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方法1999年1月~2007年8月,行LC治疗72例胆囊结石伴ABP。56例经非手术治疗胰腺炎缓解后早期(≤2周)行LC,8例延期(1~3个月)行LC,8例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而急诊行LC。结果72例LC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135min,平均63min。术中出血量20~230ml,平均50ml。术中胆道造影5例,均成功。造影发现4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术后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成功。中转开腹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术后出血及胆漏并发症。2例术后4d急性胰腺炎复发,保守治愈。72例随访2个月~8年,平均19个月,无胰腺炎、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对胆囊结石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如能慎重选择病例,做好必要的围手术处理,早期实...  相似文献   

2.
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3年8月行LC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l例均在急性胰腺炎发作后20—40d,血、尿淀粉酶正常15d后,成功实施LC,9例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19例恢复顺利,当日或次日下床活动,12h后进食,术后24—72h拔除腹腔引流管,无并发症。2例术后3d又发作急性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住院4—20d,平均7d。21例随访6个月一5年,平均19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对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急性胰腺炎发作后20—40d,如能慎重选择病例,做好必要的围手术处理,术中仔细操作,术后适当引流,实施LC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时机.方法 运用腹腔镜及十二指肠镜对41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首先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同时置入鼻胆管引流(ENBD);合并胆囊结石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 全组41例,其中2例为胆总管泥沙样结石,38例胆管结石经EST取出,除1例因十二指肠球部明显畸形检查失败,其余所有病例均行ENBD.合并胆囊结石32例,急诊或择期施行LC,31例成功,1例中转开腹.术后住院时间(16±5)d,随访12~24个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 两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创伤小,腹腔干扰轻,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充分体现了微创手术的可行性,只要掌握好手术时机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78例患者在两周内行LC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全组患者均行LC,8例术中粘连较重,经仔细分离,平均手术时间约90min,其余手术难度不大,平均手术时间40min,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随访1年,无一例胰腺炎复发。结论: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LC应选择在两周内,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无黄疸急性胆源性胰腺炎95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无黄疸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可行性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2004年7月我院收治的无黄疸急性胆源性胰腺炎95例,79例通过非手术治疗胰腺炎缓解后延期行LC,16例非手术治疗后效果不佳而急诊行LC。结果95例LC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0—328min,平均103min。术中出血量0~210ml,平均35ml。95例均行术中胆道造影,成功92例,3例失败。造影发现13例胆总管下段结石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n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rny,EST),取石成功。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无术后出血及胆漏并发症。术后胆囊内见多发结石,以小结石、泥沙样结石多见。39例随访1个月~5年,均无胰腺炎、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无黄疸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尽早行LC以去除原发病因,术中造影和术后EST是其成功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38例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均先经积极非手术保守治疗3~15 d,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血、尿淀粉酶基本恢复正常后行LC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60 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8例术后随访6~56个月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血、尿淀粉酶基本恢复正常后,实施LC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使用5.0 mm胆道镜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6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方法完成胆道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取净结石并一期缝合汇入部。手术时间75~115 min;术中出血量5~20 mL;术后住院时间4~10 d;3 例术后少量胆汁漏,保持通畅引流,7 d后拔除引流管。所有患者无术后出血、重症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腹腔镜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4月至2008年2月37例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实施LC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经非手术保守治疗2~11d后,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成功实施了LC,术后均恢复顺利,当日或次日下床活动,36~72h后进食,无并发症发生。住院10~24d,平均13d。随访3~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病情控制后如能慎重选择病例,做好必要的围手术期处理,实施LC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性坏死的手术时机、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实施腹腔镜下坏死组织清除及引流术的1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临床资料。术前通过CT明确拟引流的感染病灶及拟采用路径,敞开感染病灶,通过直视下低压间断的生理盐水冲洗感染灶,清除部分坏死组织,病灶区放置多根腹腔引流管,术后6~10 d冲洗引流,如坏死组织较多,术后1个月开始用胆道镜和(或)经皮肾镜冲洗取出其内坏死物。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性坏死自发病距手术干预时间平均24.5 d(14~40 d),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平均出血量60 mL(40~150 mL),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90~180 min);术中放置引流管的数量平均为4.3根(3~6根)。术后3例患者出现B级胰瘘,无腹腔内出血及假性囊肿形成,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7.5 d(15~230 d)。结论对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效果不佳或者不宜穿刺的重症胰腺炎感染性坏死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的胰周感染清创引流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方式。方法经术前积极治疗,胰腺炎控制后3~7 d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患者经7~14 d治疗,胰腺炎得到控制。LC患者术后住院5~8 d,平均7 d,总住院时间18~24 d,平均住院22 d。开腹手术患者术后住院8~12 d,总住院时间21~28 d,平均25 d。全部患者出院前复查血尿淀粉酶均正常,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5年,平均21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胆源性胰腺炎,应以手术去除诱因,在胰腺炎控制后施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