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狼疮性肾炎63例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狼疮性肾炎63例危险因素分析左大鹏,鲁启超STUDYOFRISKFACTORSON63PATIENTSWITHLUPUSNEPHRITISZuoDaping;LuQichao;TongrenHospitai;CapitalMedicalUnivers...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存在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纤溶活性的变化,因此当狼疮性肾炎合并高凝状态时,容易并发静脉血栓.本文通过分析62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的关系,旨在探讨狼疮性肾炎并发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上预防这类患者并发静脉血栓的形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探讨肾脏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初步构建紫癜性肾炎(HSPN)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8年01月我院收治的HSP患儿192例,根据尿检结果将患儿分为HSPN组和NHSPN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筛选肾脏受累高危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等来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年龄、皮疹反复≥4周、复发、ALB降低和Cys升高是影响HS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为P=1/1+e-z(Z=0. 101+0. 912×年龄+1. 125×皮疹反复≥4周+1. 047×复发-0. 143×Alb+6. 000×Cys-C)。AUC为0. 79(95%CI:0. 71~0. 86)。结论:本研究所建的预测模型可定量评估HSPN风险,对HSPN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儿童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童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方法74例小儿LN和130例成人LN进行临床及血液学、免疫学检查比较。结果表明小儿LN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综并肾脏损害、心脏、神经精神和血液系统等损害明显多于成人LN;无症状蛋白尿血尿、关节炎和雷诺征明显低于成人;但免疫学检查与成人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儿LN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有其自身特点。了解小儿LN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意义.有助于正确诊断儿童LN。  相似文献   

5.
狼疮性肾炎(LN)是儿童期较为常见一种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为探讨儿童LN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现将70例儿童LN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1987年2月~2012年12月在全军中西医结合肾病治疗中心住院治疗并接受肾活检的LN患儿70例,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SLE诊断标准[1],并同时  相似文献   

6.
小儿狼疮性肾炎的药物诱发因素杨月如我院1986年以来共收治小儿狼疮性肾炎5例,其中2例均为药物诱发所致,现报道如下。例1女,6岁。1年前曾患肺门结核,经抗结核药治疗后,6个月胸片复查见增大肺门阴影缩小,继用3个月异菸肼治疗。近月因发热伴皮疹、浮肿.停...  相似文献   

7.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表现为多系统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LN)是SLE最为常见和严重的临床表现,是继发性肾脏疾病中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常见病因。有结果显示将近60%SLE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将发展为临床相关肾炎。LN的诊断标准为在确诊SLE的基础上,有肾损害的表现,如持续性蛋白尿(0.5 g/d)或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管状或混合型),其诊断金标准为肾穿刺活  相似文献   

8.
狼疮性肾炎患者预后因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分析了影响狼疮性肾炎(LN)五年肾存活的主要因素,为指导临床治疗,控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发生、发展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1例LN的临床、实验室及治疗有关资料,对各项临床参数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男性,Scr,BUN增高,补体下降对五年肾存活具有明显不良影响。结论五年肾存活率为62%,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长期系统的激素+CTX治疗是提高肾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狼疮性肾炎(LN)及其治疗所伴有的潜在不良后果,促使医者对此种疾患的治疗进行了许多没有对照的研究。最近的两个报告围绕长期观察大组病人这一前提来测定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和毒性。Felson等分析一组已发表的LN的临床研究后,发现用强的松(P)加环磷酰胺(C)或硫唑嘌呤(M)较单用P治疗的不良后果为少。其次,是作者的报告,作者根据肾组织学异常的演变,作为后果的早期潜在敏感指标,揭示了细胞毒药物治疗对防止LN的进行性肾组织瘢痕形成,较单用P更可靠。本文报告治疗活动性LN的四种细胞毒药物治疗方案与单用P治疗作对比的长期随机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临床表现不典型 ,常因误诊或治疗不当导致死亡。现收集我院老年狼疮性肾炎(LN)死亡患者临床资料 ,对死因进行分析 ,并与同期非老年LN死亡患者作一比较。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986年~ 2 0 0 1年治疗的全部LN患者2 5 7例 ,其中老年LN 95例 ,死亡 2 4例。在死亡的 2 4例中 ,男 9例 ,女 15例 ;年龄 5 0岁~ 70岁 ,平均 5 9岁 ;病程 2个月~ 10年。非老年LN 16 2例 ,死亡 38例。死亡病例中 ,男 9例 ,女 2 9例 ;年龄 15岁~ 4 5岁 ,平均 2 6 .5岁 ;病程 1个月~ 12年。2 诊断标准 符合 1982年美国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霉酚酸酯(MMF)与环磷酰胺(CTX)治疗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膜增殖性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效果。MMF组56例,CTX组62例,两组均采用静脉甲基泼尼松龙500 mg×3次冲击后口服泼尼松治疗,MMF组给予MMF500 mg,2次/日,口服至少6月,CTX组给予静脉CTX冲击治疗,0.75~1.0 g/M2 BSA,每月1次×3次,之后3个月1次×2次,6个月1次×2次,总量〈8 g。结果:治疗3个月时,MMF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CTX组(42.9%VS 20.9%,P〈0.05),且尿蛋白减少作用优于CTX组(-1.62±1.33 VS-1.04±0.68,P〈0.05)。治疗6个月,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MF组减少尿蛋白作用优于CTX组(-2.11±0.93 VS-1.64±1.23,P〈0.05)。治疗12个月时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副作用比较两组发生胃肠道反应、肝酶升高、白细胞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TX组发生感染及女性闭经较MMF组多(58.1%VS 41.1%,P〈0.05;21%VS 3.5%,P〈0.05),而MMF组出现精神焦虑者明显增加(39.3%VS 12.9%,P〈0.05)。结论:MMF和CTX治疗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均有较好效果,但MMF作用更迅速,感染及闭经的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术后早期复发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探讨影响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评估模型,为预测复发风险、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25例肝细胞癌患者,分析患者术后早期复发(2年内复发)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变量的预测早期复发的效能,用Cox回归方程建立早期复发的风险评分模型。结果:225例患者中,术后早期复发130例(57.8%)。肿瘤数目、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为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γ-GT、NLR以及γ-GT与NLR联合预测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AUC分别为67.6%、59.1%、70.4%。将肿瘤个数、γ-GT、NLR纳入回归方程,建立风险评分模型后,根据HR值,将γ-GT108 U/L赋值为1,NLR2.11赋值为2,肿瘤个数1赋值为3,否则赋值为0,可得危险评分界值为0~6分。根据此模型,低危组(3分)与高危组(≥3分)患者1、3、5年的累积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6.9%、44.5%、32.8%与33.4%、20.1%、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肿瘤个数、γ-GT、TNLR是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用来对肝癌患者早期复发进行危险分层,从而有助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男性狼疮性肾炎2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不仅是以皮肤盘状红斑为主要表现的皮肤损害 ,更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临床的表现 ,肾脏受累在SLE中约占 50 %~80 %。根据一般病理检查 ,肾脏受累者约占 90 % ,加上电子显微镜及免疫病理学检查 ,几乎所有SLE均有程度不同的肾损害。SLE发病率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男、女之比约为 1∶9。由于男性SLE较少见 ,临床上往往容易被忽视。我们对 2 4例男性狼疮性肾炎 (LN)进行了临床分析 ,并与女性LN作了比较。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肾内科 1 994年 1月…  相似文献   

17.
治疗狼疮性肾炎循证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演化的重要表现和致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针对狼疮性肾炎治疗的临床研究十分活跃 ,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单纯激素治疗、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西药联合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等。通过对有关临床研究结果的直观比较 ,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最好 ,总有效率逾 95 % 〔1〕。我们采用系统性综述的方法〔2〕,包括Meta分析和定性综合的方法对有关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 ,以便更为全面地了解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效果和发现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1.1 目标文献的定义和标准 中西…  相似文献   

18.
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人住我科误诊、漏诊病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初诊女性狼疮性肾炎(1upus nephritis,LN)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35例女性健康者为对照组(A组),68例女性初诊LN患者按B超所测颈总动脉(CCA)内中膜厚度(IMT),分成两组,即B组(无颈动脉粥样硬化LN35例)、C组(颈动脉粥样硬化LN33例),用SPSS13.0进行三组间资料的比较分析。结果:女性初诊LN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高达48.53%,而在正常女性健康者中未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患者的CCA—IMT值与肾小球滤过率(CFR)呈负相关(P〈0.01),与24h尿蛋白总量(UTP)和血尿酸(UA)呈正相关(P〈0.01和P〈0.05);A、B、C三组,CCA—IMT值呈渐进性增高,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诊女性LN患者已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GFR、UTP、UA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干预危险因素,防治冠心病。  相似文献   

20.
狼疮性肾炎弥漫增殖型的预后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炜  刘玉秀 《中华肾脏病杂志》1992,8(3):157-159,1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