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患者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流行情况.方法 选择急诊内科病房及神经内科住院的1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登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既往未诊断糖尿病而空腹血糖在6.1~6.9 mmol/L的患者中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代谢分类采用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标准.结果 611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住院前糖尿病的诊断率18.8%,住院后系统检查发现糖尿病新的患病率45.0%,糖耐量异常18.6%;212例空腹血糖在6.1~6.9 mmol/L的患者中,OGTT发现其中33.5%患者可诊断为糖尿病,53.8%提示糖耐量异常.结论 63.8%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在6.1~6.9 mmol/L的患者应常规做OGTT检查来筛查糖代谢异常患者.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医学》2004,35(2):102-102
1.有糖尿病症状:①任何时候静脉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者;②空腹血糖超过7.8mmol/L者;③空腹血糖低于7.8mmol/L,但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者。以上具备1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FPG≤6.1mmol/L为正常;FPG≥6.1mmol/L但〈7.0mmol/L为IGT(糖耐异常);FPG≥7.0mmol/L为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OGTT)诊断标准为:PG2h〈7.8mmol/L为正常,PG2h≥7.8mmol/L但〈11.10mmol/L为IGT(糖耐量异常),PG2h≥11.10mmol/L为糖尿病。来探讨若做葡萄糖耐量试(OGTT)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减少漏诊的重要性。方法对来自我院门诊做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的380例中老年人群的资料进行分析早期糖尿病漏诊情况。结果在(OGTT)的诊断标准下,可减少漏诊增加对早期糖尿病人的发现,可加强糖尿病早期诊断防治。结论开展好糖尿病(DM)判定标准和高危因素人群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早期糖尿病的发现有着重要教育意义,可提前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4.
叶凤英 《护理学报》2010,17(20):57-58
总结快速指血糖测定在新入院糖尿病高危患者中的应用与体会。采用罗氏血糖仪对560例新入院糖尿病高危患者输液前进行快速指血糖测定,将血糖值〉7.8 mmol/L暂定为糖代谢异常,次晨抽静脉血进行空腹血糖检查。结560例新入院糖尿病高危患者中,随机血糖〉7.8 mmol/L的186例,其中血糖在7.8~11.1 mmol/L的118例,血糖〉11.1 mmol/L的68例,第2天清晨空腹抽静脉血,进行空腹血糖检查,确诊为糖尿病的64例,发病率11.4%;122例为糖耐量异常(21.8%)。说明应用快速指血糖测定能够及早发现症状不明显的糖尿病和葡萄糖耐量异常患者,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针对性依据,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中的作用。方法40例病程≤1年、未用过任何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以空腹血糖≤6.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 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使血糖在7~10 d达标,并维持2周以上,比较治疗前后的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 aA),胰岛素分泌指数(Hom aB)的变化。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可以使短病程的、未用过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治疗后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空腹胰岛素水平以上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Hom a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Hom aA明显下降(P0.01)。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可能诱导出部分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蜜月期,使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B细胞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传绮  童南伟  张磊 《华西医学》2002,17(2):203-204
目的:探讨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4660例连续的内分泌门诊病人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其血浆葡萄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660例中,2856例(61.3%)2hPG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622例(21.8%)空腹血浆葡萄糖(FPG)小于7.0mmol/L;2319例(49.8%)FPG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85例(3.7%)2hPG小于11.1mmol/L。1710例FPG小于6.1mmol/L,其中274例(16%)2hPG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631例FPG大鼠或等于6.1mmol/L,且小于7.0mmol/L,以2hPG标准判断达糖尿病标准者348例(55%),糖耐量减低(IGT)213例(34%),空腹高血糖(IFG)70例(11%)。结论:2hPG诊断糖尿病敏感性高于FPG标准,且漏诊率也低于FPG标准,2hPG标准和FPG标准不能相互取代。FPG正常不能排除糖尿病,FPG大于或等于6.1mmol/L且小于7.0mmol/L者,必须核查OGTT,以了解是否为糖尿病或IGT。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前期又称糖调节受损,是指血糖水平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的代谢异常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和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如空腹血糖(FPG)≥6.1mmol/L,且7.0mmol/L,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负荷后2h血糖(2hPG)7.8mmol/L即为IFG;如FPG7.0mmol/L、OGTT负荷后2hPG≥7.8mmol/L且11.1mmol/L者为IGT,两者合称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两者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存在[1]。目前国内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15%,且呈逐年增加趋势[2]。如何降低此类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用甘精胰岛素调控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血糖水平,以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患者194例,根据胰岛素种类和目标血糖的不同,分为甘精胰岛素组1(n=48例)和常规胰岛素组1(n=46例),目标血糖为6.1~8.3 mmol/L;甘精胰岛素组2(n=49例)和常规胰岛素组2(n=51例),目标血糖为4.4~6.1 mmol/L。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和各项预后指标的差异。结果当目标血糖相同,甘精胰岛素组与常规胰岛素组的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和ICU滞留时间、住院费用、住院病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目标血糖6.1~8.3 mmol/L时常规胰岛素组有4例(8.7%)患者并发了低血糖,甘精胰岛素组无低血糖发生,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目标血糖4.4~6.1 mmol/L时常规胰岛素组有8例(15.7%)患者并发了低血糖,甘精胰岛素组1例(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控制血糖对危重患者预后影响与常规胰岛素相仿,但甘精胰岛素能显著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葡萄糖调节异常的现代认识与干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平  彭雁  徐保真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2):1057-1058
葡萄糖调节异常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是正常血糖调节状态发展成糖尿病的一种临床前的中间状态。在人群中 ,IGR 可表现为糖耐量异常 (impaired glucosetolerance,IGT)和空腹血糖受损 (im 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或二者并存。 IGT是指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后 ,2小时测血浆葡萄糖为 7.8~ 11.0 mmol/ L。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在保留 IGT诊断标准的基础上 ,将糖尿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诊断标准降低为≥ 7mmol/ L,并提出空腹血糖 6 .1mm ol/ L~ 7.0 m mol/ L为 IFG。随着糖尿病研究的深入 …  相似文献   

10.
糖耐量低减是指血糖已经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水平,血糖介于正常和糖尿病诊断标准之间,即餐后血糖在7.8 mmol/L~11.1 mmol/L之间即为糖耐量低减.因为糖耐量试验是空腹进行的,先抽血做空腹血糖测定,然后在5 min内服溶于300mL水中的75 g葡萄糖粉,然后在服糖后0.5 h、1 h、2 h分别抽血化验血糖值.如果服葡萄糖2 h血糖≥3.9mmol/L,而<7.8mmol/L为葡萄糖耐量正常,如果≥7.8 mmol/L但<11.1 mmol/L,为葡萄糖耐量低减.此时如加以注意,有可能回到高危人群中去,否则将发展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筛查糖尿病和糖代谢受损的敏感性并与空腹血糖(FBG)进行比较。方法对400例无糖尿病病史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同时检测FBG和HbA1c,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三组:A1组:FBG<6.1 mmol/L,计336例,A2组:FBG 6.1-6.9 mmol/L,45例,A3组FBG≥7.0 mmol/L,19例。结果 (1)400例人群中,HbA1c≥6.0%,88例,异常率为22.0%;FBG≥6.1mmol/L,54例,异常率13.5.%,HbA1c的异常率高于FBG,P<0.05。(2)A1组HbA1c>≥6.0%,29例,占8.6%;A2组HbA1c≥6.0%,41例,占91.1%;A3组HbA1c≥6.0%,18例,占94.7%;(3)400例人群中,HbA1c≥6.0%或FBG≥6.1mmol/L,93例,异常率23.3%%。结论 HbA1c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异常的敏感性高于空腹血糖,两者联合检查有助发现更多糖代谢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空腹血糖受损(IFG)的空腹血糖(FPG)诊断标准下调对中老年糖调节受45(IGR)人群检出率的影响,并探讨区分糖调节正常与受损的FPG理想切点。方法3219例50岁以上台州农村人群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空腹测毛细血管血糖。若FPG5.6mmol/L做OGTF检查。结果IFG患病率按新诊断切点5.6mmol/L为10.15%,按原切点6.1mmol/L为1.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55,P〈0.05);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IGT)患病率按新诊断切点5.6mmol/L为6.14%.按原切点6.1mmol/L为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8,P〈0.05)。计算不同FPG切点诊断IGR的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FPG为5.7mmol/l。结论IFG诊断标准下调后,IFG、IFG+IGT检出率明显增加:非DM中老年人群中诊断IGR的FPG理想截定点为5.7mmol/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未确诊糖尿病的慢性肾病(CKD)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血糖水平与对比剂肾病(CIN)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331例行PCI术的未确诊糖尿病(指无糖尿病或入院前已存在糖尿病但未经诊断和治疗)肌酐清除率在15 ~ 60 ml/min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根据PCI术前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6.1 mmol/L,6.1~ 7.8 mmol/L,7.9 ~ 11.0 mmol/L和≥11.1 mmol/L四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CI术前血糖水平与其他重要危险因素.CIN定义为对比剂接触后48 ~ 72 h内血清肌酐较基础值升高≥0.5 mg/dl.结果 CIN发生率随PCI术前血糖水平的增高而增加,四个从低到高血糖组的CIN发生率分别为:5.0%,9.0%,11.6%和30.0% (P=0.004).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CI术前高血糖明显增加患者CIN的发生风险[与<6.1 mmol/L组相比,三个从低到高血糖组的OR(95%CI)分别为1.91(0.65 ~5.64),2.42(0.72 ~8.12),11.31(2.13 ~60.03)]和6个月死亡率[与<6.1 mmol/L组相比,三个从低到高血糖组的OR(95% CI)分别为2.23(2.29 ~17.22),9.52(1.53 ~59.21),40.13(4.71 ~342.29)].结论 未确诊糖尿病并CKD的ACS患者PCI术前血糖水平与CIN及6个月死亡率密切相关,控制术前血糖水平可能会降低CIN及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并排除糖尿病的患者328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根据OGTT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5组,血糖正常组、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单纯糖耐量受损(IGT)组、复合糖耐量受损组、新诊断糖尿病组,通过Gensini评分系统对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进行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同时对FPG、2hP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Gemini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组、单纯糖耐量受损组、复合糖耐量受损组及新诊断糖尿病组的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均高于血糖正常组(P均〈0.05);尤以IGT组、复合糖耐量受损组、新诊断糖尿病组增高显著;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复合糖耐量受损组、新诊断糖尿病组的组间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无显著差异(P均〉0.05)。2hPG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r=0.358;P〈0.001)呈正相关,FPG与冠状动脉病变Gemini积分(r=0.232;P=0.046)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hPG与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β=0.358,P=0.000)独立相关。结论IGT、IFG、新发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尤其以餐后血糖升高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不同组的血糖、血清胰岛素和C肽的差别,分析各组内血糖与胰岛素、C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ICU病房的222例危重患者,测定24 h内的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及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按病史分为糖尿病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分析不同组别的血糖与血清胰岛素、C肽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血糖[(8.2±3.5)mmol/L]高于糖尿病组[(7.7±2.1)mmol/L],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血清胰岛素[(67±110)μIu/ml]高于对照组[(11±8)μ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肽[(4.6±1.0)μg/L]高于糖尿病组[(1.8±1.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与血清胰岛素、C肽无直线相关。结论 ICU危重症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出现同样血糖、血清胰岛素。反应胰岛细胞功能的C肽,非糖尿病患者高于糖尿病患者。危重症患者血糖与血清胰岛素、C肽无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郑虹  米树华  杨红霞  赵怡 《临床荟萃》2011,26(3):204-207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和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伴糖调节受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替米沙坦(替米沙坦组,n=30)和硝苯地平(硝苯地平组,n=30),观察服药前后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等指标。结果患者经6个月的治疗后,替米沙坦组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9.7±4.3)mU/L vs(8.0±3.9)mU/L(P〈0.05),(8.9±1.6)mmol/L vs(7.3±0.8)mmol/L(P〈0.05),2.4±1.0 vs 1.6±0.6(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与硝苯地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0±3.9)mU/L vs(9.6±3.5)mU/L(P〈0.01),(7.3±0.8)mmol/L vs(8.8±0.5)mmol/L(P〈0.05),1.6±0.6 vs 2.4±0.9(P〈0.05)。硝苯地平组治疗后糖代谢(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等指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素食预防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从某社区居民中抽取信仰佛教的素食2年以上者55例及饮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混合为主者53例,调查108例研究对象的糖尿病史,并空腹检测血糖及总胆固醇。结果素食组和荤素食混合组的空腹血糖分别为(4.05±0.61)、(4.86±1.61)mmol/L,胆固醇分别为(4.32±1.04)、(5.08±0.8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素食组无一例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荤素食混合组有4例空腹血糖≥7.0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结论通过增加膳食中植物性食物的比例,能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空腹血糖,而且素食成分有助于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从而控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筛查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产后6个月糖尿病复发的诊断和检出效果及干预治疗对新生儿体质量和血糖的影响。【方法】以231例GDM 患者和240例正常孕妇为研究对象,检测和比较两组产后第6周新生儿体质量、空腹血糖(FBG)、口服葡萄糖耐受试验(OGT T)和HbA1c水平并统计DM 复发率。【结果】FBG、OGT T和HbA1c三项指标GDM 患者产后第6周复发糖尿病检出人数分别为7(3.0%)、8(3.5%)和14(6.1%);HbA1c≥43 mmol/mol检测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2.6%;HbA1c≥48 mmol/mol检测的敏感性为73.6%、特异性为98.5%;GDM组患者产出新生儿血糖和体重与正常新生儿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bA1c≥48 mmol/mol更适合作为GDM 产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远程网络护理干预在使用胰岛素笔的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0例需要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n=120)进行远程网络护理干预模式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n=120)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笔使用的掌握程度、胰岛素治疗依从陛、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了解注射时检查笔芯中药液的性状、查药物的有效期、待酒精干后再注射、根据皮下脂肪的厚度进行正确的注射、拔针后不需用干棉签按压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正确保存胰岛素笔、低血糖发生率和血糖控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对胰岛素治疗依从l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完全依从率为91.7%,餐后2h血糖(7.6±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0.9)mmol/L,与对照组比较[75.0%,(9.8±2,2),(7.5±1.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00,t分别为12.06,6.85;P〈0.01)。结论远程网络护理干预是一种简便、直观而准确的教育模式,患者胰岛素笔使用情况较好,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率和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