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MSP测定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标本及其癌旁组织、6株肝癌细胞株及10例正常肝组织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分析甲基化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甲基化抑制剂5-Aza-CdR处理肝癌细胞株,用RT-PCR检测RASSF1A的重新表达情况.结果 100例肝癌组织中有69例(69%)存在RASSF1A基因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癌旁组织中有15例(15%),6株肝癌细胞株有4株(4/6)发生甲基化,而正常肝组织中无RASSF1A基因甲基化存在,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在3种组织中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75,P<0.001).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乙肝表面抗原及组织分化存在一定相关性.发生甲基化的4株肝癌细胞株经甲基化抑制剂5-Aza-CdR处理后,全部重新恢复表达.结论 原发性肝癌存在RASSF1A基因CpG岛异常甲基化,并与患者乙肝表面抗原及组织分化密切相关.经甲基化抑制剂处理的肝癌细胞株又重新恢复表达,推测CpG岛的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基因表达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脆性组氯酸三联基因(FHI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它们与该肿瘤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HIT蛋白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FHIT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FHIT蛋白在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是44.0%(22/50)和100.0%(10/10)(P<0.01).且其表达水平在不同病理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膀胱癌组织中FHIT启动子甲基化率为20.0%(10/50),而在止常膀胱组织中未检测到其启动子的甲基化(0/10)(P>0.05);在甲基化阳性和甲基化阴性的膀胱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的发生率分别是90%和47.5%(P<0.05).结论:FHIT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是FHIT蛋白表达缺失的重要原因.FHl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的表达缺失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对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FHIT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BTCC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FHIT蛋白表达。结果:BTCC组织、正常膀胱组织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分别为19.4%(12/62),0(0/10)。FHIT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BTC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0/10)和46.77%(29/62),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减少,Ⅰ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高,表达减少,Tis~T1与T2~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IT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和蛋白阳性表达有相关(P〈0.05)。结论:FHIT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基因失活重要机制之一,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表达在BT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方法应用MSP技术检测膀BTCC中hMLH1、hMSH2和hMSH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RT-PCR法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36例BTCC组织中hMSH1、hMSH2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38.9%(14/36)、52.8%(19/36),所有标本中均未发现有hMSH3启动子甲基化。hMLH1、hMSH2、hMSH3 mRNA在BTCC中表达率分别为47.2%(17/36)、38.9%(14/36)、16.7%(6/36),在正常组织中分别为22.2%(8/36)、63.9%(23/36)、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肿瘤病理分级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均与临床分期不相关(P〉0.05)。结论hMLH1、hMSH2和hMSH3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可能导致该基因转录表达失活,使其mRNA表达减少甚至缺失,这可能是导致BTCC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RASSF1基因(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 gene)是Dammann等在3p21.3染色体上发现并命名的,使用不同的剪接和启动子,可形成3个主要能转录因子,即RASSF1A、RASSF1B和RASSF1C。其中RASSF1A被证实是抑癌基因。为探讨RASSF1A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作用,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我们采用RT-PCR方法植测了RASSF1A mRNA在3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浆p14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状态,探讨血浆p14基因甲基化改变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分别检测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浆和相应肿瘤组织DNA的p14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血浆和肿瘤组织中,p14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分别为43.5%(27/62)和46.8%(29/62),血浆和肿瘤组织的总体符合率93.1%(27/29),血浆p14基因的甲基化状况与肿瘤组织中是否出现p14基因甲基化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血浆和肿瘤组织中,p14基因甲基化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结论p14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改变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起重要的作用。血浆p14基因甲基化的检测是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RASSF1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RASSF1A mRNA在所有正常膀胱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而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缺失率为79.3%(23/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RASSF1A mRNA表达缺失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RASSF1A mRNA表达在浸润性膀胱中表达缺失率为90%(9/10)明显高于在表浅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率73.7%(14/19),但两者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RASSF1A mRNA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密切相关(P<0.05).结论:①RASSF1A 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缺失提示RASSF1A基因可能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过程.②RASSF1AmRNA表达缺失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进展相关.③RASSF1A mRNA的表达缺失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复发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RUNX3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RUNX3 启动子区CpG 岛甲基化状态及其在 BTCC 中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 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 BTCC 中RUNX3 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RT - PCR 和 Western blot 法分别检测其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UNX3基因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未发生甲基化,而在 BTCC 组织中甲基化频率占46.9%(15/32),并且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其甲基化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5例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癌组织标本中,14 例同时伴有 RUNX3 基因表达缺失或下调,二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6472,P=0.012).RUNX3 mRNA 和蛋白表达在正常膀胱组织和 BTCC 组织分别为93.8%(30/32)、34.4%(11/32),二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RUNX3 启动子区CpG 岛甲基化状态及其在 BTCC 中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 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 BTCC 中RUNX3 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RT - PCR 和 Western blot 法分别检测其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UNX3基因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未发生甲基化,而在 BTCC 组织中甲基化频率占46.9%(15/32),并且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其甲基化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5例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癌组织标本中,14 例同时伴有 RUNX3 基因表达缺失或下调,二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6472,P=0.012).RUNX3 mRNA 和蛋白表达在正常膀胱组织和 BTCC 组织分别为93.8%(30/32)、34.4%(11/32),二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RUNX3 启动子区CpG 岛甲基化状态及其在 BTCC 中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 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 BTCC 中RUNX3 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RT - PCR 和 Western blot 法分别检测其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UNX3基因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未发生甲基化,而在 BTCC 组织中甲基化频率占46.9%(15/32),并且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其甲基化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5例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癌组织标本中,14 例同时伴有 RUNX3 基因表达缺失或下调,二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6472,P=0.012).RUNX3 mRNA 和蛋白表达在正常膀胱组织和 BTCC 组织分别为93.8%(30/32)、34.4%(11/32),二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Mta-1mRNA与蛋白表达,分析其与BTC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BTCC组织Mta-1mRNA与蛋白的表达;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Mta-1与BTCC的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及复发间的关系。结果:①Mta-1mRNA与蛋白在BTCC中高度表达,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6%、73.8%,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BTCC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②经非参数相关分析发现,Mta-1蛋白与Mta-1mR-NA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s为0.945,P=0.000;CD34标染的微血管密度(MVD)与Mta-1mRNA与蛋白表达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2、0.683,P=0.000。结论:①Mta-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高度表达,并随着肿瘤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与肿瘤的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②Mta-1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可能与促进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MUC1与MUC7特异性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分离的4种组织标本及3种细胞株的mRNA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所有4种组织标本及3种膀胱癌细胞株的MUC1基因表达均为阳性。MUC7基因表达仅见于3种膀胱癌细胞株和侵袭性移行细胞癌标本。半定量结果显示MUC1 mRNA基因表达在正常膀胱黏膜同腺性膀胱炎及各期膀胱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膀胱癌与侵袭性膀胱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细胞系BIU-87与T24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细胞株BIU-87/A同敏感细胞株BIU-87与T24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7 mRNA基因表达在3种细胞株及侵袭性膀胱癌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1基因的上调表达与MUC7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可能影响膀胱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导致相应的临床后果-恶性转变、侵袭转移、耐药。MUC7基因表达是尿路上皮恶性侵袭性转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H1基因启动子160C/A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cSNP)和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STCCB)的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对照组50例,无复发STCCB组33例,复发STCCB组28例,其中复发组按复发后有无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升高分为进展组(10例)和非进展组(18例);PCRRFLP技术检测各组样本CDH1基因启动子160位点基因型。结果复发STCCB组该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0.66)高于无复发STCCB组(0.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携带A等位基因的STCCB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危险性高于C等位基因携带者,OR值3.54,95%CI为1.52~5.73。结论CDH1基因启动子160A等位基因与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9例BTCC患者的癌组织及10例BTCC患者距离肿瘤组织3cm以外的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PD-L1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30例BTCC患者的癌组织及其中10例距离肿瘤组织3cm以外的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PD-L1mRNA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组织学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不表达PD-L1分子,而BTCC癌组织中免疫组化PD-L1阳性表达率为62.7%(37/59),RT-PCR检测PD-L1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66.6%(20/30)。PD-L1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分级无明显相关。结论:PD-L1BTCC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希望成为膀胱癌免疫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肌球蛋白1(TM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8例正常膀胱组织黏膜中TM1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8例正常对照组织中,TM1呈高水平表达;而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44例(91.7%)TM1呈低水平表达。两者间TM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TM1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M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但与肿瘤分级分期无关,有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膀胱癌的一个新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Uroplakin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中Uroplakin的表达。探讨它与肿瘤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9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检测。结果:96例膀胱肿瘤标本中,75例Uroplakin表达阳性,G1与G2肿瘤Uroplakin表达相近,G3肿瘤表达降低;从表达部位分析,G1与G2肿瘤表达多在乳头的外周和囊腔,G3肿瘤则以细胞质表达为主。结论:大部分膀胱移行细胞癌有Uroplakin表达,随着肿瘤分化降低,Uroplakin表达降低,且表达部位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7.
几个影响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几个临床病理因素在预测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学评估肿瘤大小、数目、分级及对肿瘤复发的影响。结果:252例患者术后随访11~154个月,平均49.5个月。单个、2个、3个及以上肿瘤的复发率分别为20.9%、22.5%、44.4%,3个及以上肿瘤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肿瘤直径≤1cm、~≤2cm、~<3cm、≥3cm的复发率分别为18.6%、8.3%、15.8%、38.8%,≥3cm的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Ⅰ、Ⅱ、Ⅲ级的复发率分别为14.8%、24.0%、35.7%,随着肿瘤级别升高,肿瘤复发率增加(P<0.05)。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多灶性、肿瘤大小和分级与其复发率正相关。了解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肿瘤多灶性、大小和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可以预测其预后复发情况,从而有针对地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方法及监视随访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简称膀胱癌)的表达及其与蛋白激酶B(PKB/AKT)磷酸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Western印迹杂交法检测46例膀胱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并与13例腺性膀胱炎、10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对照;同时分析膀胱癌组织中PTEN表达与AKT磷酸化水平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60.9%)明显低于腺性膀胱炎(95.4%)和正常膀胱组织(100%)(P<0.01);同时低分化、有肿瘤转移的膀胱癌的PTEN表达强度明显低于高分化、无转移的膀胱癌(P<0.05);膀胱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和Akt磷酸化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由于PTEN蛋白表达下调或缺失,导致AKT磷酸化水平的明显增高,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