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的美容效果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子宫切除的80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由患者术后VAS疼痛自评与手术满意度评价,并对比两组评价结果。结果: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平均手术切痕长度和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较常规腹腔镜辅助术后美容效果更佳,患者疼痛情况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84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术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护理后根据两组患者VAS评分、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焦虑以及抑郁状况;并将两组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进行比较;此外,再根据我院自制的满意程度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焦虑以及抑郁状况,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率、血压水平,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4例给予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可提高疗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以98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选自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按照患者先后入院治疗顺序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其中发病48 h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发病48 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 0.05);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花费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开销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16.33%(P 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缩短腹痛消失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缩短预后所需时间,减少治疗开销,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及开腹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1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应激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对照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皮质醇、血糖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相比,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3种指标水平显著下降,但对照组相应指标水平仍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观察组,选取40例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进行胆囊炎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止痛药的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d的CRP、FPG、WB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切除胆囊在胆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3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7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对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天实验组的总胆红素水平和血清胆红素水平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的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患者可更快的恢复,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在妇科附件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1月—2018年5月采用单孔腹腔镜附件手术的2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常规腹腔镜附件手术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中相关指标、术后恢复及美容评分。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标本取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的切口美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附件疾病的疗效满意,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相当,但能够减少术后瘢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为胆囊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临床资料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减少,平均手术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缩短(P0.05),镇痛泵使用率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传统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低、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良性胆囊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残留部分胆囊后壁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常规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治疗复杂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行腹腔镜治疗的复杂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残留部分胆囊后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观察组,另外40例为常规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胆道损伤、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肝损伤、中转开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残留部分胆囊后壁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复杂性急性结石胆囊炎中的疗效和腹腔镜全胆囊切除术疗效相当,但有手术时间短、无胆道损伤、肝损伤次数少、操作简单的优势,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胆囊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2012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的胆囊结石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行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26.31±7.96)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92±0.33)天,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少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胆囊结石分别应用腹腔镜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效果差异,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0.38±4.36)ml、手术时间(61.88±10.15)min、肠功能恢复时间(16.30±4.02)h、禁食时间(26.27±9.27)h、住院时长(4.22±1.32)天,均短于对照组的(30.67±5.17)ml、(82.28±13.28)min、(35.27±13.26)h、(48.39±8.22)h、(7.35±2.02)天,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术后镇痛剂的使用率为37.50%,均低于对照组(20.00%、57.50%),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的视野较为广阔,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48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组行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的胆总管内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的胆总管内径明显增加,且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能较好地保留胆囊生理功能,防止胆囊切除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4例,将入选患者根据随机性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增加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差异性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常规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多于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应每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用舒适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较少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整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不注射右美托咪定。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过程中血流的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发现,研究组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现,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可以显著平稳血流动力学状况,并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7月我院4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高于观察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加快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和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效果优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能清扫更多淋巴结,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的优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10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合理饮食、乐观积极、遵循医院制度和坚持运动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PF、GH、BP、RP、VT、RE、SF、M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助于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较快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快速康复护理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实际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技术,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技术。结果观察组的排气时间为(22.3±12.8)h,低于对照组(29.8±13.6)h,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肛门排便时间(44.8±13.6)h,低于对照组(58.8±15.6)h,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3.12±1.42)d,低于对照组的(4.65±1.32)d住院时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对比,观察组(50例)的护理满意度调查得分(98.1±12.2)分,对照组(50例)的的护理满意度调查得分(83.7±1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更佳、并发症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