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量的评估方法及影响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旨在为妇产科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主观测定法(目测法)来评估产后出血量,观察组则采用客观测定法(称重法、容积法、羊水压积测定法),同时观察影响患者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评估产后出血量为439.5ml,对照组为210.9ml,观察组与实际出血量符合度为100%,对照组则少于约一半,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均与产后出血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宫缩乏力、胎盘粘连、心理状态差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结论: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客观测定法对于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正确评估产后出血量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可以预测产后出血量,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相关性因素: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未进行孕期保健、有妊娠并发症及孕产史、剖宫产、产程延长、无早接触及早吸吮等。结论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相关;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同时提倡早接触早吸吮等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回顾罗甸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间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数据资料,探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妊娠等因素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罗甸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间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数据资料,探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妊娠等因素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罗甸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间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将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500ml定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采用容积法+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结果:3025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88例,发生率2.91%,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产妇高于初产妇;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83.17%。产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69.31%,胎盘因素占21.59%,软产道损伤占9.09%。结论: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了解产后抑郁症及其危害性,研究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结果: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医学因素,针对各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让产妇从产前、产时、产后等各个方面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及指导,可避免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结论:社会、家庭均应充分重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积极给予正确的引导。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王安明 《中外医疗》2014,(34):71-72
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不同时段出血量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确诊收治的28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所有产妇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时以及产后30 min、30 min-1 h、1-2 h、2-4 h、4-6 h、6-24 h等不同时段出血量,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胎盘娩出时产妇出血量最多,产后30 min次之,与其他时段的出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时段产妇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产妇入院前的宫高和体重指数分别和胎盘娩出时出血量、胎盘娩出前出血量呈显著正比关系(P〈0.05);而产妇入院前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孕期产前检查次数分别与胎盘娩出时出血量、产后30 min出血量呈显著反比关系(P〈0.05)。此外,引发胎盘娩出前出血量显著升高的主要因素为异常妊娠史,引发胎盘娩出时出血量显著升高的危险因素是剖宫产或者胎盘娩出异常者,引发产后2 h出血量显著升高的危险因素为宫高超过40 cm、并发症羊水过多、巨大儿或者双胎。结论引起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极多,主要包括流产或分娩史、产程异常、羊水过多、胎儿巨大、胎数以及相关妇科疾病等,医院及家属应给予产妇不同时段的健康指导和支持,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减少各种高危因素对产妇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方法以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住院分娩的212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定为产后出血,采用容积法测量产后出血量。结果 2 125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45例,发生率为2.1%.其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占首位,其次是胎盘因素及软产道损伤。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高于初产妇,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有产前高危因素者占产后出血的80%.结论病理产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孕前宣教、做好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杨碧静  姜碧洋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101-101,10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9年收治的199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7.60%,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1.40%,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65%;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流产史者、经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无流产史者和初产妇。结论: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及孕期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预防宫缩乏力,处理好各个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等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06例产后出血的病因进行多因素分析,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产妇产后出血10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产后出血量采用计量法和目测法综合测量。结果:影响产后出血因素有流产史、孕产次、孕周、分娩方式、胎儿体重及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乙肝、双胎妊娠、死胎等。结论:加强孕期检查,并注意是否上述因素的存在。若存在要考虑到其危险性。产时及早发现诊断宫缩乏力及胎盘粘连,及早处理。避免发生产后出血。如有出血倾向及早寻找原因并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2011年收治的127例中重度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孕期有无出血倾向与产后出血的发生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除血小板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在具备引起产后出血的产科因素中,宫缩乏力仍占首位;产后出血多于产后6h内发生。结论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若孕期有出血倾向、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等高危因素,易发生产后出血。分娩时合理应用宫缩剂、严密监测产后6h以内出血情况,可有效避免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有关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原因与发生率。结果: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按作用大小分别为宫缩乏力、多胎、滞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次、新生儿体重、胎盘因素、产妇年龄、妊娠并发症、产程时间、阴道撕伤及会阴切开等。结论: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引起宫缩乏力的因素有妊娠并发症等,预防产后出血须加强产前系统检查及时发现急性疾病;产时要及时处理产程各期,严密观察产后2小时内的出血,正确估计出血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调查孕产妇妊娠结局,分析孕期保健对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2100例孕产妇,选取达到孕产妇系统管理条件的1067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而未完全实施孕期保健的1033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孕期产前检查、分娩方式、第三产程时间、出血量、宫缩乏力、产褥感染以及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产前检查、分娩方式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三产程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系统保健是保证妊娠良好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加强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及相关教育工作,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住院待产期孕妇的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探讨待产期孕妇抑郁情绪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5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住院的待产期孕妇共203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一般人口学资料、待产期孕妇孕产史和待产期孕妇孕前及孕期身体状况及保健情况对抑郁倾向的影响。结果:203例住院待产期孕妇共检出抑郁倾向者53例,阳性率26.1%;<30岁、30~39岁和≥ 40岁的待产期孕妇抑郁倾向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单因素分析,工作状况、超重或肥胖和孕前增补小剂量叶酸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多因素分析,孕妇孕前超重或肥胖为抑郁倾向的危险因素,其危险性是非超重或非肥胖者的2.335倍(OR=2.335,95% CI:1.101~4.954,P < 0.05)。结论:住院待产期孕妇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倾向,特别是孕前高体质量孕妇,应着重对其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期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1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资料,对高危因素、定期产检、并发症情况、妊娠及方式,产妇及围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100例行剖宫产,13例阴道分娩者均为经产妇。围生儿死亡4例,产妇无一人死亡。结论:建立健全孕产妇3级保健制度,定期产检,对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围生期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胎盘前置妊娠妇女引产术前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上胎盘前置妊娠妇女安全引产提供参考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作者医院产科进行引产术的22例胎盘前置妊娠中期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胎盘前置组)及同期无胎盘前置要求终止妊娠孕妇(对照组)20例。处理组胎盘前置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12 h无宫缩,与对照组均注射100 mg依沙吖啶到羊膜腔,记录并比较两组临产时间、产程、失血量、引产术前后的血常规、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复旧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成功引产、平均产程、诱发临产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差值、术后发热、术后下肢及腰腹疼痛、尿潴留、红细胞压积(hematokrit,HCT)差值、平均住院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这12项指标中,胎盘前置组与对照组平均产程、诱发临产时间、术后发热这三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胎盘前置组为发热(10例)、平均产程(589±321)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例和(268±161)min,诱发临产时间胎盘前置组为(1184±821)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3±1121)min(χ^2=7.333,t=4.032,t=2.088,P〈0.05),其他指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胎盘前置妊娠妇女引产术前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分析其引产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计划生育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327例中期妊娠采用依沙吖啶引产患者,孕周在16~26周,收集患者年龄、孕周、双顶径、引产原因、前次分娩方式、既往孕次、胎盘位置、胎盘娩出情况、胎儿情况等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以上因素与引产出血量的相关性。结果 中期妊娠引产后出血受多因素影响,胎盘因素(胎盘粘连)是最主要高危因素,居于首位,其次为胎儿因素(双胎及死胎),最后为既往孕次。结论 依沙吖啶引产术前充分了解病史、评估高危因素,采取恰当的处理,对引产成功、减少出血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行阴道分娩的瘢痕子宫孕妇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非瘢痕子宫孕妇阴道分娩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阴道分娩时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住院时间及产后并发症。结果 2组孕妇分娩时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孕妇产后并发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孕妇行阴道分娩并无特殊危险性,可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及意愿合理选择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7.
米索前列醇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帅 《当代医学》2010,16(31):97-98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治疗有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41例有出血高危因素(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前置胎盘)的产妇行剖宫产术。术中胎儿娩出后随机按缩宫剂使用情况分2组,缩宫素组78例,缩宫素20U子宫体注射,另20U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63例,缩宫素20u子宫体注射,米索前列醇200ug舌下含化。计算2组术中、术后2h出血量以及总出血量,并观察2组副反应。结果 2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438±270)ml、缩宫素+米索前列醇(347±206)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产妇术后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170±198)ml、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107±123)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产妇中总出血量〉1000ml共22例,其中缩宫素组15例,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7例。副反应发生率缩宫素组为2.6%(2/78),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为11.1%(7/63),均在短时间内好转。结论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用于有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比单纯使用缩宫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胡穗花 《中外医疗》2009,28(27):10-11
目的分析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97例瘢痕子宫妊娠孕妇以及同期92例无剖宫产史妊娠孕妇,对不同分娩方式进行观察指标对比。结果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与无剖宫史阴道分娩产妇其新生儿Apger评分、产程、出血量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无剖宫产史剖宫产比较,其新生儿Apge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中平均出血量以及术中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初次剖宫产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再次剖宫产与阴道分娩比较,新生儿Apge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中,阴道分娩与再次剖宫产相比,利大于弊。在瘢痕子宫妊娠产妇符合适应证的前提下,应鼓励阴道分娩,同时试产过程中要严密监护观察,尽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产妇产痛程度及产程的影响。方法:VBAC产妇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阶段式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和视觉模拟焦虑量表(VAS-A)分别评估两组产痛和焦虑状况;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胎儿窘迫率、产后出血率、出血量,以及两组中自然分娩产妇的产程。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的VAS评分、VAS-A评分及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自然分娩率、出血率及胎儿窘迫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第1产程、第2产程及总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可有效缓解VBAC产妇的不良情绪,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20.
长沙市孕妇妊娠呕吐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呕吐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排除与纳入标准,收集湖 南省长沙市某区3 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13例孕妇资料,回顾性收集其孕前、孕期和分娩情况,运用t检验、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呕吐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该区妊娠呕吐发生率为59.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 析结果显示:女胎(OR=1.404,95%CI:1.035~1.905)、有阴道流血经历(OR=1.513,95%CI:1.062~2.156)和负性生活 刺激量(OR=1.031,95%CI:1.009~1.054)是妊娠呕吐的危险因素,年龄是妊娠呕吐的保护因素(OR=0.798,95%CI: 0.661~0.964)。结论:妊娠呕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年龄、女胎、有阴道流血经历、负性生活刺激量是妊娠期 呕吐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对较年轻孕妇的产前健康教育,对应激量较高孕妇的生活进行合适的维护,减少其负性生 活刺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