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国人对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的反应,及其有关的临床资料。方法:自1993年6月-1997年12月我院共置换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86例106个髋关节。结果:经过36-90个月,平均56个月的随访观察,根据Harris评分方法进行评分,术前平均52分,术后平均97分,优良率为94%。结论: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是我国青壮年患者和二次翻修患者的理想替代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翻修原因、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对32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髋关节后侧入路,取出松动的股骨侧及髋臼侧假体,根据缺损情况植骨,然后按技术要求换置假体。结果2例术中出现股骨骨折,行内固定术,愈合良好。1例髋臼行植骨、骨水泥假体固定,术后1年出现髋臼假体松动。行二期翻修术。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1.3分,术后平均83.5分。结论①无菌性松动和医源性错误是人工髋关节翻修的最常见原因;②髋臼翻修首选非骨水泥假体生物型固定,对于包容性髋臼骨质缺损,应行颗粒打压植骨+非骨水泥臼固定;(蓼翻修术中股骨柄取出困难可行股骨大粗隆延长截骨;④术后功能锻炼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于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臼杯稳定并难以取出的患者,行保留金属臼杯的全髋关节翻修术的疗效。方法行全髋关节翻修术9例,术中测试髋臼臼杯稳定并难以取出,使用骨水泥将聚乙烯内衬固定在金属臼杯中。结果 9例术后随访平均3年8个月,复查X线片均未见髋臼及股骨侧松动发生。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行保留金属臼杯的全髋关节翻修术早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患者(54髋)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其中骨水泥组20例(20髋),非骨水泥组32例(34髋)。术后随访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自主功能恢复Parker评分,并观察术后死亡率、假体翻修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骨水泥型组相比,非骨水泥型组术中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水泥组1例患者住院时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非骨水泥组有3例住院时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水泥组置换后3个月,14例患者可独立行走,5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1例仅能活动(卧床活动);非骨水泥组23例患者可独立行走,9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置换后1年,在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和患者自主功能恢复Parker评分方面,两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置换后3年,骨水泥组有4例翻修(均为假体松动),翻修率20%。而非骨水泥组仅有3例翻修(均为假体松动),翻修率9.37%,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随访期间骨水泥组有1例患者死亡。结论应用非骨水泥假体可明显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随访期内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非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探讨非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6例42侧髋关节。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35-78岁。平均50岁。人工关节置换术后3个月-16年,平均6年3个月。翻修的原因;髋关节疼痛不伴假体明显松动11例11髋,感染2髋,无菌性松动27髋,假体柄位置异常2例。42个髋臼中无髋臼骨缺损者10髋,GustilloⅠ,Ⅱ型髋臼松动14髋,Ⅲ型髋臼松动10髋,对上述患者直接用纯钛螺旋臼成型或髋臼底加用颗粒植骨,Ⅳ型松动骨缺损8髋。采用颗粒植骨,钛网重建髋臼,骨水泥髋臼假体成型。40侧股骨进行了翻修术。其中假体无松动12髋。Gustillo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假体柄松动分别为6,8,13和1个髋关节,取出假体柄后视情况植入非骨水泥普通假体柄或加长柄,视骨缺损情况进行假体周围植骨,必要时捆绑带固定。结果:髋臼侧进行了钛网重建植骨的8例患者术后3d可以下地非负重柱拐行走,其余患翥 均可于术后3d下地负重行功能练习,术后随访6-66(平均22)个月。无假体自欺欺人多位下沉等不稳迹象,无需要再重新翻修的病例。Harris评分由翻修前的5-54分(平均32.6分)增加到术后的56-98分(平均88.1分)。随访X线片显示部分患者骨质改建,密度增加,未发现假体周围有新出现透亮带的患者。结论:最常见翻修的原因为无菌性松动。其次为股骨头或双动头置换术后金属与髋臼之间摩擦产生的疼痛,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对髋关节进行翻修术后中,近期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相似文献   

6.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对髋臼骨缺损的处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广泛开展,因各种原因需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日渐增多。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目的是解除疼痛和恢复髋关节功能。一般可通过重建髋关节的解剖结构和更换假体来实现。在翻修过程中,可选用骨水泥或非骨水泥假体来获得坚强的固定。但那些由于磨损、磨损所产生的碎屑以及炎症产生的骨溶解而导致的骨缺损,常常使翻修术变得很困难。其中髋臼骨缺损是经常遇到的难题。对髋臼骨缺损的充填,需要充足的库存骨和各种类型的假体,并且要求手术医师熟悉股骨前、后方的手术入路,能充分显露骨盆,对各种并发症能及时处理。本文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变生物固定为抗生素骨水泥固定一期翻修术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的效果。方法对3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采用清创、假体取出后一期变生物固定为抗生素骨水泥固定行翻修治疗。结果30例均获随访24~30个月,平均28个月。感染均未复发,血沉、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检查正常,局部软组织无肿胀和压痛,关节功能得到恢复。患者均不需要扶拐行走,能上下楼梯,生活自理。术后24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70~94分,平均86.2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1,P=0.006)。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一旦明确诊断,采用彻底清创、变生物固定为抗生素骨水泥固定的一期翻修术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避免了二次翻修手术。  相似文献   

8.
KELLY  J.  HENDRICKS  WILLIAM  H.  HARRIS  张辉 《骨科动态》2007,3(2):73-77
我们曾经报告采用高髋臼中心植入多孔涂层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方法,对34例(36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髋臼骨缺损的患者行翻修手术,术后随访平均10年的结果。本文将报告对21例(23髋)患者平均随访16.8年的结果。在最初的44例(46髋)患者中,39例(41髋;89%)患者仍使用原来的髋臼杯。2例(4.3%)髋臼杯因无菌性松动而翻修,3例(6.5%)髋臼杯因感染而翻修。6例股骨侧假体因为股骨骨溶解行翻修,另外7例无骨溶解但因无菌性松动行翻修。基于我们平均随访16.8年的结果,我们相信:在部分髋臼严重骨缺损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时,高髋臼中心植入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仍然是一种优良的方法。 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髋臼加强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在髋臼骨缺损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48例髋臼骨缺损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髋臼加强环。结果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2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随之增高。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加强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进行髋臼骨缺损的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并发症率低,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应用定制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假体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手术疗效。方法16例取出人工髋关节假体彻底清创后,放置形状及大小与髋臼及股骨髓腔大小相匹配的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假体,术后定期复查C反应蛋白和血沉,待结果正常后二期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结果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假体充填后,患者伤口均愈合,1~2周后可扶双拐不负重活动,术后无一例发生骨水泥临时假体断裂及脱位,双下肢长度基本对称,二期翻修时抗生素骨水泥假体均可顺利取出。术后人工关节无一例感染复发、松动及下沉,Harris评分平均81分。结论定制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假体对感染的人工髋关节进行二期翻修,方法可靠,术后复发率低,能有效地克服髋周软组织挛缩,最大限度地保留下肢功能。  相似文献   

11.
全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报道采用现代骨水泥和非骨水泥技术行全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手术 26例的疗效。方法 翻修原因 :全髋关节股骨侧假体松动 23例 ,松动伴假体柄端股骨骨折 3例。翻修采用现代骨水泥技术固定者 10例 ,采用长柄股骨侧假体加自体植骨的非骨水泥固定者 16例。结果 骨水泥翻修组 ,平均随访 6年 ,优良 5例 (50% ),尚可 3例 (30% ),差 2例 (20% )。其中再翻修 1例 (10% );X线表现 :肯定松动 2例 (20% ),很可能松动 1例 (10% ),可能松动 5例 (50% ),无松动 2例 (20% ),多数患者早期即表现骨水泥-骨界面的广泛 X线透亮带、骨皮质进行性变薄和疏松等征象。非骨水泥翻修组 ,平均随访 5年 ,优 9例 (56% ),良 6例 (38% ),尚可 1例 (6% ),无一例再翻修 ;X线表现 :骨性固定 12例 ,纤维性稳定 4例 ,无一例松动 ,骨皮质密度和厚度均显著增加。结论 非骨水泥翻修术的疗效显著优于骨水泥翻修术 ,自体植骨修复结构性骨缺损并采用长柄多孔表涂假体获得初始稳定 ,是其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万古霉素骨水泥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15例全髋置换术后感染,术前细菌培养13例阳性,应用万古霉素骨水泥进行翻修,3例行一期翻修,12例行二期翻修,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16个月,所有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复发。术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Harris评分为76~93分,较术前提高46分。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采用一期或二期翻修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局部应用万古霉素骨水泥能提高疗效,并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对使用激素所引起的股骨头缺血坏死40例(50个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进行了远期随访。平均随访8年6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定标准,平均得分为75分。术后4年内进行翻修术的占2%,5~8年6个月占18%,总翻修率为20%。翻修的主要原因是假体松动。随访显示,此类手术中远期失败原因除与异物反应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骨改建异常有关。随访资料进一步证实,对此类患者及早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能提高生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分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的广泛开展,因各种原因需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患日渐增多。THR的近期疗效满意是一致公认的,而长期随访资料显示假体松动、骨溶解是当前全髋关节置换术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磨损、炎症等引起的骨溶解与缺损给翻修手术带来极大困难,同时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由于需要彻底清除残留骨水泥,或需要拔出假体,也可造成骨残端进一步缺损或骨折。解决骨缺损的问题成为髋关节翻修手术的重要环节,也是翻修手术的难点。本就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分类作一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双锥面螺旋臼及加长矩型柄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评价Zweymiiller双锥面螺旋臼及加长矩形柄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1996年11月~2001年1月,对55例56髋行髋关节翻修手术,男26例.女29例;年龄30~80岁,平均59岁。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前诊断为股骨颈骨折2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例。初次行股骨头置换18例19髋,其中骨水泥固定3例3髋,非骨水泥固定15例16髋;全髋关节置换37例37髋,其中骨水泥固定25髋,非骨水泥固定12髋。术后20髋因髋关节严重疼痛、36髓因无菌性假体松动行关节翻修术。翻修手术中.16髋行髋臼植骨术,其中自体碎屑植骨15髋.异体大块植骨1髋。所有病例均使用双锥面螺旋臼及加长矩形柄系统固定。术后随访时间为5~63个月,平均31个月。结果:术后随访32例33髓.所有患者髓关节基本无疼痛,X线片示髋臼和股骨柄假体位置满意,无松动和感染征象,髋臼植骨处愈合良好。3例股骨柄假体正位X线片仅Ⅰ出现约1mm宽的透亮带,临床检查无松动迹象。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0.6分(10~71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80.4分(55~97分)。结论:对于髋臼环完整需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病例,使用Zweymiiller双锥面螺旋臼及加长矩形柄系统固定牢固,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二期翻修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手术在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有效性、第二期翻修时假体的选择及异体骨植骨的可行性。[方法]运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了24例(25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9例采用灌注冲洗型占位器,16例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第二期重建时,16例采用生物固定髋臼,其中7例结合使用异体颗粒植骨;9例采用打压植骨技术。1例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固定假体;8例采用远端固定非骨水泥假体,其中4例结合使用异体支撑植骨;16例采用打压植骨技术。应用X线片及Harri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6.3个月(3~57个月),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7.9分,提高到最后随访时的平均86.7分,患者满意率为92%。在最后随访时没有感染复发的病例。[结论]二期翻修手术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临时占位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有控制感染效果好、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短及术后不用灌注的优点。在第二期翻修重建时可以使用非骨水泥假体,并且可以同时进行异体骨植骨。  相似文献   

17.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类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我国深入的开展,尤其是非骨水泥型假体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亦日益多见。因其需要很长时间的随访,准确的发生率较难获得。Beal报道发生率是2,5%~27.8%,Sehwatz等报道人工关节翻修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高于初次置换者,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4.1%~27.8%)高于骨水泥型假体置换者(小于3%)。  相似文献   

18.
强力碘浸泡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Ⅰ期翻修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抗生素骨水泥应用于预防和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抗感染以来,Ⅰ期假体翻修术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Ⅰ期假体翻修病例选择严格,主要用于毒力低的革兰阳性细菌感染,且术后再感染率仍达到10%以上,临床广泛应用受到限制^[1]。我们应用病灶彻底清创及强力碘浸泡后假体Ⅰ期翻修的方法治疗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通过平均51.2个月的随访,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髋关节置换术后骨水泥假体无菌性松动原因及翻修技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骨水泥假体发生无菌性松动的原因及翻修技巧。方法自1997年3月~2006年6月,对36例42髋骨水泥假体发生无菌性松动的关节进行髋关节翻修术,术中彻底清除骨水泥、界膜,植入非骨水泥假体。术后随访时间为6~66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髋关节无疼痛。X线片示假体位置满意、无松动,植骨处愈合良好,骨质改善。Harris评分由平均34.8分(6~54分)提高到平均88.4分(60~94分)。结论骨水泥和骨之间的界膜是假体发生无菌性松动的主要原因。彻底清除骨水泥、界膜是翻修手术成功的关键。使用生物型双锥面螺旋臼及无极递增型非骨水泥假体,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动物模型,探讨万古霉素磷酸钙骨水泥(VCMCPC)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术中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毕将含有1×108CFU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株的明胶海绵即刻置入至左侧髋关节内,建立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模型。术后4周清创,植入药物缓释材料,间隔6周后行二期置换术,观察万古霉素磷酸钙骨水泥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术中的作用。[结果]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株接种后4周后所有动物的左侧髋关节均感染。二期再植和处死前各组感染率均下降,VCMCPC、VCMPMMA组感染率控制满意,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载药CPC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术中能明显降低感染复发率,可提高翻修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