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生化、血气指标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2012年共17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中毒早期血液生化和血气各指标的水平,并建立ROC曲线观察各指标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血钾、CRP和动脉血乳酸与患者死亡率下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其它指标,且三者指标水平在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钾、CRP和乳酸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86、0.810和0.856,对早期患者预后有较高分辨力,根据ROC曲线确定的最佳截断值,血钾、CRP和乳酸预测死亡率的灵敏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分别为0.5~0.741,0.105~1,0.5~0.646。结论:早期血钾、CRP和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低钾血症在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18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百草枯中毒死亡的因素;根据入院时血钾浓度分为低钾血症组83例与非低钾血症组99例,比较2组生存率,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钾水平评估百草枯中毒患者存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低钾血症与死亡的关系.结果 182例患者中存活70例,死亡112例,病死率为61.53%;死亡组年龄,服毒量,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钾、CO2总量、阴离子间隙和尿百草枯浓度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毒量(OR=0.057,95%CI:0.916~0.975,P=0.016)、尿百草枯浓度(OR=1.937,95%CI:0.039~0.536,P=0.004)、血清钾(OR=-1.725,95%CI:1.259~24.995,P=0.024)、血肌酐(OR=0.048,95%CI:0.913~0.996,P=o.034)和阴离子间隙(OR=0.225,95%CI:0.654~0.976,P=0.028)是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清钾为3.45 mmol/L时,预测百草枯中毒患者60 d存活的敏感性为91.4%,特异性为68.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钾血症组生存率(7.23%)明显低于非低钾血症组(64.65%)(P<0.05),低钾血症是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OR=8.943,95%CI:4.082~19.593,P=0.000).结论 百草枯中毒早期低钾血症可能是爆发型百草枯中毒的特征,低钾血症可作为评估患者死亡风险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3.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淀粉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聂虎 《华西医学》2005,20(4):724-724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淀粉酶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动态测定94例急性百草枯口服中毒患者血清淀粉酶的浓度,根据短期死亡情况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百草枯中毒短期死亡组血清淀粉酶浓度显著高于存活组.结论:血清淀粉酶是急性百草枯中毒短期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降钙素原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PQ)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特点,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中毒后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详细记录患者的中毒剂量、尿百草枯浓度、中毒距就诊时间、中毒距血液灌流时间等一般资料.在患者入院第1,3,7天分别测其血清PCT等生化指标.分析生存组和死亡组PCT指标的动态变化,探讨PCT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28例患者存活72例,死亡56例.其中,有90例患者入院第1天测得PCT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最后死亡48例.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死亡组患者PCT动态水平与生存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 d:(0.96±0.13)vs.(0.08±0.01),3d:(1.12±0.14)vs.(0.28±0.05),7d:(1.22±0.14)vs.(0.20±0.03),P<0.01];动态观察发现,死亡组PCT呈逐步上升趋势,生存组于第3天达高峰后呈下降趋势.病程早期PCT水平与中毒剂量、尿百草枯浓度、CRP、WBC、ALT、CR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4、0.724、0.723、0.332、0.700、0.414,P均<0.01).结论 急性百草枯中毒后早期PCT水平升高与中毒剂量及尿百草枯浓度呈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反映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的指标;动态监测PCT水平变化,对了解病情发展、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患者病程早期动脉血乳酸(lactate,Lac)值及6h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LCR)的特点,探讨与APP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于福建省立医院急危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AP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服毒后28 d的转归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进行对照研究,判定入院初始动脉血Lac及6 h LCR对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132例APP患者,年龄15 ~ 71岁,30岁(18岁)[M(IQR)];男性70例,女性62例;服毒剂量5 ~ 200 mL,20mL (37.25 mL) [M (IQR)];服毒至就诊时间4~ 312 h,6h (8.75h) [M(IQR)].经随访服毒后28 d死亡68例,存活64例,病死率51.51%.死亡组的服毒剂量明显高于存活组,服毒剂量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ROC曲线下面积为.86 (95% CI:0.80 ~ 0.92),截断值为27.5 mL,灵敏度75%,特异度85.9%,Youden指数0.609;死亡组的入院初始动脉Lac值、APACHEⅡ评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入院初始动脉血Lac值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 (95% CI:0.99 ~ 1.00),截断值为5.050,灵敏度98.5%,特异度100%,Youden指数0.985.死亡组的6h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6 h LCR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95% CI:0.97 ~ 1.00),截断值为17.28%,灵敏度100%,特异度97.1%,Youden指数0.971.结论 APP患者病程早期动脉血Lac值及6 h LCR能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对预后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应用连二亚硫酸钠判断百草枯中毒的程度和预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连二亚硫酸钠显色法判断百草枯中毒的程度和预后.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百草枯标准品与过量连二亚硫酸钠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建立百草枯检测标准比色卡和标准曲线.应用连二亚硫酸钠显色法前瞻性检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间收治的2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血、尿液百草枯浓度,回顾性分析了患者就诊即刻血、尿百草枯浓度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经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和血液滤过治疗后随访3月以上,存活6例(27.3%).6例存活者就诊即刻百草枯半定量检测显示为极浅(3例)或浅(3例),16例死亡患者就诊即刻百草枯半定量检测显示为浅(1例)、中(2例)、深(2例)、极深(11例).6例存活患者与16例死亡患者就诊即刻尿百草枯质量浓度分别为(1.95±1.76)mg/L和(53.4±45.9)mg/L,P<0.01.6例存活患者和13例死亡患者就诊即刻血清百草枯质量浓度分别为(1.70±1.39)ng/L和(29.5±22.1)mg/L,P<0.01.2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存活状况与就诊即刻尿百草枯半定量、定量检测结果 及血清百草枯质量浓度均显著相关(r_s分别为-0.804、-0.772,和-0.593,P<0.01).结论 应用连二亚硫酸钠可迅速检测患者血、尿百草枯质量浓度,有助于了解患者中毒程度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白蛋白(ALB)、血浆胶体渗透压(COP)、毛细血管渗漏指数(CLI)变化的特点以及对ARDS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67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RDS分为未发生ARDS组(82例)和发生ARDS组(85例),收集入ICU时(T1)及诊断ARDS时(T2)的血浆ALB、COP和CLI,比较T1和T2时间点各指标的变化,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进行百草枯中毒合并ARDS诊断及预后效能评价。结果:百草枯合并ARDS组与非ARDS组T1时间点比较,T2时间点与T1时间点比较以及ARDS组中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ALB和COP均明显降低,CLI明显升高。ROC分析表明,T1时间点单一指标诊断ARDS的最大曲线下面积(AUC)为0.748(95%CI:0.674~0.822)(COP),联合诊断最大AUC为0.764(95%CI:0.694~0.835)(COP+CLI);T2时间点单一指标预测死亡的最大AUC为0.712(95%CI:0.604~0.820)(COP),联合预测最大AUC为0.725(95%CI:0.618~0.833)(ALB+COP)。结论:3种指标与百草枯中毒患者ARDS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特别是COP水平变化是诊断及评估预后不良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百草枯中毒患者乳酸、12h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01-2013-12百草枯中毒患者95例,按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入院时乳酸值、12h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分析。结果: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组患者入院时乳酸、APACHEⅡ评分、24h APACHE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0.05),乳酸清除率低于生存组(P〈0.05)。乳酸、入院APACHEⅡ评分、24hAPACHEⅡ评分与死亡呈正相关。12h乳酸清除率与死亡呈显著负相关。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乳酸清除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入院时乳酸和入院后24h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研究对象与预测中毒预后的良好指标百草枯血浆浓度面积接近。根据最佳截断值,乳酸、乳酸清除率、百草枯血浆浓度、入院APACHEⅡ评分、24hAPACHEⅡ评分预测病死率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为0.727~0.909,0.667~0.921,0.485~0.642。结论: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死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乳酸(Lac)水平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9-06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入院即刻及24 h的临床资料,并运用Logistic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等方法研究PaCO_2和Lac在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患者入院即刻的PaCO_2、WBC、NE是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三者AUC值均小于0.7;入院24 h时PaCO_2和Lac是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aCO_2的AUC值为0.878,当PaCO_2为26.5 mmHg;其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92.0%,诊断准确率为81.0%。PaCO_2和Lac二者联合的AUC值大于0.9,显著高于单独PaCO_2的AUC值。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24 h内PaCO_2小于26.5 mmHg以及Lac大于3.2 mmol/L时,提示预后不佳。PaCO_2联合Lac则可以更好的预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血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与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中毒剂量、中毒距就诊时间、中毒距洗胃时间、中毒后24 h内白细胞计数(WBC)、中毒后并发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静脉血CO2-CP、有无氧饱和度(Sa O2)<0.90的时间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结果:CO2-C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95%CI:0.673~0.819,P<0.05),以CO2-CP≥15.5 mmol/L为判断预后的临界值,其判断存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和7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2-CP可作为判断百草枯中毒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83,95%CI:2.226~9.437,P<0.05)。结论:检测静脉血CO2-CP简单可行,可作为判断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敏感指标,中毒早期出现CO2-CP下降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281-5283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影响因素,为早期判定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比较患者预后与上述资料间的关系,得出显著影响因素。计算显著影响因素的死亡/存活的95%置信区间。结果患者服毒量、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酐、尿素氮(BUN)、血清药物浓度、Lac、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Severity index of paraquat poisoning,SIPP)与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逻辑回归模型对"死亡"的预测准确率为84.6%;对"存活"的预测准确率为91.3%,总的预测准确率为88.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入院时血浆百草枯浓度和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在评估患者中毒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测定入院时血浆百草枯浓度以及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根据患者院内以及出院后1周内的预后结果分为存活组51例及死亡组75例,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浆百草枯浓度和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结果存活组心率、呼吸频率、PaO_2、WBC、GCS、血浆百草枯浓度以及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等指标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血浆百枯草浓度(P0.05);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以及血浆百草枯浓度的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6.14、1.13。结论入院时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及血浆百草枯浓度均可用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前者对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入院24 h内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123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46例)和死亡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口服百草枯剂量、服毒至洗胃和灌流的时间、灌流次数)、入院时血百草枯浓度、入院后24 h内最差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气分析、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等生化指标,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服毒量和入院时血百草枯浓度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两组间服毒至灌流时间、灌流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白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肌酐(Cr)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患者K+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两组患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酸肌酶(CK)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pH、HCO3-、PaO2、PaCO2均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患者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百草枯浓度、WBC、乳酸、服毒量、pH、K+均为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血浆百草枯浓度、WBC、乳酸、服毒量、pH、K+水平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对预后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百草枯血浆浓度的3种预测方法在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APP)病人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人的血浆百草枯(PQ)浓度、服毒量、服毒时间及病人年龄,通过Proudfoot生存曲线、Jones生存回归方程和百草枯中毒严重指数(SIPP)评估病人预后,并比较每种方法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的服毒量、百草枯浓度和年龄、中毒时间均小于死亡组,百草枯浓度及中毒时间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P0.05)。SIPP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中毒24h内SIPP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最高;中毒0h~4h的Jones生存回归方程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最高,中毒4h~24h的Proudfoot生存曲线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最高。[结论]SIPP对死亡的预测价值较好,Jones生存回归方程和Proudfoot生存曲线分别对预测中毒0h~4h和4h~24h病人存活率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血清和尿液中的百草枯,观察百草枯浓度与病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在区带电泳模式下,建立测定血清和尿液中百草枯含量方法。检测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血、尿液百草枯浓度,动态观察中毒患者灌流前后血、尿百草枯变化,探讨百草枯变化与中毒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尿百草枯相关性。结果存活组血清和尿液中百草枯含量显著低于死亡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我们观察到的病例中,血液百草枯≥5.1μmol/L全部死亡;无论是血液还是尿液中的百草枯含量均随着灌流次数的增加而迅速降低,但降低程度与死亡发生率无关。血、尿中百草枯含量呈正相关(r=0.716 1,P<0.01)。结论毛细管电泳检测血、尿百草枯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可靠,检测结果对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是用于临床急诊常规开展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我科2013年全年救治百草枯中毒病例,分析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法尿检百草枯对疗效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应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法检测收治的8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尿液百草枯浓度,阳性为血灌指针,阴性者不予灌流。结果:8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经血灌等治疗后90天随访,存活41例(48.8%),死亡43例(51.2%)。存活病例就诊即刻百草枯尿检检测结果明显轻于死亡病例,血灌次数也明显减少。结论:应用连二亚硫酸钠可迅速检测患者尿百草枯浓度,有助于评估患者血药浓度和中毒程度,指导是否给予血灌,尿百草枯持续阳性时间超过72 h,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与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对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百草枯中毒49例,其中27例行血液灌流与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组),22例仅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痊愈率、有效率、病死率,2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死亡病例存活天数.结果:2纽患者痊愈率、有效率、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死亡病例存活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百草枯中毒能有效 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死亡病例存活天数,为临床救治百草枯中毒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抗凝治疗后凝血功能的变化,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确诊后均常规给予抗感染、补液、抑酸及给予器官支持治疗及抗凝治疗,记录患者入院1个月内预后情况,其中死亡组(46例)、存活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抗凝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绘制凝血功能指标预测患者死亡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存活组抗凝治疗后PT、APTT、TT、FIB、D-D均短于或低于死亡组,PLT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APTT、PLT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T预测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15,最佳诊断阈值为13.84s时,灵敏度为0.870,特异度为0.698。APTT预测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756,最佳诊断阈值为38.95s,灵敏度为0.848,特异度为0.698。PLT预测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26,当最佳诊断阈值为216.62×10~9,灵敏度为0.686,特异度为0.913。结论抗凝治疗后PT、APTT、PLT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对患者死亡风险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白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162-4162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预后和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40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百草枯中毒患者血、尿毒物浓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综合治疗和护理能使部分口服致死量患者存活。给予早期洗胃、有效导泻、血液净化的序贯应用、早期应用抗氧化损伤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降低病死率;死亡组死因多为多脏器功能衰竭(MOF)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结论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院前、急诊科及院内一体化救治,以及良好的综合治疗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动态变化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肾损伤的意义.方法 对8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组和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测定,中毒组又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血清胱抑素C的动态变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动态检测血清胱抑素C可以早期发现急性百草枯中毒后导致肾损伤,并且中毒越严重(根据服毒量的多少),升高的越快、越显著,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结论 血清胱抑素C是反应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肾损伤的一项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