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汗证,出自<医学正传·汗证>以全身或局部非常出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关于汗的机理最早可见于<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1]但详细论述则见于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汗>:"阳加于阴谓之汗,由是推之,是阳热加于阴,津散于外而为汗也."[2]吴瑭亦云:"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内经>云:"从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所以,无论生理性病理性的汗之有无多少,都应从阴阳盛衰及其相互关系是否协调来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2.
"阳加于阴谓之汗"源自《素问·阴阳别论》,由于其文理简奥,后世医家对其理解多有不同,对学习和理解该文造成一定困难。笔者在历代医家认识的基础上,试从"阳加于阴"对生理性和病理性汗出机理进行阐释,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乃一切汗出,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汗出之总机理,即阴津受到阳气(热)的影响而导致汗出,以期进一步明确其旨归,更好地指导教学和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汗证,出自《医学正传·汗证》以全身或局部非常出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关于汗的机理最早可见于《素问·阴阳别论篇》曰:阳加于阴谓之汗。但详细论述则见于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汗》曰:阳加于阴谓之汗,由是推之,是阳热加于阴,津散于  相似文献   

4.
祁崇孝 《河北中医》2005,27(10):749-750
1 病例摘要 王某,女,63岁,2003-09-27就诊。证见:精神不振,头晕,不欲饮食,恶心,口干,胸闷憋气,不能平卧,眠差,尿少,大便干燥,舌质黯淡,苔薄自,脉滑。查BP:21.3/12.0kPa(160/90mm Hg),面色萎黄,贫血貌.眼睑轻度水肿,双目视力模糊,自内障术后。胸廓左侧呼吸动度较小,左侧触觉语颤较右侧减弱,左下肺叩诊实音,  相似文献   

5.
阳加于阴,谓之汗出自《素问.阴阳别论》其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汗为阴液,靠阳气的蒸腾与宣发,阳加于阴则汗出;二是脉来为阳,脉去为阴,阳加于阴即来者盛,去者衰,指脉象与汗出的关系。如张志聪注:汗乃阴液,由阳气之宣发,而后能充身泽毛,若动数之阳脉加于尺部,是谓之汗。当知汗乃阳气之加于阴液,而脉亦阳脉加于阴部也。笔者临床根据阳加于阴谓之汗的理论,对前人所论之汗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阳加于阴谓之汗”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此句经文,历代医家认识不一,大致有两种观点。第一种以阴津与阳气的关系阐释,言阳气有余,内加于阴,阴得阳而外出,故谓之汗;第二种以脉候阐释,言属阳的脉体出现于属阴的脉位上,即“阴脉多阳”时,则阳迫阴津外出的汗出症。作者通过引经据典及名家医案阐述,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属于脉诊范畴,这种脉象实属“洪脉”之类。它不仅说明了汗与洪脉之间的关系,还说明了脉洪是热证的一个代表脉象,“汗”在这里不只是指一个症状,而是代表了一个证候。  相似文献   

7.
张继伟 《河南中医》2006,26(4):12-13
阴、阳在《内经》中出现频率极高,除了作为阴气、阳气出现,为经脉和穴位命名外,还有其他含义。笔者试将《素问》中阴、阳加以梳理归纳,概括了其各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王珍  贾奎 《新中医》2018,50(4):183-185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认为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机关键在于阳不足,阴有余,病证本质为阴类证,以"治阴病用阳药"为指导来辨治本病,可使辨治执简驭繁,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伤寒论》"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阴"和"阳"应是代表两种不同体质类型,实为揭示不同体质类型对疾病发生、发展、传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浅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强  代强 《河南中医》2006,26(6):9-1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1注解纷纭,各有理据王冰从阴阳互制立论,在自然界,春夏之阳盛,继之以秋冬之阴;秋冬之阴盛,继之以春夏之阳,以  相似文献   

11.
程松  赵珍 《吉林中医药》2012,32(10):980-981
人身五脏,皆有阴阳,肺脏亦同.虽鲜提肺阳虚,且常与肺气虚相混淆,但从肺阳虚论治咳嗽,疗效颇显.肺阳虚证咳嗽多由肺阳不足,宣降失司,肺气上逆所导致.肺为娇脏,其性清虚而喜煦润,故治疗本病当轻补肺阳,温和缓图,以温补肺阳为主,不可温燥伤阴,同时佐以散寒、化饮、祛痰、温脾、补肾等法,可以执简御繁,守一用万,收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救阴不在血 ,而在津与汗”语出清·叶天士《温热篇》 ,是针对温热之邪入人体后 ,容易造成热盛津液耗伤所确定的诊治要诀。温病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 ,以发热为主症 ,具有热象偏重 ,易化燥伤阴的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在性质和证候表现上均以火热为特征 ,火为热极 ,其性炽热 ,故易消烁津液 ,正如叶氏云 :“热邪不燥胃液 ,必耗肾液”。凡温热之邪侵袭人体后 ,伤津耗液的现象贯穿于温病愆变过程的始终 ,尤以中、后期更甚 ;伤阴程度的轻重 ,直接影响着病情的转归与预后 ,吴瑭曾云 :“热病未有不耗阴者 ,其耗之未尽则生” ,王孟英亦云 :“耗之未尽…  相似文献   

13.
浅述《伤寒论》对"头汗出"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伤寒论》一书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笔者在研读《伤寒论》时,以证为纲总结其治法,颇多感悟,仲师对证之描述细致准确,因证而治灵活机巧,值得效法。仅“汗出”一症,可见于《伤寒论》六经中每一经,涉及条文达三十有余,有“汗自出”、“汗出多”、“大汗出”、“漐漐汗出”、“汗出恶风”、“汗出而渴”、“汗出而喘”、“汗出而厥”(以上为全身汗出)、“手足染染汗出”、“头汗出”等描述,其治因病机不同而各异。笔者仅以“头汗出”为例,略述其不同治法,以彰其旨。  相似文献   

14.
邱建利  魏明  孙晓旭 《河南中医》2019,39(2):267-270
阳虚阳浮证的根本在脾(肾)阳不足、运化失司、虚阳浮越,治疗以温潜法则诸证可除,常用方有桂枝汤、小青龙汤、黄芪建中汤、理中汤、附子理中汤、真武汤等,常加用的潜阳药物有牡蛎、龙骨、灵磁石、珍珠母、生石决明等,即所谓"虚阳浮越,温潜治之"。但目前重镇药物治疗阳虚阳浮的思路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中医辨证需要不断的实践积累,很多只是原则性的概述,不能恪守教条,机械套用;且辨别疾病也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临床应用时应知常达变,只有辨证准确,用之得当,才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从“病发于阳,发于阴”谈“伤寒”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承仕 《河南中医》1995,15(6):334-336
“病发于阳,发于阴”语出《伤寒论》第7条。通过分析作者认为:仲景《伤寒论》中所论伤寒,实际包括了风寒外犯太阳肌表的外伤寒和寒邪直犯脏腑或阳虚寒自内生的内伤寒两种概念。  相似文献   

16.
汗证是骨科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术中或术后出血者更为多见,目前西医尚无特殊疗法。中医认为,汗证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而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汗证降低了病人的舒适度,重则引起术后伤口感染,造成焦虑和紧张,从而影响病人术后康复。通过对骨科手术后出现汗证的病人开展辨证施护,可以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自1998年以来,我们对100例骨科手术后出现汗证的病人开展辨证施护,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从阴消、阳消论治消渴病的临床体会王天德(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临床治疗消渴多以上、中、下三消论治,将消渴分为阴消、阳消论治虽见于?景岳全书?.但论述并不充分。笔者积30余年临床经验,对此进行了探索与研究,试述如下。1消渴分为阴消阳消的依据除...  相似文献   

18.
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实质是调整阳气的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华伟 《四川中医》2006,24(7):28-29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内经》养生理论的基本原则,对后世养生学说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历代医家对此观点不一,见解各异。本文紧紧围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原文,以原文精神为要旨,解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本义,探讨其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9.
民国彭子益所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通过宇宙大气热的升浮降沉圆运动之理来阐释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及医理,构建了人身生理病理的动态模型,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试以人体圆运动理论来解析《伤寒论》中调和营卫法治疗阳虚汗证实质内涵,以期对目前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有所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肖国兴 《四川中医》2009,27(1):36-37
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的重要治法,至今不但对温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某些病理相同的阴血两虚、汗证等均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论述了阴血津汗的生理病理,并结合临床辨证地总结了生津止汗等治法方药,并例举了难治病案,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