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宫颈癌磷脂酰肌醇激酶-3催化亚单位α(PIK3CA)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病理特征、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0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并留取宫颈癌组织;同期因子宫肌瘤接受手术切除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留取正常宫颈组织.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结肠癌中磷脂酰肌醇激酶-3(PIK3CA)基因的突变位点,结合结肠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分期资料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结肠癌组织78例和癌旁组织30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IK3CA第12和20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SCP)进行筛查,再用测序法确证,并对照经CT检查Dukes临床病理分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结肠癌样本SSCP和DNA测序在PIK3CA第20外显子未发现突变,第12外显子有16例(20.51%)样本发生G1876A突变,突变样本均位于Dukes分期的A期和B期;而30例癌旁组织样本PIK3CA第12和20外显子均未发现突变。结论 PIK3CA基因G1876A突变可能在结肠癌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12外显子基因分析对早期结肠癌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K3CA)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0—2022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外科手术切除且病理类型为腺癌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30例,不伴有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3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IK3CA蛋白在结直肠癌患者原发病灶、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原发灶及肝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PIK3CA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肿瘤位置、大体类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PIK3CA蛋白表达水平、T分期和N分期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中PIK3C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直肠癌原发灶与肝转移灶PIK3CA高表达结果一致性较好(κ=0.842,P<0.001);(3)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PIK3CA蛋白的表达水平与T分期(P<0.05)、病理大体类型(P<0.01)、肿瘤细胞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造血祖细胞激酶-1(HPK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5年预后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琼海市人民医院经乳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1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后均对病灶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根据患者5年随访结局中是否出现复发转移将其分为转移组33例、非转移组111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HPK1、PI3K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采用生存分析法分析不同HPK1、PI3K蛋白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K1、PI3K蛋白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随访5年,144例乳腺癌患者,出现术后肿瘤转移26例、术后复发7例,全部纳入转移组。转移组病灶组织中的HPK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4.24%,显著低于非转移组患者(60.36%),PI3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6.67%,显著高于非转移组患者(46.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PK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HPK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I3K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glypican-3、Hep Par1和CD3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101例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glypican-3、Hep Par1和CD34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HCC中glypican-3阳性率为83.2%,在癌旁正常肝组织内为(-)。在HCC中Hep Par1阳性率为90.1%。glypican-3和Hep Par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微血管浸润、有/无肝硬化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CD34呈现特殊的HCC型微血管染色。结论glypican-3、Hep Par1和CD34联合使用对HCC的诊断有更显著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建议作为HCC诊断的首选一线抗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AU碱基富集元件RNA结合因子1(AUF1)表达水平对食管癌患者病理分期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18例食管癌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癌组织(食管癌组)及对应癌旁组织(癌旁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PC-3、AUF1表达水平,分析GPC-3、AUF1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食管癌组GPC-3、AUF1阳性表达率(76.27%、74.58%)均高于癌旁组(38.98%、41.53%)(P<0.01)。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GPC-3、AUF1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中/高分化、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P<0.01)。GPC-3阳性表达食管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63.33%,低于GPC-3阴性表达患者89.29%(P<0.01);AUF1阳性表达食管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62.50%,低于AUF1阴性表达患者90.00%(P<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PH3)及3羧基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保存的卵巢癌组织标本87份,同时选取正常卵巢组织50份,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GOLPH3及PI3K表达,分析不同组织GOLPH3及PI3K表达,以及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GOLPH3和PI3K相关性。结果 卵巢癌组织GOLPH3及PI3K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86%和66.67%,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的4.00%和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FIGO分期Ⅲ~Ⅳ期、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卵巢癌组织GOLPH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38%、94.74%、88.33%和90.91%,明显高于非浆液性、Ⅰ~Ⅱ期、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卵巢组织的52.17%、61.22%、48.15%和6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GO分期Ⅲ~Ⅳ期、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卵巢癌组织PI3K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21%、78.33%和84.09%...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鳞癌组织(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细胞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24例正常食管黏膜、9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I3K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癌组织中PI3K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1.3%(67/94)vs 4.2%(1/24)、61.7%(58/94)vs 0(均P<0.01);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两者的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分别为92.0%(46/50)vs 47.7%(21/44)、76.0%(38/50)vs 45.4%(20/44)(均P<0.01)。VEGF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浸润深度等因素有关(P<0.01);PI3K与VEGF表达有关联性(C=0.311,P<0.05)。结论 PI3K、VEGF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价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72例大肠癌患者的大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PI3K和VEGF在大肠癌中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大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PI3K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0.66,x2=83.70,P均<0.05),且两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72,P< 0.05).大肠癌新鲜组织中PIK3R1和VEGFA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75,t=-2.61,P均<0.05).结论 PI3K和VEGF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宫颈癌组织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 1,YAP1)、丝氨酸/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3(serine and arginine rich splicing factor 3,SRSF3)蛋白表达情况,探讨YAP1、SRSF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81例宫颈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靶向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基因的短发卡干扰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表达载体,研究其对上述细胞PI3K基因的靶向沉默作用,探索抑制移植血管狭窄的基因防治手段.方法 根据Genbank中大鼠PI3K p110β亚单位编码基因Pik3cb序列设计并合成两条shRNA寡核苷酸片段,退火形成双链并克隆导入载体pGenesil-10,经荧光定量PCR方法筛选一条较合适的shRNA转录模板;合成血管平滑肌细胞特异性SMHC增强子/SM22α启动子序列和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KDR增强子/启动子序列,将该增强子/启动子片段亚克隆至pGenesil-10-Pik3cbshRNA上,构建并鉴定重组质粒载体SMHCe/SM22α p-pGenesil-10-Pik3cb-shRNA(简称SM22α e/p shRNA)和KDRe/p-pGenesil-10-Pik3 cb-shRNA(简称KDR e/p shRNA);将重组质粒载体转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于转染24h、48h、72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ik3cb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Pik3cb-shRNA-1组与转染Pik3cb-shRNA-2组比较,前者细胞Pik3cb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更为明显,且两组均较对照组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酶切鉴定重组质粒载体SM22α e/p shRNA和KDR e/p shRNA构建成功;质粒转染细胞后,Pik3cb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SM22α e/p质粒组较阴性对照组均有所降低,且转染24h后,SM22α e/p质粒组与空白对照、CMV质粒组比较Pik3cb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Pik3cb-shRNA-1作为转录模板,能够成功构建SM22α e/p shRNA和KDR e/p shRNA质粒载体,且特异性启动子SM22α介导的靶向大鼠Pik3cb基因的shRNA质粒载体可有效沉默靶基因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和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5(GPC-5)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及癌旁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其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以自身配对法收集30例HCC患者经手术切除后的癌灶及癌旁正常肝组织,以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PC-3和GPC-5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1)癌细胞排列呈球团状和条索状,向周围肝组织浸润,部分区域有出血、坏死,并伴有肝细胞增生灶、增生结节及非典型增生结节。(2)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可见GPC-3阳性表达,其阳性率为7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0%)(P<0.01)。GPC-5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其阳性率为86.7%,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P<0.01)。结论在HCC组织中,GPC-3与GPC-5同时高表达,提示GPC-3和GPC-5均在HCC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神经调节蛋白1早期干预能够诱导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目的:进一步观察神经调节蛋白1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途径。方法:分别观察胚胎干细胞自发与在神经调节蛋白1诱导情况下向心肌细胞的分化,RT-PCR检测胚胎干细胞自发与诱导分化下心肌特异性早期转录因子GATA-4、Nkx2.5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胚胎干细胞自发与诱导分化下心肌肌钙蛋白T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表达,Westernblot半定量分析自发与诱导分化下心肌细胞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神经调节蛋白1诱导心肌分化率显著高于自发心肌分化率。神经调节蛋白1呈剂量依赖性上调GATA-4、Nkx2.mRNA表达;表皮生长因子样受体拮抗剂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阻断了神经调节蛋白1对Nkx2.5mRNA的表达上调作用。Westernblot分析显示神经调节蛋白1诱导组拟胚体中自发性搏动心肌细胞团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相对表达高于自发心肌分化组。提示神经调节蛋白1可能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磷酸化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诱导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神经调节蛋白1早期干预能够诱导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目的:进一步观察神经调节蛋白1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途径。方法:分别观察胚胎干细胞自发与在神经调节蛋白1诱导情况下向心肌细胞的分化,RT-PCR检测胚胎干细胞自发与诱导分化下心肌特异性早期转录因子GATA-4、Nkx2.5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胚胎干细胞自发与诱导分化下心肌肌钙蛋白T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表达,Westernblot半定量分析自发与诱导分化下心肌细胞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神经调节蛋白1诱导心肌分化率显著高于自发心肌分化率。神经调节蛋白1呈剂量依赖性上调GATA-4、Nkx2.mRNA表达;表皮生长因子样受体拮抗剂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阻断了神经调节蛋白1对Nkx2.5mRNA的表达上调作用。Westernblot分析显示神经调节蛋白1诱导组拟胚体中自发性搏动心肌细胞团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相对表达高于自发心肌分化组。提示神经调节蛋白1可能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磷酸化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诱导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1年6月~2015年3月期间的54例HCC组织、46例癌旁组织、22例肝硬化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中的GPC3表达情况,分析GPC3表达与临床和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GPC3蛋白,肝癌组织GPC3评分(7.39±3.64)和阳性率(81.48%)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15±0.99,13.04%)、肝硬化组织(0.32±0.56,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肝癌临床分期的增高,GPC3评分逐步升高,Ⅲ/Ⅳ期(10.05±3.59)与Ⅰ期(4.31±3.41)、Ⅱ期(7.14±3.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C3阳性率也升高(Ⅰ期69.23%,Ⅱ期81.81%,Ⅲ/Ⅳ期89.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肝癌组织GPC3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血清HBsAg、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肿瘤直径、转移情况、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是否并发肝硬化相关(P<0.05),GPC3高表达率与血清AFP、肿瘤直径、是否并发肝硬化、转移情况、临床分期均相关(P<0.05)。结论 GPC3在HCC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表达水平与HCC的病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电针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皮质区磷脂酰肌醇-3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α (PI3K/GSK3α)信号通路上相关蛋白的分布表达,以及老年斑沉积的影响。 方法 基因鉴定后,3月龄雄性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野生型C57小鼠为对照组,每组6只。电针组电针百会(GV20)和双侧肾俞(BL23)14 d。治疗后,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皮质区老年斑数量,PI3K亚单位P85α和P110α,以及GSK3α和pS21-GSK3α等蛋白的分布和表达。 结果 模型组皮质区老年斑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01);电针组老年斑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 < 0.001)。各相关蛋白主要表达于皮质神经元胞质。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S 21-GSK3α、P110α和P85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 0.01),GSK3α蛋白表达升高( P < 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pS 21-GSK3α、P110α和P85α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 0.01),GSK3α蛋白表达降低( P < 0.05)。 结论 电针能调节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皮质区PI3K/GSK3α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减少老年斑沉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 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1,NDRG1)蛋白和p27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宫颈癌组织,3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和28例正常宫颈组织中NDRG1蛋白和p2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NDRG1的阳性表达率(77.8%)明显高于CIN组(46.9%)和正常宫颈组(28.9%),P〈0.0125;表达水平与间质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分级、组织类型无关(P〉0.05)。p27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3.3%)明显低于CIN组(62.5%)和正常宫颈组(92.9%),P〈0.0125;其表达水平与组织病理分级、间质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NDRG1蛋白过表达、p27蛋白低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NDRG1与p27蛋白对于早期诊断宫颈癌以及判断其侵袭转移潜能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6月-2010年7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PI3K与p-Akt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I3K和p-Akt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阳性表达率均低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标本中PI3K和p-Akt的表达不具有相关性(r=0.051,P=0.747)。结论 PI3K、p-Akt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高表达,两者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共同促其发展,但其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和进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