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北京市怀柔区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丹杰  杨正强 《北京医学》2010,32(7):516-518
目的调查北京市怀柔区成人高血压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1833名20-70岁城乡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并检测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结果怀柔区城乡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标化率为33.62%,男、女分别为40.05%和29.16%。50岁之前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城乡总患病率(36.20%vs.31.80%)及女性患病率(28.89%vs.35.26%)无显著性差异,但城区男性患病率高于农村男性(48.52%vs.35.26%)。不论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60%。高血压家族史、超重和肥胖、文化程度及血脂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结论怀柔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以男性患病率高、发病早尤为明显。加强高血压防治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京北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特点,为该地区老年人群MS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2009年8~11月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19个行政村60岁及以上1 236名老年人健康体检横断面调查结果为样本,按每5岁一个年龄段分组,≥75岁因例数较少归为一组,男女各分为4组,按照北京市2003年公布的人口性别、年龄构成进行标准化。对老年人MS患病及有关特点进行分析。结果:①该地区≥60岁人群MS患病率为23.5%(290/1 236)。标化后男女MS患病率分别为16.0%、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性别各年龄组人群MS患病率差异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MS在4组女性中的分布均明显高于男性,标化后除高血压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四组分顺位在男女人群分布相同,均为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③在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患者中MS患病率排序顺位为高血糖(69.8%)、血脂紊乱(68.6%)、超重或肥胖(43.0%)、高血压(31.4%)。④在MS患者中,各种代谢异常因素排序顺位为高血压(95.5%)、超重或肥胖(92.8%)、血脂紊乱(80.7%)、高血糖(51.7%)。糖尿病患病率(35.5%)明显高于非MS人群(4.3%),心电图异常者(49.0%)高于非MS人群(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京北农村老年人MS患病率较高,且女性明显高于男性。MS患者是发生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急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老年居民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情况,为制定慢性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6~9月,在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抽查688名60岁(包括夫妻)以上老年居民,其中男性280例,女性408例。应用水银柱台式血压计测右上臂血压,日立全自动生化仪测量空腹血糖,用计量后的身高体重计称体重、量身高,然后计算体重指数。结果本次调查该地区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4.88%,糖尿病患病率为3.2%,肥胖症的患病率22.09%,超重为55.38%。结论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老年人群肥胖与超重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原因可能是克拉玛依地区福利待遇好生活水平较高,长期以来高油、高盐饮食再加之饮食中食肉较多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奉化市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情况,为开展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奉化市18岁及以上居民600例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调查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结果奉化市居民超重率32.83%,肥胖率为10.00%,超重率男性为30.04%,女性为35.01%,肥胖率男性为7.22%,女性为12.17%;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及饮酒与超重肥胖患病率有关;超重肥胖组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患病均高于非超重肥胖组。调查人群中96.33%的人平时测量体重,体质量指数知晓率为6.50%,10.51%的超重和肥胖患者采取措施控制体重。结论奉化市居民超重和肥胖率较高,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针对超重和肥胖患病现状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降低其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超重和肥胖对血压影响的调查及健康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体重指数 (BMI)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对超重和肥胖人群实施行为指导。方法 :对本社区 30岁~ 5 9岁居民 86 6人进行 BMI、血压测量及问卷调查。结果 :BMI正常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最低 ,男约 17.2 9% ,女约 13.14 %。 BMI超重组高血压患病率男性约 33.0 4 % ,女性约 2 7.94 %。 BMI肥胖组高血压患病率男约 6 0 .71% ,女约 4 4 .0 0 %。BMI超重组 ,肥胖组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 :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 ,高血压的发病率升高 ,二者呈显著正相关 ,加强对超重 ,肥胖人群实施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 ,保持 BMI在正常范围是预防高血压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五莲县居民高血压及超重、肥胖患病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方法在山东省五莲县3个乡镇(街道)抽取2127名2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20岁以上居民2127名,高血压患病率为38.98%,超重、肥胖率为36.34%。高血压患病率,体重正常组为32.05%,超重组为48.91%,肥胖组为62.02%(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高血压患病的因素有性别、年龄、总胆固醇、体重指数、血糖(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强体力活动(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调查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与超重、肥胖率相关,控制体重有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7.
淞南社区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上海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社区高血压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宝山区淞南社区下属的8个居委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10 185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宝山区淞南社区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9.9%,男性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53.7% vs 47.3%)(P<0.0001)。该社区高血压的知晓率为70.2%,控制率为23.7%。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均呈增高趋势(P<0.0001)。与正常体质量指数者相比,超重、肥胖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升高(53.7%、70.7% vs 36.3%)(P<0.0001)。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也显著高于正常糖耐量者(64.5%、71.2% vs 43.7%)(P<0.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饮酒、超重/肥胖、糖代谢异常及高三酰甘油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应加强社区高血压防治力度,尤其关注老年人、超重/肥胖以及存在糖脂代谢紊乱患者中高血压的筛查及早期控制,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京北部分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特点,为该地区老年人群高血压防治提供数据。方法:以2009年811月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19个行政村60岁及以上1 236例老年人健康体检横断面调查结果为样本,对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该地区≥6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71.3%。②1 236例老年人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的平均值分别为144.49、83.49、61.00 mm Hg。随年龄增长收缩压逐渐增高,舒张压逐渐降低,脉压逐渐增大。③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病率为27.3%,占高血压的42.8%(338/790)。结论:农村老年人群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社区医生在老年人高血压三级预防中的作用,降低发病率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Chen J  Zhao XL  Wu F  Cui YL  Hu DY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0):2830-2834
目的了解我国目前中老年人群肥胖超重的流行特征及其与常见慢性病的关系,为肥胖的社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我国14省市房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选择14个自然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人超重肥胖诊断标准,对肥胖、超重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省市超重总患病率为38.93%,标准化率为37.17%;肥胖总患病率为13.94%,标准化率为12.63%。女性肥胖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而男性超重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均P〈0.001);超重肥胖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现一定规律性;高血压患病率随人群体重指数(BMI)增加而显著增加。结论我国超重和肥胖患病形势严峻,加强人群防治刻不容缓,控制体重对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背景 超重与肥胖被证明是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最新资料显示,我国超重与肥胖总人群数量已接近总人口1/4,及时了解不同地区超重及肥胖患病情况,为制定肥胖乃至慢性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目的 了解北京市平谷区社区居民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况,为地区早期防治肥胖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联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平谷区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研究。以24 kg/m2≤体质指数<28 kg/m2为超重,28 kg/m2≤体质指数<35 kg/m2为肥胖,体质指数≥35 kg/m2为重度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为中心性肥胖。统计社区居民性别、年龄、居住地及超重、肥胖、重度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根据各阶段的抽样比例以及平谷区不同性别25~75岁人口各年龄构成比计算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各年龄组的总抽样比例,并取其倒数作为其权重,统计分析时进行加权处理。结果 共发放问卷4 002份,回收有效问卷4 00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加权后北京市平谷区社区居民436 519例,超重173 023例,超重患病率为39.64%〔95%CI(39.49%,39.78%)〕;肥胖114 808例,肥胖患病率为26.30%〔95%CI(26.16%,26.43%)〕;重度肥胖8 180例,重度肥胖患病率为1.87%〔95%CI(1.82%,1.91%)〕;中心性肥胖205 140例,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47.00%〔95%CI(46.85%,47.14%)〕。男性社区居民超重患病率高于女性,女性社区居民肥胖、重度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社区居民超重、肥胖、重度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社区居民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高于农村,农村社区居民重度肥胖患病率高于城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居住地是社区居民中心性肥胖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市平谷区社区居民肥胖、超重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整体较高,且高于全国水平,年龄和地区影响中心性肥胖的发生,年龄越高中心性肥胖发生的危险越高。男性在中青年时就要重视中心性肥胖的防控,女性45岁以后(绝经期)要重视中心性肥胖的预防,中青年人群是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州彝族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情况。 方法 对自然人群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7年6~9月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区及3个乡村的20岁以上的彝族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本研究纳入1 255例有完整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的调查对象进行分析,分为城市/农村、男/女两个层次进行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比较。 结果 彝族居民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7.3%,城市居民标化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 (25.9% vs.8.9%,P<0.001)。彝族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9.8%、26.1%、8.8%;城市居民的知晓率(35.0% vs.13.6%,P<0.001)和治疗率(31.1% vs.10.6%,P<0.001)均高于农村居民。年龄增大、女性、年收入≥10 000元、超重或肥胖、总胆固醇升高是彝族城市居民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彝族农村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仅与年龄和总胆固醇呈独立正相关。 结论 彝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需加强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南源街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分析高血压患病率与超重、肥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荔湾区南源街13个居委中4个居委35~75岁本街道户籍居民为调查对象,对1216例南源街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身体测量,用Excel录入,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418人,占34.4%,女性798人,占65.6%。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5.6%,6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6.9%,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为40.2%,腹型肥胖检出率81.7%,高血压与年龄、家族史、超重与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密切相关。结论高血压患病与年龄、遗传及超重与肥胖有关,超重与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BMI及腰围检测作为预测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肥胖相关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红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4):16-17,19
目的调查及了解宁波市成人高血压的发病情况,为高血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波市江北区20~70岁的成年人2650人为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分别测量血压和检测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等指标。结果宁波市江北区有高血压病1074例,其中一级高血压424例,占高血压患者的39.4%;二级高血压387例,占36.0%;三级高血压263例.占24.4%。高血压患病率40.5%。男、女分别为70.5%和29.5%。50岁之前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城区男性患病率高于农村男性。不论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血压家族史、超重和肥胖、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等)及高血脂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结论宁波市江北区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应加强普及高血压知识.加强健康教育,积极推广安全有效的适宜技术,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南省新乡地区农村居民超重及肥胖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项目地区农村居民665人完成现况调查。应用检出率描述超重与肥胖分布规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农村居民超重的检出率为45.42%,肥胖的检出率为17.74%。农村居民肥胖的检出率随年龄、腰围、血压及血糖的增加或升高而增高,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农村居民超重的检出率随年龄、腰围、血压及三酰甘油的增加或升高而随之增加。结论农村居民超重及肥胖现象严重,且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健康管理、预防控制超重肥胖应以中老年者、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者、腰围大于界值者、空腹血糖受损及糖尿病者、血压正常高值及升高者、血脂边缘升高及升高者为重点。  相似文献   

15.
古远云  熊伟  许志刚  陈辉  何永萍  雷章恒   《四川医学》2017,38(11):1234-1238
目的探索泸州市江阳区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泸州市江阳区10个乡镇、8个街道年龄≥18岁的城镇常住居民作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共调查3513人,患高血压974人(占27.73%)。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患病情况、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长期大量饮酒、植物油食用情况、水果食用情况、腌制品食用情况、工作方式、BMI、血TC含量、血TG含量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族史、吸烟、长期大量饮酒、食用油类型、食用腌制品、工作类型、超重/肥胖、高TG血症是本地区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泸州市江阳区城镇居民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有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长期大量饮酒、以动物油为主要食用油、常食用腌制品、工作方式以静坐为主、肥胖、高TG血症者应作为重点防治的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庆市贫困地区人群的营养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与人口成比例抽样(PPS),对重庆某贫困地区家庭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和医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重庆市贫困地区成年居民营养不良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5.37%、22.07%和6.59%,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率、超重率和肥胖率较高,分别为11.06%、8.94%和7.66%;营养相关疾病患病率较高,贫血患病率为6.90%;高血压患病率20.67%;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8.92%与4.11%,均高于2002年全国居民患病率。结论重庆市贫困地区的营养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问题、老年人健康问题和营养相关慢性疾病将是今后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静  舒颖 《中华全科医学》2012,(7):1115-1116,1125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分布及超重肥胖状况,以明确干预工作的重点,为社区制定脑卒中防治干预策略服务。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社区50岁及以上(1961年12月31日前出生)本市户籍居民605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检。结果 605名居民中有473人被评估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占总人数的78.1%。超重220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46.5%;肥胖89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18.8%;中心性肥胖226人,占高危人群总数的47.8%,女性中心性肥胖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5,P=0.023),年龄越高,中心性肥胖发生率越高;男性中心性肥胖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心性肥胖不同年龄组间比较、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中老年人群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应立足社区卫生服务,从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入手,对高危人群进行体重管理及综合干预,降低或延缓脑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DS2013标准、JIS标准、IDF标准、ATP Ⅲ标准下代谢综合征(MetS)的患病率差异。方法收集某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数据,包括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数据。采用Kappa检验比较四种诊断标准的一致性。结果JIS标准下患病率最高,为26.6%,其次为ATP Ⅲ标准(25.8%)、IDF标准(20.3%)和CDS标准(19.3%)。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四种诊断标准下MetS患病率均呈增加趋势(P < 0.01)。四种诊断标准诊断的MetS中检出率最高的是高血压,其次为中心性肥胖,最低的为低高密度脂蛋白。以JIS标准和ATP Ⅲ标准诊断的一致性最高。结论四种MetS诊断标准中,MetS的患病率有差异。对男性、老年人群要增加预防的意识,特别是对高血压、肥胖的高危人群,要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