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研究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 SHR)左室心肌细胞凋亡和 Bcl2 、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使用左室重量指数作为大鼠左室重构的指标 ;2使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技术和 DNA电泳技术 ,研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 ;3使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研究左室心肌细胞 Bcl2 、Bax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1福辛普利使 SHR左室重量指数显著降低 ,由 3 .3 1± 0 .17下降至 2 .5 6± 0 .2 5 ,P <0 .0 5 ;2福辛普利能显著减少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2 14± 2 8)下降至 ( 5 4± 11)个凋亡细胞 / 10 5细胞 ,P<0 .0 1〕;3福辛普利能显著增加细胞 Bcl2 基因的表达 ,同时减少 Bax的基因表达。福辛普利使切片的 Bcl2 与 Bax基因表达阳性面积百分数之比恢复正常 (均 P <0 .0 1)。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心室重塑的发生以及此过程中的心肌细胞凋亡 ;福辛普利使心肌细胞 Bcl2 及 Bax基因表达阳性面积百分数之比恢复正常是其抗细胞凋亡作用的一个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DSP)及其与福辛普利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48只8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6组:DSP小剂量组、DSP大剂量组、福辛普利组、DSP小剂量与福辛普利联用组、DSP大剂量与福辛普利联用组、SHRs对照组.6组分别干预8周后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局部心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血浆醛固酮浓度;左室肥厚指数.结果DSP可降低血浆AngⅡ、Ald及局部心肌AngⅡ浓度(P<0.01或P<0.05),并可进一步增强福辛普利的这一作用;与对照组比较DSP可明显减轻左室肥厚(P<0.01或P<0.05),与福辛普利联用时可进一步提高后者的抗左室肥厚效应.结论DSP及其与福辛普利联用具有拮抗SHR左室肥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氯沙坦、福辛普利、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及心脏重构效应.方法SHR随机分为氯沙坦组、福辛普利组、氨氯地平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8周、16周后对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有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①各治疗组治疗8周、16周收缩压显著下降,心脏重量指数及左心室重量指数显著降低,福辛普利组治疗16周较其他两治疗组左心室重量指数指标减低.②治疗8周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仅福辛普利组下降,治疗16周各治疗组均下降,尤以福辛普利组明显.③治疗8周福辛普利、氯沙坦两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下降;治疗16周各治疗组均下降,福辛普利组两指标较氨氯地平组下降显著,但仅前指标较氯沙坦组下降明显.④治疗8周及16周氯沙坦组血浆及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增加.治疗8周福辛普利组心肌组织AngⅡ下降,治疗16周福辛普利、氨氯地平两组组织AngⅡ均下降,前组较后组显著.结论3种药物均能有效逆转心肌肥厚及抗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纤维化,以福辛普利作用显著,其作用与拮抗心肌组织AngⅡ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和咪哒普利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肥厚逆转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其可能机制与意义。方法 选13周龄SHR 30只,随机均分为3组,即伊贝沙坦治疗组(SHR-I组)、咪哒普利治疗组(SHR-M组)和非治疗对照组(SHR组),另设同源正常血压大鼠10只(WKY组)作为对照。饲养13周后,伊贝沙坦组大鼠服用伊贝沙坦50mg·kg~(-1)·d~(-1),咪哒普利组服用咪哒普利3mg·kg~(-1)·d~(-1),治疗15周,每2周测血压、体重1次,治疗结束时称左心室重量,放免法检测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ug Ⅱ)浓度。应用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带荧光的dUTP缺口末端原位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1)28周时,SHR组血压、左室重量指数〔(3.56±0.38)×10~(-3)〕、心肌细胞横径[(17.38±1.21)μm]、血浆和心肌AugⅡ[分别为(387.72±26.21)pg/ml、(16.83±2.72)ng/g]均高于 WKY组(P<0.05),SHR-Ⅰ组和SHR-M组血压、左室重量指数[(2.57±0.43)×10~(-3)、(2.49±0.36)×10~(-3)]、心肌细胞横径[(14.24±0.83)、(13.79±0.77)μm]明显低于SHR组(P<0.01),SHR-I组血浆和心肌AngⅡ[(681.12±34.48)、(28.51±3.62)ng/g]显著高于SHR组(P < 0.01),SHR-M组血浆和心肌AugⅡ低于SHR组(P<0.01);(2)与SHR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肾上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慢性心力衰竭组、福辛普利组,每组10只大鼠。术后假手术组和慢性心力衰竭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福辛普利组给予福辛普利10 mg/(kg·d)灌胃。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AI);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抗原2(Bcl-2)、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抗原相关X(Bax)蛋白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LVEDP、LVMI、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dp/dtmax、Bcl-2蛋白的表达、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P0.01);与慢性心力衰竭组比较,福辛普利组大鼠LVEDP、LVMI、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dp/dtmax、Bcl-2蛋白的表达、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心力衰竭过程中发生了心肌细胞凋亡,福辛普利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及下调Bax及Caspase-3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功能及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DSP)及其与福辛普利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8周龄雄性SHRs随机分为6组:DSP小剂量组、DSP大剂量组、福辛普利组、DSP小剂量与福辛普利联用组、DSP大剂量与福辛普利联用组、SHRs对照组.6组分别干预8周后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HRs左心室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电镜下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SP可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P<0.01或P<0.05),并与福辛普利联用时可进一步提高后者的抗左室肥厚与心肌细胞凋亡效应(P<0.01或P<0.05).结论 DSP及其与福辛普利联用可改善SHRs左室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凋亡基因对大鼠心肌梗死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梗死模型组、梗死模型 福辛普利小剂量组、梗死模型 福辛普利大剂量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心肌梗死24h和4周时心肌细胞内凋亡抑制基因Bcl-2与凋亡基因Bax、P53、Fas的mRNA表达量,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24hBcl-2表达下降,福辛普利促进其高表达,Bax、P53、Fas增高,福辛普利抑制其表达;急性心肌梗死4周,Bcl-2表达下降,福辛普利促进其表达,Bax、P53表达变化不大,福辛普利对其表达无影响,Fas高表达,福辛普利抑制其表达。结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存在凋亡现象,Bcl-2表达下降,Bax、P53、Fas表达上调介导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ACEI可通过干预上述基因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P5 3、Fas、Bax和Bcl 2表达的影响。 方法  3 3只雄性SD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后 2 4h随机接受VEGF16 5 肝素 (治疗组 )或肝素 生理盐水 (对照组 )治疗。VEGF16 5(2 μg/1ml)加肝素 (5 0U)或肝素 生理盐水 (5 0U/1ml)每天经尾静脉注射 ,共用 7d(治疗组 8只 ,对照组 10只 )和 14d(治疗组 7只 ,对照组 8只 )。于结扎后第 9天和第 16天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P5 3、Fas、Bax和Bcl 2蛋白的表达。 结果 治疗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第 9天 :(10± 2 ) %比 (2 8±2 ) % ,P <0 0 1;第 16天 :(6± 2 ) %比 (12± 2 ) % ,P <0 0 5〕 ,VEGF抑制P5 3、Fas和Bax的表达 ,促进Bcl 2的表达。 结论 每天静脉应用VEGF 14d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抑制P5 3、Fas和Bax的表达 ,促进Bcl 2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P5 3、Fas、Bax和Bcl 2的表达。方法 雄性SD大鼠 10 9只 ,其中 10 1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80只术后存活分入 10个时点 ,每时点 8只 ,另 8只大鼠开胸暴露左冠状动脉但不结扎作假手术组。于AMI后 1、3、6、12及 2 4h和 2、3、5、7及 14d分别以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组织P5 3、Fas、Bax和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8只假手术大鼠心肌组织仅有少量的凋亡细胞 ,P5 3、Fas和Bcl 2的免疫反应阳性 ,而Bax的免疫反应为阴性。AMI后 1h梗死区周围心肌的凋亡细胞阳性指数开始升高 ,3d达高峰 ,14d仍高于假手术组 ;P5 3、Fas、Bax和Bcl 2分别于 6h、12h、12h和 3h开始升高 ,于 2d、3d、2 4h和 2d达高峰 ,然后逐渐下降 ,14d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增加 ,心肌组织的凋亡相关蛋白P5 3、Fas、Bax和Bcl 2的表达也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福辛普利、依贝沙坦及二合用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导大鼠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24h将大鼠随机分为:(1)安慰剂组;(2)福辛普利组;(3)依贝沙坦组;(4)福辛普利+依贝沙坦组;另设假手术组。2周后检查以下指标:(1)平均动脉压,左室舒张末压;(2)心室重量/体重;(3)非梗死区胶原含量;(4)非梗死区非心肌细胞增生数量。结果:安慰剂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室舒张末压增加(P<0.05),且心室重量/体重、非梗死区胶原含量及非心肌细胞增生数量增加显(P<0.01)。福辛普利组和依贝沙坦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平均动脉压下降、心室重量/体重及非心肌细胞增生数量下降,二合用与安慰剂组比较以上指标下降显(P<0.01);两药单用和合用与安慰剂组相比左室舒张末压下降(P<0.05)。两药单独和联合应用均阻止了非梗死区胶原沉积(P<0.01,与安慰剂组相比),两个单独用药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联合治疗组与假手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福辛普利组、依贝沙坦组及二合用组三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福辛普利和依贝沙坦均可限制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大、抑制左室非梗死区胶原沉积和非心肌细胞增生;二合用2周未见上述作用更显。  相似文献   

11.
Results of repair of tetralogy of Fallo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A total 89 fish and lamprey species has been recorded from Polish freshwater habitats. Twenty-seven of them (30.3%) have not been surveyed for parasitic helminthes. Some of the latter fishes are either rare or not easily accessible. Other live only in specific habitats in scattered localities. An important obstacle for studying parasite faunas of some fishes may be their status on an endangered species. Among the non-surveyed fishes, are those which have been relatively recently introduced to Poland or migrated there on their own.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review all hitherto not studied helminthologically fish species, their habitats, localities and current protection statu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