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2例婴儿在行唇腭裂整复术的同时,采用上凳骨粘膜-牙龈瓣修复牙槽突型。结果表明,这种术式实用有效,能有效地达到封闭口鼻瘘的目的,说明一期修复牙槽突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在腭裂病人中裂隙的形态、宽度各异。少数照裂病人由于裂隙过宽,常规方法难于修复,给手术带来极大困难。自1989年以来,我们共收治硬款增宽大裂6例(硬旺区最大裂隙0.7~1.(k)而且鼻中隔发育过于矮小,术中不能被利用的情况下我们设计了翻书式蒂瓣修复硬聘的方祛.常规M$修复软增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图一。①先剖开瓣!、辩巨的裂隙并向下分离,再切开辩【、】间,摆起缓1的粘骨膜瓣。②粘骨膜!沿困线切开,扬起充分游离腾前血管神经来,使粘骨膜充分向中央移动。③粘骨膜瓣巨沿虚线…  相似文献   

3.
李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7):2680-2682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完全性腭裂修复术。方法 通过二瓣后退术与口腔侧黏骨膜瓣“Z”成形术联合对完全性腭裂患者行腭裂修复共36例。为保证“Z”形瓣设计、切开、缝合后的组织成活.需增加黏骨膜瓣的宽度,松弛切口尽量靠近牙龈缘或仅保留牙龈乳头。第一个“Z”臂设计在裂隙的患侧黏骨膜瓣,使健侧黏骨膜三角瓣做为延长黏骨膜瓣长度的主瓣。结果 36例患者经联合术式修复后,保证了软腭后退及腭咽闭合,覆盖了硬腭裂隙前端,手术2周后拆线未见有硬腭前端复裂及穿孔形成。结论 二瓣后退术与口腔侧黏骨膜瓣“Z”成形术联合修复完全性腭裂,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效果确切、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4.
翻转硬腭粘骨膜瓣作衬修复软腭裂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口腔科韩蓬,于云洲哈医大一院口腔颌面外科刘贤君软腭裂术后穿孔的发生率虽不很高,但为了避免或减少其发生,笔者沿用了刘贤君自70年代开始采用的硬腭舌形粘骨膜瓣作衬修复软腭裂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后推软腭的手术...  相似文献   

5.
牙齿与龈粘骨膜瓣缝合法韩庭柱,陈志明(宁夏永宁县医院口腔科750100)牙龈和龈粘骨膜损伤在齿槽外科最常见。儿童损伤也较多。常见原因主要是外伤,酒醉后跌伤等引起。由于龈组织较为致密,外伤时极容易造成龈乳头连同龈粘骨膜与颌骨骨面游离挫伤。由于龈乳头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完全性腭裂初期修复手术减少前部腭瘘发生的方法.方法 本院收治的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中,选取单侧完全性85例,在两大瓣后退加腭帆提肌重建修复的基础上,在硬腭前部设计蒂在鼻腔黏膜的黏骨膜-牙龈瓣,去除黏膜后瓦合缝合,严密关闭前部裂隙.结果 手术后3~6个月复查,85例患者术口愈合良好,无患者出现口鼻瘘.结论 运用黏骨膜-牙龈辫,可有效封闭完全性腭裂牙槽嵴裂隙处的口鼻腔通道,显著减少术后口鼻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陈风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305-1306
目的:提出修补腭裂的改良方法,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应用常规方法即可完成绝大部分腭裂的修复。在设计腭瓣切口时,对于裂宽不超过15mm的腭裂,采用直线缝合法或窄腭瓣和小的犁骨粘膜瓣封闭裂隙,尽可能减少腭裸露面积,保留不需切开的腭粘骨膜,以减少腭裂修复手术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重建腭咽括约肌环:提倡腭功能重建,为患儿术后的正确发音提供满意的条件。结果:400例腭裂手术成功率100%。结论:唇腭裂序列治疗中,以手术修复腭裂为主要治疗手段,提倡腭功能性修复原则,为术后功能重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封闭前腭裂及口鼻瘘,重建牙槽突的完整性及稳定的上颌骨骨性支架,利于牙齿的萌出、生长及错位牙的正畸治疗,我们在修复腭裂的同时行自体腭骨颗粒移植修复牙槽突裂。方法 在腭裂修复的同时,设计犁骨黏骨膜瓣与鼻腔黏膜封闭鼻侧面形成植骨床,钳取腭骨边缘骨质修整为颗粒骨,植入牙槽突裂之问,唇黏膜瓣及腭黏骨膜瓣封闭口腔前庭瘘及腭侧面,对位缝合。结果 36例腭裂修复术全部成功,植骨术35例成功,其中4例在植骨区有牙齿萌出。1例因局部感染,植骨外露而失败。结论 腭裂伴牙槽突裂,同期自体腭骨颗粒移植修复在技术和方法上是可行的。对植骨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9.
组织瓣在口腔上颌窦瘘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组织瓣在口腔上颌窦瘘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0年3月~200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口腔上颌窦瘘患者26例,分别采用带蒂颊脂垫瓣、颊侧黏骨膜瓣、腭黏骨膜瓣修复转移修复。结果:7例采用带蒂颊脂垫瓣修复者均Ⅰ期愈合,采用颊侧黏骨膜瓣、腭黏骨膜瓣修复者各有1例失败,Ⅱ期采用带蒂颊脂垫瓣修复均正常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2年,全部患者创口愈合良好,颊侧黏骨膜瓣修补的患者术后口腔前庭沟均有不同程度变浅,采用带蒂颊脂垫瓣修复者无供区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结论:颊侧黏骨膜瓣、腭黏骨膜瓣能良好地封闭瘘孔较小的口腔上颌窦瘘。对于瘘孔较大、颊侧黏骨膜瓣或腭黏骨膜瓣无法完全封闭瘘孔者或术后需行活动义齿修复者,需采用带蒂颊脂垫瓣转移修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为使腭裂修复术后患者达到良好的腭咽闭合,恢复满意的语音效果,而进行的手术方法的几点改进:①充分游离腭大血管神经束;②剪断腭腱膜的同时向上剪断鼻腔侧壁的粘骨膜瓣至鼻腔顶;③对完全性单侧腭裂用健侧鼻中隔的粘骨膜瓣封闭硬腭部的裂隙,使软腭得以充分后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建腭裂患者的正常形态和解剖结构以恢复正常功能活动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犁骨舌形粘骨膜瓣加腭骨复合组织瓣术修复双侧腭裂。结果:用此法治疗双侧腭裂18例,腭部解剖功能恢复成功率达100%,语言功能效果评价优良率达83.3%,结论:犁骨舌形粘骨膜瓣加腭骨复合组织瓣修复双侧腭裂临床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改良兰氏法在腭裂早期修复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榕林  李军  沈宁  唐增斌  陈伟 《微创医学》2011,6(5):392-394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兰氏法早期修复单侧完全性腭裂的效果。方法选择18~24个月龄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65例,手术均采用改良兰氏法修复腭裂,切开裂隙边缘,在腭部黏膜距上牙龈缘1~2 mm处,自尖牙近中始向后切开至上颌结节后方,剥离腭侧黏骨膜瓣、鼻腔黏膜及犁骨瓣,松解腭前血管神经束,重建腭帆提肌,分层缝合关闭裂隙。结果手术后出现腭裂穿孔、复裂2例,近期语音恢复良好53例,远期语音恢复良好58例。结论用改良兰氏法早期修复腭裂,既能获得良好的语音效果,又能减少日后颌骨发育障碍,为术后功能的重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单侧腭黏骨膜瓣修复腭裂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单侧腭黏骨膜瓣后推修复腭裂的方法。方法: 术中将患侧腭黏骨膜瓣彻底松解、腭帆提肌吊带重建、血管蒂牵拉提升,使腭瓣松弛充分、后退,对侧裂缘仅作简单切口,即可将裂隙封闭。结果: 本法修复单侧腭裂116例,仅2例于近期出现腭瘘;术后语言质量和发音明显改善。结论: 单侧腭黏骨膜瓣修复腭裂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临床应用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4.
1990年 1月— 1999年 12月 ,我们对部分大龄唇腭裂患者采用了联合一次性修复术 12例 ,治疗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2例中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7~ 2 0岁 ,其中 7~岁 7例 ,11~岁 3例 ,16~ 2 0岁 2例。均为Ⅲ度唇腭裂 ,其中单侧裂 10例 ,双侧裂 2例。1.2 手术方法1.2 .1 麻醉方法 经口腔气管插管静脉全麻 7例 ,经鼻腔气管插管静脉全麻 5例。1.2 .2 修复方法 腭裂修复根据类型采用两瓣法、三瓣法及加犁骨瓣法。唇裂修复采用下三角瓣法及旋转推进法。 2例双侧唇裂均采用矩形瓣法修复。全部病例均先行腭裂修复…  相似文献   

15.
祁恩春  刘洁 《新疆医学》2009,39(9):66-67
腭裂术后导致硬腭穿孔常见原因有两侧粘骨膜瓣松弛不够或翼钩未推断,腭帆张肌未松弛等,阻碍了组织向中线靠拢,而使缝合张力过大,加之患者术后吞咽动作使软腭不断活动,硬腭处组织很薄,鼻腔侧面裸露,极易感染等。牙槽突裂的发生是在胚胎发育期由于上颌突与球状突融合障碍所致常与完全性唇腭裂伴发。我科自2007年11月一2008年12月应用J一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修复硬腭穿孔和牙槽突裂患者15例,存活13例,2例完全坏死脱落,坏死脱落原因无法明确,成功病例追踪随访1—12个月,近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硬腭前份粘骨膜后翻瓣修复腭裂55例,修复裂隙宽度1.2cm~2.2cm,制取瓣最大面积2.5cm×2.0cm,软腭后退达0.5cm~1.5cm。此瓣利用硬腭前部粘骨膜修复软硬腭交界处的鼻咽侧缺损,硬腭前部覆盖不足则采用两大腭瓣(或单瓣)延长至同侧龈前庭粘膜的方法弥补。术后采用纤维内窥镜经鼻腔观察此瓣成活良好。术后取5岁~7岁年龄组患儿21名与正常同年龄儿童65名比较,口腔压力测定经t值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口腔压力方面基本达到正常儿童水平,建立了良好的腭咽闭合。  相似文献   

17.
何亮  时玉梅  郑金曙 《河北医学》2010,16(9):1098-1101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术中对软、硬组织缺损的处理方法。方法:在拔牙创内即刻植入ReplaceTM根型螺纹纯钛种植体,采用切削法或骨挤压法制备种植体窝,在骨缺损区植入自体骨颗粒、Interpore 200TM多孔羟基磷灰石颗粒,Bio-OssTM颗粒多孔骨无机材料以及复合植入。种植体和植骨材料植入后的软组织创口采用自体咀嚼粘骨膜滑行瓣或旋转瓣进行关闭。结果:13例即刻种植18枚植体,均达利临床和放射学上的骨融合,植骨材料及自体咀嚼粘骨膜瓣也正常愈合。13例患者即刻种植义齿修复临床效果满意。结论:本研究采用的根形螺纹纯钛种植体、骨挤压植入法、微创取骨法和骨磨制骨法等配套种植技术,自体骨颗粒及混合人工骨颗粒等植骨材料植入,自体牙龈粘骨膜瓣移植在即刻种植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蒋榕林  李军  沈宁  董皓 《广西医学》2012,34(3):303-305
目的 探讨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早期手术修复的方法.方法 3~6月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35例,同期施行唇裂修复术加牙槽嵴裂、硬腭部前端裂隙修复术;18~24月龄时二期采用兰氏法修复腭裂.结果 35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术后牙槽突裂完全封闭,硬腭裂逐渐缩窄.腭裂术后2年语音效果优16例,良15例,差4例.结论 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同期施行唇裂修复加牙槽嵴裂、硬腭部前端裂隙修复术可行,并为后期采用兰氏手术修复腭裂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报道侵犯颅底并有颅底骨质破的鼻窦肿瘤8例,在手术切除肿瘤后均采用同侧鼻中隔软骨膜瓣及下鼻甲粘膜骨膜瓣覆盖颅底缺损的鼻腔面。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就近取材,旋转的粘骨膜瓣易成活,对鼻腔粘膜的生理功能破坏不严重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报道侵犯颅底并有颅底骨质破坏的鼻窦肿瘤8例,在手术切除肿瘤后均采用同侧鼻中隔软骨膜瓣及下鼻甲粘膜骨膜(下称粘骨膜)瓣覆盖颅底缺损的鼻腔面。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就近取材,旋转的粘骨膜瓣易成活,对鼻腔粘膜的生理功能破坏不严重等优点。术后经随访观察无脑脊液鼻漏,脑膜炎,脑疝,鼻中隔穿孔及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故认为是修补颅底中,小型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