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结合脓毒症患者病情、住院病死率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TH)、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三者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2008年国际脓毒症定义的脓毒症诊断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包括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非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对照组;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组按照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测定各组患者入院24 h内的TH、PCT及CRP浓度并进行各组间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FT3、TT3、TT4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及对照组(P均< 0.05),脓毒症患者血清FT3、TT3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 0.05);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0.05),严重脓毒症患者较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升高(P < 0.05),但两组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FT3、TT3、PCT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均< 0.05),但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的TSH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CRP是鉴别SIRS和非SIRS的有效指标,但并非早期诊断脓毒症的可靠指标。PCT、TH是早期诊断脓毒症并能与非SIRS鉴别的特异性较高的炎症指标;结合PCT和TH水平可以客观判断脓毒症病情的严重性。同时,TH与PCT水平与脓毒症预后显著相关,两者联合应用有望成为早期判断脓毒症预后的快速、可靠且非有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甲硝唑联合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宫腔配合抗菌药物对产褥感染产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产褥感染产妇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和口服氨苄西林的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甲硝唑联合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宫腔。分别检测两组观察对象全血WBC计数和血清CRP与PCT水平。结果产后1 d两组产妇全血WBC计数、血清CRP和PC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产后3 d和5 d,观察组患者WBC计数分别为(9.39±1.79)×10^9/L和(6.93±1.23)×10^9/L,显著低于对照组[(12.05±2.33)×10^9/L和(9.93±1.94)×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P<0.001,t=10.05、P<0.001);观察组产妇血清CRP水平分别为(22.97±10.57)mg/L和(15.42±8.82)mg/L,显著低于对照组[(31.67±12.59)mg/L和(20.86±10.8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2、P<0.001,t=2.98、P=0.01);观察组产妇血清PCT水平分别为(2.87±1.47)μg/L和(0.81±0.50)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3.78±1.90)μg/L和(1.68±0.9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P=0.01,t=5.92、P<0.001)。观察组产妇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98.33%(5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OR=0.35、95%CI:0.15~0.87、P<0.01)为影响产褥感染临床疗效的保护因素,而孕期阴道炎病史(OR=3.49、95%CI:1.12~1.89、P=0.01)和年龄(OR=1.12、95%CI:1.02~1.19、P=0.01)均为影响产褥感染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第2产程延长并非产褥感染临床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5、95%CI:1.01~5.11、P=0.08)。结论产妇发生产褥感染时,及时有效的抗感染干预措施是必需的,是影响产褥感染临床疗效的保护因素。采用甲硝唑联合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宫腔配合抗菌药物的治疗方式对已发生产褥感染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脓毒症以及相关的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当前加强治疗病房(ICU)内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因为,也是当代重症医学面临的主要焦点及难点.目前虽然抗感染治疗措施和器官支持手段取得长足进步,但脓毒症及其相关的感染性休克和MODS病死率依然很高~([1]).由于机体炎性反应失控是脓毒症发生发展的根本机制,因而控制炎性反应就显得至关重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净化装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在经过CVVH治疗后促炎介质和单核细胞CD14+HLA-DR的表达与肾功能改善的关系。方法:对我科2016年06月~2018年06月共35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住院患者进行观察,分为肾功能改善组和未改善组,两组患者分别在CVVH治疗前和第5天、第15天抽取血,送检项目包括血肌酐、TNF-α、IL-6、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HLA-DR的表达。记录患者肾功能改善及ICU死亡情况。结果:(1) CVVH治疗5 d后,肾功能改善组TNF-α水平在治疗后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未改善组TNF-α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CVVH治疗前单核细胞CD14+HLA-D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5 d后肾功能改善组单核细胞CD14+HLA-DR比治疗前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肾功能未改善组未显示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脓毒症AKI经过CVVH治疗后血浆TNF-α、单核细胞CD14+HLA-DR可能参与了细胞免疫调节的作用,并可能与脓毒症AKI肾功能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诊断外科手术后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10-2019-10间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将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50例。采集5 mL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PCT,应用免疫比独法测定CRP。比较2组的检测结果,并根据阳性评定标准比较2组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CT、CRP水平和PCT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阳性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与CRP均可作为外科手术后感染的诊断依据之一,但PCT的阳性率较CRP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为临床相关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作为观察对象(SAP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9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和100例来院参加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比检测三组患者的CRP及PCT变化,并分析二者联合诊断价值。结果三组受检患者相比,SAP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高于MAP组,且MAP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诊断的ROC曲线下降面积为0.87,最佳节点为≥3ng/mL;血清CRP诊断的ROC曲线下降面积为0.79,最佳节点为≥50mg/L。二者联合诊断的阴性似然比为0.14、阳性似然比为4.14、准确度为88.2%、特异度为86.4%、敏感度为91.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与病情发展呈正相关,且两项指标联合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均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严重脓毒症是各类外科大手术、严重创伤、烧伤、缺氧再灌注损伤等时发生的一种常见的、病情凶险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一直是危重病医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1]。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逐渐被应用于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显著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2,3]。但目前对CBP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作用机制仍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危重患者感染的监测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本院ICU病房收治的98例危重患者,根据辅助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68例)和病毒感染组(30例)两组,对其PCT和CRP含量进行测定。并将细菌感染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动态监测其治疗前后PCT和CRP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患者的PCT平均含量分别为(3.64±0.58)μg/L和(0.37±0.35)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7,P〈0.05)。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患者的CRP平均含量分别为(38.27±20.55)mg/L和(37.91±20.63 m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4,P〉0.05)。观察组治疗后PCT的平均含量由治疗前的(3.68±0.62)μg/L下降为(0.53±0.21)μg/L,相比于对照组由治疗前的(3.59±0.51)μg/L下降为(2.67±0.43)μg/L,下降幅度更大;观察组治疗后CRP的平均含量为(13.81±5.64)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3±5.38)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24,P〈0.05)。结论 PCT和CRP含量的动态监测在临床应用时各有优势,二者联合应用,在对危重患者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无肝素抗凝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7例脓毒症患者行49例次无肝素抗凝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第3天观察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凝血功能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纤维蛋白原下降;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下降,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仍延长,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治疗严重脓毒症的有效措施之一,能改善患者凝血紊乱状态,其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 without anticoagulation on the function of coagula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Methods 49 times CBP without anticoagulation were used in 27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APACHE Ⅱ score and some parameter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pre-CBP,post-CBP and the 3rd day after CBP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T,APTT were longer in post-CBP and on the 3rd day after CBP than in pre-CBP ( P < 0.05), Fg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APACHE Ⅱ after CBP lowered obviously compared with pre-CBP (P<0.01).Conclusion CBP is one of effective methods for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and can improve the coagulation function of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血沉( ESR)、C-反应蛋白( CRP)联合定量检测在诊断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2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同期膝关节置换术后非感染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 ILMA)测定PCT水平,采用采用魏氏( Westergren)法测定ESR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透视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与膝关节置换术后非感染患者比较,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PCT、CRP、ESR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46.53、24.04、42.51,P均小于0.05)。结论 PCT、ESR及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对及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二次手术干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联合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有宫内细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共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结局分为感染组(28例)和非感染组(11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采用免疫荧光快速定量检测血清PCT和hs-CR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PCT、hs-CRP表达,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0.89±0.25)%]、PCT[(2.24±0.53)ng/ml]和hs-CRP水平[(21.25±2.37)mg/L]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新生儿[CD64指数:(0.26±0.08)%、PCT:(0.42±0.09)ng/ml、hs-CRP:(6.37±1.3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75、P<0.001,t=34.459、P<0.001,t=44.171、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D64指数+PCT+hs-CRP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897,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92.73%、准确度为91.30%,高于两指标联合检测及单独指标检测;且3指标联合检测误诊率(7.27%)和漏诊率(14.29%)也较低。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PCT可作为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指标,而CD64指数、PCT和hs-CRP三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脐静脉置管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和价值。 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绵阳市四〇四医院收治的脐静脉置管新生儿537例,其中发生感染患儿51例为感染组,未感染患儿486例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新生儿血清PCT、CRP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分析各指标及其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价值。 结果入组患儿感染发生率为9.50%(51/537)。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和CD64指数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16.31 ± 5.21)vs.(2.54 ± 0.63),(12.31 ± 2.96)vs.(3.95 ± 1.20),(2.97 ± 0.47)vs.(2.10 ± 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30.904、27.883、13.822,P均< 0.001)。血清PCT与CRP(r =-0.316、P = 0.009)和CD64指数(r = 0.293、P = 0.015)间呈正相关,CRP与CD64指数亦呈正相关(r = 0.285、P = 0.018)。血清PCT、CRP、CD64指数单项指标诊断感染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28 ng/ml、6.12 mg/L和2.54,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0.819和0.775;而PCT、CRP和CD64指数联合诊断新生儿感染曲线下面积为0.933。 结论血清PCT、CRP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脐静脉置管新生儿早期感染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3项指标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患儿早期感染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对腹部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腹部创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入院治疗患者的空腹外周血4~5ml并检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指标水平,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结果腹部创伤感染患者治疗后预后良好者31例,占79.49%,腹部创伤无感染治疗后预后良好者46例占97.87%,感染者预后良好率明显小于无感染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142,P=0.014)。腹部创伤后有感染者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评分、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指标水平均明显大于无感染者(P0.05);86例患者治疗后预后良好者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评分、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患者(P0.05)。结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指标水平对腹部创伤患者是否伴发感染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同时亦可通过上述指标评分判断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胎膜早破孕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降钙素原(PCT)含量对宫内感染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常熟市中医院(新区医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胎盘病理学诊断是否合并宫内感染,分为非感染组(35例)和感染组(65例),检测两组观察对象产前空腹血清hsCRP和PCT水平。根据镜下胎盘组织中白细胞数量将感染组孕妇分为轻度感染、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分别为31例、21例和13例;分析不同程度感染孕妇产前空腹血清hsCRP和PCT水平。结果感染组孕妇血清中hsCRP(t=8.441、P=0.022)和PCT(t=7.752、P=0.013)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孕妇感染程度越严重,其血清hsCRP(F=14.512、P=0.015)和PCT(F=16.778、P=0.021)水平越高。血清hsCRP和PCT对胎膜早破孕妇宫内感染预测价值分析显示:hsCRP+PCT联合预测胎膜早破孕妇宫内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均高于单一指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998、P=0.368,χ~2=0.933、P=0.627,χ~2=0.842、P=0.656,χ~2=1.940、P=0.379)。胎膜早破宫内感染的病因分析发现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和细菌等均为其主要感染病原体。结论血清hsCRP、PCT水平预测胎膜早破孕妇是否发生宫内感染具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有利于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测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者共104例,按照是否伴有细菌感染分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浆PCT、CRP水平和WBC计数的差异,计算各指标联合检测对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效率。 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浆PCT、CRP水平和WBC计数较非细菌感染组患者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9.316、8.389、8.495,P均= 0.000);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与PCT、CRP、WBC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30.687、21.682、22.753,P均= 0.000),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与CRP、WBC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1.665、11.665,P均= 0.000)。 结论PCT、CRP水平和WBC计数联合检测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对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率,同时有利于对细菌性感染的准确判定,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在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5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胰头癌患者236例。在患者入院后、术后第1、4、7天分别检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并评估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评分,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并对各项指标行组间比较。结果:并发症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长于无并发症组(P0.05)。术后第1、4、7天两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及APACHE-I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并发症组升高较无并发症组更明显(P0.05)。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均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r=0.712、0.635、0.816,P0.05)。结论:对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及APACHE-II评分有助于判断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情改善状况,便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不同病原菌所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差异,为重症肺炎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且满足纳入标准的重症肺炎患者78例,根据病原菌种类将患者随机分为单一感染组:真菌组(F)、革兰阳性菌组(G+)、革兰阴性菌组(G)和复合感染组:真菌+革兰阳性菌组(F + G+)、真菌+革兰阴性菌组(F + G),共5组。比较各组患者PCT、CRP、WBC计数和IL-6水平。 结果各组患者基础疾病、收缩压、体温、心率、红细胞沉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各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9.781、P = 0.007);各组患者血清WB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8.373、P = 0.005)。各组患者CRP和IL-6水平变化范围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 1.203、P = 0.115,F = 4.572、P = 0.248)。 结论低水平PCT和高水平CRP提示重症肺炎患者为真菌感染,降钙素原显著上升表明重症肺炎患者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或为复合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乳酸(Lactate,Lac)及降钙素原乳酸比(PCT/La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50例SAP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有无并发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27例)和未感染组(23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和检测指标,利用SPSS19. 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两组间差异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SAP合并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 (1)一般因素及实验指标显示感染组较未感染组CRP (t=2. 291,P=0. 044)、PCT (t=2. 682,P=0. 016)、Lac(t=2. 384,P=0. 044)及PCT/Lac(t=3. 121,P=0. 002)显著升高;(2)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后CRP、PCT以及PCT/Lac的增高均可预测SAP合并感染风险增大(均P 0. 05);(3) CRP、PCT以及PCT/La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CRP:0. 583±0. 082、PCT:0. 652±0. 076、pct/lac:0. 900±0. 045,PCT/Lac相较于其他指标具有更佳的预测效能,其诊断SAP合并感染的阈值为2. 92,其敏感性84. 62%,特异性83. 61%。结论检测CRP、PCT、Lac及PCT/Lac水平可以提高SAP并发感染诊断的准确性,其中PCT/Lac水平作为诊断SAP合并感染的指标最佳,其大于2. 92可作为合并感染的诊断切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80例感染者样本(一般感染组和严重感染组患者各40例),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中心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样本中PCT、hsCRP浓度、白细胞数(WBC)和Sepsis评分值,比较两个感染组患者与对照组血清PCT、hsCRP、WBC计数和Sepsis评分的差异,分别比较两个感染组患者PCT、hsCRP、WBC计数和Sepsis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异。 结果治疗前,一般感染组和严重感染组患者分别与对照组相比,PCT、hsCRP、WBC计数和Sepsi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后,感染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后,严重感染组与一般感染组患者各指标相比,PCT、hsCRP和WBC计数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但两组Seps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821、P = 0.241)。 结论血清PCT水平、hsCRP水平与小儿支气管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CT与hsCRP检测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