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儿童暴发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时临时心脏起搏的救治经验。方法对8例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暴发性心肌炎合并Ⅲ°AVB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8例患儿病程短,呈暴发趋势,入院后迅速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后保证了患儿的心搏出量,临床症状好转,赢得了抢救时间和机会,其中1例安置永久起搏器,1例放弃治疗,6例预后良好。结论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方法简单、起效迅速、效果稳定、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抢救暴发性心肌炎合并Ⅲ°AVB患儿生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季秀梅  李小兵  王花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132+137-132,137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时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救治经验。方法对3例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例儿童均抢救成功,随访9个月-1年,恢复良好。结论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在应用强心、营养心肌、免疫调节等综合治疗的同时,及时、迅速地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能使患儿安全渡过急性危险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爆发性心肌炎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爆发性心肌炎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在利巴韦林抗病毒,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甲强龙大剂量冲击,异丙肾上腺素抗心律处理后,心电图仍提示房室传导阻滞,积极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后好转。结论爆发性心肌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药物抢救无效时,及时安装临时起搏器,能迅速改善血流动力学,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笔者医院应用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小儿暴发性心肌炎合并Ⅲ°房室传导阻滞(Ⅲ°AVB)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12例罹患暴发性心肌炎合并Ⅲ°AVB并应用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小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12例患儿中10例临床情况良好,住院时间明显缩短,3个月后随访仅2例出现心功能不全情况。结论 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对于小儿暴发性心肌炎合并Ⅲ°AVB方法简便、效果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以快速应用,是抢救这类患儿生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应用心脏起搏器治疗25例次缓慢性心律失常,其中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5例,临时心脏起搏器1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临时心脏起搏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26~71岁,平均57岁。其中7例为冠心合并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伴阿——斯综合征,扩张型心肌病合并Ⅲ度AVB伴阿——斯综合征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脏停搏及颅脑外伤心脏骤停各1例。  相似文献   

6.
黄丽璇 《基层医学论坛》2004,8(12):1110-1110
床边紧急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可用于治疗心脏骤停及因急性或临时性因素(如缺血、炎症、药物、电解质紊乱、心脏手术等)所引起的心动过缓或传导障碍等,治疗成败的关键是“快”,必须分秒必争。我科成功应用临时心脏起搏器救治1例因病毒性心肌炎所引起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阿斯氏综合征的儿童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儿童心肌炎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肌炎(MC)是儿童时期引起心脏损害的常见原因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112例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5例,女47例;急性心肌炎90例,暴发性心肌炎22例;暴发性心肌炎组肌酸激酶(CK)、心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较急性心肌炎组增高(P均<0.05);90例急性心肌炎经积极治疗3~4周后均好转出院;22例暴发性心肌炎中13例治愈,8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儿童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需综合临床资料及心肌受损的指标以明确诊断。普通病例预后良好;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小儿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结小儿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994年1月~2004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20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小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病儿中,男14例,女6例,年龄在3天~13岁,平均5.2岁.心率缓慢是共有的主要表现,5例有晕厥发作.病因中心肌炎引起者8例,先天性6例,心脏外科手术后引起2例,风湿病引起2例,新生儿败血症、结核性脑膜炎各1例.后天性者进行对因、护心治疗,均静脉用过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等治疗,12例可提高心率.3例用临时起搏器治疗,其中1例需改用永久性起搏器,共3例安装了永久性起搏器,随访结果良好.[结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预后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及时诊治有关.药物无效而心率太慢或有阿斯综合征者应及时安装心脏起搏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小儿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994年1月~2004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20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小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病儿中,男14例。女6例,年龄在3天~13岁,平均5.2岁。心率缓慢是共有的主要表现,5例有晕厥发作。病因中心肌炎引起8例,先天性6例,心脏外科手术后引起2例,风湿病引起2例,新生儿败血症、结核性脑膜炎各1例。后天性进行对因、护心治疗,均静脉用过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等治疗。12例可提高心率。3例用临时起搏器治疗。其中1例需改用永久性起搏器,共3例安装了永久性起搏器,随访结果良好。【结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预后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及时诊治有关。药物无效而心率太慢或有阿斯综合征应及时安装心脏起搏器。  相似文献   

10.
宋金枝  文飞球  吴本清  李志光 《广东医学》2006,27(10):1529-1530
目的控讨新生儿Ⅱ度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及预后。方法收集7例新生儿科住院的Ⅱ度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及预后。结果先生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死亡;室间隔缺损手术后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随访1年,患儿无明显症状,能正常生活;低血钙致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1例予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后治愈,1例因伴肾功能衰竭死亡;先天性心脏病致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早产儿并发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放弃治疗。结论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差;获得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心脏外科手术造成的心肌和传导系统的损伤,不伴有阿斯综合征或心力衰竭者,预后好;部分性房室传导阻滞应积极寻找病因,以低血钙、先天性心脏病多见,应对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儿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1月~14岁,平均年龄7.6岁。患儿多以心外症状为首发表现,早期延误诊断9例(45%)。16例患儿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3例同时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9例因呼吸衰竭予机械通气,3例因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反复阿斯发作于入院2 h内予以临时起搏器植入,其中1例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予临时起博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6次(连续肾脏替代+血浆置换)得以存活。20例患儿中存活12例,死亡5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早期临床表现及辅查结果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早期应用大剂量IVIG和糖皮质激素,必要时予以机械通气、临时心脏起搏支持以及血液净化等综合措施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我院从1992年至1999年共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11例,现将临床植入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2年~1999年我院共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病人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42岁~75岁,平均年龄57岁;临床诊断为冠心病6例,糖尿病并冠心病1例,肺癌并冠心病三例.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例。按心律失常类型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2例,Ⅲ度窦房结传导阻滞1例.度房室结传导阻滞(ⅢAVB)5例,快慢综合征2例,心房颤动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临床表现有黑膝、晕厥病史7例,仅有头晕、心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心肌的损害.方法 1996年3月至2007年8月我院收治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200例,其中符合心肌炎诊断者30例(15%),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合并心肌炎患儿中,心电图检查:Ⅰ°房室传导阻滞20例,Ⅱ°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早10例.心肌酶谱(CK、CK-MB)水平均升高;经大环内酯类抗支原体等综合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时心肌酶均恢复正常,心电图除有I°房室传导阻滞外余均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1年,2例有Ⅰ°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对心肌形成损害,但预后好,无严重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血清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发光免疫分析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结果:CK-MB轻度升高组(Ⅱ组)中,cTnI在正常范围;而CK-MB显著升高组(Ⅲ组)中,cTnI升高。结论:血清cTnI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1993年开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已近 10年 ,其中安置临时起搏器 38例 ,永久起搏器 6 2例 (其中 15例由临时起搏器过渡到安置永久起搏器 ) ,所有病例均获成功 ,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病例均为 1993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住院患者。共 85例 ,男 6 2例 ,女 2 3例 ,年龄 14~ 82岁 ,平均 (5 2 .0± 6 .2 )岁。临时起搏器 38例 ,均为VVI方式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 12例 ,急性心肌梗死伴窦性心动过缓 8例 ,急性心肌梗死伴缓慢结性心律 6例 ,高血压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4例 ,急性心肌炎伴三度房室传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2例作为心肌炎组,同期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患儿65例作为非心肌炎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5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三组受检儿童血清cTnI和CK—MB的阳性异常比率,以及心肌炎组患儿治疗前后cTnl和CK-MB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心肌炎组患儿相比,非心肌炎组患儿血清cTnI阳性异常率及血清CK-MB阳性异常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炎组患儿治疗前相比,治疗后cTnI和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检测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暴发型心肌炎的临床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暴发型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等资料。结果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及时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帮助渡过急性期。结果治愈12例,死亡2例。结论小儿暴发型心肌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常以心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病死率高,早期诊断、积极合理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植入心脏起搏器儿童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1年9月至2017年10月植入心脏起搏器病例的临床资料,年龄2 h至18岁11个月,平均(66.96±58.14)个月,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起搏方式、植入后心脏大小、心功能改变等情况。结果:共收集68例患儿,初期植入临时起搏器61例,永久起搏器7例。临时起搏器组中心外膜起搏25例,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外科手术术中植入),心内膜起搏36例,包括暴发性心肌炎25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 degree atrio ventricular block,Ⅲ°AVB)5例,心律失常3例(导管消融术后Ⅲ°AVB、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各1例),心肌病3例(伴Ⅲ°AVB、室上性心动过速);临时起搏器植入同时给予药物综合治疗,46例患儿4周内恢复窦性心律,其中心外膜起搏20例(20/25,80%),心内膜起搏26例,包括暴发性心肌炎20例(20/25,80%),先天性心脏病术后2例(2/5,40%),心律失常3例(3/3,100%),心肌病1例(1/3,33.3%),8例最终植入永久起搏器,6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初期7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儿病因包括QT间期延长综合征、先天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各1例,暴发性心肌炎1例(外院已植入临时起搏器),Ⅲ°AVB伴阿-斯综合征(病因不明)4例;临时起搏过程中3例发生电极移位,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1例出现皮肤囊袋感染。临时起搏组植入前、后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Ds)、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Dd)及永久起搏组植入前、后LVDs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时心脏起搏可以保证重要脏器血供,为药物治疗起效赢得时间,保证心功能恢复;在临时起搏器植入4周内仍未恢复窦性心律者则需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  相似文献   

19.
张赟  毛源松 《吉林医学》2010,(33):6094-6095
目的:了解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为表现的患者除安装心脏起搏器外及时作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病情。方法:选择12病例诊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1例冠脉造影阳性,1例阴性,10例行冠脉球囊扩张术,恢复窦性心律9例。结论:老年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多数为冠心病的缺血所致。  相似文献   

20.
阵发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心室静止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7例阵发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心室静止的临床和心电图分析,其中5例为冠心病,2例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特征为连续出现多个未能下传的窦性P波而无逸搏心律出现,临床有阿-斯征发作。作者认为除了房室交接处性心动过速前向传导阻滞形成的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外,二束支阻滞伴频率依赖性第三束支阻滞以及快-慢综合征也能形成这种情况。此外,在原有房室Ⅲ度房传导阻滞的情况下,逸搏心律可以突然不出现。对于次级起搏不出现的原因,作者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