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流目流骨鹨眼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其视觉功能的正常有赖于五脏六腑精气血的濡养。《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目而为之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精”。临床上通过针刺调整脏腑经络气  相似文献   

2.
眼病针灸临床心得530027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吴新贵眼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目而为之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精”。临床上通过针刺调整脏腑...  相似文献   

3.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脏腑、经络以及五体七窍所组成。眼为七窍之一,其视觉功能的发挥,主要与脏腑功能的协调及其所生化、储存的精气血津液与经络贯通有关。所以《灵枢·大惑论》把目与脏关系总结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由此可知,眼目的生理、病理是直接受脏腑及其  相似文献   

4.
<正> 眼是视觉器官,它和整体(包括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  相似文献   

5.
吾每读《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之经文,认为存在某  相似文献   

6.
<正>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慢性进行性视网膜病变,临床以夜盲、进行性视野缩窄、眼底特征性改变和视网膜电图熄灭为特征。绝大部分患者在青少年期发病,不少患者至中老年期逐渐失明。本病病因至今不明,缺乏有效治疗方法,下面就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予以探讨。1 病因病机探讨 《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精。”《素问》言“肝开窍于目”、  相似文献   

7.
《灵枢·大惑论》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本文首先提出了骨之精为瞳子,并由经脉沟通了瞳子与脑的联系。祖国医学对瞳子的视诊,非常重要,但在实践中发挥较少,本文仅就这方面的内容做一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8.
《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入目而为之精。……血之精为络……,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至宋以后,眼科成为独立专科,如明朝的《审视瑶函》即为眼科之专著。中医对眼底的认识似包括视衣、目系、血络等组织结构,这些组织结构,“上属于脑”,与全身脏腑经络有着密切关系,尤其与肾最为密  相似文献   

9.
针灸疗法之用于眼科疾患,与用于其他各科一样,也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内经十二经络之学说,眼为经络之集散地,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晋皇甫谧著之黄帝针灸甲乙经(晋太康三  相似文献   

10.
眼为视觉器官,又与脏腑密切联系,故眼病证治有其独特之处。现就眼病辨证及用药特点,择其精要,简述如下。1明确脏腑所属重视归经用药目为心之使,肝之窍也。《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眼虽为局部器官,却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梁凤鸣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擅长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视神经萎缩、干眼症等。现将梁凤鸣运用针刺及中药治疗麻痹性斜视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目为宗脉之所聚,脏腑精气通于经络上滋于目,视而精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诸脉者,皆属于目,目得血而能视,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眼通五脏,气贯五轮”,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密切,五脏六腑的精气依靠经络为之贯通,并通过经络的运行上注于目。  相似文献   

12.
刘如明 《河北中医》2007,29(1):68-68
《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高度概括了眼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灵枢·脉度篇》又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说明五脏中眼与肝脏关系尤为密切.临床上眼病从肝论治的方法颇多,现将泻肝法在眼科临床中的运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早在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对眼的结构,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以及其生理功能等,就有明确的认识。如《内经·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后经历代医家不断的充实,使之日趋完善。为了便于学习和运用,现将中医眼的结构与功能加以整理,并结合现代医学眼的解剖名称进行初步对照,意在使中医眼科在系统整理及临床实践的应用和教学方面能有所裨益。中医眼部结构一般多以“五轮”为基础。而五轮  相似文献   

14.
耳、目、鼻、口、舌谓之五官,亦称七窍,与五脏相通。《灵枢·五阅五使篇》说:“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由于五官的视,听、嗅、味为五脏精气所养,五脏精气充足,则五官清爽灵敏。因为五脏的血气通过经脉上注于头面,濡养官窍,使之神气充盈,功能协调,运用自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嗅,其浊气出于胃,走唇口而为味。”因此,五脏有病,其病征可现于五官,所以《灵  相似文献   

15.
眼针的应用及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眼针是在眼眶周围针刺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微针技术,它是针灸施术的一种特殊针法。早在《内经》中就有“目部五脏分属”的观点。《灵枢·口问》:“目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大惑论》亦提及“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后世医家独特的五轮八廓学说,将眼睛各部  相似文献   

16.
肝肾与眼的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肾与眼的关系浅析张彬刘怀栋(河北省人民医院050051)孙胜军(河北省行唐县医院050600)眼为五官之首,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眼位置高,系联周身,故此,了解肝肾与眼的关系十分必要。《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眼之所...  相似文献   

17.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难经》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并行,内养五脏,上注五官,外达皮毛、四肢,以奉生身。《黄帝内经》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内于性命者也。”可见,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无处不受气血所生所养。眼目受气血濡养,同时也为气血所病。1 气血相合,共养目睛 《灵枢》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力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力络,其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说明眼目由五脏气血  相似文献   

18.
“诸脉皆属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眼与经络、脏腑密切相关,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内属外络作用完成联系与调节。眼针疗法隶属于中医“微诊系统”,能够疏通经络,调畅脏腑气机改善I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眼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治疗缺血性中风效果为体针所不及。  相似文献   

19.
《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精,其气走于耳而为听."朱丹溪也谓:"十二经,上络于耳".《厘正按摩要术》云:"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通过经络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现代科学中的生物全息论认为耳廓是人体的一个缩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在耳廓上有其固定位置,有病变反应点,刺激耳穴可以使机体对自身的功能状态和病理生理状态进行调节[1].耳穴贴压法,是在耳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疗法,常采用植物种子或药丸、磁性金属粒等在耳穴上贴压,以刺激耳穴发挥作用,方便易行,经济实用,且无组织损伤,值得推广应用.现将耳穴贴压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眼属五官之一,主管人的视觉。祖国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认识到眼虽属局部器官,但它与体内脏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如《灵枢·大惑论》说:“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又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内经》在强调眼与五脏息息相关的同时,又特别指出目与肝的密切关系。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肝主目”。至于肝何以开窍于目?术文试就肝与目的生理病理关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