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而血栓形成是导致动静脉内瘘阻塞最重要的原因.防治血栓形成,以保持内瘘的长期通畅对保证血液透析的效果、维持透析患者的远期生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其对透析效果及患者长期存活具有重要影响。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术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首选,但其对自身血管条件的要求较高。尿毒症患者常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导致血管条件差、自体血管吻合困难。IMPRA透析血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建立并维持良好的血管通路,对于需长期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至关重要。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管通路的主要方式,可以说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随着透析相关理论及技术的进步,患者生存周期延长,透析时间也随之延长,内瘘闭塞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患者透析治疗的进行,严重威胁着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命。因此,笔者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闭塞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和诱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进行性和永久性肾衰竭常用血液透析来治疗~([1])。血液透析治疗的效率依赖于血管通路的功能状态,临床上最理想且应用最广泛的透析血管通路仍为自体动静脉内瘘,自体动静脉瘘(AVF)的正常功能是至关重要的~([2])。血管通路(VA)指南建议将自体动静脉瘘(AVF)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AVF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非常重要~([3,4])。自体动静脉内瘘一般6~8周形成,内瘘成熟质量直接影响其首次使用时间及使用寿  相似文献   

5.
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术是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主要血管通路。临床上多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导管3种方式。K - DCQI等研究指南中推荐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首选,且预计目前超过66%的透析患者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然而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具备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条件或者建立内瘘后自体血管通路闭塞或者不能得到有效的血流量。Patel 等指出外科医生在推进自体血管通路的手术指征时,无意中也提高了失败率。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术前评估指标来提高手术成功率,是一个有挑战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生命线",理想的血管通路是HD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是最初和最好的HD通路,人工内瘘是第二理想选择,文献报道在美国使用人工血管内瘘透析的比例50%~([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升高,难以建立血管内瘘的情况也日益增多,可用于建立血管通路的上肢血管耗竭,我科开展下肢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该项技术以来,为血管通路困难的HD患者增加新机会。但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相对于自体  相似文献   

7.
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维持透析的重要血管通路。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老年人自体动静脉内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化选择建立和使用维护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单中心横断面调查及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新入血液透析患者156例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通路类型,并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与长期血液透析导管患者原发病种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首次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为临时血液透析导管的占84%,成熟的自体动静脉内瘘占16%,无长期血液透析导管;②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251例(占90.9%),长期血液透析导管14例(占5.1%),动静脉直接穿刺及其他11例(占4.0%),无动静脉移植血管内瘘.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血管依次为桡动脉-头静脉占96%,桡动脉-贵要静脉占2%,尺动脉-贵要静脉占2%;自体动静脉内瘘瘘管吻合方式端侧吻合占54%,端端吻合占46%,无侧侧吻合.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并发症17例,血栓12例(占并发症总例数70.6%),其余依次为缺血(占10.2%),狭窄(占10.2%),肿胀手(占0.9%).长期导管年平均感染率为0.1次/1 000导管日.结论①新入血液透析患者中,选择临时血液透析导管比例较大,预先行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准备的血液透析患者比率仍较低,但较前明显提高,需要积极专科宣教提高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认识和依存性;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率与文献报道接近,但尚无移植物和人造血管内瘘病例,尚有一定比例的患者直接选择穿刺;③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失败与年龄无关,基础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及反复血管穿刺是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血液透析患者,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对于需要长期进行维持性、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首选动静脉内瘘,以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为第一选择,不能建立自体血管内瘘的,可选择移植血管内瘘(包括自体血管移植、异体血管移植、人造血管等)。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是:有些患者的血管条件极差,不能建立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也不具备建立移植血管内瘘的条件;另一些患者因年龄大、心脏功能差等因素不适合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显微吻合不同口径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液循环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而保护好动静脉内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直接影响到患者长期存活和透析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在病人前臂无自体血管可用或动静脉距离较远时,应用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建立动静脉内瘘并应用于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充分透析的关键,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但随着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以及人口老龄化、透析患者生存时间延长,动静脉内瘘的建立越来越困难。  相似文献   

12.
正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公认的首选血管通路形式,但部分患者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及人工血管内瘘,需要应用颈内静脉隧道式Cuff导管作为长期透析通路或者过渡通路。因左侧颈内静脉、左侧头臂静脉、上腔静脉走行中有两个生理弯曲,而且左侧头臂静脉的走行是先向右前下方,再向右后下方走行(图1),并不在一个平面~([1]),所以左侧颈内静脉置入隧道式Cuff透析导管时如何确定皮下隧道长度一直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是目前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长期存活有重要影响。所以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然而,随着尿毒症患者的高龄化和血管疾病的增多,部分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静脉纤细、缺短、闭塞及脆性增强等因素。难以建立理想的自体血管内瘘。故需进行人造血管移植建立动静脉内瘘。  相似文献   

14.
正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内瘘的畅通是血液透析患者能够顺利透析的必备条件。内瘘血栓形成是内瘘堵塞、失功的主要原因,使血液透析无法顺利进行~[1]。及时有效地恢复动静脉内瘘通畅,对血液透析患者意义重大。2010年国家卫生部制定血流净化操作流程(SOP):内瘘血栓24 h内,首先可采用局部血管内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我院既往采用传统局部注入尿激酶溶栓的方法治疗内瘘血栓,  相似文献   

15.
正血液透析通路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命线,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透析质量和生命的最基本保证。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具有长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是临床首选的透析通路。临床上许多患者由于血管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建立成熟的自体AVF,必须依赖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或涤纶套长期透析导管维持血液透  相似文献   

16.
正血液透析通路被誉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由于其远期通畅率高、使用寿命长、并发症少的优点而被推荐为首选的血液透析通路。但随着透析患者透析时间的延长以及老龄化,其可利用之血管资源也越来越少。使用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的比例也将随之增加。聚四氟乙烯膨体(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 PTFE)为目前最  相似文献   

17.
<正>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患者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障透析治疗能够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是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透析通路的首选,但部分患者由于自身血管条件差,尤其近些年来,随着患者透析时间延长,人口老龄化,并发多种内科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失去建立AVF条件的患者逐年增加,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成为这部分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1-2]。术侧肢体肿胀是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资料显示,上肢袢式(U形)AVG术后肿胀发生率可  相似文献   

18.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被誉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近年来,对于血管通路的研究发现:血管通路再循环,影响透析效率,降低透析充分性[1].因而血管通路再循环的测定对血液透析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葡萄糖注射法(glucose infusion test,GIT)[2]测定新型带涤纶环的长期深静脉导管及自体动静脉内瘘两种血管通路的再循环,观察透析充分性及对临床选择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透析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备条件,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命线,通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预后及生活质量。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目前前臂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是最常用的内瘘手术方式。临床上可见多种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其中肢体远端缺血征是动静脉内瘘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2. 66%~8. 3%[1,2]。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导致截指或截肢等严重后果。本文就1例典型动静脉内瘘引起的肢体远端缺血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成功处理做以下  相似文献   

20.
血液透析指把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透析机交换后再回输到体内去,该通路被称为血管通路.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两大替代治疗手段.血液透析的完成依赖良好的血管通路.1960年Quinton等将患者的肢体动静脉血管用聚四氟乙烯管(PTFE)在体外连接起来,首次建立动静脉外瘘.1966年Brescia及Cimino发明了自体动静脉内瘘,使血液透析技术进入了新的时代,目前仍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最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试行移植血管内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