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近年发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慢性透析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膜透析患者RDw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我院103例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根据患者开始腹膜透析时的年龄分为3组:年龄40岁组(37例);年龄40~59岁组(47例);年龄≥60岁组(19例)。比较各组腹膜透析前以及腹膜透析1、3个月的临床指标(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RDW、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等)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腹膜透析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对RDW的影响。结果女性患者中RDW≥14.6%的患者所占比例在基线及腹膜透析1、3个月(13.5%、15.4%、17.3%)均高于男性患者(9.8%、7.8%、13.7%)。≥60岁年龄段的基线RDW较其他两个年龄组显著增高(P0.05)。年龄与基线RDW、腹膜透析1个月的RDW呈正相关(r=0.320、0.242,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校正相应体质量指数后分析发现,女性(β=0.025,P0.001,95%CI-0.001~0.953)和年龄较大(β=0.025,P0.001,95%CI 0.010~0.040)的患者基线RDW相对较高,同时年龄与腹膜透析1个月的RDW具有显著相关性(β=0.015,P0.05,95%CI 0.001~0.029)。进一步校正同期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或残肾肾小球滤过率)后发现,年龄与基线RDW(β=0.027,P0.001,95%CI 0.011~0.042)及腹膜透析1个月的RDW(β=0.017,P0.05,95%CI0.003~0.031)仍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RDW是影响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老年是RDW的影响因素,这为改善老年透析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入选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确诊为终末期肾病(ESRD)、并在本院进行首次透析治疗的331例成年患者,所有透析患者均随访至转其他医疗中心、肾移植、死亡、失访或追踪观察2年,至研究终止日期(2018年10月31日)。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位RDW值将患者分为高RDW组(RDW14.3%)和低RDW组(RDW≤14.3%)。研究所有透析患者2年存活率和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高RDW组与低RDW组患者的生存率以及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DW对MHD和CAP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331例透析患者总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RDW中位值为14.3%。高RDW组(161例)与低RDW组(170例)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9个月和24个月。两组患者在透析方式、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叶酸、合并高血压的比例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低RDW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高RDW组(P0.05)。高RDW组与低RDW组所有透析患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67.9%比81.1%,血液透析患者2年生存率为62.5%比67.9%;腹膜透析患者2年生存率为77.4%比91.4%,其中腹膜透析及所有透析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校正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RDW是所有透析患者(HR=1.311,95%CI:1.106~1.555,P=0.002)及CAPD患者全因死亡(HR=3.230,95%CI:1.598~6.527,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RDW预测所有透析、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是否发生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6、0.560和0.726。结论 RDW与所有透析和CAPD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相关,可作为预测所有透析患者及CAPD患者死亡风险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血管疾病是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心血管并发症是影响PD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探讨影响P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重视对PD患者心血管系统的保护,是提高PD患者远期生存率的重要保证.本文将对近年来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预后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膜蛋白清除率(peritoneal protein clearance,Pcl)对腹膜透析(腹透)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透中心规律随访且透析龄>3个月的患者。所有患者随访至死亡、退出腹透、转其他中心或研究终...  相似文献   

5.
腹膜透析患者血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脂联素(ADPN)与尿毒症腹膜透析(腹透)患者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 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复合物法测定正常对照组与59例规律性腹透患者血清ADPN水 平,并对这些腹透患者进行为期(10.0±1.7)月的随访。分析血清ADPN水平与血脂、炎症指标、 颈动脉内膜厚度、颈动脉斑块、既往心血管病(CVD)史和心血管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 组相比,腹透组患者的血清ADPN水平显著升高[(13.09±7.54)μg/ml比(6.65±4.33)μg/ml,P= 0.001]。腹透患者血清ADPN与年龄、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CRP)水平呈负相 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正相关。血清ADPN水平在有颈动脉斑块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 管疾病病史的腹透患者中较低。在随访期内有CVD事件发生组血清ADPN水平与无CVD事件 发生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 血清ADPN水平与脂代谢异常、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关, 血清ADPN较高的患者发生CVD事件的危险性较低。在腹透患者中,ADPN可能具有心血管的 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终末期肾脏病(ESRD)腹膜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和有关高发危险因素,以及并发CVD的腹膜透析患者治疗时需关注的问题。 方法 研究对象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慢性肾脏病(CKD)5期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共254例入选,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平均随访时间中位数为49个月。采集病史、血生化检测结果、腹膜透析充分性评估、颈动脉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评估CVD事件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以及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 CVD事件发生率为37%(93/254)。发生CVD的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透析龄较长、血三酰甘油水平较高、血清白蛋白较低、前白蛋白较低。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发生CVD组的左房内径(LAD)(mm)、室间隔厚度(LVST)(m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g/m2)显著高于未发生CVD组(43.16±4.93比 38.02±4.77、11.19±2.05比10.01±1.45、中位数192.03比150.28,均P < 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较厚(中位数0.80比0.65),颈动脉内径增宽;收缩期峰值流速(SPV)和舒张期峰值流速(DV)流速降低。既往无CVD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发生CVD时,其Ccr、Kt/V、D/Pr、理想体质量校正的蛋白分解率(nPCR)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无发生C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45、0.015、0.051、0.029及0.005)。在随访过程中出现新发CVD或CVD病情恶化的原有CVD的患者,都是透析龄较长以及三酰甘油水平较高者。LAD、LVST、LVMI及IMT在新发CVD和未发CV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22、0.045及0.02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既往CVD史和CVD症状是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330 g/L、LAD>39.6 mm及曾患腹膜炎的患者生存率较低。 结论 ESRD腹膜透析患者是CVD的高发群体,需了解这些患者的病史和伴随症状;保持透析的充分性;同时要防止腹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波动与心血管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PD中心稳定透析>3个月并规律随访至少1年的PD患者资料,使用Hb周期性法根据透析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腹膜透析(PD)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改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50例PD患者,20例采用常规PD治疗(PD组),30例加用常规剂量的rh-EPO(EPO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透析6个月、12个月的血脂水平、空腹血糖(Glu)、空腹血浆胰岛素(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PD组较治疗前总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 B)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 A1)、Apo A1/ApoB明显降低(P<0.05);rh-EPO组治疗后TG、Apo B明显下降(P<0.05),而HDL、Apo A1、Apo A1/Apo B明显升高(P<0.05);EPO组治疗后Ins明显降低(P<0.01),ISI显著升高(P<0.05),PD组则无变化.结论:rh-EPO可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清胰岛素而改善PD患者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2年4月至2017年8月国内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 025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86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48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191例)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 809例,女216例;年龄为(5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AH)的危险因素,分析其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MHD 3个月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肺动脉压水平分为两组。回顾性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实验室指标。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肺动脉压与RDW的相关性;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19例MHD患者入选本研究,肺动脉高压组124例(56.6%),非肺动脉高压95例(43.4%),肺动脉高压组RDW显著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t=-4.485,P0.001)。MHD患者肺动脉压与年龄(r=0.166)、RDW(r=0.521)、高密度脂蛋白(r=0.150)、lg脑钠肽(r=0.375)、左心室质量(r=0.268)呈正相关,与红细胞计数(r=-0.211)、血红蛋白(r=-0.239)、白蛋白(r=-0.168)、三酰甘油(r=-0.199)、总胆固醇(r=-0.233)、低密度脂蛋白(r=-0.224)、体重指数(r=-0.145)、射血分数值(r=-0.209)呈负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前收缩压、RDW是MHD患者发生PA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RDW与肺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且RDW、透析前收缩压是MHD患者发生PAH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伤后第3天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计数的比值(RPR)在严重烧伤患者预后中的判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 201 4年12月收治的符合重度以上烧伤标准的成年患者325例,检测患者伤后第3天RDW和血小板计数.根据患者伤后第3天RPR中位数值将其分为高RPR (RPR≥0.124)组和低RPR (RPR<0.124)组,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烧伤严重程度、是否有吸入性损伤等指标的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严重烧伤住院期间生存率并将结果带入Cox回归分析,同时绘制61例死亡患者ROC受试者工作曲线,探讨伤后第3天RPR对严重烧伤患者预后的判断作用.结果:伤后第3天高RPR组和低RPR组在严重烧伤住院期间生存率分别为70.2%(118例)和93.0%(1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伤后第3天RPR为预测烧伤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0.398,95%置信区间:0.200~0.794,P<0.01).对61例死亡患者ROC曲线分析提示,伤后第3天RPR值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776(95%置信区间为0.706~0.846,P<0.01).其中伤后第3天RPR的最佳阈值为0.192时敏感性62.3%,特异性86.3%.结论:伤后第3天RPR对严重烧伤患者预后的预测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辅助腹膜透析和自主腹膜透析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1996年3月13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行PD且资料完整的637例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独立完成PD操作将将患者分为自主PD组和辅助PD组,按照PD的模式不同进一步将辅助PD组分为自动化腹膜透析组(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组(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分别比较辅助PD和自主PD两组间以及辅助APD和辅助CAPD两组间患者生存、技术生存及无腹膜炎生存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研究纳入辅助PD组373例(APD 35例,CAPD 338例),自主PD组264例。与自主PD相比,辅助PD患者年龄更大,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比例更高,透析开始时血白蛋白、钾、磷、血肌酐、尿素、甲状旁腺素和标准蛋白分解率更低,而血二氧化碳总量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更高。辅助APD组与辅助CAPD组比较则前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比例,护工辅助比例以及透析3个月后残余肾功能水平更高。辅助PD组患者生存不及自主PD组,但经多因素校正后辅助PD不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479,95%CI 0.978~2.236,P=0.064),两组在技术生存及无腹膜炎生存方面相当。辅助APD与辅助CAPD比较,两组的患者生存、技术生存及无腹膜炎生存均无差异。结论辅助PD的患者生存劣于自主PD,而技术生存及无腹膜炎生存两组无差异。辅助APD的患者生存、技术生存和无腹膜炎生存与辅助CAPD无差异,可以作为有需求患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3.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状态与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前瞻性观察长期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其引起营养不良的因素。方法 采用主观整体营养评估法(SGA)结合体表标志测量及有关生化检查综合判断患者的营养状态。结果 56例患者中,营养良好者26例(46.4%);轻 ̄中度营养不良者22例(39.3%);重度营养不良者8例(14.3%)。其中,重度营养不良多发生在60岁左右透析患者。109例次的观察显示,SGA除与相当于蛋白分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腹膜透析患者充分透析的透析剂量。方法:以主观全面营养评价(SGA)评分和血清白蛋白浓度为标准,对58例腹膜透析患者作营养评价,并分析SGA评分,血清白蛋白浓度与患者的透析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长期腹透患者临床转归,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至2003年8月腹透龄超过3年以上的58例腹透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其临床转归分为继续腹透组、转向移植组、转向血透组及死亡组。比较各组间近期营养指标(半年以内血清白蛋白水平)、近期透析充分性指标(Kt/V、Ccr)、水清除指标及残肾功能等临床特点。对死亡组同时做回顾性前后自身对照研究(死亡前半年以内与死亡前1年资料比较)。对继续腹透组回顾性分析比较1年前资料,并前瞻性追踪随访1年。结果死亡组总Kt/V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总Ccr显著低于继续腹透组(P〈0.01)。继续腹透组、移植组及血透组3组间总Kt/V、总Cer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透组水清除指标显著低于继续腹透组及移植组;继续腹透组水清除指标稍高于死亡组但无显著性差异。死亡组近期总Kt/V显著低于死亡前1年总Kt/V(P〈0.05);近期总Ccr显著低于死亡前1年总Ccr(P〈0.01)。继续腹透组近期总Kt/V及总Ccr与1年前及1年后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残肾Kt/V或残肾Ccr随时间推移而显著下降(P〈0.05)。继续腹透组残肾Kt/V或残肾Ccr显著高于死亡组及血透组(P〈0.05)。死亡组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其余3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13例中有7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结论腹透3年以上患者大部分仍可继续腹透。透析不充分是长期腹透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死亡的病因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残肾功能可影响长期腹透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6.
在长期腹膜透析中,腹膜的血管生成是腹膜结构变化的重要表现,腹膜的血管生成影响着腹膜的功能变化,本文就腹膜血管生成的特征、原因、调控因子以及治疗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腹膜透析的现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相似文献   

18.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及红细胞体积大小变化异质性的两个常用参数,本文将22例肾性贫血患者的MCV和RDW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腹膜透析干扰腹膜局部防御机制,本文就腹膜透析与腹膜局部防御机制之航如何改进腹膜透析方法及腹膜透析液配方、保护腹膜防御机制,改善腹膜透析液生物相宠性研究新进展做综述。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腹膜透析中 ,腹膜的血管生成是腹膜结构变化的重要表现 ,腹膜的血管生成影响着腹膜的功能变化 ,本文就腹膜血管生成的特征、原因、调控因子以及治疗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