6个月-4岁;上呼吸道感染者66例,细菌性痢疾者24例,病毒性肠炎者10例;体温在38.5℃以上者89例,病程中惊厥发作1次者90例,2次及以上者10例,经过积极抢救全部控制症状,未发生并发症,随访(17.45±4.45)月,高热惊厥复发5例5.00%(5/100).结论:高热惊厥常常发生突然,应该积极处理,对复杂性热性惊厥可长期口服丙戊酸或苯巴比妥预防.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7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聪 《江西中医药》2001,32(3):44-44
近年来 ,笔者运用针灸治疗急诊科的常见病症和部分危重病症 ,收到较好的疗效 ,现选取资料完整的 72例报告如下 :1 刺血泻热治小儿高热本组 2 2例 ,年龄最大 6岁 ,最小 5个月 ;男 1 4例 ,女 8例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 G6PD)缺乏症 1 5例 ;多为反复用过中、西药物退热而效果不佳者 ,其中 8例有高热惊厥病史 ,均属外感发热〔39~ 40 .5℃ (腋表 )〕,治疗均以三棱针点刺大椎穴后加罐 ,出血量 1~ 3m L。针后 1 0 min测体温 ,下降 2℃为有效。全部病例均有效。如治温某 ,男 ,1 .5岁 ,因感冒发热 39.5℃来急诊。患儿为 G6PD缺乏症患者 ,且多次…  相似文献   

6.
高热惊厥(FC)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虽然是一种短暂的自限性发作,但其复发率高,发作次数越多,继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越严重。部分患儿可由单纯性高热惊厥(sFC)转为复杂性高热惊厥(cFC)或癫痫(EP)。对频繁发作的FC患儿,特别是cFC患儿,进行预防复发的防治是必要的。笔者1998—2003年采用退热剂加安定预防小儿FC再发106例,并对部分病例随访1~5 a,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本院诊治的FC患儿206例,男130例,女76例;年龄6个月~5岁。均符合高热惊厥诊断标准,其中sFC 167例,cFC 39例。原发病:上呼吸道…  相似文献   

7.
小儿病毒感染性高热,是儿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口服一般解热镇痛药效果不佳。抗生素也无效。笔者自拟"退热合剂"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高热1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32例病毒感染性高热患儿全部为门诊治疗,其中男76例,女56例:1~5岁34例,5-10岁52例,10-15岁46例:体温在38-39℃37例。39~40℃79例,40℃以上者16例;就诊时发热1~5天72例,5-10天41例,10-20天19例。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1-5岁12例,5-10岁20例.10-15岁18例;体温在38-39℃11例,39~40℃32例,40℃以上者7例。2治疗方法退热合剂组成:…  相似文献   

8.
发热是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本身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是各科常见症状之一。近年来 ,笔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 1 5例高热持续不退患者 ,均取得很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5例中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42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5天 ,温度最低 38.9℃最高 40℃ ,除3例外 ,其余 1 2例均为住院病人 ,均经抗炎 ,退热等西药对症治疗 ,高热反复不退者。2 治疗方法  取穴 ,合谷、曲池、大椎。药物 :安痛定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每穴均垂直进针 ,回抽无血 ,注入药物。 1~ 5岁小儿 ,高热在 1天内不退者 ,取双合谷穴 ,安…  相似文献   

9.
<正>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急诊常见急重症之一,多见于6个月至6岁患者,尤以3岁以内多见。笔者自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采用针刺素髎穴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患者44例,并与药物治疗44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8例高热惊厥患者均为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我院急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热引发的小儿惊厥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总结对高热惊厥小儿护理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将16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抗惊厥药物治疗和常规的退热、原发病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退热和原发病治疗,不给于任何的抗惊厥药物治疗。结果:168例患儿治疗1~2周之后全部痊愈出院,2年内随访,治疗组84例有惊厥复发的18例,复发率为21.4%,对照组84例有惊厥复发的39例,复发率为4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以认为抗惊厥药物有利于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并可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在应用抗惊厥药物的基础上,护理患儿时还应保持环境安静、进行物理降温、注意饮食调护等,降低惊厥引发的脑损伤,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年龄多在6个月~ 3岁 ,小于 3个月或大于 6岁者少见。惊厥多于病初突然高热时发生 ,惊厥呈全身性 ,抽搐时间短 ,神志恢复快 ,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愈后良好。但是 ,近年来有关学者研究证明 ,如惊厥时间超过 30分钟者 ,约半数以上在日后发生癫痫。所以尽快制止惊厥是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现将笔者抢救治疗的高热惊厥 4 9例 ,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9例患者中 ,男 38例 ,女 11例 ,年龄在 3个月~ 8岁 ,按左氏分类法 ,单纯性高热惊厥39例 ,复杂性高热惊厥 10例。1.2 临床表现 :见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热引发的小儿惊厥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总结对高热惊厥小儿护理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将17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抗惊厥药物治疗和常规的退热、原发病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退热和原发病治疗,不给于任何的抗惊厥药物治疗。结果:178例患儿治疗1~2周之后全部痊愈出院,2年内随访,治疗组84例有惊厥复发的18例,复发率为21.4%,对照组84例有惊厥复发的39例,复发率为4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以认为抗惊厥药物有利于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并可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在应用抗惊厥药物的基础上,护理患儿时还应保持环境安静、进行物理降温、注意饮食调护等,降低惊厥引发的脑损伤,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儿发生热性惊厥的发病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发生的小儿热性惊厥10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未做处理惊厥自行缓解者36例(占36%),分别给予吸氧、按压人中穴等刺激缓解者4例(占4%),用止惊药物缓解者60例(占60%);本组病例中复发者31例;其中体温37.6~38.5℃20例(占65%),体温38.6~39.4℃10例(占32%),体温39.5~40.8℃1例(占3%);3~15个月23例,15个月至3岁5例,3~6岁3例;复发2次22例,一级或二级亲属中热性惊厥家族史4例,家族成员中有癫痫患者1例。结论小儿热性惊厥是可以防治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进行临床观察和治疗,探讨及时降温对预防高热惊厥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及临床表现,对2012年1~10月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年龄为4个月至6岁的86倒高热惊厥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治疗,制定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儿86例,其中6例转院,80例无复发及并发症,治愈出院;患儿出院后,有10例因家长忽视了体温观察导致惊厥再次发生。结论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对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热性惊厥(FS)是小儿常见病,发病率高,其预后多数良好,但也有反复发作转变为癫痫、智力低下者。现将本院1998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65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37例;高热惊厥首发年龄:<1岁8例,1~2岁28例,>2~3岁16例,>3~5岁11例,>5~7岁2例。65例皆符合1984年全国小儿神经病学专题讨论会制定的高热惊厥诊断标准[1]。1·2病史①新生儿重度窒息史8例,其中2例因反复高热惊厥转为癫痫,2例智力低下(该患儿因反复惊厥,每次惊厥时间持续超过30 min,造成脑损害,智力减退不能和正常同龄儿一起玩耍、游戏…  相似文献   

16.
解热灵汤治疗外感高热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5年以来 ,笔者自拟解热灵汤加减治疗表寒里热型外感高热 5 6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6例中 ,男 36例 ,女 2 0例 ;住院病人 2 1例 ,门诊及社区健康中心病人 35例 ;年龄 6~ 6 5岁 ;全部病人病程均为3天以上 ;体温为 39℃以上 ;伴不同程度的恶寒 ,头痛身痛 ,无汗或微汗 ;曾口服退热西药者 45例 ,物理降温者 12例 ,使用过抗生素者 48例 ,服过中药清开灵者 2 8例。所有病例均经体格检查与理化检查未发现明确的发热病因 ,未发现引起高热的器质性病变。2 治疗方法嘱患者停止使用抗生素、清开灵、退热西药及物理降温。…  相似文献   

17.
<正> 发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近3年收治32例。为减少其复发及进一步惊厥而致的脑损伤,应用安定治疗,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8月~6岁。其中1岁以下12例,1~2岁10例,2~3岁7例,4岁以上的3例。诱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及肠道感染。初发惊厥体温>39.5℃的23例,<39.5℃的9例。发热24小时内惊厥1次21例,2次10例,3次1例。既往有发热惊厥病史的12例,占37.5%。复发情况:①年龄:1 6/12岁以下的9例,1 6/12~3 6/12岁3例。②体温;初发惊厥体温>39.5℃的8例,<39.5℃的4例  相似文献   

18.
苯巴比妥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5月以来 ,笔者采用退热剂加苯巴比妥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再发 2 4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0年 5月— 2 0 0 4年 5月典型热性惊厥患儿 5 0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 1~ 12岁 ,平均 3.5岁。其中单纯性 31例 ,复杂性 19例  相似文献   

19.
小儿高热惊厥属中医“急惊风”范畴。西医近年来首选静脉注射安定,以达迅速控制惊厥,但也有因静注安定而致呼吸暂停的个例报告,本人应用针刺治疗高热惊厥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共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7个月~1岁以内者3例,1~2岁23例,3~6岁8例,所有患儿符合高热惊厥诊断标准,排除神经系统疾患及其他原因所致惊厥。治疗方法①取穴:主穴:人中;配穴:有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配少商;抽搐甚者配十宣。②针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临床中抢救治疗高热惊厥患儿23例,采用十宣刺血治疗11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23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1例年龄5个月~4岁;体温38.7℃~40.3℃;惊厥时间3~6min。对照组12例年龄5个月~5岁,体温38.8℃~40.1℃;惊厥时间6~15min。治疗方法治疗组:用75%酒精棉球消毒患儿十指,以三棱针,点刺患儿十宣穴,使出血如豌豆粒大小,用消毒干棉球拭去血迹,轻按针刺部位,待其自凝即可。严重者同时留针人中穴。对照组采用针刺人中、合谷穴,并予物理降温,镇静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治疗组11例均在6min内症状缓解,且无反复,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