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出院指导对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对31例患者进行出院宣教,使其掌握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饮食、用药、疾病观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结果:31例患者掌握了用药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和预防能力,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及时系统地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远期生存率、提高生命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脏血管疾病 ,其主要治疗方法是进行瓣膜置换术。手术后恢复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一方面取决于医生的成功手术 ,另一方面取决于精心的护理 ,而在护理中出院指导是不容忽视的。我院自 1 985~ 2 0 0 0年对 48例换瓣患者进行了出院指导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48例 ,男 31例 ,女 1 7例 ,年龄1 9~ 5 1岁 ,单瓣置换 2 7例 ,双瓣置换 2 1例。2 出院指导的方法护士在进行出院指导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认真阅读病历 ,征求经管医生的意见 ,根据患者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3.
张红  吴朝光  洪萍 《海南医学》2007,18(1):84-84
1990年7月至2005年7月期间,共为608位妇女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有16例患者行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22次,现将此类患者抗凝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心脏瓣膜能矫正瓣膜病变.有效解决瓣膜病变所致的循环动力学改变,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机械瓣膜是人工心脏瓣膜的一种,自20世纪60年代成功应用机械瓣行心脏瓣膜替换术以来。世界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病人接受这种手术,我国每年也有上万名机械换瓣的新成员,这些病人都将持续终身抗凝。然而.抗凝治疗有如双刃剑,用得恰到好处。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但若过度则会造成出血,甚至危及生命,这是影响机械瓣替换术后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提高患者遵医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现将机械瓣甓换术后的抗凝护理指导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全程优质服务。因此,对患者的出院指导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措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需终生服用抗凝药。如病人不按要求服用抗凝药及定期测凝血酶原时间,将增加出血或者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术后进行完整系统化的出院指导,提高远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健康指导内容。方法对76例心脏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抗凝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活动指导,婚育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结果本组7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全面健康指导,使患者认识了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学会了自我管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后护理干预指导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在出院时给予出院后相关知识宣教指导;观察组在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内给予个体化的随访指导。比较两组出院6个月时生活质量自我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结果出院6个月时,对照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为(6.21±1.52)分,观察组为(8.32±1.32)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SF-36生存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活力及健康总评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在出院后给予护理干预指导能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干预指导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09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4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试验组给予个性化干预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指导,比较两组干预指导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1年后得分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遵医行为好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出院后采取干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增进患者健康知识,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术后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机械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125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根据所置换人工瓣膜的类型分为两组:A组85例应用机械瓣膜置换,B组40例应用生物瓣膜置换。比较两组的疗效,随访预后情况。结果 A组围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心功能较术前均显著改善,A组术后心功能优于B组。A组瓣周漏、血栓栓塞、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均<0.05)。结论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病疗效确切,心功能改善明显,术后存活率高。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及有效的术后抗凝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变,称为心脏瓣膜病,主要表现为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血流受阻,心腔扩大或心肌肥厚劳损,最终心泵功能衰竭致死。外科手术治疗能从根本卜解除病变瓣膜造成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有效地改善心脏功能,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与工作能力,延长其寿命。心脏瓣膜置换术是采用由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机械瓣膜和用生物组织制成的人工生物瓣膜替换的手术,简称换瓣,成功的手术,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换瓣术后的出院健康指导,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1年3月开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为46例心脏瓣膜病变患者置换人工机械瓣膜均获成功,其中二尖瓣32例,主动脉瓣14例,女29例,男17例,最大年龄42岁,最小15岁,术后均选用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其中2例女性患者,因在妊娠期害怕华法林致胎儿畸形而中断抗凝治疗引起瓣膜血栓,其它均未发生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对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为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控制病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84例瓣膜置换术后半年以上的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及健康知识水平调查表。结果2例出现咯血,1例发生大腿大片淤斑,腹膜后血肿2例,鼻出血1例,1例出现心脏瓣膜血栓。除2例外,所有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和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在调整治疗方案后症状出现缓解。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平均得分:服药依从性(3.94±1.28)分,随访依从性(3.35±1.17)分,饮食依从性(2.30±1.08)分。且男性在三个方面的依从性均低于女性(P〈0.05)。结论目前1S脏瓣膜植入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较差。在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一种高难度手术 ,也是心胸外科近几年开展的较普遍的一种手术。我院自 1 991年 6月首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成功至 2 0 0 1年 6月 ,共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3 68例。为了保证术后患者的全面康复和手术后的远期疗效 ,以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的目的 ,则术后做好健康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资料及方法1 资料本组 3 68例中男 1 51例 ,女 2 1 7例。年龄1 9岁~ 68岁 ,平均年龄 3 9岁。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术 2 3 2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2 6例。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同时置换 1 1 0例。手术总死亡率4% [1 ] 。2 方法术前应充分准备 ,…  相似文献   

14.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收集我院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期间 10 0例资料完整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病例 ,对其术后抗凝治疗进行临床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10 0例病人中男 3 5例 ,女 65例 ,年龄 12~ 61岁 ,平均42 .5岁。行二尖瓣置换术 5 3例 ,双瓣置换术 3 0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17例。应用国产机械碟瓣 5例 ,St.Jude双叶瓣 62例 ,Carbomedics双叶瓣 3 3例。术后为房颤心律的 49例 ,窦性心律的 5 1例。  患者均于体外循环下接受常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术后3d或 4d ,引流量明显减少时 ,开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 ,…  相似文献   

15.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是长期而又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据报道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并发症约占16%。若抗凝不足,有致血栓形成;若抗凝过量,有致出血危险。护理人员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和跟踪随访,使患者能严格按时定量服用药物.并掌握有效的抗凝标准。从而减少抗凝所致的并发症。我科在2002年1月~3月对60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及跟踪随访。效果良好。并发症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早期抗凝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优化术后早期抗凝方案。方法58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按术后使用不同的抗凝方案分为三组:华法林1组: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华法林;华法林2组:术后第2天晚开始口服华法林;低分子肝素钙组:术后第1天予低分子肝素钙,术后第2天晚开始口服华法林。监测术前、术后当天、第3天和第5天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imer)、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3组均术后第5天达到抗凝要求(INR1.5~2.5)且无出血、栓塞等并发症。华法林1组,PT、INR持续升高,术后第5天有10例患者>2.5与其他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第2天开始单用维持量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不需增加其他辅助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7.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人造瓣膜作为异物置人心脏。机械瓣膜的血液相溶性差,术后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致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栓塞率约达3~8%[1],放需终身抗凝治疗。抗凝不当,可致出血或血栓形成,掌握适当的抗凝治疗是巩固瓣膜置换术后疗效与病人安全的保证。观介绍我院对80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抗凝治疗的观察及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2年3月一1997年3月共施行机械瓣膜置换术82例,男性28例,女性54例,早期死亡2例,年龄17-56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万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赘生物2例.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后生物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利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7例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疗效、并发症等。结果本组发生脑梗死1例,死亡1例,皮下出血、鼻衄、牙龈出血9例,月经量增多7例(其中3例出现贫血),5例妇女安全妊娠、分娩,新生儿未出现华法林胚胎病。并发症发生率15.0%(22/147)。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INR值在1.5~2.5)是安全,有效的。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制定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为防止血栓形成和循环栓塞的发生,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抗凝治疗,使机体长期处于抗凝状态。若患者需要再次接受手术,医生即要考虑手术前后可能出现的出血情况,又要避免因暂时停用抗凝药物而发生血栓栓塞。现报道心脏换瓣术后再次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1例,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抗凝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措施主要是机械瓣膜置换术,对于65岁以下患者较多采用机械瓣膜,而置换机械瓣膜的患者抗凝治疗是长期而又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需要进行终生抗凝治疗,由于部分食物富含维生素K,会干扰抗凝治疗,所以饮食指导尤为重要。抗凝不当所致的出血和栓塞并发症占远期并发症的首位,也是导致远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探讨饮食对抗凝的影响,而降低抗凝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可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