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银染核仁形成区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关系。方法:用银染技术检测白血病共计64例,其中非何杰金淋巴瘤白血病(AHL-L)24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2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9例与非恶性白血病15例进行对照。结果:三种白血病的AgNOR分别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AgNOR在诊断白血病和判断预后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定量分析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颗粒,探讨其与良、恶性细胞间的内在关系。方法:用AgNOR染色技术对231例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内的AgNOR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形态进行观察。结果:AgNOR均数与良、恶性细胞高度相关,其形态与良、恶性细胞的类型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AgNOR定量分析,对良、恶性细胞的鉴别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其形态对恶性细胞的分型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血病骨髓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是一种酸性非组蛋白,包括RNA多聚酶、C23、B23、纤维素[1].本文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图像分析系统,对53例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AgNOR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其AgNOR形态分型与白血病分型及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曾云  佟力  李维佳 《临床医学》2003,23(2):16-17
目的 :探讨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北京健尔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对 4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液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T淋巴细胞Ag -NORs的核仁银染面积与核面积比值 (1.5 % )为 1.77± 7.95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 (1.5 % )为 2 .5 7± 7.3 7与正常对照组 (1.5 % ) 6.14± 9.45比较 0 .0 0 0 =P <0 .0 1。结论 :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检测不仅可准确反映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免疫状态 ,而且与髓系白血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病情发展呈良好的相关性 ,同时高度的特异性 ,灵敏性及检测的简便 ,可作为判断髓系白血病的转归的临床追踪观察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宫颈癌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进行定量研究,探讨脱落细胞AgNORs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银染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定22例正常人,34例宫颈癌宫颈脱落细胞及相应石蜡切片中AgNORs银染面积.结果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的比值(VS%)为9.64±1.2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石蜡切片染色结果一致(10.12±1.65%).结论宫颈脱落细胞AgNORs与细胞增殖活性有关,对宫颈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宫颈癌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进行定量研究,探讨脱落细胞AgNORs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银染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定22例正常人,34例宫颈癌宫颈脱落细胞及相应石蜡切片中AgNORs银染面积。结果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的比值(I/S%)为9.64±1.2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石蜡切片染色结果一致(10.12±1.65%)。结论宫颈脱落细胞AgNORs与细胞增殖活性有关,对宫颈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核仁组成区(NOR)嗜银染色对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这种染色方法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1],但存在着嗜银染色后背景着色深及银沉淀问题。我们在采用Pawan[2]等的快速NOR嗜银染色法过程中,发现用H2O2冲洗嗜银染色的涂片能解决银沉...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患儿外周血T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测恶性肿瘤患儿T细胞银染色核仁组织区 (Ag NORs)酸性非组蛋白转录活性 ,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水平、肿瘤状态及体内肿瘤因素与免疫功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材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 :2 0 0 1年 4~ 9月本院儿科收治的肿瘤患儿71例 (淋巴瘤 2 1例 ,白血病 2 3例 ,神经母细胞瘤 7例 ,肾母细胞瘤 6例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3例 ,其他 1 1例 ) ,均经病理或骨髓穿刺确诊 ;其中伴感染者 1 5例 (肺部感染 8例 ,胃肠道感染 5例 ,泌尿系感染 2例 )。良性非感染性疾病 2 9例。健康体检儿童 1 0 7名。2 .主要试剂 :RPM 1 640培养液、5 %硝酸…  相似文献   

10.
金莱  王香梅  胡慧仙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1):1248-1249
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NORs)在血液病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 2 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2 7例良性血液病患者和 3 1例正常人外周血AgNORs值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 :与正常人和良性血液病患者相比 ,恶性血液病患者AgNORs值显著下降 (P <0 0 1) ,而且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患者的AgNORs值有所上升。结论 :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在血液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核仁形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的水平,探讨病理性瘢痕的增殖特征。方法应用改良AgNORs染色方法检测47例增生性瘢痕、22例瘢痕疙瘩、16例正常皮肤组织AgNORs图像的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结果病理性瘢痕被染成棕褐色,核仁明显,瘢痕疙瘩中AgNORIOD值高于增生性瘢痕(P&lt;0&#183;05)。结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增殖活性有显著差异,AgNORs染色方法在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乙双吗啉治疗银悄病所致继发性白血病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4例乙又吗啉所致继发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研究结果。患发病前均有因银屑病而服用乙双吗啉史。骨髓细胞染色体显带分析全部患均有史隆性核型异,即t(15;17)见于8例M3,t(8;21)见于4例M2,7q-见于1例M4和1例M5。本研究提示,本组白血病很可能系乙双吗啉所致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RL);可能存在着另一种以特异性染色体易位为特征的TRL,它的临床,血液学和预后均不同于烷化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白血病染色体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从而对白血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的观点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此作一综述。白血病前期的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前期(PL)是以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一组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联合细胞形态学、免疫分型检测手段探讨染色体分析在急性白血病AL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310例AL患者于治疗前采用骨髓直接法和(或)短期培养法,按常规进行染色体制备,用G显带技术分析中期细胞数10-30个,平均每例分析细胞20个,核型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法体制(ISCN)1995》进行描述。结果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异常核型中,以t(8;21)和M2最多见,其次是t(15;17)和M3、inv(16)和M4Eo、t/del(11q23)和M5等。急性淋巴细胞系白血病(ALL)患者中异常检出率最高的是t(9;22),数目异常以超二倍体、多倍体常见。结论联合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分析、染色体检查技术对于白血病的准确诊断、靶向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是一种酸性非组蛋白,它调控rDNA转录成rRNA的过程,是反映rDNA转录活性的重要指标。恶性肿瘤细胞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使T淋巴细胞核中的rDNA转录活性下降,Ag-NoRs的含量减少,T淋巴细胞的功能降低。因此,Ag—NoRs表达水平与机体肿瘤生长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2号染色体上错配修复基因连锁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以及杂合性缺失(LOH)现象,探讨hMSH2及hPMS1基因突变/缺失在急性白血病发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白血病病例61例,其中AML33例,ALL20例,CML5例,MDS3例.在2号染色体hMSH2及hPMS1附近各选取2个微卫星位点分别进行多重PCR扩增,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观察LOH、MSI发生情况.结果4个微卫星位点D2s115、D2s119、D2s123、D2s117均存在高频的MSI/LOH,分别为28/61,25/61,22/61,22/61.结论错配修复基因连锁的微卫星位点处可检测到较高频率的MSI,提示该基因突变可导致复制忠实性及修复机制的缺陷,造成多个复制错误的累积,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多位点微卫星改变,提示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与染色体多部位、多步骤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NOR)嗜银蛋白的含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银染技术对体外激活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染色,通过计算机显微图象分析计算硝酸银染色的嗜银蛋白(Ag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IS%),对58例健康人、69例良性病变和123例种瘤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健康人、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病人的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的IS%均值分别为7.66±0.92%、7.52±0.91%和5.42±0.88%,其中肿瘤病人与健康者和良性疾病患者之间的T细胞AgNORs活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健康人与良性疾病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肿瘤之间相比,T细胞AgNORs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的检测对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NOR)嗜银蛋白的含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银染技术对体外激活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染色,通过计算机显微图象分析计算硝酸银染色的嗜银蛋白(Ag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I.S%),对58例健康人、69例良性病变和123例种瘤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健康人、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病人的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的I.S%均值分别为7.66±0.92%、7.52±0.91%和5.42±0.88%,其中肿瘤病人与健康者和良性疾病患者之间的T细胞AgNORs活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健康人与良性疾病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肿瘤之间相比,T细胞AgNORs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的检测对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明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在诊断喉部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采用AgNORs银染技术对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及喉鳞状细胞癌各10例进行银染制片,并采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AgNORs数目,细胞核面积,颗粒形态因子平均值,颗粒面积/核及银染面积占核面积的比值五项参数进行定量学观察。结果显示,喉癌组织中颗粒形状因子渐次低于喉乳头状瘤和声带息肉,而其它四项参数则渐次高于喉乳头状瘤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