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诺和系列胰岛素过敏反应种类、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通过典型病例剖析查找过敏种类、原因并制定出相应对策。结果本组过敏反应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多表现在注射点局部的过敏反应(如红、肿和瘙痒),全身反应可出现头晕、恶心甚至休克。制定对策:(1)及时停用诺和系列胰岛素,加用抗组胺药物,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缓解。(2)在监护条件下行重组人胰岛素脱敏治疗。(3)使用胰岛素泵持续从小剂量开始泵入胰岛素,逐渐加至治疗剂量以脱敏。(4)全身反应时加用糖皮质激素,但因副作用较大,局部脂肪萎缩,停药后易复发,多数人不主张使用。要及时抗休克。结论诺和系列胰岛素均可发生过敏反应,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过敏反应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发生过敏反应情况,以便指导专科医生合理应用胰岛素。方法:对常住本溪市中心城区,于2007年12月~2009年5月在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就诊并建立健康档案的227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在胰岛素应用过程中出现局部过敏反应29例,严重全身过敏反应2例,动物胰岛素发生率为10.98%,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为1.90%,人胰岛素类似物为1.35%。结论:动物胰岛素过敏反应发生率高,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及人胰岛素类似物过敏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过敏是胰岛素治疗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的应用,胰岛素过敏的发生率大大减少,但仍存在,发生率大约在1%以下[1]。门冬胰岛素是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的一种,具有吸收快,作用集中而短,可以餐前立即注射的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替代治疗,但仍有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现报道我科遇到的门冬胰岛素过敏1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门冬系列胰岛素过敏反应种类、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通过典型病例剖析查找过敏种类、原因并制定出相应对策。结果本组过敏反应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多表现在注射点局部的过敏反应(如红,肿和瘙痒).全身反应可出现头晕、恶心,甚至休克。结论门冬系列胰岛素均可发生过敏反应,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5.
唐娜  刘文慧  李玮 《新疆医学》2013,43(9):131-132
胰岛素是治疗1型糖尿病及部分出现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几乎不可替代。以往临床上出现过敏反应者很少见,胰岛素类似物的广泛应用使过敏反应更加少见,但患者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反而会加速病情的进展。针对个别胰岛素过敏的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人胰岛素类似物三种类型。人胰岛素类似物的结构与人胰岛素相似,也能与胰岛素受体相结合。其实,人胰岛素类似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胰岛素,但由于它有独特的优点而备受临床医生和糖尿病患者的青睐。人胰岛素类似物包括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和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认识和用好这两种人胰岛素类似物呢?  相似文献   

7.
<正> 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始于1921年,第二年即有作者报道一位注射猪胰岛素的患者发生了过敏反应。当时的胰岛素制剂是很不纯的,因此过敏也许是杂质而不是胰岛素本身。1938年,Bantihg 的研究表明,在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液中有抗胰岛素物质,这种物质存在于血清球蛋白之中。此后,Lowell 找到  相似文献   

8.
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是指将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和精蛋白结晶的人胰岛素类似物按一定比例预混的制剂。当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仍不能达标时,就需要启动胰岛素治疗,可采用每日1—2次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的起始治疗方案;当患者需要强化血糖控制时,可采用每日3次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的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对过敏模型小鼠血清总IgE水平和特异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卵白蛋白(OVA)致敏小鼠血清总IgE水平;采用大鼠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测定特异IgE水平;采用小鼠主动皮肤过敏反应——耳肿胀试验和小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研究炒紫苏子醇提取物的抗过敏作用。结果炒紫苏子醇提取物0.32、0.64、1.28g/kg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总IgE水平(P<0.05、0.01),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也明显降低小鼠特异IgE水平(P<0.05、0.01),1.28g/kg剂量抑制小鼠特异IgE水平好于阳性对照色苷酸钠(P<0.01);小鼠主动皮肤过敏反应结果表明,与木犀草素相同,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各剂量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P<0.05、0.01);主动全身过敏反应结果表明,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OVA攻击死亡率明显降低,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其中1.28g/kg剂量组和木犀草素组死亡率最低,存活时间最长。结论炒紫苏子醇提取物通过明显降低小鼠血清总IgE和特异IgE水平,发挥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取代人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时的用药量及治疗后C肽-胰岛素的情况。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自愿的方式分成胰岛素类似物组(60例)和人胰岛素组(5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辅助治疗,胰岛素类似物组患者皮下注射诺和锐30降血糖,人胰岛素组患者皮下注射诺和灵30R降血糖。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后血浆血糖(PBG)的含量、两组患者胰岛素总用量、治疗后C肽-胰岛素的情况。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和餐后2 h血糖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患者胰岛素总用量明显低于人胰岛素组患者胰岛素总用量(P<0.05,P<0.01);胰岛素类似物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人胰岛素组患者(P<0.05)。结论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优于应用人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效果,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采用被动血凝法(RPHA),对35例渗出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和血清进行IgE测定,同时对42名健康人血清IgE进行测定,以国际单位记录其值,经统计分析其结果说明全身过敏因素并非本病的病因,而中耳局部Ⅰ型过敏反应是本病非主要病因之  相似文献   

12.
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的护理问题林莲(锦州市中心医院)1994年1月至1995年1月我院共收治213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应用胰岛素治疗190例,占89.2%。发生低血糖反应48例;局部过敏反应16例;全身过敏反应2例,胰岛素抗药性4例;胰岛素水肿9例;...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类似物:糖尿病治疗的新选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胰岛素类似物是一种新型的胰岛素,它们是通过DNA重组技术而产生的,与人的胰岛素结构只有很小的差别。目前有三种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应用于餐后2h血糖较高的患者,并且可以注射后立即用餐,不必等待30min;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可作为基础胰岛素应用,降低空腹血糖,可以替代胰岛素泵的基础量;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是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与鱼精蛋白胰岛素类似物的混合制剂(25:75或30:70),它可同时发挥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鱼精蛋白胰岛素类似物的功能,每天需要2次注射,可以控制全天的血糖水平。因此,胰岛素类似物的开发利用,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14.
1型糖尿病的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型糖尿病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只能依赖胰岛素(insulin,INS)治疗。INS给药方式以肌肉注射为主,存在许多缺点,目前口服给药和胰岛素类似物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临床应用的人胰岛素主要有优泌林系列和诺和灵系列;非注射用胰岛素制剂包括口服胰岛素和胰岛素吸入制剂;3种胰岛素类似物成为糖尿病治疗的新的里程碑。新的药物不断涌现,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的脱敏疗法在胰岛素过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2例对胰岛素过敏且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CSII脱敏疗法进行治疗,脱敏后调整为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结果 2例患者在CSII脱敏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注射部位均未出现过敏反应,改为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后亦无不良反应,血糖亦得到了良好控制.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可用于对胰岛素过敏患者的脱敏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过敏1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病,随着糖尿病的高发,胰岛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其疗效最好、不良反应最小,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治疗1型糖尿病、部分出现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并发急性代谢综合征、急性感染、围术期、妊娠及分娩期的首选药物,几乎不可替代。但临床应用中,屡有文献报道对动物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甚至胰岛素类似物过敏的患者。我们收集1998--2008年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报道的胰岛素过敏病历,并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溪市中心城区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应用现况,以便更好地加强专科门诊的健康教育及实践指导工作。方法对常住本溪市中心城区,于2007年12月至2009年5月在该市中心医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建立健康档案的2276例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应用胰岛素治疗1358例(59.67%),其中单独用胰岛素的构成比为38.88%,联合口服降糖药为61.12%。在胰岛素应用中78.87%的患者出现过低血糖反应,3个月内出现过低血糖反应占41.75%,单独应用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率最高58.14%。在胰岛素应用过程中出现局部过敏反应共29例,严重全身过敏反应3例。胰岛素应用初期出现下肢水肿、视物不清,长期应用会增加体重及注射部位脂肪萎缩。结论在门诊开展胰岛素治疗中的风险教育和安全降糖非常重要,让患者充分认识到胰岛素治疗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群体的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增加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长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重组人门冬胰岛素注射液(Aspart)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对包头市第七医院的32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Aspart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标准餐后1h、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记录Aspart的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患者的空腹血糖、标准餐后1h、2h血糖、HbA1c均有所下降,除空腹血糖外,其余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是餐后1h血糖下降更为明显(P〈0.01),且低血糖的发生率较前有所减少。结论:Aspart能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15例人胰岛素过敏脱敏治疗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人胰岛素过敏脱敏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15例人胰岛素过敏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单纯脱敏治疗;B组脱敏治疗加抗过敏药物治疗。结果脱敏治疗加抗过敏药物治疗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胰岛素过敏脱敏治疗加抗过敏药物治疗,过敏反应消除,胰岛素过敏患者能接受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联合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Ⅰ型糖尿病患儿30例,用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与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蓝特司联合治疗,并与普通胰岛素加中效胰岛素治疗对比。结果速效与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联合治疗后4、8、12月,糖化血红蛋白值比治疗开始时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低血糖和轻中度低血糖出现次数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蓝特司和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联合治疗儿童Ⅰ型糖尿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