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目的培养医学生的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方法分析我国医患关系现况,阐述培养医学生的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必要性,从3个方面探讨培养医学生的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结果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医患沟通技能及医学法制教育,培养医学生的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结论培养医学生的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意义重大且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我国医学生的培养过程分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个阶段,该模式的特点在于分阶段教授学生。在长期的医学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的妇产科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着一些弊端。新时代国家医疗卫生的发展和走向要求医学生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学模式改革是关键。以"三阶段一体化"的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整合为基础,将信息化全面应用到妇产科学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客观的"信息化+妇产科学"的新型一体化培养模式。可为实现妇产科学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体系由分阶段式培养向"三阶段一体化"转变,为我国深化医学人才培养,系统提高妇产科学人才临床综合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在外科见习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纳入104名外科见习医学生开展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52名医学生实施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组),另外52名医学生在传统组基础上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实施教学(研究组),对两组教学成效实施评估,考核医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评分,并调查教学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医学生理论知识得分为(95.32±3.74)分、临床批判思维能力得分为(94.67±3.81)分及病例分析考核得分为(92.51±3.15)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83.87±2.16)分、(82.35±2.08)分、(81.45±1.96)分;研究组医学生人文关怀、责任意识以及医德养成评分分别为(45.89±3.93)分、(19.07±0.82)分、(28.17±1.03)分显著高于传统组(38.86±8.21)分、(15.35±3.60)分、(22.14±5.62)分;研究组医学生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方面教学满意度为100%、树立临床工作信心方面满意度为94.23%、提高自学与实践能力方面满意度为96.15%以及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满意度为98.08%均显著优于传统组的88.46%、80.77%、82.69%及82.69%(P0.05)。结论将"课程思政"元素融于外科见习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其责任意识、人文关怀能力以及医德,促使教学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医院志愿服务不仅是医院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医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医学生是医院志愿服务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具体实践探索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势在必行。从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医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希望通过适当引导和合理安排,培养医学生参与医院志愿服务的动机和兴趣,完善审查制度,并通过持续改进保障医院志愿服务机制的不断健全。  相似文献   

5.
医学人性化、人文化的回归要求医学教育融入和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在对医科大学教育理念、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医学生人文素养养成规律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推进人文教育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建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一二三"模式,将医学人文教育与公民志愿者行动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医学专业人才素质培养合一。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三早教育"培养模式中发挥数字化图书馆优势有益于医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有诸多益处。本文分析了对医学生开展"三早教育"的意义,并对数字化图书馆在医学生"三早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伴随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需求的与日俱增,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文素质的欠缺将会导致学生难以适应未来工作,既不能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也无法满足患者身心需求,以至于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文章基于学校"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留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从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素养建设、深化人文课程内涵、注重在实践教学等环节加强人文渗透,探索医学留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同时,学会适应国际通行的医疗人文环境,提高医学留学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法制不断健全、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人们对健康的定义亦不仅仅是满足于生物个体,而是对身心健康有了更高的需求,基于这种需要,相对落后的医学生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国内环境,因此滋生了许多医患矛盾,从步入医学院校的那一刻,种种阻碍限制了医学生的发展:医学教育模式的相对落后、患者法律意识的提高、医院对未取得医师资格的在校生限制、患者对年轻医学生的不信任等等众多问题,都使得医患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医学生起源于医学院校,学校对医学生的培养应承担主要责任,故此,针对我国国情,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才是当代社会发展在解决医患关系中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门诊的不合理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1—4月的1 400张处方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整理,参照《处方管理办法》、药品说明书等进行处方点评,进行合理性的分析。结果 1 400张处方中不合理的有114张(8.14%),不合理处方的类别主要表现在处方临床诊断不全、药品的用法用量不适宜、药品的适应证与诊断不符、单张处方超出5种药物、用量不明确以及无特殊情况下处方超量等方面。结论我院的门诊处不合理处方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分析,进一步提高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学生理解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15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研究者首先询问医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在向医学生解释批判性思维相关概念后,询问医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及批判性思维养成的影响因素,访谈过程全程录音,并于1周内转录,应用传统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结果包括3个类别:即医学生对批判性思维概念的认知,医学生对批判性思维重要性的认知,医学生对批判性思维影响因素的认知。其中影响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因素可归纳为个体因素(如人生阅历、兴趣特长及人格特点等)、家庭因素(如父母养育方式、家庭氛围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和医学教育因素(如教师风格、教学方式及实践活动)等3个亚类别。结论  医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比较模糊,但比较认同批判性思维对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养成早期受个体因素及家庭养育方式等因素影响;PBL教学及参与式实践,教师个人风格等可促进批判性思维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临床教学实习是医学生实践教育的起点,是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因此,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切入点",是医学生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关键阶段。文章主要探讨了本院心内科临床实习过程中,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对心内科临床实习过程及考核体系进行了初步改革,将临床实习工作分为4大部分,3个阶段,通过6个量化指标对实习质量进行考核,同时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革提高了实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医学是一门特殊的职业,要求医学生不断更新知识并运用于临床工作,服务于广大群众。在校医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目标是为医学生毕业后接受住院医师和专科培训打下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即培养"准医生"。毕业后医学教育是促进医学生成为临床医生的重要手段。虽然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建立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但在现实工作中仍展现出不少问题。笔者将就从认识上、区域差异和管理、经费保障问题等三方面对现状进行一定探讨,并提出建议,通过政策保障、加强东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交换、加强教学过程监督和规范考核体系等具体措施,以期望能促进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疑虑,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因此,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成为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文章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是适应新医学模式的需要,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需要,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是提升医学生临床技能的需要;第二,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现状是:缺乏完善的教学模式,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不足;第三,医学本科教育中医患沟通的培养,应言传(设置专项课程、开展专题讲座、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活动)、身教、实践,通过专业规范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能完善医学生的教育结构,同时提高医学生的整体能力,为医学生成长为优秀医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培养新时代背景下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兼顾的复合型人才,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前进。方法分析我国医学生的学习现况,阐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从四个方面探讨培养临床与科研两手都硬的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结果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应在注重临床专业型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其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科研能力的培养。结论培养新时代下临床与科研两手都硬的医学人才对医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加强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高水平医学人才,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以"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这一东方文化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将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来研究,在解决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问题过程中形成其综合集成思想,探讨物理、事理、人理的系统构成,实现物理、事理、人理的有机统一,初步构建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框架,以便对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协调与控制。  相似文献   

16.
医学生的培养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培养一名医学生需要消耗大量的社会和医疗资源。即使在相同的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培养出的医学生也良莠不齐。正是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模式逐渐发生了改变:从传统的言传身教到多媒体教学;从PBL教学到CBL教学;从课堂教学到网络教学;从微课教学到慕课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不断升级、整合。找到一个对于医教双方都适合并且都感兴趣且效果好的方法,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医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在于临床医学知识,更在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但目前有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使得医学生在未来医患关系构建上存在短板。医患沟通,是医学教育的最低要求、核心技能,更与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医疗纠纷防范能力紧密相关,是必要且重要的。医患沟通与医疗纠纷防范处理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的理论讲授是存在不足的。“标准化病人”的实践,能够让医学生实际感受到与患者的真实对话与现实矛盾的冲突变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医患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导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患纠纷不断增多,因此医患沟通教学对于医学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促进了医学教育行业升级,在信息技术与高等医学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怎样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是我国当前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急切需求。该文通过阐述国内外医患沟通教育模式的不同之处,分析当前国内医患沟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的基本国情,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教学模式改革的价值。并提出医患沟通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设内容,为医患沟通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当代医学生高等教育内容的开展,不仅需围绕“术”体现能力培养,还应紧紧围绕“德”体现德行教育。廉洁教育的本质在于帮助医学生提高或重塑伦理品德,从而预防医学生未来走上职业道路时参与医疗腐败行为,为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有损自身白衣天使的职业形象。本课题组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医学生廉洁教育工作展开探讨,把医学生廉洁教育按学习地点分为校园生活与临床实习两大阶段,并根据具体教学中基础课、临床课、临床实习三个不同内容提出课程思政三大对策,通过整合不同培养阶段和教学内容开展廉洁思政教育,做到渐进式阶段性无缝对接开展长效性医学生廉洁教育和培养。本研究发现该廉洁思政教育模式能够有些帮助医学生提升对社会不良风气抵御能力、强化伦理品德、有助于从根源上抵制医疗腐败;希望能够为国内医学生廉洁教育事业提供一些思路方面的参考,提升国内医学生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作为医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环,临床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医学生独立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处理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是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各方面平衡发展的医学人才的重要时期。实习生的临床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临床实习效果,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质量。妇产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医学生在妇产科临床实习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尤其男实习生,严重影响学生实习效果。文章从学生自身方面、带教老师方面及医患关系方面,多个角度分析影响妇产科实习生临床积极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