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腕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及常见肿块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3年1月~1994年6月开展的132例腕部软组织肿块切除手术,比较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分析手术并发症。[结果]132例肿块包括腱鞘囊肿110例,非腱鞘囊肿22例,共涉及11种疾病,术前诊断正确率86.4%,其中腱鞘囊肿与非腱鞘囊肿术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5.5%和40.9%。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5例失访,治愈123例、复发3例,死亡1例,切除掌侧肿块6例出现并发症,切除背侧肿块2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腕部软组织肿块涉及疾病众多,对于腱鞘囊肿,手术治疗关键是掌握好手术指征及不同部位的手术要点;鉴于非腱鞘囊肿肿块性质难以确定,手术应当成为首诊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腕部腱鞘囊肿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4月-2016年4月,应用手术切除治疗腕部腱鞘囊肿31例。结果 25例术后获得3~18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3例复发,其中1例复发囊肿仅可触及,腕关节中立位时外观不明显,无酸胀不适等主诉,未作进一步处理,另2例再次行手术切除。结论腕部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法较多,手术切除虽然属于有创操作,但切除彻底,可有效降低复发率,甚至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孙益  童培建  李象钧 《中国骨伤》2013,26(11):949-952
目的:探讨肘部腱鞘囊肿致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手术方法。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手术切除腱鞘囊肿、骨间背侧神经松解术治疗5例肘部腱鞘囊肿致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35~60岁,平均50.4岁;发病至手术时间为3-10个月,平均6.3个月。主要临床症状为前臂上段外侧处酸痛,掌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伸腕力弱,肌电图检查呈现神经源性损害或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根据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将神经损伤后按制订的标准结合临床进行运动、感觉功能评定。结果: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为8.5个月,术后患者切口愈合可,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疗效评价,优(M4S3+及以上)3例,良(M3S3)2例。5例患者伸拇、伸掌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达到正常生活要求。结论:手术切除腱鞘囊肿、骨间背侧神经松解术治疗肘部腱鞘囊肿致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具有彻底解除骨间背侧神经卡压,促进该神经的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儿童板机指     
我们1984年至1995年对部分儿童板机指进行登记,随访和少部分手术治疗,现对其治疗方法,手术指征和治疗结果作一分析报告。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51例70个手指,男32例,女19例,其中双指19例(38指),单指32例(右21指,左11指),大部分发生于拇指(46),次为食指(24)。就诊年龄10个月至8岁,平均2岁7个月。除1例有被门挤伤史外,其他均无外伤、炎症史或其他明显原因可问及。 1.2 治疗 大部分行保守治疗(52指,75%),少部分手术治疗(18指,25%)。其中5指曾行封闭治疗,无效。保守疗法为教患儿母亲进行局部按摩和伸曲患指,手术治疗者除1例用尖刀片经皮下挑断狭窄之腱鞘外,其他均作切开暴露腱鞘,切开狭窄之腱鞘,并将增厚之腱鞘部分切除。手术指征为经保守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肘前腱鞘囊肿导致桡神经主干卡压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4—2016-10诊治的7例肘前腱鞘囊肿导致桡神经主干卡压,患者均伴有肘部、前臂近端酸胀感及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采用肘前外侧Henry切口切除肘前腱鞘囊肿,并对桡神经主干进行探查松解。结果 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15~26)个月。术后所有患者肘关节及前臂近端酸胀感消失。术后6个月时,7例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功能恢复至S4+,伸腕肌力均为Ⅴ级。2例术后6个月时1~5指伸指肌力达到Ⅴ级;5例术后10个月恢复伸指功能,伸指肌力达到Ⅴ级。7例末次随访时疗效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均为优。结论临床上肘前腱鞘囊肿导致桡神经主干卡压较少见,采用肘前外侧Henry切口切除腱鞘囊肿并对桡神经进行探查松解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r32PO4胶体治疗腱鞘囊肿的效果. 方法 40例腱鞘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核素治疗组(21例)予腱鞘囊肿粗针穿刺抽液后将Cr32PO4胶体注入囊腔内,加压包扎固定治疗;对照组(19例)予囊肿穿刺抽液后注入醋酸强的松龙常规治疗. 结果核素治疗组一次性治愈19例(90.4%),有效2例(9.5%);复发2例(9.5%).对照组一次治愈9例(47.4%), 有效3例(15.8%),无效7例(36.8%);复发8例(42.1%).两组术后治愈率和复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核素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Cr32PO4胶体能显著提高腱鞘囊肿治愈率,减少其复发,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完整切除囊肿,修复腕背关节韧带治疗腕背腱鞘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07年1月,收治34例腕背腱鞘囊肿。男14例,女20例;年龄25~65岁,平均43岁。左侧22例,右侧12例。13例为术后复发患者,曾于局麻下行1~4次囊肿切除手术,末次术后至复发时间为14d~7年,中位时间17个月;21例为初次手术患者,诊断至手术时间为15d~8年,中位时间11个月。主要症状为腕背胀痛不适和无力。囊肿范围为1.5cm×1.2cm~4.5cm×4.0cm。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6例囊肿未见明显蒂部结构或蒂部浅在者,完整切除囊肿,术后不限制活动;28例囊肿蒂部累及腕背关节韧带者,囊肿切除后16例直接缝合修复腕背韧带,12例采用伸肌腱鞘管壁或邻近深筋膜组织缝合修复,术后腕关节背伸位外固定3周。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6~36个月,平均31.5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4个月及1年复发,复发率为5.9%;余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正常,腕背症状缓解。末次随访时患者自评满意度评分为60~100分,平均83.8分;其中对腕关节活动度满意度最高(24.6分),对术后切口瘢痕满意度最低(16.7分)。结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采用从蒂部完整切除囊肿并修复受累腕背韧带,术后外固定3周治疗腕背腱鞘囊肿,复发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比较抽吸注药治疗与手术切除对腕部腱鞘囊肿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间我院门诊诊治的131例腕部腱鞘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人的自愿选择分为抽吸注药组(79例)及手术组(52例)。抽吸注药组行囊肿穿刺抽吸及强的松龙或得宝松混悬液注入,手术治疗组行手术切除。记录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囊肿部位及大小),囊肿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抽吸注药组34例复发(43.0%),手术组6例复发(1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方面,抽吸注药组3例出现并发症(3.8%),手术组9例出现并发症(1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治疗疗效明显且复发率低,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抽吸注药治疗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但复发率较高;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9.
腱鞘囊肿为骨科门诊较常见疾患。我院自 1 994年至今 ,应用叩诊锤击破加局部揉按治疗 1 3 2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男 2 0例 ,女 1 0 3例 ,男女比例 1∶ 3 .5 ;年龄结构 :最小 5岁 ,最大 6 2例 ,平均 3 0 .5岁 ;腱鞘囊肿部位 :腕背 72例 ,腕掌 2 1例 ,指部 1 2例 ,足背 2 5例。二、治疗方法 根据囊肿部位将关节极度屈曲以使囊肿突出 ,叩诊锤突然叩击肿物数下至囊肿击破 (此时病人均有疼痛感 ) ,击破后局部每日揉按二次 ,每次 (1 0 min,持续 1 w)。三、治疗结果 本方法治疗病例 ,获得随访 82例 ,占总…  相似文献   

10.
腱鞘囊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作者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用十字缝扎法,封闭法及手术切除法3种方法治疗腱鞘囊肿428例。本文对这3种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腱鞘囊肿切除趾间关节融合术治疗拇趾腱鞘囊肿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4-09—2015-03采用囊肿切除趾间关节融合术治疗8例拇趾腱鞘囊肿。结果8例术后随访14~39个月,平均18个月。治疗效果满意,均无囊肿复发。末次随访依据美国足踝关节协会拇趾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7例,良1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腱鞘囊肿切除趾间关节融合术是治疗复发性拇趾腱鞘囊肿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治疗腕骨内腱鞘囊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3年5月—2014年5月,应用腕关节镜治疗腕骨内腱鞘囊肿5例,其中月骨3例,舟骨1例,三角骨1例。主要症状为腕部不适、疼痛,伴握力下降和活动度降低。 X线平片及CT显示腕骨内圆形或类圆形骨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有硬化缘。 MRI显示病灶内为液体。采用腕关节镜下病灶刮除+自体松质骨或注射型人工骨移植术治疗,术后腕关节功能位固定3周。结果5例均获得随访,平均6.8个月。所有病例无复发,植骨愈合满意。患者腕关节疼痛及不适症状明显缓解,术后均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结论腕关节骨内腱鞘囊肿是慢性腕关节疼痛原因之一,腕关节镜技术在腕骨内腱鞘囊肿的治疗中,手术方法安全,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腕背侧腱鞘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9月~2013年5月,治疗22例腕背侧腱鞘囊肿。分别以4/5或6R入路作为关节镜视野,1/2入路为工作通路,6U作为出水通道,找到舟月韧带后并向背侧检查,直至舟月韧带与桡腕背侧关节囊的折反部位,显露腕背侧腱鞘囊肿的蒂部,确认后使用刨刀刨除囊肿蒂部以及部分关节囊,挤压并吸除囊液直至囊肿消失,可吸收线缝合皮下,加压包扎,术后支具固定腕关节3周,并辅助以囊肿部位按摩、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2例术中关节镜检查未发现囊肿蒂部而转为开放手术,发现其中1例囊肿起源于伸肌腱,1例起源于腕中关节。20例镜下完成,随访6~14个月,平均9.2月,腕关节无明显瘢痕,外形美观,功能无影响。3例复发,其中1例复发囊肿较为细小,腕关节中立位时外观不明显,未作进一步处理,2例行开放手术切除。结论关节镜治疗腕背侧腱鞘囊肿虽然有相对较高的器械以及技术要求,且适应证有一定的局限,但该手术安全,并发症少,外形美观,对于一些外形要求较高的年轻女性可作为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腕关节骨内腱鞘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腕关节骨内腱鞘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1993年6月-2002年3月,收治11例腕关节骨内肿物患者,经手术证实为骨内腱鞘囊肿。总结该病的临床状及影像就特点,并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及生长部位等因素与发病的关系。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2个月,平均38个月。结果 腕关节骨内腱鞘囊肿好发于青壮年,男友比例为3:8,多为优势手发病,占72.7%。主要症状为腕关节疼痛,病程2-84个月。X线特点为腕骨内出现密度减低区,周围有硬化缘。CT及MR检查提示病灶内为密度均匀的液体。1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8例疼痛消失,2例有轻度疼痛,但功能正常,另外1例无明显改善。结论 腕关节骨内腱鞘囊肿的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确诊须依据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隐性腕背腱鞘囊肿的超声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隐性腕背腱鞘囊肿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手术疗效。方法对慢性腕关节背侧疼痛的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诊断出隐性腕背腱鞘囊肿7例,对其中5例采取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结果5例手术患者中,其中4例术中发现舟月间隙有腱鞘囊肿,与术前超声诊断相符,1例未发现肿块。4例行囊肿切除,1例行腱鞘松解术;术后随访2~6个月,术后腕背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活动正常,握力较术前明显改善。2例保守治疗患者,经6~12个月的随访,腕背症状无明显缓解。结论隐性腕背腱鞘囊肿手术疗效可靠,超声诊断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对慢性腕关节背侧疼痛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6.
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假性胰腺囊肿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后假性胰腺囊肿的手术时机。方法27例胰腺炎后4~8周出现的假性胰腺囊肿,行囊肿内引流术(早期手术组),其中10例采用吻合器行囊肿空肠吻合术。与30例病人囊肿形成后,等待24周再施行手术的(晚期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相比,早期手术组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晚期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囊肿逆行感染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晚期手术组有5例在等待手术的过程中出现并发症而急诊手术(1例囊肿内出血,2例囊肿内感染,2例囊肿破裂)。结论术前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早期行假性胰腺囊肿内引流术是安全可行的,且避免了等待过程中囊肿内感染、出血和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发性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月-2014年12月对收治的32例复发性腱鞘囊肿,采用手术切除囊肿、电刀烧灼残留囊壁、关节囊修复及骨囊腔植骨填塞等综合方法治疗。结果 29例治愈,治愈率达到90.63%。结论手术切除囊肿、电刀烧灼残留囊壁、关节囊修复及骨囊腔植骨填塞等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降低复发性腱鞘囊肿的再次复发。  相似文献   

18.
曹军社  李军 《中国骨伤》2009,22(2):85-86
腱鞘囊肿一般指发生在手部和足部关节或腱鞘内的结缔组织黏液退行性变所形成的囊肿,一般认为病因不清,可能与外伤、慢性劳损有关,多见于女性和青少年。我们收治了2例,其中1例发生在某些肌肉肌腹内的患者为3岁男孩,这里提供临床病例,以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股沟腱鞘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为早期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4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腹股沟腱鞘囊肿压迫股静脉导致下肢肿胀伴发股疝病例1例。检索中、英文病例报道22例。结合相关文献,对23例腹股沟腱鞘囊肿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囊肿来源、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式进行总结和讨论。结果 23例病例中,男9例,女14例;年龄2~97岁,平均46.2岁。主要症状有腹股沟包块,腹股沟区疼痛,血管或神经压迫症状如下肢肿胀或水肿、感觉异常及活动障碍。2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为手法挤捏后复发再行手术治疗,1例行穿刺针吸治疗。囊肿来源于髋关节9例,来源于股直肌4例,2例来源于闭孔,2例来源于耻骨肌,各有1例来源于耻骨梳韧带、腹股沟韧带、腰大肌、长内收肌耻骨支及股鞘,1例未明确囊肿来源。结论腹股沟腱鞘囊肿发病率低,起病隐匿,其组织来源及临床症状呈多样化,临床易误诊及漏诊。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腕背腱鞘囊肿的病因及治疗唐玲丽1摘译李涛2审校有症状的腕背腱鞘囊肿需行手术治疗,复发率为1%~50%。病因尚有争论。本文认为:舟月关节不稳是其发生原因,若不纠正不稳定,复发难免。7例在手术治疗后复发的腱鞘囊肿患者,症状体征明确,再行手术治疗。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