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肾小管间质病变在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中的重要性成为研究的热点。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在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中,肾间质纤维化可作为肾功能恶化的十分准确的预测指标。小管间质损伤已经成为肾小球肾炎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标志性过程。 相似文献
2.
3.
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并发症,是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对DN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肾小球病变,而对糖尿病状态下占据整个肾脏体积几乎达90%的肾脏小管间质病变的发生发展及其机制的研究却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国玉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5,25(5):655-658
探讨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损伤及肾小管功能受损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6.
近年国内外有关资料表明,慢性肾病(CKD)的发病率、患病率均明显上升,世界各国面临的防治形势相当严峻。CKD的病因可涉及肾小球病变、肾小管间质病变、肾血管病变等方面。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已成为CKD的主要病因;在我国国内,这两种疾病在CKD各种病因中的发生率仍位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后,但也有明显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我国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DN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足细胞损伤直接参与DN的发病过程,而DN进程中足细胞损伤的机制亦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持续性蛋白尿和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并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为特征。既往研究认为,DN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堆积、系膜增宽、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增厚,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然而这些因素仅能解释30%~50%的尿蛋白排泄率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在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36例移植肾穿刺标本分为正常组(N组),CAN组(C组),依Banff 97标准将C组按CANⅠ、Ⅱ、Ⅲ级分为C_1、C_2、C_3组,每组9例。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分析比较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角质蛋白(CK_(AEI/AE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各组中的表达,线性相关分析TGF—β1和α-SMA、VIM、CK_(AE1/AE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C_1、C_2、C_3组α-SMA表达积分分别为0.95±0.07、1.78±0.12、2.42±0.31,VIM表达积分分别为0.74±0.05、1.31±0.18、2.34±0.25,组间呈递增趋势,均明显高于N组α-SMA表达积分0.07±0.02、VIM表达积分0.09±0.02(P<0.05);移植肾组织中TGF-β1表达与α-SMA、VIM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0.68,P<0.05),而与CKAE1/AE3表达呈负相关(r=-0.71,P<0.05)。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参与了CAN的发生、发展,而局部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上调可能是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脏病变(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微血管慢性并发症,是指临床考虑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如经肾穿刺病理检查证实则称为糖尿病肾小球病变(diabetic glomerulopathy),其中最特征性的乃是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即所谓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 相似文献
12.
在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肾病(DN)发病率约为20%~40%,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快速增长,DN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DN早期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肾小球肥大,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的增厚及系膜区细胞外基质(ECM)的进行性聚积;后期是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蛋白尿和肾衰竭.DN的发病机制复杂,其确切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的研究结果提示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炎性反应机制、细胞因子、氧化应激、遗传因素、激肽系统及自噬等多种因素参与了DN的发病.现将近年来有关DN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阳朱勤陈洪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2,(6):559-562
<正>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统计,2019年全球成年人群中约9.3%(4.63亿)患有糖尿病,并且预计在2045年达到7亿[1]。其中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以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一旦出现蛋白尿,病情迅速恶化至终末期肾衰竭。因此,早期的临床干预治疗极为重要。DKD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肾组织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组织纤维化是糖尿病肾病最终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特征,其机理涉及多种因素,确切机理尚不明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及信号传导通路在糖尿病肾病肾组织纤维化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诊断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dlius,DM)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DM可由多种途径损害肾脏,并累及肾脏的所有结构,从肾小球、肾血管到肾小管和肾间质。随着人口老龄化,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此,DN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在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是决定各种肾脏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 ,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和损伤反应可进一步加重肾间质病变。疾病状态时在缺氧、蛋白尿及多种炎症 /细胞因子作用下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活化、增殖 ,并分泌多种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和血管活性因子进入肾间质 ,加重肾间质的炎症和纤维化进程。受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除了发生坏死或凋亡外 ,还可能发生表型转化为肌纤维母细胞进入间质 ,直接参与肾间质纤维化。提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损伤后的反应是加重肾间质炎症、纤维化和慢性肾脏持续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引起肾脏病变包括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动脉-微小动脉硬化症、肾盂肾炎及肾乳头坏死等,其中以肾小球硬化症为主,是以微血管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病变[1].DKD患者主要见于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稳定以及伴有高血压或有吸烟嗜好的男性[1~3].DKD位于T1DM患者死因的首位,在T2DM患者死因中列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之后[1~3].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T2D)是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而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 相似文献
19.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氧化应激反应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美国肾脏资料系统(USRDS)”的统计,超过30%的终末期肾衰是由糖尿病所致。“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临床试验(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 Trial)”表明,持续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时组织和终末器官损伤的关键因素。然而,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病人而言不仅困难,而且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因此研究高血糖毒性作用的机制,探讨从效应运端阻断其作用的可能性便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由持续高血糖所致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蓄积是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键因素,近期更有证据提示,由AGE诱发的氧化应激反应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仅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迄今为止,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除了蛋白激酶C(P KC)学说、氧化应激(OS)学说、细胞因子学说及遗传分子学说之外,许多实验和临床资料均提示糖尿病肾病还存在炎细胞浸润和细胞因子、炎症介质水平上升,炎症可能单独或作为上述机制的下游环节在糖尿病肾损害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