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pneumonia,MPP)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MP可引起肺外多系统并发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甚至死亡.MP感染的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目前主导观点为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作用,肺炎支原体直接侵入引起发病.免疫学发病机制在MP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2.
宁怀军 《医学文选》2003,22(5):694-694
支原体肺炎 (MPP)是由支原体 (mycoplasma,MP)感染引起的病症 ,临床表现以顽固性剧烈咳嗽为特征。根据 MP的微生物学特性 ,阻碍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 ,对支原体无效 ;能抑制蛋白质合成和细胞膜穿透性的抗生素 ,对支原体有效。因此 ,治疗支原体肺炎可选用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最理想的药物 ,主要有红霉素、白霉素、麦迪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我院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月用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 45例 ,现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5例中男 …  相似文献   

3.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多见于学龄及学前儿童,近年发病率明显增高.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我们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MPP,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包瑛  雷春莲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0):898-901
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损害及多种肺外并发症已被广泛关注 ,现就肺炎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 病原学及流行病学MP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 ,含 DNA和 RNA,没有细胞壁。MP感染流行周期为 4~ 7年 [1 ] ,流行时发病增加 3~5倍。 MP感染可在任何年龄发生 ,但其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学龄儿童和年轻人。尤其以 5~ 2 0岁更多见。MP通过飞沫以气溶胶微粒的形式传播 ,传染性较小。需要长时间密切接触才能发病。在家庭成员中易相互传…  相似文献   

5.
成人支原体肺炎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九进 《右江医学》2005,33(4):401-402
肺炎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好发于儿童,但近年来在成人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不少见,临床诊断MPP的病例逐渐增多[1],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而易造成误诊,为提  相似文献   

6.
王柯静 《医学综述》2013,(23):4306-4308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基本病变为间质性肺炎改变,MP是目前支气管炎、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并且可导致血液、神经、消化、泌尿、循环等多系统及皮肤的病变.MPP是小儿肺炎的常见类型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近年来,国内外对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研究主要从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MP直接入侵造成细胞损伤、免疫学水平阐述.MPP病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于MPP的研究也日益成为国内外理论探讨与临床治疗所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的病原体,其发病率在婴幼儿中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表现为发病年龄提前,肺外并发症多样等特点。迄今为止,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se Pneumonia,MPP)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有呼吸道上皮吸附作用、MP直接侵入和免疫学发病机制等学说,其中免疫  相似文献   

8.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可以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一系列呼吸道疾病.近年来MP感染有明显增多趋势,而且累及多系统.我院儿科从2006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共收治52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有118例存在肺外损害表现,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侯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2959-2960
<正>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发病有增多趋势,临床表现明显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约占肺炎的20%,常见于5~16岁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婴幼儿也可感染。近十年4岁以下婴幼儿MPP  相似文献   

10.
赵黎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5):810-811
近几年来,肺炎支原体(MP)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始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婴幼儿MPP患病率相对增高,病程长,易反复,肺外并发症多见,已引起广泛关注。现将我院2005年10月-2008年10月收住院的252例婴幼儿MPP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之一,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小儿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部分患儿病情较重,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出现肺外并发症,这可能与患儿机体免疫状态有关。本文通过对MP感染患儿和健康儿童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体液免疫在MP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肺炎支原体(MP)引起人类呼吸道疾病近年来逐渐引起重视,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病例逐渐增多。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 0 0 3年1月—2 0 0 3年4月间确诊为婴幼儿支原体肺炎4 0例临床特点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2 0 0 3年1月—2 0 0 3年4月,在我科住院并确诊MP感染的  相似文献   

13.
支原体肺炎(MPP)是由支原体(mycoplasma,MP)感染引起的病症,临床表现以顽固性剧烈咳嗽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沈娟  罗小蕾 《新疆医学》1996,26(4):223-223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病原体,但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其实MP感染并非少见,全年都有散发流行,以秋冬、冬春及冬季为感染高峰季节。据国内外文献报告,MP是儿童和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而肺炎则是MP感染最重要的临床表现。MP引起的支原体肺炎(又称非典型肺炎),约占普通人群肺炎病例的20%,在密集人群可达总肺炎病  相似文献   

15.
<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1-3]。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发病率于近年来呈现明显的增高趋势,已成为儿科一种常见病[4,5]。笔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5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在长治市第  相似文献   

16.
<正>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它是由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肺炎支原体被吸入呼吸道后能抑制纤毛活动并破坏上皮细胞,引起患儿免疫功能失衡。并且MPP发病进程缓慢在机体内潜伏时间较长,一般在1~3周内,发病人群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或青少年。MPP临床表现多样化,多数患儿发病时伴有咳嗽、头痛、乏力等  相似文献   

17.
<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为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之一,常年均有发病,近年来我国MP感染呈上升趋势。为了解大庆地区儿童MP感染情况及与气候环境因素的关系,本研究对2008年11月~2010年11月于大庆油田总医院儿科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原大庆人民医院)儿科入院治疗的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8.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引起的肺炎通常被称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近年来MPP发病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本病平时见散发病例,全年均有发病,以冬季较多。MPP在非流行年份约占小儿肺炎病原的10%-20%,流行年份则高达30%以上。约每隔3-7年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其流行特点为持续时间较长,可达一年。刘春峰教授认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能原因有:MPP诊断治疗延误、病情重进展迅速、合并肺内/外并发症的病例增多、合并其它病原体感染、抗生素使用不当及MP肺炎的致病机制等。因此早期识别SMPP对MPP的诊治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SMPP早期识别实验室指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协助临床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由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改变。MPP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大多数研究显示MP感染在非典型病原体所致的CAP中发病率占首位。近年来MP耐药株的出现,造成有效抗菌药物失效,如何治疗MPP成为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MPP治疗进展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细胞焦亡是一种伴随着高度炎性反应的细胞程序化死亡形式。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产生,内化进入细胞后可通过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转移酶活性启动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体的组装,产生成熟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触发经典细胞焦亡,释放大量的IL-1β、IL-18至细胞外,引起强烈的炎症级联反应。MP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重者可伴有多种肺内外损害,易迁延反复,后遗症发生率较高,但关于儿童MPP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详尽。本文综述了细胞焦亡在儿童MPP中的致病作用,并探讨了靶向细胞焦亡通路治疗MPP的药物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