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提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并发急性胰腺炎(AP)的认识,加强重视和减少漏诊。方法分析我院自2000~2008年诊治的13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特点。结论本组糖尿病嗣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11例(8.1%)。由于患者有神志障碍容易引起漏诊,临床上应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急性胰腺炎(A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DKA合并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DKA的临床特征外还有:6例患者均为中青年,以急性腹痛就诊,均有腹部压痛;AP发作期间6例患者血和(或)尿淀粉酶升高3倍以上,胰腺B超或CT均有AP改变;治愈的6例患者以及时有效地纠正DKA和禁食治疗为基本措施,治疗后腹痛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结论:以腹痛就诊的DKA患者,应查血尿淀粉酶和腹部B超或CT以排除AP;纠正DKA和禁食是治疗AP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代谢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为口干、多饮、多尿加重、脱水严重外,常伴有上腹痛、恶心、呕叶等消化道症状。若并急性胰腺炎时,由于两者的临床表现重替,极易使急性胰腺炎漏诊、误诊。现将我科自2006年~2009年诊治的201例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7.
王秀春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4,(1):84-85
①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合并急性胰腺炎( AP)的临床特点,减少漏诊和误诊。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③结果21例患者中发病年龄多为青中年,年龄(36.5±9.1)岁,首发症状多为上腹痛。入院检查血糖明显升高(15.8~46.2mmol/L),尿酮体(触~处),19例血淀粉酶升高超过3倍,16例胰腺CT 检查有阳性发现。19例好转或者治愈出院,2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④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常规化验血淀粉酶,特别是有腹痛症状的患者。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禁食、胃肠减压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36岁,因“烦渴多饮5年,加重伴上腹痛2天”人院。患者有5年2型糖尿病史,一直口服美吡达、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血糖控制较好。近2天来因过度劳累.烦渴多饮加重,并出现全腹痛,以上腹部最为明显,为持续性剧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体温38℃,急来我院。查空腹血糖为23.6mmol/L,尿糖( ),尿酮体( ),以糖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64-67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救治分析。方法 选取2019 年2 月至202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43 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且所有患者均接受补液、保持酸碱平衡等多种对症治疗。观察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指标变化情况、临床症状表现以及SAS、SDS 评分等。结果 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餐后2 h 血糖、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及血淀粉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3 例患者中,腹痛40 例,占93.0%,意识障碍5 例,占11.6%,休克2 例,占4.7%,恶心呕吐36 例,占83.7%,多饮多尿31 例,占72.1%;治疗后SAS、SD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促进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有效改善,并使患者的多种负面情绪得到缓解,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强临床医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急性胰腺炎(A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DKA合并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DKA的临床特征外,还有患者以急腹症就诊,均有腹部压痛伴发热,血或尿淀粉酶不同程度的升高,部分有胆道疾病,大部分有高脂血症,治愈的9例患者以及时有效地纠正DKA和禁食治疗为基本措施,治疗后腹痛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结论以腹痛就诊的DKA患者,应查血尿淀粉酶和腹部B超或CT以排除AP,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有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腹部不适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血淀粉酶等生化指标及胰腺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DKA临床诊疗认识。方法:26例以腹部不适为首发表现的DKA患者根据血淀粉酶水平分为DKA合并高淀粉酶血症组8例和DKA合并正常血淀粉酶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生化及胰腺影像学特点。结果:DKA合并高淀粉酶血症组血淀粉酶、血白细胞、血清二氧化碳与血淀粉酶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血脂、随机血糖及HbA1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同时DKA合并高淀粉酶血症患者临床表现重于血淀粉酶正常组,症状缓解时间长于血淀粉酶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例患者血淀粉酶高于正常值3倍,其中1例患者影像学示胰尾部少许渗出。结论:以腹部不适为首发症状的DKA患者应常规检查血淀粉酶;血淀粉酶水平升高明显的DKA患者还需进行胰腺影像学检查避免漏诊胰腺炎,治疗上需要抑制胰液分泌,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发病诱因、代谢指标和伴随疾病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6-2006年住院的30例DK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诱因为感染和胰岛素使用不规则共占53.4%,18例DKA患者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10 mmol/L,11例血尿酸>400μmol/L,2例>700μmol/L的DKA患者死亡;7例DKA患者肌酐高于正常,1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DKA患者的预后与(CO2CP)、血肌酐和血尿酸的水平高低以及伴随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发病、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尽可能降低DKA误诊率、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对医院2009年3月-2011年8月共收住院27例DKA患者发病诱因、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护理措施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DKA患者中感染引起者21例(77.8%),医源性DKA 3例(11.1%),停用降糖药者2例(7.4%),不控制饮食者1例(3.7%)。临床表现上有昏迷、低血压休克、循环衰竭者3例(11.1%),嗜睡、精神萎靡者5例(18.5%)。27例患者经积极地补液扩容、小剂量胰岛素静脉点滴等综合治疗后,死亡2例,占总病例7.4%。痊愈25例,占总病例92.6%。其中6例误诊,占总病例22.2%。结论 DKA的首发症状可以多种多样,极具隐蔽性。为了降低DKA的发生率,提高DKA的诊治正确率和抢救成功率,做好全社会的糖尿病宣教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奥曲肽配合乌司他丁疗法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2月一2016年6月期间内在该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2例确定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方式划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仅是采取奥曲肽来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方法,然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7 d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8%(49/5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39%(41/51),该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63,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疗法,能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极大的临床实践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浅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有效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4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采取药物治疗和综合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血浆葡萄糖水平从治疗前的(16.8±6.2)mmol/L下降至(6.5±1.2)mmol/L,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64,P〈0.05)。显效12例、有效29例、无效3例(其中1例死亡),总有效率达93.19%。14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26例基本满意,4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0.91%。结论合理治疗和有效护理可以大大提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医嘱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β-羟丁酸在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DK/DKA)中的意义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1 209例糖尿病无酮症患者(DM组),262例患者(DK/DKA组)和480例同时期行体检的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判断β-羟丁酸的诊断价值。结果 DK/DKA组患者血清β-羟丁酸水平高于DM组和正常对照组(P <0.01),DK/DKA组血清β-羟丁酸较尿酮体更早转阴(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β羟丁酸为DK/DKA的独立危险因素。β-羟丁酸诊断DK/DKA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5,取诊断临界值为1 mmol/L作为诊断切点,敏感度85.1%,特异度95.3%,阳性预测值80.36%,阴性预测值96.89%;以血清β羟丁酸0.66 mmol/L作为筛选切点,敏感度95%,特异性89.2%,阳性预测值66.41%,阴性预测值99.9%。结论 以血清β羟丁酸≥1 mmol/L诊断DK/DKA有较高诊断准确性,血清β羟丁酸≤0.66 mmol/L时可认为糖尿病患者未合并DK/DK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急救护理对策。方法:选取DKA患儿40例,通过医护人员配合,实施有效的护理。结果:(1)经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儿血糖控制良好,酮体消失,酸中毒得到纠正,有效率为100%。家属非常满意度87.5%(35/40),满意度12.5%(5/40);(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时血糖、Hb A1c水平、动脉血气指标和AG均降低,恢复至正常范围(P0.05),但电解质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治疗联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DKA发生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法(CSII)和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组(CSII治疗组)26例和B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组)25例,对血糖达标、尿酮转阴和血pH值恢复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可使血糖明显下降,血糖达标时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尿酮转阴时间、血pH值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法相比,CSII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是更为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异常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69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的明显升高,P〈0.01;血液流变学明显异常的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轻度异常者,P〈0.01。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测对判断AP的病情及估计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及保守治疗的适应证。方法本组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均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严格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结果治愈52例,死亡4例。平均住院31 d。主要并发症:ARDS、假性囊肿、呼吸衰竭、心衰等。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在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前提下,采用保守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