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好端端一个人生了病,那就是"人"与"病"两者.而中医却无中生有,偏偏掐出一个多余、疣赘第3者的"证",真是无事生非,自找麻烦,多此一举.其实中医的"证",是客观存在的,并非臆测想象得之的.世间事物一失正常运转时,就是"病",而必有"证"比"病"还领先出现.且看北宋·苏老泉(1009-1066年)文章<辨奸论>中的"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即可作证.这里也有三者鼎立,气候环境等于"人",一也;月晕、础润等于"证"二也;风、雨等于"病"三也.又如<左传·庄公十九年>的"妖由人兴".妖是"病","人兴"是"证".人兴现代语为人为的,没有"人为"的决不有"妖"的出现.那么进一步言,你要治妖的着手,就要找到作出"人为"的人去处理它.你不处理这个造祸者的"人为",永远也无法消灭这个"妖".  相似文献   

2.
阳痿症是困扰男性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导致许多家庭悲剧的罪魁祸首.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不断摸索总结,找到了一些治疗阳痿的简单方法,"金冷法"就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日本式"金冷法",简单地说,就是把阴茎和睾丸放在冷水中浸泡或用冰枕冷敷(也可以在卫生间用冷水喷头喷淋),对中老年的阴茎勃起能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生活富足了,营养充足了,在性能力上应该是"大展雄风"的时代,但偏偏有许多中年人甚至青年人却总感性力不济,似乎患上了"性寡趣症".除了精神、心理方面的压力,"审美疲劳"等方面的因素外,一些药物对人体性功能的破坏,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常用的药物有:  相似文献   

4.
"奔豚"病名因"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如豚之奔"的症状而得,<难经>、<金匮要略>两书所载"奔豚",症状相同,病机各异,方药随之变化.笔者认为,对于"奔豚"临床当辨"症"而非辨"病",即从症状入手,见"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就可辨明病机,择方治之,不必拘泥病名.  相似文献   

5.
——"吕祖破气法"导引法原文—— 治疲症. 用两拳拄两胁,与心齐,用力存想,行功,运气,左二十四口,右亦如之. 简析 疲症,类似于现代医学所称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该病是以持续的疲劳、失眠、思维不能集中以及身痛发热等全身衰弱疲劳表现为特征,如果持续6个月以上有疲乏无力和活动后疲劳加重,而兼有头晕失眠、烦躁抑郁、易患感冒、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即可诊断.此病虽不致死,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态.中医认为此病的发生与人的五脏与气血亏虚有关.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无处不体现辨证之精髓、施治之灵活,一方面,"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另一方面却又"知犯何逆,随症治之",似乎难以捉摸,却自有规律可循,这一活人书,旨在示人对于任何事物在大前提下,更重要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才是亘古不变的规律,从太阳病之转归观其活法的体现由此也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李盛仙 《养生月刊》2022,(3):270-271
除夕鞭炮响,虎年临世间.茶余饭后,遨游"联海",摘录了几副嵌有"虎"字的佳联妙对,以供读者品赏. 相传宋代文豪王安石进京赶考时,路过马家镇,偶见马员外家门外挂一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又停步."意在征集下联.王安石口说"好对",却迟迟应对不出.  相似文献   

8.
临床实践中,经常见到"脉"与"症"看似不相一致的情况,为辨证论治增加了难度,因此"脉症不应"值得探讨。1脉症不应很多中医著作中对脉象主病的论述多采用某脉主某病、主某症或主某证的形式,基本上形成了脉象的系列和病症的系列对应关系。比如热证见数脉,寒证见迟脉等。但临床之中很多情况下脉与症不相符合,即"脉症不应"。张景岳在《景岳全书.脉神章》中详细阐述"脉症不应"的问题:"凡内出不足之证,忌见阳脉,如浮、洪、数、实之类是也;外入有余之病,忌见阴脉,如沉、细、微、弱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个新词"下班沉默症",具体表现就是:上班工作的时候侃侃而谈,回到家后却疲惫懒言;外面应酬时笑容满面,但是面对亲友时却麻木冷淡……这些在上下班时间里判若两人的人群,就被称为"下班沉默症患者"。仔细对比了一下上述症状,竟然发现自己也有轻微病症。于是,我连忙找到做心理咨询师的好朋友大刘,让他为我出谋划策。大刘解释说:下班沉默症主要是与  相似文献   

10.
中医"急症"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急症"的初始义是外伤的"疾",经同声引申为"急"、"极"等义."急"谓病情紧急;"极"是指出现的紧急症候群.又从"极"字近义引申为"终","终症"是指急症中的不治之症或死症.另外,中医的"病"是由"疾"发展而成的危候,在观念上同样属于急症范畴.中医"急症"是以"急"字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用"妙手仁心"来形容一个好的医生.这4个字实际包含了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医德,一是医术."医者,仁术也",一名医生既要有慈悲为怀、善良博爱的"仁心",又要有精妙的济世活人的"慧术".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但乙肝患者却并未减少,何况中国是乙肝高发大国,所以有些人"谈肝色变",但事实上,有些情况并不会引起什么不好的结果,只要大家对"乙肝两对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论姜春华"截断扭转"与"先证而治"的辨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润浦 《北京中医药》2010,29(8):586-589
通过分析姜春华老师所处的时代背景、从医环境及亲身经历,特别是社会民众对中医疗效的迫切需求,认为中医治疗急性病关键是要开拓思路,在快速控制病势、提高疗效上有所突破,能掌握有中医特色的、能截灭病原而又能减少毒副作用的截断方药.由于急性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变化速、来势凶、病势重、威胁大等临床特点,其特性表现在于"急",治疗手段就要求"早"、"速"、"效",因此用截断扭转手段救危截变,快速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蔓延,对于急性病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提出姜师的"截断扭转四法"与"先证而治"有密切关系.截断扭转四法,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证而治的思想.先证而治,就是要掌握疾病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料知预后,提前一步,有预见性地先发制病,未症先治,药先于证,在相应的证出现之前预先落实截治措施.先证而治,是阻断、制止、实效预防疾病破坏性进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姜师倡制截断扭转辨证思想的重要理论根据,对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崇超 《江苏中医药》2006,27(11):61-62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有"肾欲坚",敦煌出土的陶弘景的《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中有"肾德在坚",的说法,中医的"肾"和"坚"的关系,在中医著作中是常见的.从字源、认识论、中医肾的功能、肾脏用药以及中国古代对于人体的认识,都能体现中医的"肾"和"坚"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肾"和"坚"的关系的理清,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探讨中医理论的一般特性和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不久,患了"缠腰蛇丹"症,他的哮喘病也一起复发了.太医院的医官们绞尽脑汁,仍没有回春之术.太祖一怒之下,把所有进宫治病的医生都监禁起来.后来一位河南府医官想起洛阳有位擅长治皮肤病的药铺掌柜,外号"活洞宾"的,就上章推荐他来治病.  相似文献   

16.
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以脏腑亏虚、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诸病源候论>日:"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关于虚劳病因,<理虚元鉴>提出:"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痘疹及病后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诸因导致气、血、阴、阳的亏耗,其病位主要在五脏.所以<证治汇补>云:"虚者,血气之空虚也;损者,脏腑之损坏也."因此,补益为治疗虚劳的基本大法,所谓"虚者补之".  相似文献   

17.
中医病因学之"不内外因"的学术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因学说"一直是中医病因学的核心理论.然而这一整合了前代诸多有价值的病因发现而于宋代"由博返约"最终形成的病因体系,却使得后世医家大多重视"六淫七情",而忽略"不内外因"的存在,但"不内外因"并非是可有可无的虚设,其中也蕴涵着宝贵的科学契机.  相似文献   

18.
满天  姬永宽 《河南中医》2019,39(4):496-499
春温是一种因"冬伤于寒"导致"热气内伏","伏热"入春发于少阳,而具有明显季节特征,以温热为主要性质的疾病;少阳病是一种"气郁"引起"邪热"稽留少阳的疾病。二者病邪均属"郁火、伏热",病位均在"少阳",治疗上的主方分别为"黄芩汤"和"小柴胡汤",二方在方义上亦有诸多同源。然而,较之于临床辨证,两病的不同之处也显而易见,春温病因单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冬伤于寒,春发于少阳",而成为一种特有的疾病形式,因属"伏热"而无外感,故可直清里热;少阳病的疾病来源相对较多,如《伤寒论》中所讲的"表证传变"或"误下、误治"等所导致的邪入少阳。少阳病来源虽多,但疾病性质却统一为"邪伏少阳",治法统称"和解",并依据邪热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兼有表证,而有变方、合方、加减及缓急之法。  相似文献   

19.
"脾瘅"证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瘅"始见于<素问·奇病论>."瘅"与疾病有关的涵义有三.从王冰、张景岳等医家对本病的认识看其病因为"肥美之所发也",病机为"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口甘、中满"为其症状,治则为"除陈气",方药以兰治之.  相似文献   

20.
<正> 祝:通"注",敷涂也.例:'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周礼·天官冢宰》)——疡医掌管治疗肿疡、溃疡、金疡、折疡等用的外敷药和去脓血除腐肉的药剂.食:通"饲",给人吃.例:"二十余日稍作强糜食之."(《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二十多天后少做一些比较厚的粥给病人吃.食:通"蚀",蛀蚀也.例:"内食五脏,而症见于外也."(《薛氏医案·厉疡机要》)——在里面蛀蚀五脏,而症状却在外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