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骨骼肌组织PDK1的变化,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葡萄糖摄取的影响.方法 20只6周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10只).3个月饮水中加入蛋氨酸(1.5%)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模型,测定进食状态下血糖浓度.免疫组化检测骨骼肌细胞PDK1、PDK1磷酸化和Akt磷酸化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细胞PDK1与PDK1磷酸化和Akt与Akt磷酸化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进食血糖浓度增加(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骨骼肌细胞中PDK1、p-PDK1(ser-241)和p-Akt(Thr-308)平均灰度值增加(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骨骼肌组织PDK1、p-PDK1(Ser-241)和p-Akt(Thr-308)蛋白质水平下调(P<0.05),Akt的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降低骨骼肌组织PDK1的表达和PDK1磷酸化,抑制对葡萄糖的摄取.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中,研究骨骼肌组织TRB3的表达,探讨TRB3与糖代谢的关系.方法 2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每组10只.含1.5%的蛋氨酸饮水3个月制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模型.测定进食状态下血糖改变.HE染色观察骨骼肌细胞结构,Western blot检测TRB3、Akt和p-Akt(Ser-473)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进食状态下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增加(P<0.05);HE染色骨骼肌细胞结构无明显异常;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TRB3的表达增加(P<0.05),p-Akt(Ser-473)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诱导骨骼肌组织中TRB3的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导致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体轴发育抑制因子(Axin1)调节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蛋白表达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RNAi干扰的Axin1腺病毒(Ad-siAxin1)感染C2C12小鼠骨骼肌细胞敲低Axin1,荧光显微镜和MTS实验明确Ad-siAxin1最佳感染浓度和时间。分别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Ad-GFP)、Ad-siAxin1、载体质粒(vector)和Axin1质粒转染C2C12小鼠骨骼肌细胞敲低或过表达Axin1蛋白,Western印迹检测Axin1、端锚聚合酶蛋白(TNKS)和GLUT4蛋白水平。结果:荧光显微镜和MTS实验结果显示,在C2C12小鼠骨骼肌细胞中Ad-siAxin1作用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分别为160μL和48 h。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Ad-GFP组相比,Ad-siAxin1组中Axin1蛋白降低(t=6.746,P<0.01)。Ad-siAxin1组TNKS蛋白水平降低(t=4.019,P<0.05),GLUT4蛋白水平下调(t=3.248,P<0.05)。与vector组相比,转染Axin1质粒后,Axin1蛋白水平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兔颈动脉平滑肌细胞氧化损伤,进而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活体动物平滑肌细胞的氧化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以高蛋氨酸饮食饲喂新西兰大白兔,3个月后分离颈动脉,分离得到的兔颈动脉平滑肌用胰蛋白酶消化处理,取消化后的细胞进行培养。采用黄嘌呤氧化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活力。用可见光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过氧化氢(catalase,CAT)的活力。结果在高蛋氨酸饮食作用下,兔颈动脉平滑肌细胞内CAT、SOD的含量明显增高,与2%的蛋氨酸低饲喂浓度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加速动脉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并可能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造成动脉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氧化损伤加重,使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加速。 相似文献
6.
7.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6)
目的:探讨蓬灰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高脂高热卡饲料喂养的SD大鼠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mg/kg体重)制作糖尿病模型。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蓬灰高、中、低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蓬灰150,100,50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8周后,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GLUT4mRNA表达情况,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水平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低、中、高剂量蓬灰组FBG、FINS明显升高,体重、HOMA-β、骨骼肌GLUT4mRN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高剂量蓬灰组FBG、FINS明显升高,体重、HOMA-β、HOMA-ISI、骨骼肌GLUT4mRNA表达显著减低(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中、低剂量蓬灰组体重、FINS、HOMA-ISI、骨骼肌GLUT4mRNA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蓬灰可降低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GLUT4mRNA表达水平,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加重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波动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大鼠灌胃给予蛋氨酸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观察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动脉病理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共2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8)、空白对照组(n=7)、叶酸+VitB12组(n=7)和苦碟子组(n=6)。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每天2次灌胃给予蛋氨酸0.75kg,连续10周,复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物模型。叶酸+VitB12组和苦碟子组同时给予叶酸+VitB12和苦碟子干预。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Caspase-3含量及动脉病理变化和平滑肌凋亡细胞计数。结果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蛋氨酸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Caspase-3含量和平滑肌凋亡细胞计数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均P〈0.01);苦碟子组血浆Caspase-3含量和平滑肌凋亡细胞计数与模型组比较降低(均P〈0.01)。结论高蛋氨酸可诱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预防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9.
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型半胱氨酸(Homoe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为体内蛋氨酸代谢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近年来,人们对HCY代谢及其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在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将对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的代谢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eysteine,HHcy)的概念、形成原因、代谢及其所致动脉粥样硬化原因和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肝脏组织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表达,探讨
同型半胱氨酸对糖异生作用的影响。方法50 只小鼠随机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 只;含
1.5%的蛋氨酸饮水3个月制造高同型半胱氨酸动物模型。3个月后,各组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利
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的G6Pase和PEPCK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Hcy组空腹
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P<0.05);RT-PCR发现HHcy组肝脏的G6Pase和PEPCK的mRNA水平明显增加(P<
0.05);Western blot表明HHcy组肝脏的G6Pase和PEPCK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
增强糖异生作用,导致肝糖的输出增多,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同型半胱氨酸对糖异生作用的影响。方法50 只小鼠随机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 只;含
1.5%的蛋氨酸饮水3个月制造高同型半胱氨酸动物模型。3个月后,各组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利
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的G6Pase和PEPCK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Hcy组空腹
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P<0.05);RT-PCR发现HHcy组肝脏的G6Pase和PEPCK的mRNA水平明显增加(P<
0.05);Western blot表明HHcy组肝脏的G6Pase和PEPCK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
增强糖异生作用,导致肝糖的输出增多,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骨骼肌在葡萄糖稳态中扮演重要作用,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作为骨骼肌内最主要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其转位和表达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啮齿动物骨骼肌内GLUT4转位和表达的运动激活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介导运动改善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全面了解和明确运动影响啮齿动物骨骼肌内GLUT4转位和表达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葡萄糖和高胰岛素对葡萄糖转运子4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刺激引起的葡萄糖转运主要由葡萄糖转运子(GLUT)4介导。GLUT4的亚细胞分布、基因表达量以及功能活性,都将直接降影响胰岛素作用下葡萄糖的跨膜转运。高葡萄糖和高胰岛素可加强己糖胺途径来抑制GLUT4转位过程、下调胰胰岛素受体底物的蛋白水平和酪氨酸磷酸化、从转录和转录后水平抑制GLUT4的基因表达、直接降低GLUT4内在活性,继而使胰岛素通过GLUT4介导的糖转运下降,引起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及叶酸对Hcy的拮抗作用。方法正常人脐动脉VSMCs体外培养,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Hcy干预组(50、100、2005、00μmol.L-1)和叶酸治疗组(Hcy100μmol.L-1+叶酸30μmol.L-1)。应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VSMCs增殖率及细胞周期。结果随着Hcy浓度的增加VSMCs的增殖率增加;Hcy作用后VSMCs G0/G1期细胞数降低;S期和G2/M期细胞数增加,处于DNA合成期的细胞数明显增加,而叶酸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治疗组与Hcy 100μmol.L-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可通过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促进VSMCs的增殖,并在一定时间和浓度范围内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叶酸对Hcy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推拿法力学作用引发人骨骼肌细胞生物学效应的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建立人骨骼肌细胞损伤模型后,将正常细胞和损伤细胞各自分为空白对照组、推拿法组、推拿法+维拉帕米组、静态压力组和静态压力+维拉帕米组。分别对各组细胞进行推拿法样刺激或静压刺激,持续时间10 min。其后对各组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肌酸激酶(CK)活力进行检测。结果:推拿法可以提高人骨骼肌细胞内SOD活力,降低细胞内MDA含量以及细胞上清中的CK活力;在加入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均受到明显的影响。结论:推拿法的力学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人骨骼肌细胞中钙离子的信号通路,从而激发损伤细胞修复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6.
小鼠骨骼肌细胞分离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完善骨骼肌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为有关实验提供足量的细胞。方法:通过改进骨骼肌细胞的取材、分离、消化、培养等技术、从细胞形态学及细胞计数观察细胞培养情况,结果:用改良的方法分离、培养的小鼠骨骼肌细胞、使原代培养的细胞成功率在85%以上,传统代铁成功率在95%以上,结论:这种分离培养具有方法简便、成功率高、稳定性强,细胞产量高和质量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对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 GLUT4)表达的作用。方法54只Wistar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组,18只)和IGT组(36只),NGT组予常规饲料,IGT组予高糖高脂饲料。12周时IGT造模成功,成模后从IGT组随机抽取18只大鼠设为艾塞那肽干预组(Ex组),每日2次皮下注射艾塞那肽(5μg/kg);另外18只设为IGT对照组。NGT组及IGT对照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分别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餐后2h血糖(2hBG);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骼肌GLUT4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骼肌GLUT4蛋白的表达。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LSD—t检验。结果干预前,与NGT组比较,IGT对照组及Ex组2hBG增高,骨骼肌GLUT4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GT对照组及Ex组骨骼肌细胞内棕黄色着色较少,NGT组着色广泛,着色颗粒较多。艾塞那肽干预4周后,与同期IGT对照组及干预前Ex组比较,Ex组2hBG下降,骨骼肌GLUT4mRNA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Ex组较同期IGT对照组及干预前Ex组骨骼肌细胞内棕黄色着色增多,主要表达在细胞浆中。结论艾塞那肽可上调骨骼肌GLUT4的表达。促进骨骼肌葡萄糖的摄取,降低餐后血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氯氮平和利培酮对大鼠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以及脂肪细胞上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表达的影响。探寻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影响糖代谢的机制。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氯氮平组(20mg·kg^-1·d^-1)、利培酮组(2mg·kg^-1·d^-1)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在第1、14、28天分别检测FPG、FINS,计算IsI,在第28天处死大鼠分离获得脂肪细胞内外膜,用Western—blot法测量大鼠脂肪细胞内外膜上GLUT4的含量。结果:基线时各组大鼠的FPG、FINS、ISI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14天后,氯氮平组大鼠的FPG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氯氮平组大鼠的IsI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8天时,氯氮平组的FPG、FINS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SI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利培酮d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各组大鼠脂肪细胞内外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的量均较空白对照组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氯氮平影响外周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降低外周组织GLUT4的表达。利培酮对糖代谢的影响没有氯氮平明显,两者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