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对RAW264.7细胞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 10)分泌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采用ELISA法、逆转录PCR(RT - PCR)技术检测IL- 10分泌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IL- 10的分泌及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并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 LPS可刺激RAW264.7细胞IL- 10分泌及mRNA表达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7,(3):157-159
[目的]探讨Notch1对脂多糖(LPS)介导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给予LPS 100μg/L处理8h后利用RT-PCR方法检测RAW264.7细胞Notch1和Hes1 mRNA表达水平;给予Notch1信号抑制剂DAPT10μmol/L预处理1 h后利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TNF-α和IL-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给予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可明显提高Notch1和Hes1 mRNA表达(P<0.05),LPS提高RAW264.7细胞TNF-α和IL-6的表达和释放作用可明显被DAPT抑制(P<0.05),但TNF-α和IL-6表达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噬细胞中Notch1信号参与LPS诱导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和释放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一年生膜荚黄芪多糖(APSⅠ)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模型分泌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影响,探讨APSⅠ的抗炎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APSⅠ作用于未经刺激的RAW264.7细胞及LPS(1 mg/L)刺激后RAW264.7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APSⅠ组及LPS+ APS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组(APSⅠ-A,APSⅠ-B,APSⅠ-C),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浓度的APSⅠ组RAW264.7细胞增殖活力,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SⅠ单独处理组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或P<0.01),NO及IL-10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TNF-α的分泌量降低(P<0.05);与LPS模型组比较, LPS+APSⅠ组RAW264.7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升高(P<0.05或P<0.01),NO、TNF-α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IL-10的分泌增加(P<0.05或P<0.01);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APSⅠ之间比较,APSⅠ-C对NO、TNF-α的抑制更为明显,且APSⅠ-C促进IL-10分泌的作用强于APSⅠ-A及APSⅠ-B。结论:APSⅠ 可以拮抗LPS所致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不同相对分子质量APSⅠ的抗炎作用有差异,APSⅠ的生物活性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5):355-360
目的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sEH)在小鼠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方法以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及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为研究对象。将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sEH抑制剂组、尿蛋白组及sEH抑制剂联合尿蛋白组;正常对照组细胞不给予任何干预处理;sEH抑制剂组细胞给予1μmol·L~(-1)sEH抑制剂;尿蛋白组细胞给予10 g·L~(-1)尿蛋白;sEH抑制剂联合尿蛋白组细胞给予10 g·L~(-1)尿蛋白和1μmol·L~(-1)sEH抑制剂;各组细胞均培养24 h。将RAW264.7细胞分为A、B、C、D组及干扰素-γ(IFN-γ)阳性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L)-4阳性对照组。A、B、C、D组细胞分别加入正常对照组、sEH抑制剂组、尿蛋白组、sEH抑制剂联合尿蛋白组培养24 h的HK-2细胞培养基孵育24 h;IFN-γ阳性对照组和IL-4阳性对照组细胞分别加入M1型巨噬细胞诱导剂IFN-γ及M2型巨噬细胞诱导剂IL-4。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K-2细胞中sEH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K-2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6、集落刺激因子-1(CS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及RAW264.7细胞中诱导型氮氧化物合酶(iNOS)、IL-6、精氨酸酶-1(Arg~(-1))及IL-10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HK-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ET)和14,15-脱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DHET)水平,计算14,15-EET/14,15-DHET比值。结果正常对照组和sEH抑制剂组HK-2细胞中sEH蛋白表达及MCP-1、IL-6、CSF-1、TNF-αmRNA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14,15-EET/14,15-DHE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蛋白尿组HK-2细胞中sEH蛋白及MCP-1、IL-6、CSF-1、TNF-α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14,15-EET/14,15-DHET显著降低(P<0.05)。与尿蛋白组比较,sEH抑制剂联合尿蛋白组HK-2细胞中MCP-1、IL-6、CSF-1及TNF-α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培养上清液中14,15-EET/14,15-DHET显著升高(P<0.05)。sEH抑制剂联合尿蛋白组与尿蛋白组HK-2细胞中sEH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RAW264.7细胞中IL-6、iNOS、Arg~(-1)及IL-10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组、IFN-γ阳性对照组RAW264.7细胞中iNOS、IL-6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IL-4阳性对照组RAW264.7细胞中Arg~(-1)、IL-10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C组比较,D组RAW264.7细胞中iNOS、IL-6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Arg~(-1)、IL-10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sEH可上调诱导M1型巨噬细胞极化的细胞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LPS激活RAW264.7细胞株,与不同浓度组乌司他丁(100~10 000 U/ml)共同孵育,Griess试剂法测定NO释放量;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析iNOSmRNA的表达.结果 高浓度的乌司他丁(1 000~ 10 000 U/ml)能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的表达(P<0.05),下调iNOSmRNA含量(P<0.05);低浓度乌司他丁(100 U/ml)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iNOSmRNA表达与LPS单独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浓度乌司他丁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NO释放和iNOSmRNA表达,这种抑制与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 DEX)对脂多糖( 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 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刺激组(10 mg/L)、DEX组(0.1、1、10、100μmol/L)和LPS+DEX组(0.1、1、10、100μmol/L);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EX组(浓度为0.1、1、10μ mol/L )对RAW 264.7细胞生存率、凋亡率以及bax、bcl-2的表达影响不明显( P﹥0.05);100μmol/L DEX对RAW264.7细胞生存率、凋亡率明显下降,bax的表达明显增加,bcl-2表达降低(P﹤0.05);与 LPS刺激组相比,LPS+DEX组(0.1,1,10μmol/L)可增加RAW264.7细胞的生存率,降低细胞凋亡率,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加( P﹤0.05),LPS+100μmol/L DEX组细胞生存率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增加,bax表达明显增加,bcl-2表达显著降低。结论:低浓度DEX(﹤10μmol/L)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凋亡,高浓度则表现为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 264.7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及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CCK.-8)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LPS诱导RAW 264.7细胞不同时间(0、...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途径探讨三七皂苷FC对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及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不同浓度的三七皂苷FC(0、1、10、20、50、100μmol/L)分别干预RAW264.7细胞和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合适的药物浓度。(2)将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三七皂苷FC低剂量(20μmol/L)组和LPS+三七皂苷FC高剂量(50μmol/L)组。先给予相应剂量的三七皂苷FC预处理6 h,再加入1μg/ml LPS。干预24 h后,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1β(IL-1β)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NF-α、iNOS、p38MAPK、磷酸化p38MAPK(p-p38MAPK)、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检测NF-κB核转位;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结果:(1)20、50μmol/L三七皂苷FC干预24 h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用于后续实验。(2)与LPS组相比,低、高剂量的三七皂苷FC作用后,TNF-α、IL-6、iNOS、IL-1β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TNF-α、i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NF-κB p65/NF-κB p65和p-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比值显著下调(P0.05,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减少,阳性表达细胞数占比显著降低(P0.05);细胞迁移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三七皂苷FC能够显著改善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巨噬细胞凋亡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APK/NF-κB通路磷酸化水平及抑制NF-κB核转位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CCK-8法确定冬凌草甲素作用的最适浓度;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LPS组)、实验组(冬凌草甲素预处理+LPS组)和阳性药组(地塞米松预处理+LPS组),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NF-α、IL-1β、IL-6、IL-10和TLR4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磷酸化p65(p-p65)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冬凌草甲素作用于Raw264.7细胞的最佳浓度为10 μmol/L;与LPS组比较,冬凌草甲素预处理实验组Raw264.7细胞内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IL-10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LR4基因表达降低,NF-κB活化入核减少.结论 冬凌草甲素能下调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促炎因子表达,其抗炎免疫作用机制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槐定碱预处理对LPS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c-Jun表达的影响,探讨槐定碱抗内毒素机制.方法 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以槐定碱(31.25mg·L-1)预处理细胞24h后给予LPS(E.coli 055:B5)100μg·L-1刺激细胞,并于刺激后5、30、60、120min收集细胞;再以槐定碱31.25、15.63、7.81mg·L-1三个浓度同上预处理细胞,于IPS刺激后60min收集细胞.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RAW264.7巨嘴细胞中c-Jun的表达.结果 单独槐定碱对c-Jun表达尢影响;LPS模型组各时间点c-Jun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巨噬细胞对照组(P<0.01),且随LPS刺激时间延长而升高,持续升至120min;槐定碱预处理组在LPS作用后30、60、120min时c-Jun阳性细胞数均较同时间点LPS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槐定碱预处理组各时间点c-Jun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变化.不同浓度槐定碱(31.25、15.63、7.81 mg·L-1)预处理细胞,对LPS刺激的c-Jun表达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31.25 mg·L-1的作用强于另两个浓度(15.63、7.81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槐定碱预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c-Jun蛋白表达,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李敏 《医学综述》2011,17(2):198-201
SPA-1为一种小分子蛋白酶激活蛋白,目前在细胞及肿瘤中研究较多。在细胞中,SPA-1通过与不同的分子或者蛋白相互作用,影响Rap1三磷酸鸟苷酶活性,从而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在肿瘤方面,SPA-1在乳腺癌和白血病中的研究较多,大量临床研究发现SPA-1与乳腺癌有重要联系,而动物实验发现SPA-1与白血病有关,还发现SPA-1-/-的小鼠部分发生了狼疮样肾小球肾炎,猜测SPA-1在自身免疫疾病中起一定作用。但SPA-1在这些疾病中具体作用机制尚在进一步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2.
Ksp-Gpx1-k1k1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含有肾组织特异性启动子(Ksp-cadherin)的Gpx1与k1k1载体质粒,为下一步构建转基因动物、研究在动物模型体内表达和基因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以KLK1 cDNA、GPX1 cDNA、Ksp-cadherin BAC为模板,PCR扩增获得人源Gpx1、KLK1、Ksp-cadherin cDNA.PCR产物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序列分析完全正确.选择多个相应酶切位点,分步将Ksp-cadherin、Gpx1、KLK1插入至pIRES-EGFP质粒中.构建pKSP-GPX1-IRES-KLK1重组质粒.应用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方法验证所构建载体的正确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含有Ksp-cadherin的GpX1与k1k1载体质粒.结论 该重组载体的构建为下一步构建转基因动物,研究其在哺乳动物肾组织内过表达及在移植肾缺血冉灌注损伤的基因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目前LCRG1基因转录调控机制不清,现拟研究Sp1和Egr-1对人LCRG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调节. 方法:利用MatInspector软件分析LCRG1基因启动子区域内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Sp1、wtEgr-1、mtEgr-1真核表达质粒与LCRG1启动子重组质粒的共转染实验,分析其对LCRG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结果:生物信息学提示LCRG1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Sp1和Egr-1等位点,外源性突变型转录因子Egr-1能上调LCRG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结论:突变型转录因子Egr-1可能参与该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14.
AP1对人CD226/PTA1启动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确定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PTA1)基因的转录起始点,及激活蛋白1(AP1)对PTA1启动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5’-RACE方法确定PTA1基因的转录起始点;将含AP1的真核表达载体和含有PTA1启动子的荧光素酶的报告基因载体共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HCC,培养48h后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人PTA1基因的转录起始点定位于ATG上游229bp处,AP1可以显地增强PTA1启动子P1和P2的活性,转录因子etsl对AP1上调P1和P2活性有不同的调控作用.结论:PTA1的转录起始点位于ATG上游229bp处,AP1可能参与调控PTA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16.
鲍培培 《中国病案》2010,11(7):16-17
目的保护好甲型H1N1流感病案,为进行医学研究和攻关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针对甲型H1N1病毒流行病学特点,结合SARS病案的管理经验,甲型H1N1流感病案应实行病案消毒,设身专人管理,专柜存放,病案整份复印,作为特存病案严格规范对甲型H1N1流感病案的借阅制度。结论病案管理人员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病案的完整性,维护其原貌,保障和提高病案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璇  曾春  李咏梅 《内分泌外科杂志》2010,4(4):275-275,282
1 病例资料 女,65岁,因"发作性晨起心悸、抽搐15+年,再发1h"入院.入院前15+年,常于凌晨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大汗,继发意识丧失、抽搐,每次持续2 h~3 h,可自行缓解,无明显饥饿感,发作间期正常,入院前1 h再发类似症状.发病后体重增加约15 kg.无类似家族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女性不孕症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300例生育期不孕妇女分为原发性不孕症135例和继发性不孕症165例,观察支原体感染的检出情况、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糜烂的关系和危险因素1ogistic逐步回归的分析结果.结果 原发性不孕组和继发性不孕组UU、MH及混合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1);宫颈糜烂患者支原体感染阳性率58.04%,明显高于宫颈光滑患者12.3%(χ2=3.99,P<0.01);1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继发性不孕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人流、盆腔炎、输卵管病变、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E M7)、早年性交、支原体感染(宫颈分泌物U U+).结论 不孕妇女支原体感染率很高,且与宫颈糜烂密切相关.减少人流率,防治感染是降低继发性不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中1,1-二氯-1-氟乙烷的分析方法。方法用活性炭管采样,二硫化碳解吸,HP—FFAP,25m×0.2mm×0.33μm石英弹性毛细管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空气中的1,1-二氯-1-氟乙烷,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1,1-二氯-1-氟乙烷浓度在61.8—309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227089C+0.781703,相关系数r=0.99999;方法检出限为1.4μg/ml。以750ml的采样量计算对应于空气中的浓度为1.9mg/m^3。溶液和空气中的定量检出限分别为4.8μg/ml和6.4mg/m^3。碳管的解吸效率范围为98.7%~102.3%,重复测定和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P,SD)均小于2.0%。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可以应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1,1-二氯-1-氟乙烷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谷胱苷肽转硫酶M1、T1、P1(GSTM1、GSTT1和GSTP1)基因多态性和吸烟饮酒习惯与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直肠癌患者210例,人群对照439例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惯,以多重PCR技术检测GSTM1和GSTT1基因缺失,PCR-RFLP技术检测GST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第105密码子A→G).结果:GSTM1和GSTT1基因缺失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GSTP1 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与GSTP1 A/A基因型携带者相比,G/G基因型者发生直肠癌的危险性无显著升高,调整OR值为1.11(95%CI:0.77~1.60).结论:GSTM1、GSTT1和GSTP1基因多态性与直肠癌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