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限制性液体复苏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救治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大量补液复苏的方法抢救治疗。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经救治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BE、PT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进行治疗救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用于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4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意识清醒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治疗急性创伤性休克时采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急诊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纠正亚低温联合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红河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多发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纠正亚低温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给予醋酸钠林格注射液限制性液体复苏,研究组给予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复苏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研究组APTT、TT、PT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两组休克指数、血乳酸水平降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提高,研究组休克指数、血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各60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优质组临床效果高于常规组临床效果。优质组抢救成功率93.3%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优质组患者满意度96.7%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创伤性休克的手术室抢救护理配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全程规范化手术室抢救护理配合,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常规液体复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平均输液量(2198±283)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959±5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P0.05)。观察组的多功能脏器衰竭发生率5.0%、死亡率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和40.0%,治愈率90.0%和护理满意率9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和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手术室抢救护理配合,可降低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身心迅速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了解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症状以及医护人员相关的急诊护理干预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于医护人员在临床治疗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方法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110例。随机进行分组研究,每组5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如呼吸道护理、个人护理、药物治疗等急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分别观察和分别记录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家属满意率和手术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家属满意率和关于手术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护理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时,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方法优于采用一般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高通量透析器在血液透析滤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流程。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血液透析滤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应用高通量透析,对比两组患者透析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33.33%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透析,配合科学的护理流程,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提升护理整体质量,在患者中整体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受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充分液体复苏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经复苏治疗后的血压、血气剩余碱、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死亡率及对复苏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PT时间、血气剩余碱和死亡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针微创穿刺术在重症丘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淄博市淄博颜山医院2014-06/2015-08收治的4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行三针微创穿刺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比较,同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DN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针微创穿刺术在重症丘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不但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多发性外伤患者出现凝血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诊多发性外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ISS、APACHEⅡ值、血气分析、血常规与凝血功能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合并凝血病者为凝血病组(n=9),正常患者为对照组(n=31),将两组患者的ISS指标、APACHEⅡ值与低体温低灌注比例进行分析,判断急性创伤性凝血病(TIC)危险因素。结果:9例(22.50%)确诊为TIC。凝血病组伴严重创伤性脑损伤、组织低灌注发生率、体温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GCS评分与ISS指标对比显示,凝血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碱缺失≥6、GCS≤8、血小板计数是多发性外伤患者出现创伤性凝血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IC发生于严重创伤性脑损伤后,而全身损伤程度严重、休克、低体温是TIC的独立危险因素,易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集中探讨采用急诊介入的方式治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因心源性休克合并心肌梗死于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急诊介入的方式进行治疗,后者未进行急诊介入,而是采用静脉溶栓或单纯抗凝抗栓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6.7%,较对照死亡率45.0%明显降低;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介入治疗对于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的提高生存率,同时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无创呼吸机压力支持机械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IPSV治疗,n=30)和对照组(COT治疗,n=30),分析抢救效果、救治指标、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抢救效果29/30(96.67%)高于对照组20/30(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救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救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无创呼吸机压力支持机械通气方式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抢救,效果、安全性较高,可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对其急诊抢救效果的临床影响。方法:从邵武市立医院急诊2017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抽取8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收治时间分组,2017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救治模式;2020年10月—2022年8月收治的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对比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检查完成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休克缓解时间、抢救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检查完成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休克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较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n=42)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n=42),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术后观察指标、胃肠道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8%和14.29%,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观察指标、急性胃瘫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了患者的术后各项胃肠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应用跨伤椎内固定方案治疗与经伤椎内固定方案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3年2月—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采用经伤椎内固定方案治疗作为观察组(n=50),采用跨伤椎内固定方案治疗作为对照组(n=50),对比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与对照组的80%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临床骨科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经伤椎置钉,可提高手术效果,且具更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4月~2014年8月诊治的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充分液体复苏治疗,试验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血气剩余碱和死亡率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剩余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死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VIPC护理程序对提高门急诊突发事件中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效果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的58例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实施急救护理流程VIPC抢救程序的62例同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救治效果及护士核心能力考核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救治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核心能力考核结果各项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VIPC护理程序的培训和应用,提升门急诊护士整体核心能力,缩短突发事件中创伤性休克平均救治起效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人工气道吸痰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ICU机械通气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并ARDS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工气道吸痰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各指标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气道吸痰护理,能够显著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及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比较,了解两种方式的各自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60例初次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及常规髋关节置换术。结果观察组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同类指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切口后外侧切口全髋置换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有助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以及住院时间的减少,是较为理想的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发性严重骨关节创伤采用手术治疗成效。方法选取多发性严重骨关节创伤100例,随机分组,就应用保守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应用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多发性严重骨关节创伤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3例,占6%;内脏再出血2例,占4%,对照组分别为11例,占22%;10例,占2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100%;对照组41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8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多发性严重骨关节创伤病例,采用急诊骨科手术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保障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